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小学“诗画红楼”启蒙课程:给孩子最为高级的母语滋养
“一贯评课”八:
会心处不在多
肖绍国 | 执教 周一贯 | 评点
一、交流课前预习,点穴文章筋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白话文言,题目叫——《香菱学诗》。(板书:香菱学诗)
生:(齐)香菱学诗。
师:《香菱学诗》这篇课文节选于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上课之前,肖老师拜托你们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些预习题,需要同学们查阅关于这篇课文的人物、事件及其它,不知大家查阅了没有?我们随机来交流一下。读了《香菱学诗》,文章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能说一说吗?
生:宝钗、宝玉、香菱还有黛玉。
师:还有谁?
生:还有一个是紫鹃。
师:还有吗?
生:还有探春。
师:那你能列举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属于表姐弟关系。
师:是的,他们是表亲关系,你说。
生:紫鹃是黛玉的丫鬟。
师:是的,还有吗?
生:我知道贾宝玉和薛宝钗是夫妻。
师:《红楼梦》里的人物那真是太多、太复杂了。不过今天要学习的《香菱学诗》里的主要人物就两个人——
生:香菱和林黛玉。
师:那香菱重要一点还是黛玉重要一点?
生:香菱。
师:因为题目就是香菱学诗。知道黛玉给香菱学诗的教材是什么吗?
生:王维的五律诗。
师:是王维的诗作。我们曾经学过王维的哪些诗作?还记得吗?最脍炙人口的是——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我们先来背诵一下好吗?
生:(齐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这是中华古诗的千古绝唱,我们在四年级又学过他的一篇作品叫做——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我们不妨再来背一背。
生:(齐背诵)《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孩子们预习的不错,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想得到诸如《红楼梦》这样古典名著的知识点很便捷。课前查查你想要的知识点,对课中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直扑中心地带,提炼香菱之法
师:我们再一起回到《香菱学诗》,通过初读课文你有没有找到香菱读诗的最大体会是什么呢?有一句话写出了香菱读诗的最大体会。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第九段,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
师:好的,看大屏幕,已经出现了这句话:(大屏幕出示)(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
师:我们来一起齐读一下这句话。
生:(齐读)。
师:好极了,我们男生来读一遍。
生:(男生齐读)。
师:女孩,来读一次。
生:(女生齐读)。
师:好的,那我们来师生对读。
师: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生:想去却是逼真的。
师:有似乎无理的——
生:想去竟是有理的。”
师:这是香菱读诗的最大体会,这句话到底怎样理解呢?黛玉和香菱接下来有三段对话。我请三位同学做香菱,老师做黛玉,我来和你们一起对话。
师:(指其一学生)“据你看来,诗的好处是什么呢?”
生:“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
师:“此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生:“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师:嗯,竟再找不出这两个字来,是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点意思。
师:(指其二学生)“据你看来,诗的好处是什么呢?”
生:“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
师:“此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生:“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师: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有点意思。
师:(指其三学生)“据你看来,诗的好处是什么呢?”
生:“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
师:“此话又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生:“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师: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又回到了那个地方去了,真有味道。
师:是的,孩子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香菱和黛玉的三段对话:(大屏幕出示)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师:黛玉教香菱读诗,她没有告诉香菱该如何怎样,而是让她自己去读,自己去品味,黛玉教的真好,在今天一定是位特级教师;而香菱真乃聪明伶俐之人,只需黛玉连发三问,竟然有了如此三重体验,我们来仔细研究研究。
师:我们来进行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任选香菱学的一首诗,研究一下,香菱学王维的诗是分几步走的?香菱首先干什么,接着,然后,最后,她一步一步是怎样学诗的?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孩子们,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选择的香菱学诗的那一段,你发现香菱学诗是一步一步的来进行,那她是分哪几步来学习的呢?你选择的是哪一段,先读一下。
生:第三段,“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大屏幕出示这句话)
师:就这一段,香菱是怎样读诗的?她的步骤是怎样的?请你说一说。
生:第一,锁定句子。
师:“锁定”这个词用的好,怎么锁?
圣:找到这个句子“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师:很明显这首诗不仅仅就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话,肯定还有很多,那么香菱是怎么读的?第一步——
生:聚焦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师:她是聚焦到她最喜欢的两句诗。(板书:聚焦)第二步呢?
