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周家食堂招牌菜烹饪秘笈

最近,我们推送的天津解放初期较早推出的私家菜特色餐馆——周家食堂的内容,激发出朋友们的美食欲望!纷纷询问在哪里能吃到正宗的周家私房菜。那么,周家食堂经典菜品到底有哪些延续、传承?今天,《话说天津卫》节目话友陈少伟先生将为我们作以介绍。同时,周家第三代“酷爱厨艺”的周永祚先生,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周家食堂经典菜谱,散发着奶奶——周家食堂创始人之一的韩若芬女士手艺味道的经典菜谱,也会在周先生的讲述中为您“独家揭晓”!

01

我(陈少伟先生)1992年曾经在自来水公司的一个三产——沃特大酒店工作,现在这个店已经没了,它的位置是坐落在唐山道老的天津市公安局的正门斜对过。沃特这俩这儿就取自于英文水(Water)的谐音,因为是自来水公司办得嘛,所以它起名叫沃特大酒店。
当时厨房里有两排火,我负责炒商务餐以及零点,当时负责宴会的是一位老师傅,是从天津迎宾馆退休的常润波常老常老有一道拿手菜就是咱们节目中提到的周家排骨,只不过当时不叫周家排骨了,就另叫酱汁西排,常老的客人每桌必点这道菜。当时常老已经六十四、五了,老爷子一天卖这酱汁西排能够卖到20块到30块。
我那零点的(客人)很少,所以我就经常帮老人一块干,开始老爷子并不让我上手,慢慢地,从旁边看我还行,所以就跟老爷子混着干,我们爷俩在一块特别愉快。
老爷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就天天熬白开水。一个饭口结束,老爷子也挺辛苦的,他也不回宿舍睡觉去,因为宿舍有人抽烟、有人打牌,比较乱,所以我就给老爷子找个雅间,不用的台布洗干净,给老爷子弄个枕头,然后老爷子在那儿歇会儿。天热呢,老爷子工作服刚脱下来,我就给洗干净,搭外头,一会儿下午接着穿。
老爷子挺喜欢我,从开始我偷着学这些东西,到后来老爷子主动告诉我。有一次我就问老爷子,我说您这个菜——酱汁西排是怎么来的?我看菜谱里头怎么没有呢?老爷子才跟我讲周家食堂呀,安筱岩师傅呀,我才刚知道(这些情况),那是92年的时候。

图|1951年天津电话通讯簿上登记的周家食堂电话,经营地址位于柳州路2号

他跟我讲,迎宾馆的前身是河北省招待所,叫河北宾馆,当年的老爷子才20来岁,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来了之后,去周家食堂吃周家排骨去,慢慢地觉得不如在宾馆吃方便,所以就把安师傅请到宾馆去,就做这周家排骨以及其它别的菜。后来,领导们就觉得安师傅老来影响人家店里的业务,就说你们年轻人能学就学学去。过去这个(餐饮)行业,你干得好,反正我也是师傅,大家都不是说那么热情,所以年轻人就去(学习)。后来领导就说这样吧,宾馆一般下得比饭馆早,你们下班之后就去周家食堂,你们要不辞辛苦,常润波常师傅就是当年的这么一批年轻人之中的一位,下班之后就去周家食堂看安师傅做菜,就学这个排骨,慢慢就学会了。
这个(周家排骨)传(播)起来,倒是我觉得就跟周家食堂的关系不大了,还是跟常润波常老这批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人有关。机关事务管理局后来又分成一招、二招、三招,这些个师傅慢慢地都到了各个的招待所——一店、二店、三店地这么变换,这些师傅就把这些菜用在招待任务当中,一直做得挺不错。
反观周家食堂的这些个师傅出来,他们就做得不像以前做得那么完美了。我分析原因是什么呢?由于招待所的接待任务它的规格越来越高,所以他们不能马虎,一直严格按照安师傅这个方子去做,这口味一直没变。但是社会餐馆,尤其饮食公司这些饭店一直以来就慢慢走下坡路,师傅也不好好教了,徒弟不好好做了,慢慢就走畸了。

