三国忠义之抑曹尊刘

三国正史如三国志,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是中庸的:都是枭雄,无明显正邪之分。然而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刘备的态度则是善恶分明。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正史是史官所著,代表当时统治阶层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同时基本上做到了“客观公正”。春秋时催武子因齐庄公无道而杀之,并把持朝政。某日他问史官会如何记载这段史实,史官对曰“催武子弑其君”。催武子急了:我推翻无道君王是正义之举啊,为什么要这样写?再问,还是“催武子弑其君”。催武子一怒之下杀了这个史官。换一个再问,依旧是“催武子弑其君”。杀到第三个,催武子不再杀了,太史氏(古时负责史书编撰的群体)不放心,拿过史简看到“催武子弑其君”这几个字才算作罢,古人治史之严谨可见一斑。演义则不同,大凡演义主要是取材于民间,由好事者搜集整理而来。三国、水浒、西游皆如是。所以说三国抑曹尊刘的基调其实是民间情绪的真实反映。忠义、忠烈、忠孝、忠勇,这些褒义词皆取忠字为首--上至庙堂、下至乡野,古人把忠看得比命还重要 。而忠对的是谁?自然是封建正统(即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统治者),三国时的正统自然是已延续数百年的大汉天子,即使他已经失势,是不是愚忠不重要,但这确实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信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与诸多军阀交战时占尽了政治制高点,成果累累。那么他能不能取献帝而代之?至少统一北方之后他完全有能力这么做,然而他没做,不是不想当皇帝,估计主要是过不了自己心中那道坎--他也是这愚忠人士中的一员啊。当然他儿子曹丕后来耍流氓当了皇帝,那是后话。反观刘备,以匡扶大汉为己任,戎马终生、至死不渝。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新野百姓不远百里生死追随;所以诸葛亮在他最落魄时决然效忠于他,并在他死后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伐魏不止,最终鞠躬尽瘁;所以魏延那么眼高于顶的猛人满世界上赶着投奔他;所以他能够得陶谦三让徐州;所以在不够正大光明的取得西川的情况下,能迅速整合了荆州、汉中、西川三块地盘。等等等等,皆因他在当时有足够的民意支持。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虽说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至少能落个千古美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