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们每次去超市出门前。我和当米妈就和她立好规矩,一会去超市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能选一样带走哦。
她记住了这个规矩后,每次都会思考“这一次我究竟要买什么”。
这不仅让她对自己的需要形成了判断力,更保护了亲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求,我们要怎么回应,可有大学问呢。
——凯叔
最近,有个妈妈向我倾诉自己的困惑。
她说,自家儿子从小就对各种新奇事物感兴趣。
假如身边小伙伴要是多了什么玩具,他就总是靠近想看看。
逛商场要是看到各种玩具,他就拉着妈妈的手,不让她走,非要买。
有一次,五岁的儿子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买了一个泡泡机。
便和她说:“妈妈,我也想要那个泡泡机。你给我买好不好?”
她当时没多想,就直接拒绝了。
看得出孩子很失落,但也没哭闹。
可是她没想到,第二天,带着儿子在小区玩,一不留神自家孩子竟然抢了邻居家孩子的玩具。
而且,还把人家打哭了。
她说,我本想着不能事事都满足他,想让他学会克制。
可没想到,他竟然学会了抢别人的玩具。
她很困惑:
“以后他要是再想买啥东西,我都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满足他了。”
其实,当孩子说“妈妈,我想要”的时候,买或不买,看起来就两个简单的选择。
不同的“拒绝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去截然不同的影响。在我女儿两岁上托儿班时,我经常会在下班后去接她放学。我的孩子思考一下,冒出一句话:“反正是用大箱子装的。”表面看是“比较”,但本质却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想和大家一样。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诉求:
“别人有漂亮的小皮鞋,我也要。”
“她有这个小裙子,我也想有,可以吗?”
她支支吾吾地回答:“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买了这个书包。”那个书包的确更好更贵,但是背什么样的书包并不是评价生活好或坏的标准。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物品,应该是需要按需购买,而不是按欲望购买。”
从心理学上来说,被真正满足过的孩子,才不至于无节制地索求。孩子体会过一定的自由,才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自觉和价值感。直接被拒绝,很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父母“爱着”。长大后,她们再看到心仪的东西时,也许会演变成“无节制的需要”,又或者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
其次,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需要。
网上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位女孩的妈妈是环卫工人,每天都在路上打扫卫生。可是这个女孩不但会帮着妈妈干活,而且爱学习、懂节俭。虽然我们没读什么书,给不了太多物质上的满足,但你的潜力是无限的。当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思考: 当我们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代表自己也是缺乏生活的勇气和动力的。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的儿子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睡过地铁里的厕所,也和流浪汉们争夺庇护所的名额。
爸爸克里斯从不会吐槽抱怨生活,对孩子的每一个梦想都给足了支持和关注。
这是第二点,即便是经济条件很一般、无法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父母。直到某一天,孩子开始向他们抱怨,某个同学的手机已经到了几代,某个同学穿的衣服很好。有一期《圆桌派》谈及孩子攀比这个话题,李玫瑾指出其中的原因: “孩子所有的表现都是他父母的折射,折射的意思就是这孩子的表现就是父母的水准。”也就是说,当父母学会了对比,孩子也跟着学会了这个心理模式。如果父母只从外在物质上来比,孩子也就更容易学会片面地追求外在的物质需求。但是,如果我们和孩子比一比,看跑步谁能坚持得久?看看谁最能够见义勇为?告诉孩子,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快乐是什么,自己是谁...“成长,意味着放弃童年时期最珍贵的狂妄梦想;成长,意味着明白这些梦想的不可实现;成长,意味着增长自己的智慧与技能,从而在现实所设下的限制中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面对孩子的需要,做父母的,并不是总要满足孩子一切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孩子的现实感,让孩子更有自我力量感地面对生活。
有一天,她女儿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购物需求,被她拒绝后,开始大哭大闹。
这是第四点,面对孩子不依不饶的“需求”,父母需耐受孩子失控的情绪。当你无法得到一些东西时,你依然要想着自己的路要怎么走下去。我尽力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但我也知道,某些东西不是靠物质就能代替的。但我却觉得,那个年代的贫穷和物质的匮乏并没有影响到我的成长。
我还能记得父母在田间地头回来后,给自己一个装着小昆虫的小瓶子。我还记得父亲在夜晚带我爬上山,一边吹着晚风一边教我认识天上的星星。他也会告诉我:你以后也可以走得更远,走进更大的世界。
诸如此类的小确幸,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母带给我的幸福。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花钱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更要懂得用智慧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比如,正能量、尊重、坦诚、用心陪伴、共情,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时,不必回避,也不必哭穷。当父母建立一个爱和陪伴的氛围,当父母有着坚实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自然会跟上来。纠结于表面的需求,
不如静下心来去感受,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被有原则、有方法地被满足,
才是真正高质量的爱~
如果你也想做一个懂得“给予”的妈妈~
欢迎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