02

92年以后,我跟常老学完这道菜之后,我一直就关注着,看谁做?有没有周家食堂的人做?咱再看看。
在94年、95年左右,在东站这有一家非常火的店,咱就别提店名了——某某铁勺店,这家店就贴出牌子来了,是周家食堂安师傅再传弟子肖师傅徒弟刘某某。当时我一看周家食堂的菜终于出来了,后来我约几个我们同行同业的小伙伴去那吃去,可是一吃,哎呀!大失所望。这要是没吃过,可能也就就乎了,可是我吃过比这个更好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差。首先一点是这个菜的香料太重。
再后来,在河北路,我又看到了周家食堂的再传弟子谁谁谁做的排骨,我又吃了一次,这个还不如某某勺的了。这个上来就整个是一块死肉,分餐时候拿刀锯也锯不开,蘸这个汁就跟蜜饯似的。所以我一直就这么坚信常润波常老做的这个排骨,我觉得是得到了安筱岩安师傅的真传。
常老还曾跟我说,就当年引滦入津时候,咱们老市长工作干得出色,北京来了好多大干部住在迎宾馆,其中有一位就是原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当时天津的领导都叫他吕司令,因为吕正操当年在太行山区当过司令员,天津的一些(领导是他的)老部下,就吃常老做的酱汁西排。后来,吕正操就到厨房跟常老说,他解放初期跟主席来到天津,就吃过这个排骨。主席也说好,我一直也不忘,我今天到厨房里谢谢你来。我本来以为你已经是年纪很大的老师傅了,因为跟我以前(吃得是)一模一样,没想到是你们这么年轻的做的。所以常老跟我讲这段的时候还很洋洋得意,说你看我做的跟安筱岩安师傅的没嘛区别。

03

我说说我跟常润波常老学做周家排骨的这个过程。这个周家排骨,也就是后来我们称的“酱汁西排”,到底怎么做?实际它的技法非常简单,主要是煮、炖、蒸、收汁,就这四大块。

图|酱汁西排(和平宾馆(即原市委第二招待所)厨师们传承制作)

选料讲究,大家说是选西排,这个不准确,选料选哪呢?比如说猪是两扇儿,脖子以下是通脊然后到腰中间,尾巴这块就不能用了。西排,就是颈椎骨带少量的肉,叫西排。我们讲的酱汁西排的排骨这块肉是带着整个通脊,还带着上头那块肉和那块皮。是从两扇猪的顶端劈出来,连骨带肉一块剁下来,13厘米宽、13厘米长,这么一个大方块。一个猪能裁个四、五块下来,能多裁,但是那就小了。为嘛是13厘米?因为你做完之后还得修整。
常师傅讲,这个菜最早是带皮的,会更好,会更丰腴、更饱满、更香。然后再把骨头削齐了,就为能坐在盘子里头,搁在盘子里正好,是那么一个大方肉。
裁好的西排,通过煮,起码煮到三成熟,煮完之后开始炖,炖的就是炒糖色。象老先生讲的加酱油嘛的,我觉得这是有点疑议,因为常老跟我讲,这个菜一点酱油也不加,完全就是靠糖色。
糖,我记得当年(魏天成)魏爷跟我讲过,糖分五色:糖溜、翻沙、拔丝、嫩糖色、浇香,这个就用嫩糖色。炖,还要分,大火顶开之后改小火,就是灯头火——不点小火。当时我跟常爷学这个菜时,在沃特是立管煤气,必须把几个管全关了,就得用引管那点火,灯头火嘛,就象蜡烛火,那一锅加起来大概得四、五十斤的东西,然后就拿那灯头火,得炖四个小时,炖完四个小时之后再把那一块一块肉起出来,再定碗儿。之后,剩的汁收成一半,一半就分成各个碗,然后定碗之后打上保鲜进冰柜,用时再蒸一次,再把那个汁再收一半再浇上。
出来这个菜效果是嘛?肥肉晶莹剔透,就跟琥珀色的。火不能大,你火大之后肥肉在瘦肉上头它就溜了。传菜时,就是往客人跟前端的时候,得特别小心,因为你劲一大之后,一晃悠那肉就掉了,肥肉就溜下来,就不好看了。
上桌之后,如果客人轻轻拍桌子,能看见肥肉在晃动,底下那瘦肉也在晃动,然后一分餐时,刀只要一挨肉,肉“䵵”就散了、就化了,这是达到的效果,肥而不腻,这个菜达到这个效果就满分了!