生:第二步,她是说: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所以我们讨论后是聚焦关键词语。
师:是的,她从这两句话中又去锁定、又去聚焦,哪两个字呢?
生:余和上。
师:那么,我们把他叫做再锁定,或者是再聚焦。(板书:再聚焦)这是香菱学诗的第二步,第三步呢?孩子。
生:第三步,她又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这后面都是在讲他的生活经历。
师:是的,他一想他的生活经历,那后面的画面就扩散开来了,不断地扩散,他想一点扩散一点,想一点扩散一点,你觉得他第三步是在干嘛?
生:联系生活实际,扩散画面。
师:联系生活实际,那我们就用扩散吧。(板书:扩散)这是香菱学诗的第三步,第四步呢?
生:第四步,还是不断的联想和扩散“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师:她不停地联想、不停地扩散、不停的进入,最后又回到诗歌当中,她又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诗里面和画面进行了对比、柔和。你想,如果这里是聚焦、再聚焦、联想,那这里第四步是什么?
生:再扩散。
师:哦,(板书:再扩散)这是香菱学诗的第四步。
师:这是香菱学的第三首诗,用的“聚焦-再聚焦-扩散-再扩散”这样一个学习步骤,这样的学习步骤适不适合第一二两首呢?如果你刚刚选的是第一首或是第二首,请你来汇报一下那里面的香菱学诗的步骤。
生:我们选择的是第一首,“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我认为这里面也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聚焦到这句诗中最好的两句。
师:哦,第一步是一样的,从整首诗中聚焦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第一步。
生:然后她再聚焦到了大漠孤烟直的“直”,和长河落日圆的“圆”。
师:她是两句诗歌中再聚焦到了两个字那就是“直”和“圆”,这是第二步,也是一样的。
生:然后,她就想着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扩散开来了。
师:依托联想她扩散开来了,第三步也一样。
生:然后,她是合上书一想,不断的再扩散。
师:她是继续想,而且翻开书想还不够,她还要合上书闭上眼继续想,所以她是不停的在想。
生:她不停的想以后就像见了这景似的,于是她是找另两个字来换这两个。
师:哦,你看,她在想啊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最好呢?是不是有比这个更好的呢?她在比来比去,换来换去,带进去一读呢,她觉得,哎呀还是没有前面那两个字好,她不停地再呈现画面、扩散画面。第四步也一样。
师:第二首呢?
生:“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师:这一段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是不是和前面的一样呢?
生:是的,她先是聚焦到“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师:是呀,整首诗当然不止这两句话,她聚焦到了其中的两句话,这是第一步聚焦。
生:第二步,她再聚焦,聚焦到“白”和“青”这两个字。
师:她就像是在玩智能手机一样,继续聚焦,画面拉小、拉小再拉小。
生:然后她再联想,联想只有“白”和“青”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
师: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就像玩智能手机一样,她又把它弹开来了,弹大来了,你继续说。
生: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师: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干脆把它吞下去吧。于是她觉得这两个字那么重,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香菱她有这样的体会。孩子们,你看,这就是香菱学诗的步骤,我们姑且把它称作“香菱读诗法”。(指着板书)
三、运用香菱之法,品赏摩诘之诗
师:孩子们,既然我们已经总结出了香菱学诗的方法,是这样的几个步骤,那么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用?我们赶快去用一下,来试一下香菱读读诗法。我们读谁的诗呢?
生:王维。
师:为什么?
生:因为香菱读的是王维的诗。
师:黛玉很高明,她一开始就让香菱读王维的诗,是最好的诗,那我们也要读最好的诗,我们就一起来重读我们学过的两首诗。第一首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一首是《送元二使安西》。(大屏幕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请小组内任选其中的一首,采用香菱读诗法,一步一步的学。小组里有四个孩子,每个孩子对诗歌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你聚焦的是这句话,我聚焦的诗那句话,请尊重自己的想法。你的感觉就是最好的,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第一感觉。在小组里,展开讨论,用香菱学诗的方法,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去学,学完之后,每个孩子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每个孩子对诗歌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聚焦的点也是不一样的,联想出来的画面更是不一样的。请开始进行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
生:(小组合作探讨,老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用香菱读诗法,再读我们三四年级学的这两首诗,你肯定会别有一番滋味。谁先来?
