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设,三门峡一遗址独揽殊荣!
河南首设“特别关注考古新发现”
渑池仰韶村遗址独揽殊荣
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的涂朱墙皮地面 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张茜)“此次'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被评选为河南省'特别关注考古新发现’,不仅是对三门峡文物考古工作的鼓励和支持,更是对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深远影响的肯定和推崇。”3月21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郑立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3月19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和《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20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省内考古研究单位、高校和社科院驻豫考古机构近20位考古专家会聚一堂,经过演示汇报、评议、投票等环节,评选出“2020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洛阳伊川徐阳墓地、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隋唐洛阳城玄武门遗址成功入选。值得关注的是,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已连续举办12届,与往年不同,此次首次设立“特别关注考古新发现”,“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经专家一致推选,揽此殊荣。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执行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区别于“五大考古新发现”,“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被评为“特别关注考古新发现”,这一评选结果也很重要。仰韶村是中国考古工作的起源地,反映了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历程,而且这次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为认识仰韶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据了解,位于我市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始于1921年,2020年8月启动第四次发掘。此次发现遗迹较多,出土文物丰富,对进一步认识仰韶村遗址的文化内涵,完善聚落布局、功能分区、聚落形态发展演变,以及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探究豫西地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恰逢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三门峡作为仰韶村遗址所在地,将举办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国际性纪念大会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
“本届论坛放在三门峡举办,不仅是对我市举办'双百周年’纪念活动的提前预热,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三门峡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郑立超表示,“作为黄河文化重要部分,未来我们将更加重视仰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全面深刻揭示其丰富文化内涵,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价值、研究中原文明化进程等,贡献来自三门峡的考古力量。”
据悉,仰韶村等河南省多项文化遗产还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策划:焦森森 李海峰 责编:师宝华 徐伟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