图|酱汁西排(陈少伟先生和同事传承制作)

这个菜使用的调料很少,是最能体现中国菜色香味形特点的这么一个菜,非常突出。色也是本色,就是糖色的颜色;味,其它别的味道不能有,只有肉香,一点不能掺杂,不能说上次我们吃的某某勺那家,能吃出来丁香、肉桂味来,所有放的调料都是为了去腥助香的。没有其它别的异味,一个味就是肉味。
常老当年跟我讲过,这个菜的最关键点就是下盐,这盐也是我们烹调最主要的关键的节点。所有菜盐下对了,菜味基本就定了。这个菜的味型就是香甜,突出中国古代烹调的特点,就是香甜。为嘛说盐很重要,这个盐如果你要是下早了的话,肉就发死。肉死之后味进不去,如果下晚了的话,你肉里又没有味;而且你下多的话,你想(这菜要)搁糖,盐再大了,这菜就齁得慌,可是盐下少了的话,你本身甜,那你就闹东西。最初那道菜,老周家食堂的方子是一斤肉下七两糖,现在慢慢在减,当时常老做时已经就是一斤肉下半斤糖了,已经非常甜了,就说口味的变化。过去,我们老一代天津说“大酸大甜”,还是比较贴切的,说过去天津菜没有糖,但是有糖的菜都是大酸大甜,这还是比较贴切的。这个菜就是突出甜和香。
常老还告诉我,安筱岩安师傅跟他讲过,这个菜就是东坡肉跟无锡排骨的结合,无锡排骨就是个甜口,东坡肉就是甜,所以完全就突出肉香的甜。为嘛这个菜的肉必须是在13厘米,就是13公分以内呢,因为如果再大的话,就里头那味进不去,也是安师傅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所总结出来的,也不能大、不能小,再小的话上桌显得小气,这个规制这么大,所以这个菜也是非常吃功夫,尽管它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技法就那几种,但是操作起来、拿捏起来非常难。我试验过几次,如果你要不是对老先生讲的东西做得很精准,稍微有点疏忽,肯定达不到效果。
周家食堂还有一道菜就是糟溜大肠,这道菜实际也是安师傅的一个杰作。我这是听魏天成魏爷说的,魏爷曾跟安筱岩安师傅学了不少东西(注:魏天成师傅在已经成为特一级厨师、天津市特级劳动模范,成为誉满全国的名厨后,仍然为了周家排骨和周家鱼这两道菜求拜安筱岩师傅为师)。魏爷给我讲过,说糟溜菜,最早,安师傅象福建人(那种做法是)用红糟。这“糟”分两种,一种是红糟,一种是白糟。红糟是福建的,用咱过去天津人讲的籼米加曲出来是红曲,出来的糟是红糟。而平常咱说的香糟实际是黄酒糟,拿糯米酿的糟。

图|糟溜鱼片(陈少伟先生和同事传承原周家食堂糟溜技法制作)

最早,安师傅用的是红糟做大肠、肉丝。可是后来天津人好多人不太喜欢红颜色,太红了。所以安师傅采用了鲁菜技法,采用的是黄酒糟,出来就是清汤、色白,味更浓厚。所以魏爷和安师傅学完之后,拿到了玉华台餐厅,一直卖香糟肉丝,只不过糟溜大肠是个溜菜,到了香糟肉丝是一个滑炒的菜。
安老前辈的后人还讲过一个就是核桃酪。我对核桃酪既恨又爱!我恨的是嘛呢?当初我在玉华台时跟着魏爷、丁红军丁爷爷就学这道菜,当时学时可是觉得脑袋疼,因为这个东西太麻烦。这个东西具体怎么做呢?就是核桃仁,然后拿水泡,枣必须是沧州小枣,也拿水泡,泡完之后枣拿去蒸,蒸的时候就包核桃仁的黑皮,拿牙签包核桃的黑皮。你想当时我十八、九,让我坐住了,就包黑皮,那边丁爷说了,你不包完了你别吃饭。我在那越包越着急,我那些同学们都年轻一乏的,都吃完饭都往(对过儿)十六中踢球去了,我还得包,脑子疼呀!可是现在想来这些事,我都觉得是美好记忆,我要不在那包核桃皮,我怎么知道核桃酪制作的过程呢。
制作核桃酪,核桃得先拿牙签一下一下刮,把核桃的黑皮刮了,刮一小盆最少得一个半小时,得稳当住了,那边枣就蒸得了。枣蒸完,都是圆的,然后趁着热把枣皮都得包下来,把核都抠出来,就成了一碗枣泥儿。
这阵儿,魏爷说:走吧,玩去吧。我换完球鞋,踢球去了。可是当时我对(做这些活)我特恨,现在想起来以后,我觉得让我真受益终生。
把皮刮掉的核桃仁,还有弄好的一碗枣泥儿,然后还有泡好的糯米,搁在小磨上磨。我当时问魏爷为什么不能用电磨?魏爷说电磨不行,电磨一磨,核桃的香气就跑了,然后就在小磨上一下下摇,把它磨出来,磨完之后,一个里头存一个碗,然后冻起来,来客人呢,就直接上锅里一煮。这核桃香、枣香就混合在一起了,因为还有糯米一块磨的,喝着也浓乎。