生:我学的是第二首《送元二使安西》。
师:那先请你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诗。
生:(读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是的,这是中华古诗词中的千古绝唱,送别佳作,现在请你用“香菱读诗法”来跟大家交流你学诗的过程。
生:我先聚焦到第二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后我又聚焦到其中的“尽”。
师:哦,你连续聚焦到了第二句中的“尽”,现在请你扩散、联想。
生:接着,我就想到把他换成别的词。
师:你换成了什么?
生:我把他换成了“饮”,“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可以呀,恨好。
生:可是我又联想到了场景。
师:那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景,孩子?
生:王维和自己的朋友在依依惜别的场景。
师:朋友叫什么?
生:元二。
师:王维和元二正在干嘛?
生:他们正在喝酒。
师:元二,出了这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朋友了,难道你不想喝一杯吗?
生:行。
师:来,喝吧,干杯!
师、生:(做一饮而尽的动作)。
师:难道喝一杯就够了吗?
生:不够。
师:那我们再来喝一杯吧!
师、生:(做一饮而尽的动作)。
师:难道喝两杯你就够了吗?
师、生:(做一饮而尽的动作)。
生:我展开了联想,这里用“尽”说明了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感情很深。
师:这个“尽”是什么意思,
生:完了,全部。
师:完了,全部怎么情感还很深呢?
生:就是喝得干的,情谊是永远喝不干的。这个“尽”字不能换,我觉得。
师:这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使用了香菱学诗法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继续,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会。
生:我学的也是第二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香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请你用她的方法来交流。
生:我聚焦的句子是第一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哇,这一句好呀!
生:我又聚焦到了其中的三个字,“客舍青青柳色新”,“青”、“青”和“新”。
师:单单这两个“青青”就让我已经浮想联翩了。
生:首先,我就是很奇怪为什么客舍是青青的、柳色是新的?然后我再一想,这可能是春天的景色,柳树刚发芽,长出的新苗是绿色的,映在客舍的墙壁上,客舍也就是青的了。
师:哇,我好像穿越时空隧道一样,来到了那一天的清晨。此刻,刚刚下了一场轻轻的小雨,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杨柳的影儿映在客舍的墙壁上,让这个墙壁也变成了青青的感觉。那是柳树带来的感觉,为什么要写柳树呢?
生:我记得老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柳”是一种意象,代表的是“留”,离别的意思。
师:“柳”是一种意象,的确!
生:而且我还试了一下把其中的“青青”换掉。
师:换成了什么?
生:如果换成了绿绿,感觉就变成了另外的味道。
师:那你把他带进去读一读。
生:“客舍绿绿柳色新”,感觉整个画面整个都是绿色的,什么也没有了。
师:是呀,青青虽然也是绿色的,但是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生:青青,让我看见柳树的倒映印在客舍的墙壁上的颜色,是淡淡的绿。而绿绿两个字则有点过了。
师:哎呦,我喜欢这个“淡淡”,什么事情一淡就更加美了。你看,这就是你用香菱读诗法再读这首诗的体会,你的眼前竟然出现了如此的画面。我们应该感谢香菱,继续。
生:我学的是第一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聚焦的句子是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想家的时候几乎大家都会想到这句话,请继续。
生:我聚焦到这两句话后又聚焦这两个字“异”、“倍”。
师:你聚焦到了这两句诗当中的“异”、“倍”,现在请你扩散。
生:我就在想呢,“异”能不能换成“他”呢?“倍”能不能换成“更”呢?
师:那你把他带进去读一读。
生:“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更思亲。”我觉得“他”不能体现出我不在家乡的那种思念之情;“倍”换成“更”的话,第一觉得读得不是很通顺,第二“倍”就像一份和两份的关系,说明这种感情不是一点一滴,而是很浓。
师:哦,孩子们,你们发现没有,这句话中有两个“异”字。两个“异”,他后面用了几个“倍”?
生:一个。
师:原来这个“倍”和两个“异”是对应的,能换吗?
生:不能!
师:还有其他的同学吗?
生:我聚焦的是第二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又聚焦到了两个字“遥”、“遍”。
师:哦,是对应的两个字“遥”和“遍”。
生:我刚开始认为这两个字不加也可以,知道“知道兄弟登高处,插上茱萸少一人。”
师:我还没有这样想过,好像也是通的。
生:后来想一想“遥”和“遍”,如果少了这两个字就体现不出来作者孤苦伶仃一个人在外,远远的思念亲人的感觉。
师:孩子,那么远,他怎么知道兄弟在登高呢?
