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李珍:大学生时间焦虑的典型情境

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得大学生普遍产生时间焦虑的现象,陈昌凯通过辨析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时间焦虑感概念的不同界定,最终在其研究中正式将TimeUrgency的概念确立为时间焦虑感,并将之定义为“一种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和不能浪费时间的紧张状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表现和倾向。[1]而大学生的时间焦虑感则意味着他们在时间管理上的欲望和挫败感之间的冲突。由于大学生群体对于时间焦虑的体验表现在拖延焦虑、职业规划焦虑和社交焦虑。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一、学业拖延中因内疚、挫败、担心而急于“追赶时间”

拖延是指个体对计划完成或必须完成的任务存有延迟行为,这种拖延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和常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成长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长期严重的拖延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水平,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同时也可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内疚的负面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例如在面对学业课程、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在内的多重混合型任务目标时,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差异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部分学生群体中,拖延症常常体现在无法按照原定的计划完成课程学业任务上,他们很难理清众多任务的头绪,因此常会产生焦虑和无力的情绪体验,进而导致任务拖延。

二、网络社交中因急切、跌宕、空虚而急于“兑现时间”

网络资讯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交的广度和自由度得以拓展,身为网络的“原著民”一代可凭借网络资源构建自身的“朋友圈”,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见面的交流方式因其效率太低而被学生抛弃,而自媒体时代所谓的高效的交流形式反而更容易促发学生对时间的焦虑。例如人们在微博和朋友圈上给认识的人点赞或留言显然更为轻松和便捷,但另一方面,如若线上交流长时间得不到回应,不仅使交流的事件失去时效性,还容易让学生产生人际上的疏离感和空虚感,沉陷虚拟社交。

三、生涯规划中因抽象、渐悟、恐慌而急于“留住时间”

大学新生往往在入校后会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而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便是按照设想的职业类型,在宝贵的大学四年中不断设定任务目标,一步一步达到目标职业的要求。而许多大学生初入校园时,对于外部世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阶层等多元化差异并没有太多了解和心理准备,因此借由各大媒体信息或网络资源等报道和过度包装不同职业时,一些学生会陷于理想期待和现实差距的困惑中。由于部分个体在制定职业规划时难免会受到急功近利这种风气的影响,导致他们试图通过订立高强度的学业计划和不切实际的生涯规划来实现某种跨越,殊不知,因盲目的与他人比较而进行自我施压,长期处于强烈的时间焦虑中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1]黄皓明,桑志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时间焦虑[J].江苏高教,2018(08):96-9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