图|核桃酪(陈少伟先生制作)

据说当年梅兰芳梅大师往天津来,就尝了安筱岩安老的核桃酪之后,回去之后就一直喝这个。因为梅大师唱完戏之后,每天晚上必须喝一碗象什么花生糊,或者是芝麻糊的这类东西。可是他自打喝完核桃酪之后,解放以后以后晚上一直就喝核桃酪了。因为核桃这东西又养人,又甜又润喉,所以后来你看文章里写梅大师今晚喝的芝麻糊,这都是不对的。因为我当年曾看过一个北京的专门写京剧的大家叫徐城北,他写过一篇文章,就写梅大师从天津回来之后一直就改喝核桃酪了。
核桃酪现在还能做,只不过人们没那功夫,再有有时外头卖的饮料也写着核桃酪,但是你一尝跟那(正宗的)味是不一样。那核桃酪煮出来之后,满屋全是核桃香!

今年63岁的周永祚先生“酷爱厨艺”,在儿时跟奶奶韩若芬学习过多道周家食堂经典菜的烹饪方法,可谓“得到真传”!近期,周先生为我们提供了经他精心记录整理的部分“周家食堂经典菜谱”。接下来,在周先生回忆奶奶和美食的记忆中,我们先来为您介绍四道菜品和一道甜品的制作方法,赶紧收藏起来吧!

01

我今年是63岁了。在1965年,我就和我哥从天津到农村去了,因为当时我父母在西郊区张家窝大队,然后跟父母在一起。父母都是双职工,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自立,每个人轮班做饭。我是从8岁开始就开始学做饭,等到12岁也就是70年,“备战备荒”,一部分人就是从天津到农村去了,我奶奶也到农村了。我奶奶到农村以后,我从那开始12岁耳濡目染吧,跟我奶奶学了一些菜。

图|周家食堂创始人之一的韩若芬女士祖孙三代合影(后排右一为周铨先生、旁边为妻子,前排为周永祚先生的姑姑和弟弟)

到周日的时候,为了改善一下生活,逮些鱼虾,然后我奶奶就把这鱼、虾给我们做着吃。首先,就把虾的须子剪完以后过一下油,葱段,然后(放)姜丝、酱油、糖,就是咸甜口。
你像我们有时钓一些青蛙,我奶奶给我们做烧青蛙,甜咸口的,以甜为主。就是过一下油和酱油,水没过青蛙腿,然后大火烧开,小火洘一下,然后大火收干。

周家食堂经典菜——炒田鸡

主料:田鸡腿半斤

辅料:蒜瓣、葱段、姜片

调料:生抽、糖、盐、鸡精、料酒、高汤

做法步骤:

1

锅内放油,油温烧至六成热后放入主料,炸一下捞出备用;

2

锅内留底油加入辅料煸一下,再加入主料、加入调料,大火烧开小火喂10分钟后大火收汁出锅装盘(甜咸口)