生:我觉得出于思念,他们兄弟的心是相通的。我认为这个“遍”就是很多很多的亲朋好友都聚在一起上山,把整个山上都插满茱萸,却唯独少了他诗人一人。我感到更有韵味,更能体现出王维对家乡的思念。
师:所以“遥”、“遍”能少吗?
生:不能!
四、引入通感之法,缘情自我造境
师:这就是香菱读诗法带给我们这两首诗的不同体会。孩子们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
生:好。
师:好用吗?
生:好用。
师:香菱读诗法,四步中哪一步是最具有画面感的?是最能走进诗歌的画卷之中、意境之中和情境之中的?有人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哪一个步骤?
生:再扩散。
师:再扩散。那么,孩子们,学诗怎样才能做到再扩散?也就是学诗怎样才能走进诗的意境呢?
生:我觉得应该逐字读诗,逐字的去品味其中的意思,然后慢慢的去想这首诗带来的画面。
师:真好,你的体会呢?
生:我们之前学过,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诗眼”,要推敲出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然后把“诗眼”理解透彻,接着把整首诗的意思、意境贯穿起来。
师:由“诗眼”就好像看到了闪闪发光的指航明灯一样,沿着它提供的路径,就一步一步走进诗歌的境界当中去了。
生:……
师:其实,走进诗歌的意境最好办法是旅行。沿着唐诗的足迹去行走,是最好的走进唐诗的办法。就比如说这就话,就是香菱纳闷的这句——(出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一个人,他就是台湾当代著名画家、作家——蒋勋,建议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他。这个人在台湾很有名,他有一档节目叫《蒋勋细说红楼梦》,讲得非常好。台湾有一个著名的影视明星叫林青霞,为了听蒋勋的讲座,每个周末她会坐着火车从台湾的最南边高雄到台北,就是为了听蒋勋的讲座。蒋勋的声音是非常好听的,是让人听了耳朵会怀孕的那种。蒋勋他曾经为了追寻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我请孩子来读一下。(大屏幕出示)(很少人用“直”来形容“烟”,“烟”怎么会“直”?烟不是弯弯曲曲地飘上来吗?不是风一吹就会动吗?但在大漠这样的空间里,人与烟的距离非常遥远,平常的曲线看起来就成了直线。我自己去走丝路的时候,亲身感受到了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夜晚的火车开过新疆的天山,好大一个月亮照在常年不化的积雪上,完全就是唐诗里面的画面。——《蒋勋说唐诗》节选)
生:(读上段文字)。
师: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来读香菱的不解之处。(大屏幕出示)(“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生:(读上段文字)。
师:于是,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不是有了更好的体会呀?
生:是的,我看见了那画面了。
师:所以说旅行是走进唐诗意境最好的方式。但是可能有孩子要问了,老师,我有那么多的时间吗?假使我有时间了,有那么多的盘缠吗?那怎么办呢?还有什么好办法能走进唐诗的意境呢?
生:我觉得可以上网查一些图片,因为王维的诗苏东坡评价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真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肖老师对这两句诗体会太深了,你竟然在课堂上说出这两句话,瞬间,我们就达到了情感上的共振。孩子们,既然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没有那么多的盘缠,但是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把自己摆进诗歌中去,我们可以把自己摆进诗歌中去。我们可以打通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让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嘴巴去尝、鼻子去闻、身体去感,把自己摆进去,诗歌的意境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就还是这首诗,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曾经把自己摆进去后,有这样的文字记忆——(大屏幕出示)(配乐邓伟标《空》,教师读)(伦敦的冬雨别有一番风致,它们一般在夜间光临这座城市。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听,冬雨在滴答了,那声音轻轻柔柔,一声接着一声,敲打着人的心扉。听雨,在万籁俱静的林间,一滴一滴的,不急不匆的,颗颗入心。这搅动着不能入眠的我,清晰而又真实的异国雨声,细细地在我的心头斜织,网住我这个异乡的客。这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冬雨·节选自肖绍国的腾讯微博)
师:这正是——
