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贲卦:一个人,如果太注重身外之物,就会被干扰,失去本身的灵巧
《易经》贲卦,离下艮上,山火贲。
看似深奥,其实,只要你懂“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就能秒懂贲卦。
我们说一个人文质彬彬,是指外在文,内在质。文是外表,质是内涵。
贲的意思,是饰,文。
贲卦的卦辞说:“贲,亨,小利有攸往。”
这个卦辞的重点,是亨,小利。为什么是“小利”?
因为,任何一样东西,任何一个人,都是由内外两部分构成,看得见的外在部分,是“文”,看不见的内在部分,是“质”。
贲卦,只说文,只有外在,所以只是“小利”。
就像一个人,外表很好看,赏心悦目,内在不知道,有待深入了解,这是小利。因为这个人的内在,可能好,也可能坏。
拨开现象,看本质。贲卦的精髓,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是“文”、一个是“止”。
抓住这两条思路,你就理解了贲卦。
思路1:卦象取义。
贲卦,离下艮上。
下卦是离卦,离是火,是太阳,代表文明;上卦是艮,艮是山,遇山则止。
结合上下卦,可以卦象取义:文从下而上发起,遇山则止。
用到人事,可理解为:文的发起,逐渐壮大,但要适度,适可而止。
如果一个人问事,得到一个贲卦,暂且不看动爻,我们从卦象,就可以得出一个宏观的事态:这件事,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不过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
思路2:过犹不及。
通常来说,上卦是艮卦,山,都代表:止。
为什么要止?
因为《易经》有一条基本规律,允执厥中,过犹不及。
中正之位,才是最佳状态。中正之下,为不足;中正之上,为有余,过度。
不足的,要加强;过度的,要削减;时常保持厥中,才能得到:吉。
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源自《易经》这条规则。但是后人越用,越窄,中庸之道慢慢变成平庸之道,略带贬义的色彩。事实并非如此。
大家溯本还原,回归正道。
前面我强调过,看卦的变化,是从上往上看。爻变,代表事态的发展。下三爻,代表内因;上三爻,代表外因。
明白这个关系。我们再看贲卦的爻变: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文的变化,是从初九“脚趾”开始,然后发展到六二的“脸”,脸上有胡须。
九三和六四,是阳爻遇到阴爻,所以“贞吉”,“婚媾”。
当《易经》中出现“婚媾”这些字眼,一般代表阳爻和阴爻相遇。六四是“贲文”发展到鼎盛状态,物极必反,开始减退。
六五,贲于丘园,远离繁华之地,使用很少的束帛,朴素,终吉。
上九的白贲,不是指白色的文,而是指空的本色。上九虚空,根本就不在乎“文”,所以无咎。
贲卦的6条爻,体现的是文从小到大,又循环回来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怎么运用?
我借用《庄子》的一个观点。庄子说:“外重者内拙。”
当一个人把外在的东西看得太重时,内心就会变得笨拙。
《庄子》中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人用瓦砾当赌注,可以玩得很顺手。如果用“黄金”当赌注,这个人就会变得战战兢兢,害怕输,反而不能正常发挥。因为黄金是贵重物品。
我高中有个同学,平时考试成绩,总是很优秀。可是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所以,初考、高考,都没发挥好成绩,甚至对考试留下心理阴影。
这根本原因,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把外在的东西,看得太重。害怕考不好,害怕发挥失常,太在乎,反而考不好。
恋爱模式也一样,在一段感情中,太在乎的那个人,一定是被动的。
文,饰,本来是好,如果太注重了,就会过犹不及。
所以,贲卦的重点,是“止”,适可而止。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其它都是身外之物。如果太注重身外之物,就会被欲望、物质和他人的评价干扰,变成庄子说的那样“外重者内拙”,失去本身的灵巧。
总而言之,贲卦,关键是要拿捏好“文”和“止”的关系。
表面功夫的东西,要有;但是表面功夫过多了,就会变得浮夸,不切实际。
《易经》的规律,和为人处世的规则,本质是相通的。当你能在二者中灵活转换,才算是把“易”活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