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会】林锡彬:越女镜心词用典欣赏
越女镜心词用典欣赏
林锡彬
久闻“越女镜心”词名(以下简称越女)。未明身份之际,认定这必是一位明艳的才女。盖张籍诗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网名不一定本此。然而她喜欢这样的词素,当然令人这样美好地遐想。
果然,名不虚传。前年秋天,我于叶君文范嘱书叶敏词一首之际,知叶敏即越女,而乃叶君女,甚为惊讶——叶家家学有渊源,而且词业有传人,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啊!环顾周边同好,祖父辈酖于诗词者多,而子孙辈延续后劲者少。于是日起,我遂对这父女平添敬意。之后,凡见网上有越女镜心词,便每每赏读,以为心适。因而也十分欣赏越女之名至实归。
越女词作,学养深沉,颇得同仁公认。大凡中长调诸什,借典用事,比比皆是。如我近日所读之《满江红》二首、《曲江秋二首》等。可见其阅读面广,又见手法灵活,能纵横于史海烟云之中,随机调度,入 “我”意境。这种程度,在年轻人中至为难得。先来看看这首《满江红》:
叶上凝华,全不念、桂薰菊语。花徑里、停雲悠貌,尚堪延佇。一夕念斯归梦醒,十年学德惊迟暮。算浮生、物道险弦丝,嘲痴赋。
韶华去,烟迷路;丹青写,时难悟。奈雒阳宽至,察今知古。绿水蒙蒙无月影,青衫袅袅江头雾。到如今、节序又重阳,辞青鹭。
(作者自注:《吕氏春秋》夫自念斯,学德未暮。)
我们从词的末句“辞青”可以见得,这是一首重阳咏秋之作。作者因为用好了典故,而使作品富于哲思含量。
看,身处花径之中,那“叶上凝华”或“桂薰菊语”,是多么美妙,然而全不在作者意中。当一副工整对子:“一夕念斯归梦醒,十年学德惊迟暮”出现,便告诉读者:其念念不忘的是自身修持,唯恐落后的人生态度。
按作者自注,这里化用了《吕氏春秋》名句:“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入词。古人这两句的本意是:只要心中有求学的念头,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为迟。越女则别开生面地认为:十年来求学问知,一觉醒来,仍然觉得欠缺很多,自己起步学习实在是太晚了。在古人认知的基础上,以自责的姿态,进一步鞭策自己不可懈怠。这发自青年人肺腑的心声,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紧迫感。因而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十分可爱。这“一夕”“十年”联,是为“词眼”,将可成为新的经典,启迪读者。
再来说说另一首《满江红·坐雨》中典故的应用:
楚甸阴晴,无方向、溪头急转。经颂节、木鱼声切,所痴迷乱。天变轻寒山椒坠,地留重雾河清撰。看廉纤、雨客贬低头,卑微见。
风雷急,温润变;杨柳拂,藏鸦颤。想旧影,滴中新唤。往事封尘求甚解,满腔清气留吾婉。正平生、世事以蹉跎,雲飞散。
(作者自注: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这是一章风雨抒情曲。上阕写气象无常,说来就来;却一阵经书声伴随木鱼声到,使眼前世界“迷乱”起来,情景开始交融;紧接着写轻轻的寒流,随云从山顶上倾泻下来,大地蒙上重雾。——江河是看不清了,这时候反而憧憬起“河清海宴”的美好景象来,因而联想到了杜甫的诗句:“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想象着鲍照笔下《河清颂》的意象,那是一个多么清澈世界,可以让“我”看清楚眼前之万象,以至历历在目。
这个典故的使用,似乎曲折,但用得自然。杜甫写的是通过研究《河清颂》的写作,接受了鲍照的文华;越女则要通过《河清颂》的境界,拨开“重雾”,实现理想中“河清海宴”的世相。“撰”字所处的位置不同,意义自是不同。越女活用而不套用,因而境界迥异,写出特色,值得称赞。
(林锡彬:深圳诗词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