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秋,遇上方知真绝色
从去年就一直念着的庐山行,终于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实现啦。
来自于深圳、上海、南京的十位小伙伴齐聚庐山,组成的景观考察小分队,在两日的奔跑中,一同欣赏了庐山醉人的秋色。
出发前的两周,就持续关注着庐山的天气,担心因为下雨而影响了行程。幸而天公作美,周六当天上山的时候还阴沉的天空,在到达牯岭镇后突然放晴,带队的龚老师当机立断改变了游览路线,将原本周日的西线行程调至周六,事实证明这一决策简直太机智,阳光明媚下的庐山秋色简直美的动人心魄。
时常感慨于古人的文采斐然,自身语言表述之匮乏,在面对如此美景之时,往往只能发出一句“太美了,好好看”的赞叹,不由得倍感羞愧。
幸而,有现代科技的成像技术,使得如此胜景得以记录保留。
因为时间有限,本次的行程重点参观了庐山的核心区域,既分布在牯岭区域的近代建筑群及园林景观。
庐山核心区的总面积约378公顷,现存近代建筑约500幢,主要分为东谷别墅区、西谷别墅区、牯岭正街区、胜利村窑洼区。
牯岭正街区:
以牯岭路为主线,集中了大量的旅游服务商铺,是牯岭镇的商业中心和人流集散中心。
牯岭街上的店铺,有着统一设计的招牌和建筑外立面,清新淡雅。
街道十分干净,交通岛的植物搭配简单直观、视线通透。
牯岭路和大林路的转角处,一座漂亮的带有钟楼的英式建筑,现为餐饮经营使用。
我们居住的云天别墅,层层递进的台阶上错落有致的摆放了盆栽和装饰摆件,二楼的屋顶有一个木质平台,老板种了许多大丽花和栀子,配上座椅和茶歇,是相当惬意的生活场景。
伴月公园,黑白两色鹅卵石铺成的地面,两条呈弧线下降的白色水泥座椅,带着点太极八卦的意味。
牯岭街心公园一景,如此大规格的垂枝樱国内相当少见,想象一下来年樱花盛开的模样,必当是一副春日盛景。
东谷别墅区:
东谷的别墅多为租界及民国时期建造,整体规划结合了场地环境,严格控制了建筑密度,整体区域的绿地率高达80%以上,是庐山建筑群中规划最好的部分。
美庐别墅,东谷别墅群中最为有名的一座。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被人群推进去参观了一遍室内空间,体验感反而不那么好。
从美庐出来,逃离嘈杂的人群,沿着脂红路前行,继续探索这些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别墅。
并不是每个别墅背后都有着名人轶事,目前现存的别墅很多都是只见编号不闻其名,但着并不妨碍我们欣赏它的美。
这些别墅多为二层或三层小楼,由灰色的石材建成,带着红色、蓝色或绿色的屋顶,房屋周围绿树环绕,门前往往还带着一个私家花园。
一座典型的法式花园,由罗汉柏作为空间分割的界限,小叶黄杨球作为收边,对景一侧中间种植了两棵樱花树,以增添季相变化。
东谷别墅群的道路系统也是经过严谨的规划,沿着贯穿其中的长冲河,将两岸设为道路较宽的主干线,再顺着山势划分出诸多支路,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道路结构。
退阶式的高差处理手法,每层挡土墙顶上都覆盖一定的土壤,种植绣球等花灌木,兼具实用和景观效果。
沿着山势而建的石阶小路,通向山上的别墅、苔痕阶绿、松柏青葱。
阳光明媚,树影斑驳,周边安静的可以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
这一区域的游客少有,漫步在其中的感觉特别棒,是全程体验感最舒服的一段。
沿着环湖路走到芦林湖,湖水清澈、映出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风景如画。
芦林湖位于东谷盆地的最低点,是一座人工湖。湖的西面有一座芦林大桥,长120米、高30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桥坝一体,拦水成湖。
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设计精巧,不仅为湖面增添了色彩,本身还提供的居民汲水和山体泄洪的实用功能。
芦林湖周边的植物景观层次十分出彩,沿着环湖路和环山路以间断式的手法列植了悬铃木、柳杉、冷杉、黄山松、水杉等行道树。
其中松柏类植物的竖向线条感,与悬铃木、槭树类植物的椭圆状树冠形成强烈对比,尤其是正值秋季落叶植物呈现缤纷的色彩之时,画面之美,让人心醉。
终于到了此行的重头戏——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建园至今已有84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植物园,形也是国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可以与欧美园林相媲美的著名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占地300公顷,其中30公顷为人工造林的中心游览区,其余为天然植被的保护区。