生:(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就好比这一句诗,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也曾经把自己摆进去后,有这样的文字记忆——(大屏幕出示)(配乐邓伟标《空》,教师读)(即将远行,离开生活二十一年的城市。入夜,看两侧的树影婆娑,摇曳出我内心的离歌。小城会很快把我忘记,偶尔的曾经山脚下的石阶滑落掀起的城的泥土,带去我风影的尘埃。小城的晨曦与晚枫、柔湖与亭榭、静雪与秋潮早已化为我的黏稠的血液在我生命中奔跑,我预感这所有的一切将会在另一个城市全然入梦。耳旁传来友人的叮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远行·节选自肖绍国的腾讯微博)
师:这正是——
生:(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孩子们,现在请你拿起笔来。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或许有这样的经历,你在他乡正好碰到了一个节日,或许是中秋佳节,也或许是除夕之夜,也或许是重阳之际、清明之节,你如果有那样的体会,我请你把自己摆进去,当时的画面,当时的情境,当时的感想,当时的牵挂,请试着像肖老师一样把自己摆进去,写一段话。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如果你经历过送别的场面,或者你即将经历这样的场面,请你回想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那可能是杨柳依依,或者是梨花雪白一片,又或者是桃花朵朵……孩子们,把自己摆进去,在王维的思乡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任选一则,写下你心中由诗句扩散开来的景象。
生:(写作5分钟)。
师:好,孩子们,让我们把自己摆进去,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画面和境界。
生:雨,叮叮咚咚的发出一首首歌谣,在我脑中回荡,无法忘却。那如刻在我心中似的,便如雨一般的落下。落在清凉的照片上,耳边又传来了叮咚叮咚的雨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伴随着雨声,我渐渐入睡,雨还在下着,叮咚叮咚……
师:睡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你的画面当中,已经化作了叮咚叮咚的心愿。
生:家乡独有风味的房屋,被屋前的一片杨柳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遮住了。微风拂过我的脸颊,吹动着发丝,竟将一片杨柳叶带到了我的耳边。“沙沙”声,仿佛在叮咛着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是的,你的老家在哪?
生:在衢州。
师:那独有风味的房屋,那杨柳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遮住了门前,微风拂过的画面,让人想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离开了小时候生活多年的小城,内心总有一些不舍。想起了人民广场上的网音乐喷泉,两排的杨柳摆动着缕缕长发,路边绿化带的小花都甜甜地微笑,我的内心荡漾着一丝丝乡愁,想念那座故乡的小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故乡的小城在哪里?
生:在嵊州。
师:哦,在嵊州,很近。那里有杨柳依依的人民广场,好美。
生:中秋夜晚,吵闹的街上挂着一轮金色的圆月,星星聚在一起,像在聊家常。月亮下的人,坐在阳台上,望着月亮,吃着月饼。我们一家三口手拉着手说说笑笑,而我想念着家乡的爷爷奶奶,这时心中想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微风习习,拂过我的脸庞,夜雨黏黏,透过轻纱,洒进我的心房,我斜躺在床上。窗外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妈妈的脸,联想到爷爷奶奶满脸慈爱的面容。正值新年,我却不能与爸爸妈妈团聚,我和同学正处在异国他乡的小镇,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我猜想这肯定是一次春节期间到国外游学的画面。是的,我跟你有同样的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小镇,满眼的风景,和我心中的思念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都在你眼前,特别是你描写的画面:月意绵绵,微风徐徐,让人浮想联翩。
五、回环板书设计,点化学诗慧根
师:孩子们,让我们回到《香菱学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香菱这个角色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一个读诗路径——读诗第一步是要聚焦,聚焦到最吸引你的句子,这是起;第二步是再次聚焦,聚焦到最吸引你的字或词,这是承;第三步由字或词扩散,想它们的情趣,这是转;第四步是把自己摆进去,想象诗句的景象,印证一开始聚焦的句子,这是合。原来学诗就是要经历这样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原来学诗是从哪里开始也从哪里结束,原来学诗关键是要把自己摆进去,打通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感同身受。(教师边说边指引板书)
师:在《香菱学诗》课文的最后,贾宝玉对香菱学诗有一句点评,去看一看,读一读,你觉得宝玉哪句话点出了学诗的关键?(大屏幕出示:会心处不在多)
师:读。
生:会心处不在多。
师:再读。
生:会心处不在多。
师:什么叫做会心处不在多?
