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一、
天地之大,无处不可容身;而人心却小,无处可以容人。
我们眼中呈现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状态的体现,而是内心意识所展现的结果。
就好像对于一个内心狭隘的人来说,他看见的世界满是嘈杂,在他眼中,身边的人也是满身戾气,这样的人内心长存怨恨,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常有隔阂。
而反之,内心宽怀的人则相反,他们没有一味去指责对方,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懂得反省自身,从内在寻找问题根源。
在调整自身之后懂得体谅他人,温和地与人相处,正是因为内心有爱、有善,所以他看见的世界皆是一片平和。
而这种问题并不是外界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他内心的狭隘,禁锢了他看世界的豁达眼光。
这就是不同内心状态,眼中所呈现的不同世界的道理。
所以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计较这个世界能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而是反问自己,自己能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围炉夜话》之中有一句话很好,叫: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应该有一颗善良之心,并严格要求自己不违背它。留一些余地给别人,从而使他们也有容身之处。
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作为清朝首富,自然有他处事的不同之处,而在他处事特点之中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留些余地处人”的胸怀。
有一次,胡雪岩到苏州的永兴盛钱庄兑换二十个元宝急用,但是这家钱庄不仅没有给他兑换,反而说胡雪岩的阜康银票没有信用。
胡雪岩听了非常生气,就想挤垮永兴盛钱庄,因为永兴盛本身就存在经营问题,他们因为贪利,将只有十万本钱的银子,放出去二十几万的银票,处于岌岌可危的姿态。
就像早已倾斜的危楼一样,只要风轻轻一吹,就会瞬间坍塌。
而当时浙江和江苏有公款往来,胡雪岩只需要将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等几批款项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钱票,直接交给江苏藩司和粮台,由官府直接找永兴盛兑现,这样永兴盛的资金必然断裂,最后不得不倒。
但是思考良久之后,胡雪岩选择放下了自己的怨恨,并没有去实行他的报复计划,因为这一招实在是太狠,只要这一招使出来,永兴盛绝无回头之路。
而另一个方面,他想到自己虽然出了口怨气,但这种事情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任何利益,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于是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二、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状态都有不同,所以竞争与矛盾都是在所难免的,不管是利益上的竞争,还是认知态度上的纠纷等等,总之都会有一些矛盾存在。
而最重要的,是当我们遇到矛盾的时候,是选择极端的报复,还是给他人留一些回旋的余地,这个非常重要。
因为其中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良知,更是一个人的智慧。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留一些余地,那么全能的造物主就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会对我有伤害。如果做事情一定要做到极点,求功名一定要求到最高,那么即便内在不发生变化,也会招来外患。
若能够凡事不求盈满,造物主也不会对自己产生伤害,若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向外渴求自以为圆满的世界,那么很多错误和问题都能够因此避免。
人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渴求这个世界能在你面前展现什么样的状态,多看看自己内在是不是具备宽容这个世界的态度,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当你能够带着宽怀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也会换一种面目展现在你面前。
就好像对于那些因为人性而痛苦的人来说,使他痛苦的根本不是因为人性本身的陋习,而是因为他内心的狭隘,因为他没有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性的弊病,更没有足够睿智的方式,去应对人性的问题,所以才会痛苦。
当你带着豁达的态度去接纳人性本就嘈杂的这个事实时,有些问题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
对于人生来说,如果你没有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自私的位置上时,你获得的将会更多,所以把眼界放得高一些,把心胸放得开一些,给别人多留一些余地,多向内在去找找原因。
救得他人一时,留得英名一世;
种得今生善果,恩泽后代无量。
而且判断一种人生是否存在智慧的根本,就是看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具备“反求诸己”的反省思维,还是一味去向外界找寻自己得不到的答案,两种不同的态度带来不同的思维,而最后形成的也是不同的人生。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