中心游览区以日本冷杉、柳杉、水杉、华山松、美国香柏为骨架树种,设有杜鹃园、岩石园、松柏园、鸢尾园、草花区等专类园。
站在由日本冷杉作为行道树的主干道上仰望含鄱口方向,看到的林海景观,强烈的竖向线条感十分有视觉冲击力。
生长了百余年的鸡爪槭,前来观赏拍照的人络绎不绝,现场实景超震撼。
我们一行人也不能免俗,来一张集体大合照~
阳光草坪上,席地而坐的人群,或休憩或野餐或聊天,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庐山植物园中的员工宿舍,连宿舍都这么美,真是让人心生羡慕。
从植物园向东数百米,便到达庐山著名的日出观赏点——含鄱口,彼时已近下午四点,天气逐渐转阴,天空浓厚的云层间透出一道狭长的缝隙。
从含鄱口返回牯岭街,吃过晚餐后,前往庐山恋电影院观看经典电影《庐山恋》。
傍晚时分便开始下起小雨,绵密的雨水打湿了一地的黄叶,街道上的行人寥寥,带着一丝清冷的秋日气息。
看完电影后返回住处,约大家就当天的游览感触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本以为会是简短的茶话会,却不想话题一旦开始后根本停不下来,因为此次参加庐山行的小伙伴几乎都是来自景观行业,有着太多共同的语言,倘若不是第二天还有行程,怕是彻夜长谈的也是聊不完的。
由此可见,合适的旅伴会真的会为行程加分再加分哦。
西谷别墅区:
依托如琴湖的秀丽景色,沿着大林路和河南路分布着多座别墅,这一系列的建筑多为民国时期建造。
第二日清晨,雨持续在下,索性不影响行程,大家撑着伞按照行程走西线游览庐山核心区。
遇到一棵百年级的朴树,退到道路边缘还是拍不下它的全貌。
别墅前的石桌和石椅,秋叶落满了一地。
和芦林湖一样,如琴湖也是筑坝拦水而建成的人工湖泊,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俯瞰形似小提琴而得名。
湖心有一岛,名为孔雀岛,岛上有一亭,名为忆琴亭,在环湖途中,几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这座亭子,可谓如琴湖的标志了。
雨天水汽茫茫,视线所及之处也是灰蒙蒙的,这几张湖面的照片经过了冷色调处理,倒是有几分下雪的味道。
如琴湖的西侧是著名的花径,公园种有五百多株桃花,配以杜鹃、吊钟花等花灌木营造烂漫的春日盛景。
沿着花径亭往前,到达一处呈半荒废状态的建筑,建筑前的绿地因缺乏打理而长满了杂草,此刻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野草也呈现了绚烂的色彩,比之近些年来新兴的观赏草景观又如何?
虽说花径公园以春色为胜,但秋景亦不逊色。
依山而建的枫园种植了大量的鸡爪槭、红枫等秋色叶树种,溪水潺潺、落叶满地。
觅春园又是一处给人惊喜的所在,入园处种植一排整齐的罗汉柏,以此作为景观屏障和转换空间的作用。常见的江南园林中多以屏风、白墙作为该类的处理方式,以植物屏蔽的这种设计手法,实属少见。
胜利村窑洼区:
以当地居民居住和旅游商业服务为主,多为近期建造,整体风貌较差。
因为大家返程时间的不同,中午返回住处送走部分小伙伴后,趁着时间还尚早,又去周边转了转。
这一块区域走过去的时候正逢大雾,能见度仅有数十米,照片只拍了几张。
站在街心公园俯瞰对面的依山而建的民居,云雾缭绕间,红色的屋顶若隐若现,恍惚仙境。
云雾飘的飞快,这两张照片的拍摄间隔不过一分钟。
沿着庐山体育馆往山上方向继续参观东谷别墅群。这一段区域的高差相对较大,走起来有些吃力。
走到一定高度后,再回望来时的路,整个场景还是有点大气和震撼的。
山上碰到的狗狗,遇到生人也不乱叫,气定神闲的瞅了我们两眼,然后给了一个淡定的背影,摇着尾巴走了,留下我们兀自感慨~
庐山之美在于人文历史和园林景观的岁月沉淀,不同经历的人去欣赏到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两日的行程只是惊鸿一瞥,但庐山之美已深刻的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尚未离开时便已感慨游览时间有限,还有许多极致的场景来不及欣赏,尤其是那些依山而建、环绕在参天大树下的老别墅,需要更多地时间去体味。
返程的山路满是大雾,隐约转过几个弯道,雾气就突然消失了。离开景区出口时,遇到的漫天云霞,为整个行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庐山,期待下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