生:我觉得会心处指的是诗中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到的感觉不用多,要体会到这首诗的要领或者是真谛。
师:不用多,是的,孩子,岂止是学诗呀,旅行、交友、亲情、友情,在你们将来要到来的爱情中,都是一句话——
生:做会心处不在多。
师:再读这句话。
生:做会心处不在多。
师:还读。
生:做会心处不在多。
师:下课。
【评点】
用好“例子”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谈语文教本》)。正因为是例子,这就为教师如何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同时又开发好自选教材,作适量补充,指明了基本方向。本案正是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学习、借鉴的诸多方面。
一、课程背景的创意构想
“语文课不只是教课文,更应当是教课程”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由此推论,教师若自选教材,作为适量补充,也应当有课程意识,而不只是孤立的一篇课文。肖绍国的《香菱学诗》是其“诗画红楼”系列课程中的第一课,是颇富课程创意的。《红楼梦》堪称中国的文学巨著、艺术瑰宝,其规模宏大、结构谨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由于作品的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众多(特别是女性)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反封建主义的对人性美的追求,无疑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当然就成了学习语文的极好材料。为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为人物描写的一课内容之一(第十册),很受学生喜爱。
现在,肖绍国结合自己“诗画语文”的教学主张,由“诗画语文”开发了“诗画红楼系列课程”,《香菱学诗》便是其中的一课。能如此以课程开发力为基础,对文学巨著《红楼梦》做适合儿童阅读的自选语文系列,无疑是极富创意的构想和实践,它从根本上体现了教师自选教材的一个课程高度站位,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直击古诗的语言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入编的古诗体量越来越大,一直被视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语言鉴赏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对古诗语言鉴赏这一块,因其难度较大,且又缺少专项的研究而稍嫌薄弱。而“香菱学诗”的自选教材,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可以集中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这就直接关系到用好这个“例子”的价值所在。
肖绍国老师的教学策略是直接聚焦于表达“香菱学诗”最大体会的那一句:“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这聚焦将相对比较松散的原小说叙事,提炼成为一个可以展开深度学习,以达教学目的的“问题”,为把教材转化为一个“例子”,在读了之后又可以为举一反三创造了条件。
显然,这一教学策略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教材无非是“例子”的价值追求,为也为深度教学的展开,确立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这是本案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是教师“教学设计力”的集中投射。
三、以学悟学的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能做分析、比较,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能做反思改进,从而具有了创造性的价值。所以,深度学习,就是旨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学习。教育的初心是“育人”,“育人”的根本在“育心”,而“育心”的关键在“育脑”。
肖老师将“香菱学诗”作最大体会的那一句,具体化为黛玉和香菱的两段对话,让学生深入思考:“据你看来,诗的好处是什么?”将其具体化。这是借“以学悟学”,来构筑本课“深度学习”的关键一步。于是学生就有了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推敲,自然地指向了对“诗眼”的认知和感悟。
对于“诗眼”,刘熙载曾解释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即篇章结构中起映照作用的地方为诗眼或文眼,“字句能与篇章映照,始为文中藏眼”(《艺概.经义概》)。学生在联系全诗整句中,深化了对“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认识,大有水到渠成之效。
当然,在此处,若能再深入一步点化:“口里说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体现的正是“绘画”的形象性魅力;而“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体现的又正是“古诗”悠远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的放射性魅力。
显然,这样去点化“诗”与“画”的关系,应该也是“诗画红楼”乃至“诗画语文”的点睛之笔吧。
四、由此及彼的运用之道
所有的学习活动,最后都要归结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便是实践的“用”之道。教师最后“运用香菱之法,品赏摩诘之诗”,让学生独立分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送元二使安西》的环节,无异是锦上添花而又恰到好处。
这个环节,教师不是仅仅用作点缀,而是花了不少时间让学生讨论、比较、辨析、品赏,是这一“例子”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而成为全课注重由例及类、注重学习实践的重大亮点。
附:《香菱学诗》原文
香菱学诗
曹雪芹
黛玉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是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诗,回到衡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
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
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听。”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的。”
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香菱又道:“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香菱笑道:“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她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关于作者】
诗画绍国(肖绍国)
生于江南小河旁,漂于岭南大海边。一生为一件大事而来——爱语文、教语文。苏轼评王维之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悟。诗乃文字,画乃画面,文字与画面的互现,是特级教师肖绍国“诗画语文”的理想和境界。原创、精致、诗画、小资,关注“诗画绍国”,给您一个不一样的母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