我奶奶做饭,我一般都给他备菜,从那以后刀功也练出来了,呵呵。
再一个就是做小酥鱼。我奶奶就准备个砂锅,小鲫鱼收拾完以后,用白菜青段码在砂锅下面,然后再把鱼一条一条都码好了,然后里边搁葱段、姜片,用碗调好汁(放里面),(料汁)有酱油、糖、料酒,搁点水,(要是在饭馆,用高汤),把鱼没过了,大火烧开以后,盖上以后,小火炖,一般得炖两三个小时,最好的情况应该搁半天以后,一条一条鱼都金黄色的,吃就非常鲜,而且鱼刺都酥了。

周家食堂经典菜——酥鱼

主料:小鲫鱼一斤

辅料:白菜、葱段、姜片、蒜瓣

调料:生抽、糖、白酒、料酒、鸡精、高汤

做法步骤:

1

将小鲫鱼收拾干净备用;

2

取砂锅一个,将白菜切成段铺在锅底下,将葱、姜、蒜铺平,再将小鲫鱼一条一条地码放好;

3

取一个碗放入生抽、糖、料酒、白酒、鸡精、盐,调均后均匀地倒入鱼的身上,加入高汤,汤要没过鱼。大火烧开,小火炖两个小时(现在也可以用高压锅半小时),放凉取出。最好放置半天后,味道都进鱼里再吃为好
抓的大点的鲫鱼,我奶奶给我们做干烧鱼。干烧鱼一般的情况下就是五彩丁——肥肉丁、榨菜丁、香菇丁、笋丁、胡萝卜丁,这些(组成)五彩丁,为什么要用肥肉丁,因为这个肥肉熬化了以后,肥肉入到这个鱼里头,味道非常地香,而且有肉的香味,还有笋的香味,非常非常好吃。大火烧开、小火煨,然后大火收干,把鱼拿出来,把汁浇上,就非常地好吃。

周家食堂经典菜——干烧鲫鱼

主料:半斤的鲫鱼两条(或三两的四条)

辅料:榨菜丁、肥肉丁、香菇丁、笋丁、胡萝卜丁(五彩丁)

调料:葱姜丝、料酒、鸡精、糖(多)、盐、生抽、高汤

做法步骤:

1

将收拾好的鲫鱼两面打斜刀(稍微密一些),放入盘中加料酒、生抽、葱姜丝腌一下备用;

2

锅内放油一斤,油温烧至六成热时,放入主料,炸至两面金黄色取出备用;

3

锅内留底油下入辅料煸一下,加高汤、盐、糖多一些、料酒,烧开后放入主料,大火烧开,小火喂20分钟取出装盘,将五彩丁捞出撒在鱼身上,锅内的鱼汤大火烧开、收汁,找口,打明油浇在鱼身上再撒上香菜(甜咸口)

02

再有就像因为我们家在农村呆着,养鸡养了不少,什么“九斤黄”、“十斤黑”……鸡怎么做呢?一个是做酱油鸡,还有做香酥鸡。
我奶奶还教我们做枣皮糕。一般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奶奶才给我们做了。就是把枣洗干净以后煮,把皮包掉,把核去掉,然后用枣泥和江米粉就和,面里头不搁水,就完全用枣泥和,和完以后就当皮儿。馅就两种馅,一种是桂花、核桃仁、白糖,还有一种是黑芝麻、核桃仁、白糖,其中每个里都有大油,这大油是用生大油切碎了,然后这些馅都攥成团。就用和的皮包好,包完以后,我们有模子,按好以后弄出来,蒸锅蒸的时候下面铺的就是粽子叶,非常的好吃。

周家食堂经典面点——枣皮糕

主料:江米粉一斤、大枣半斤

辅料:粽子叶

调料:黑芝麻、核桃、桂花酱、生猪油六两、白糖一斤

做法步骤:

1

先将大枣用水煮开剥皮去核,枣肉用粉碎机打碎取出备用;

2

取一个盆加入江米粉,再将打碎的枣泥活成面团备用;
取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芝麻、糖、核桃碎、生大油(三两),一个碗中加入桂花酱、生大油、糖、核桃碎,然后将两个碗中的馅和均后捏成小圆形的馅备用;

3

然后将枣泥皮分别也做成和馅数量一样的圆形备用;

4

将枣泥皮用手压成圆形,将馅分别包入枣泥皮中,再放入模子中压实后再倒出备用;

