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乡的清明节里,怀念故乡的父母,作者向桥白水村詹高强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本文作者/詹高强
今年的清明节又到了,该回家看望父亲母亲了,我感觉到他们盼望我的心情,应该是和我盼望见他们是一样的急切。
出来有些年了,感觉每天都是那么紧张,即使躺在床上,也不能够令自己沉淀下来。正如今天下午突然肚子一阵绞疼,依稀想起起床后还没有吃过,锁了办公室,抓起车匙到必胜客要了只鸡腿,啃的那个狼狈哟,要叫父亲母亲知道我经常是这样子,一定又少不了唠叨和责骂吧,我的眼睛不禁一阵发热,多少年了,还没有习惯母亲的唠叨和父亲的呵斥的生活。在父亲的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我所做的每件事情在他看来都不尽如意,我对他的态度只剩叛逆。而在母亲的眼中,我永远是条男子汉,我做的每件事情她都会感到骄傲。所以母亲永远是我温暖的港湾。
母亲是个大家族人家的女儿,读过私塾,并且比父亲读的时间还久,父亲出生时家境还算丰盈,6岁时读了八个月私塾,家境落败就不再念书了,却写的一手好毛笔字,能头顶着算盘打六百六,这些都是父亲批评教育我们时候的资本。左邻右舍偶尔会叫父亲写写请帖对联和算个帐啥的,父亲会很得意地叫母亲炒个菜喝一小杯烧酒,我兄弟几个就在旁边看着父亲的盘子。母亲走过来悄悄拉拉我们的衣袖,争先恐后地去到厨房,一定有一大盘菜和几双筷子等着的,我最小,所以吃的最多,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没有劳动力,年年缺粮,没吃的,所以都盼望有人来找父亲写书信,而每每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在旁边微笑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在我的幼小记忆中,母亲好像从来都不饿。
父亲母亲命运都很坎坷,正如我经常想,他们只是在执行上天赋予的任务,把他们的儿女送到人间,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等我们一个个成家了,还没有等到立业就回天庭复命去了,更谈不上享受清福和孝道的回报。没有在他们膝下尽过一天的孝道,是我毕生最窒息的疼痛,是内心最柔弱的神经,不可触摸。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当你有时间有能力尽孝道的时候,双亲却不在了。
母亲信佛,离世的时候却只有58岁,当时我在深圳,那些年好多外出谋生的人,家里需要他回去就会拍封电报谎称家里长辈去世了。接到电报我不相信是真的,就打个电话问我舅妈真伪,刚确认消息无误,我顿时瘫倒在了邮局大厅。母亲生前只留下一句话,让父亲转给我们:夫妻不可离婚,兄弟以和为贵。 母亲的遗言解开了我的一个迷,她如何从一个旺族的小姐,到对父亲这个落魄子弟的百依百顺?我终于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了。
父亲不反对母亲信佛 ,却反对她迷信,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敬佛敬的是自己的良心,现在作为一个成年男人,我理解那句话的含义,也赞同。父亲病的时候我在医院陪他,他给我留下了一整晚的遗言,那是我出生来父亲最全方位最深刻的教育,有男人的责任,家庭和婚姻的份量,男女之间的感情等,这些话让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重新塑起,肃然起敬。但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他对社会和平的体会,到现在他那些平淡朴实的语言却让我仰视。
父亲对我说,我们应该感谢共产党,感谢新社会,感谢和平,不要抱怨社会,在他儿时的时候,旧宅后面是一条白水老河,不下雨的时候河床就是一个杀戮场,从抗日战争到文革武斗,河中的沙滩上隔三差五就会有尸体出现,今天是汉奸被除,明天是地下党被害,钢派铁派河滩群殴什么的,好多次,父亲爬到树顶亲眼见一些不明组织在河滩上砍下处决人的脑袋,好多人只是普通百姓父亲都会叫出名字。父亲说,现在的社会再怎么困难,压力再大起码晚上睡觉不担心外面脚步声。我相信父亲对和平的理解不是来自他的知识,而是他的亲身体会。所以我理解中央对台湾省乃至全世界的和平态度,正如刘源上将所说,现在的小孩并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是的,和平久了,淡忘了痛苦,我们应该希望永久的和平,才会永久昌盛,只有真正的国强民富,才能欣慰告乃翁!

作者简介
詹德,又名詹高强,蕲春县向桥乡白水村人,1972年2月出生,向桥中学88届未读完,2005届广州暨南大学自考大专。现在广东深圳市打工,从事建筑行业。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相声、曲艺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平台的维护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分布全球各地的乡亲和各界读者,来稿中的部分合适作品,将会在今日头条、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和百度百家号等同名网络平台中刊发,敬请留意。
本平台对所有作品仅作展示,请各位作者请自行做好来稿的相关校验,以及文字的把关工作,各类文章文责归作者自负。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
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