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重在综合展示,而不是单纯地讲述
我们在读文章时,总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
有的文章通篇都在讲述,作者把读者想知道的、想了解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让读者读起来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想象,就可以知晓所有的信息。
而有的文章不会说那么透,也不会说那么满,总给读者留一些想象的空间。读这些文章,读者需要不断地思考,甚至有时会产生一些想象,仿佛自己已经进入到作者描述的场景中。
对于这两种情况,读者更喜欢哪一种呢?
一、讲述
什么是讲述?讲述就是作者用一句话把意思、情节、心理活动等表达出来。这样做的特点是直接果断,省下读者阅读与阐述的时间。
讲述是一种很直接的写法,通常是作者讲什么,读者就能看到什么。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不愿意思考、单纯追求感官刺激和快餐文化的读者。
如果一篇文章通篇都在讲述,就像有人吃东西,不管是什么食物,热量高不高,好不好消化,有没有营养,只是不停地往嘴里塞。对他们而言,吃东西最重要的是能够吃饱,能够满足口腹之欲,其他的都无所谓。
这类作品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过多的思考,整篇文章就是作者在不停地讲述,把读者拉着往前走,告诉读者该怎么走下去,至于路到底通不通,走得远不远,作者不考虑,读者也不会去多想。
现在大部分流量文都是这种讲述模式,省去了读者思考的时间。而许多读者也愿意或喜欢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
二、展示
什么是展示?展示的重点在于启示性细节,即细小却生动的事实或动作,它们能赋予人物更加丰富的生命力,能更深入地刻画场景,并阐明先前叙述中隐含的主题。
展示不同于讲述,它更侧重于将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用镜像式、画面感、多侧面的展示方式表达出来。
读者在读这类文章时,能够被深深地打动,脑海里会出现一些画面,使自己融入到画面中,迅速进入特定的情境,仿佛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召唤自己。
展示的过程不是一味地讲述,而是采用其他更为丰富多彩的描写方式。
比如,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侧面表现,描写一个人的心理、外貌、形态,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精神境界。
通过人物对话、神态、动作、心理、比喻等,将想要讲述的东西展示出来,让读者像欣赏一幅画一样去琢磨,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与讲述相比,展示更能打动读者,也更符合读者的心理。
为了营造画面感,让读者能够参与其中,融入其里,写作者应尽量用展示的方式进行写作,细致勾画要描述的画面,就像呈现一张照片一样。
这样详尽地展开叙述和描写,不仅能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心理距离,而且能让写作内容有更大的发散空间,让读者对作品有更多的想象和思考余地。
有的论述性文章还需要展示出必要的证据。知晓来龙去脉的作品才更具有说服力,就像破案需要证据一样,写文章也同样需要证据。只有证据充足,论证充分,才能让读者信服。
三、两个误区
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个误区。
第一,展示不是故意将一句简单的话、一个简单的事实,说得复杂、拗口、让人难以接受,也不是故作高深,更不是用华而不实的语言讲述琐碎的事情。
展示只是把一句简单的话,拆解成无数简单的动作、情境、心理活动、神态等;只是在追求一种娓娓道来的描述方式,不过于掺杂太多的个人情绪,讲求趣味感、画面感;只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诚实、客观、全面地展现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
第二,没有万能的写作方法。任何方法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运用,才能恰如其分,使用得当,效果良好。
讲述能让剧情紧凑、表达精确,展示则能让剧情变得节奏缓慢、内容丰富,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让文章充满节奏感和韵味。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学会综合使用展示和讲述两种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详略得当,快慢结合,这样才会让文章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带给读者更加丰富的阅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