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旅游专题(连载之五):聚焦经典

创行合一专注于深耕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休闲农业的智力咨询领域,2021年我院特此对”花卉旅游“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专题为:花卉旅游专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院每日将以主推文章连载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五、聚焦经典——花卉旅游运营模式及成功案例

(一)荷兰郁金香的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荷兰花卉旅游首先是以其先进发达的花卉产业体系为基础。从16 世纪郁金香的引入开始,经过400 多年的发展,荷兰已经形成了以花卉生产种植高科技化、产业组织专业化分工合作、花卉科技研发与培训网络、完善的市场交易和信息网络、辐射全球的花卉物流系统、全方位的政府服务体系等为内容的花卉产业链条和花卉产业集群。如今,荷兰花卉产业占全球60% 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欧洲园艺产品基地,被称为“世界花卉王国”,繁荣的花卉产业也给荷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荷兰花卉旅游以其丰富的花卉文化为灵魂。16世纪郁金香如何从土耳其带到荷兰、17世纪的“郁金香热”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古老乡村的郁金香拍卖交易所、一名英国水手把名贵郁金香球茎当作洋葱误食的故事等等,构成了荷兰花卉的传奇文化;如今,荷兰发达的花卉种植技术、先进的花卉产业组织形式、独特的花卉交易制度安排、关于花卉的学习网络与知识传递系统等,又成为荷兰花卉的当代文化。

荷兰花卉旅游是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的衍生物,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助推力。荷兰长达400多年的花卉产业发展,积淀形成了丰富的花卉文化,与先进发达的花卉产业一起构成了荷兰花卉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吸引着全世界游客前往荷兰进行花卉审美休闲、花卉产品交易、花卉产业参观学习以及花文化体验等旅游活动。花卉旅游成为荷兰花卉产业价值实现的创新路径,花卉业卖点由纯产品扩大到花文化,极大提升了其花卉产业效益水平,并有效推动了花卉产业发展。

(二)日本樱花的文化-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1、发展概况

日本花卉旅游首先是以其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为基础。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崇拜樱花,把它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万叶集》和《古今和歌集》 中,收录有170 多首观赏吟咏樱花的和歌;《古事记》、《日本书记》等古书中也多有对樱花的描述和赞美的记载。早期历史上就有多位日本天皇酷爱樱花,如古代履仲天皇因一片樱花花瓣落入酒杯而大喜过望、持统天皇特别宠爱樱花、嵯峨天皇主持举行赏樱大会等,这使得赏樱成为日本权贵阶层权势和身份的象征。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樱花文化终于普及到平民百姓,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

如今,樱花被称为日本国花,成为日本精神的象征。每年的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节,日本各地都要举办各种赏樱活动,它的热闹非凡不亚于日本任何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庆典。日本樱花文化催生了日本花卉产业的发展。

2、经验借鉴

目前日本有樱花30多类,300多品种,并在全世界传播,如中国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成为武汉市的主要景观之一,美国华盛顿依托其几千株日本樱花每年举办樱花节。日本樱花文化也催生了日本国民对其他花卉的热爱,并带动了日本花卉产业的发展,日本花卉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花卉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大国。

日本花卉旅游以日本樱花文化为底蕴,以覆盖整个国家范围的花卉资源为支撑,形成了全球性的樱花旅游品牌。目前,日本樱花节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节,吸引着大量世界游客前往日本旅游,每年春季是日本旅游旺季。

(三)河南的旅游-文化-花卉产业发展模式

1、发展概况

“洛阳牡丹”与“开封菊花”是我国河南省的两大花卉旅游品牌,前者影响力相对较大。2013年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两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12 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7.25 万人次,旅游创汇4181.15 万美元;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589.46万人次。市区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5%。洛阳市交通客运部门共运送旅客1032.41万人次,客运总收入1.84 亿元。花卉旅游的发展,有效完善了河南省旅游产品结构,使得传统旅游淡季变为旺季,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洛阳牡丹为例,尽管从1983 年就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但此后的20年洛阳花卉旅游发展速度缓慢,每年花会期间游客接待量长期保持在200万人次左右,旅游收入不足10亿元,对旅游业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牡丹及其文化旅游资源日益得到地方政府重视,1992 年开始实施“牡丹战略”,出台《关于在郊区、县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牡丹的若干规定》以及相关优惠政策以促进牡丹发展;1994 年参加国花评选活动,牡丹荣登榜首,刺激了洛阳牡丹产业加速发展。从1999 年开始,洛阳牡丹进入大发展时期。截止到目前,洛阳牡丹已达1200 个品种,建设观赏园20 多家4000 余亩,建设商品牡丹基地20 多个16000 余亩,形成赏商结合的产业格局,形成了包括栽培种植、花卉旅游、异地花展、药用食用及文学艺术产品等方面的产业链,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到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文化的开发保护以及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洛阳花卉旅游的腾飞。从2005 年开始,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迅速增长,2007 年突破千万人次,2012 年已接近2000 万人次;洛阳花卉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比重从2005 年开始一直保持在25% 左右,并从2012 年开始突破100 亿元大关。