5

取一个蒸锅,锅内放水,屉上放上粽子叶,再将做好的坯子放在粽子叶上,上锅蒸20分钟,出锅装盘即可食用。也可以等到枣皮糕凉了,将粽子叶剪开放到冰箱内,可放一个月。
因为你看我从小就学做饭,在12岁的时候,就70年吧,我舅舅结婚,我那时也小,反正还可以做点菜吧,就我给掌勺吧,我那时才12岁,反正胆也大,呵呵,他们都还挺喜欢我做的饭。
我是跟我奶奶,特别是在76年的三、四月份,因为我当时就想把我奶奶做的一些菜,把周家菜想记录下来,拿个本,我奶奶就给我讲了。当时我奶奶跟我说了,你以后给我准备个大砂锅,她说我准备给你做一个大葱鸡、大葱鸭,但是我非常非常遗憾,就到6月底以后,就那一周我没去我奶奶那,就是7月1号那天,我奶奶就是脑溢血犯病了,后来就走了。唯独遗憾没吃到我奶奶亲手做的大葱鸡、大葱鸭,但是我倒是学到了。(可点击“三津文化”已推送的文章链接——名厨安筱岩与周家私房菜,点击蓝字标题进入正文,有具体做法)
因为我奶奶她不管做什么菜都非常好吃,一个可能是嘴非常刁,每次做菜首先让我父亲尝,我父亲可能比我奶奶的嘴还刁。我父亲说行,我奶奶就觉得好。
还有一个就是我奶奶给我们常做的就是沙拉子,我们家等于说有两种口味的,一个是德式的,一个是俄式的。德式就是我大妈,因为我大妈是德国人,她做的沙拉子和俄式沙拉子就不一样,就是差一种——芹菜。
德式沙拉子一般主料就是土豆,土豆丁和熟鸡蛋丁,然后辅料一般都是葱头末,然后黄瓜末,就是黄瓜丁把心去掉。调料来讲有五香粉,过去我们一般用鸡蛋的蛋黄,然后加橄榄油打的。
 
德式(沙拉子)她就讲故事,说是四个人:一个大方的人——就是搁油搁得多,这叫多搁油;还有一个小气的人——白醋搁一点点,还有一个叫非常抠儿的人——搁盐就搁一点点,叫“少搁盐”;然后疯狂的人——胡椒粉多搁。这是德式的。
俄式是多一个芹菜心,煮一下,这样味道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就胡椒粉少一些,其它东西一样,就多一个芹菜。这是过年过节常吃的。
然后我去我家饭店实习,苏闽饭店就实习去,那时候是89年,在那实习了两个月。拜的谁?就是肖俊川肖师傅,也就是我们家安筱岩安师傅的大徒弟,他教我,肖师傅教我的就是椒麻鸡。
椒麻鸡怎么熬汁是个功夫。因为我奶奶给我留下的菜谱讲,椒麻鸡应该是用香油熬,首先它备着什么?就是辣椒酱改刀要剁碎,是必须剁碎的,然后葱姜末炝锅,花椒倒进去,炸香以后,然后倒辣椒酱,然后再煸炒,倒酱油、辣椒油,然后放糖,糖要多,因为主要以糖为主,然后鸡精、盐少一些,再搁些高汤,然后熬这汁,要熬得稠稠的,你找一下口儿,这个汁是甜咸辣香。椒麻鸡,这是我奶奶这么遗留下来的。

周家食堂经典菜——椒麻鸡

主料:肉鸡半只

调料:辣椒末、花椒、葱末、姜末、葱段、姜片、糖一两、生抽、香油、鸡精、料酒、高汤

做法步骤:

1

取一个锅加水、料酒、葱段、姜片、盐少许大火烧开20分钟关火焖一个小时后取出,加冰块、将水将煮熟的鸡泡一下备用;

2

将鸡的大腿、鸡翅膀片下来,再将鸡身剁成一公分厚的条装盘,鸡大腿和鸡翅膀也改刀码在鸡身上备用;

3

将花椒用热水泡一泡,控净水,用刀切碎备用;

4

锅内放香油三两,油热后下入花椒煸一下,再放入葱末、姜末煸香,再倒入辣椒末炒香、加入生抽、鸡精、料酒、糖一两、高汤,大火烧开,小火熬至20分钟,大火收汁(浓稠)后出锅,浇在鸡身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