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鉴定基础理论21_视频教程(共24集)_李辉炳_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我国元青花研究学术带头人

元 青 花 收 藏 文 化 苑

古瓷鉴定基础理论21_视频教程_李辉炳

李辉炳,博物院故宫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是我国元青花研究学术带头人。李老师以青花瓷为主线,利用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思想、系统地讲解了古瓷鉴定基础理论,值得学习。

古瓷鉴定基础理论21_视频教程_文字整理

21  鉴定家与鉴赏家

要从不同角度认识青花瓷器。

鉴定家首先应该是鉴赏家。鉴赏家的内涵非带丰富,懂得艺术。与鉴赏家相对应的是艺术家。艺术家内涵更深一些。鉴赏家要懂得艺术的原理和道理。艺术家从某一方面专攻,做不到全面。

鉴赏家的能力,是要认识人工技艺与自然造化。从古到今,艺术家追求的是对大自然的向往。鉴赏家要提高一个档次,高于普通的艺术家。

青花瓷器的巅峰之作,是走向自然美的那个阶段。与自然界相媲美时艺术造诣就到位了。达到一定境界时,追求的是自然美。

提高境界,对判断理解有帮助。鉴定高手,首先要具备鉴赏能力。

要感受瓷器的自然美,匀净,滋润。仿品追逐的是象 ,乱,脏。

元中期和明早期(永宣)是两个高峰点。优秀的青花瓷器,追逐自然的色调,造诣非常高,匀净,滋润,不脏,蓝中透紫。

对瓷器生命而言,有个二次发育过程。以青花为例,烧造是一个阶段,一堆土变成瓷器。然后在漫长岁月里不断变化,发育,成熟,成熟到与自然结合。发育、发展到一定程度,老化。润度在内部,宝光四射是内敛的,鲜活,纯净,清爽,肥润,自然美。膺品、仿品做不到,因为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品通过几百年沉淀。

要辨别什么是最优秀的作品。通过鉴赏能力辨别真伪。

自然界中所有蓝色花朵,蓝中泛紫。元青花最高水准,蓝中微微泛紫。

赝、仿品脏,涩,剌手。

青花龙纹象耳瓶

附:古瓷鉴定基础理论_视频教程(共24集)_目录_李辉炳

1.发育中的古瓷一变

2.传统鉴定

3.古瓷分类 古瓷结构

4.古瓷材料分类

5.古瓷内部物质结构

6.古瓷之美来源于水

7.古瓷进化规律(一)

8.古瓷进化规律(二)

9.古瓷进化规律(三)

10.古瓷进化规律(四)

11.元青花(一)

12.元青花(二)

13.元代瓷器(一)

14.元代瓷器(二)

15.元代瓷器(三)

16.元代瓷器(四)

17.明代青花(一)

18.明代青花(二)

19.永宣青花

20.胎质与胎质老化

21.鉴定家与鉴赏家

22.文化收藏与收藏文化(一)

23.文化收藏与收藏文化(二)

24.文化收藏与收藏文化(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