2、经验借鉴

河南花卉旅游走的是旅游-文化-花卉产业发展路径模式。该发展模式是在旅游业本身已经取得较好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当地花卉文化,大力推广花卉种植栽培,并以花卉产业助推旅游发展。

(四)花卉旅游节庆营销发展模式

花卉旅游节庆营销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利用一定特色的花卉植物文化资源举办各种花卉节庆营销活动,以达到吸引游客、提升旅游地知名度和塑造旅游形象等目的,从而带动旅游发展的模式。具体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

1、纯宣传式的花卉节庆营销

在旅游大众化时代,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旅游业发展,但受到知名度低、旅游形象缺乏的制约。因此,这些地区利用当地的花卉资源举办周期较短的花卉节庆活动,扩大地区影响力,宣传旅游形象,以达到间接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如我国一些县市举办的小规模花卉节庆,时间周期只有几天甚至只有一天,真正的游客较少,百姓参与度低,不追求节庆经济效益,但追求节庆的长远社会影响。采用这种做法的地区,一般是花卉资源并不丰富持久,花卉产业基础薄弱,因此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花卉旅游。

2、纯促销式的花卉节庆营销

一些旅游地或旅游景区具备一定的花卉旅游资源,但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还不足以成为主打旅游资源,因此通过举办花卉节庆进行营销,以达到增强旅游吸引力、扩大客源的目的。如云南罗平油菜花节等,属于花卉旅游的范畴,但其影响是短期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3、纯市场交易式的花卉节庆营销

一些地区依托发达的花卉产业举办花卉节庆,如昆明国际花卉节、海南花卉大世界的节庆活动等,其主要目的是打造花卉产业品牌、促进花卉市场交易。正因为如此,这种花卉节庆活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没有实现花卉节庆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更没有形成强大的花卉旅游品牌。

(五)以花卉观赏为主的景区发展模式

1、武汉大学樱花

武汉大学樱花的成功之处在于长期对樱花的专业科学研究以及樱花景观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形成自身的品牌。学校师生对樱花多年的专业科学研究为其绽放奠定的基础,而历史文化线路是从日本侵华占领最开始种植的国耻之樱到中日友好邦交周年赠送的和平之樱,再到现今通过不断研究而种植绽放的美丽之樱,让人们在观赏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2、华南农业大学洋紫荆

华南农业大学通过片植、列植以及间植等方式,种植了大量的洋紫荆,数量已经超过5000棵。当早春洋紫荆盛开时,粉色、白色、红色的洋紫荆开满校园,成为花的海洋。华南农业大学选择了具亚热带特色的多花木本花卉营造了独特的花卉景观,形成了“北有武汉樱花,南有华农紫荆花”声势。华南农业大学的洋紫荆虽没有武汉大学樱花的长久历史,但其区域特色明显,影响大。同时,学校结合开展以洋紫荆为标记的艺术文化、服装表演、宠物比赛、美食节日、校园开放日等项目的紫荆科技文化节,扩大宣传,洋紫荆景观已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张文化名片。

(六)婺源“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发展概况

婺源的油菜花观赏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全体农民参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花卉旅游。婺源充分利用自身的青山秀水、古树田园、建筑宗祠文化、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等自然资源,结合丰富的农产品,打造绿茶、荷包红鲤鱼、龙尾砚、江山雪梨等品牌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经验借鉴

婺源整合分散资源,利用油茶花、建筑、农产品不同色彩的对比,创造不同元素相融合的乡村景观,吸引大量的游客,进而形成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婺源模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