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腥风血雨的江湖传承
虽然《师父》已经是徐皓峰执导的第三部电影,有《倭寇的踪迹》与《箭士柳白猿》珠玉在前,但似乎大家更愿意从《一代宗师》、《道士下山》数起,将《师父》归为他的第三部商业大片,虽然前两部都是编剧,但不可避免的在《师父》上映后,会被比较王家卫、陈凯歌和徐皓峰自己导筒下的徐氏江湖,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代宗师》也好,《道士下山》也罢,以及这部《师父》,其实都在讲述一件事——“传承”,武艺的传承,武义的传承。王家卫的繁华似锦,陈凯歌的奇情美欲,对江湖与凡世,都有着各自的解读,今次到了徐皓峰自己手里,却隐藏掉了所有的虚无缥缈,真实到干燥而冷硬,是告别特技、特效、舞蹈、吊威亚的真实武林。
或许真正的江湖便是如此,没有奇门遁术,没有凌空微步,不是花拳绣腿的主场,有的只是拳拳到肉、招招致命的技击术。但武术不代表着武林,在功夫之外,却衍生着诸多的武馆,这与当今的各类培训机构都是一般货色,说是坑蒙拐骗倒不至于,毕竟有心者也能学有小成,但最关键的是,师父并不会把真功夫进行传授,中国自古就有“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的谚语,想必也是更多的由武林开馆而来。武术与武馆的融合与撕裂,拉开了《师父》的序幕。
早在十多年前,战台烽便读过徐皓峰的《逝去的武林》,听说后来被陈国富导演买去了电影版权,至今尚未见有动静,也许是内里的江湖太真实太直白又太黑暗,这种基于现实世界的传奇,并不容易轻易呈现在大银幕之上。所以在《师父》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古意,无论是服饰、武器、对白、举止,那是完全脱离我们这个时代而存在的历史还原,那里有街头不动刀枪的规矩,有踢馆点到即止的规矩,总之,守规矩,便能在江湖中小心驶得万年船。
《师父》中的老天津卫的武林界,遵循着一种能量守恒的规矩,十八家武馆各显所能又互不侵犯,为了对抗外来挑战者,也指定了一系列看似公平实则凶险的踢馆立万的“明路”,廖凡所扮演的南拳师父陈识,就这样走进了这个局,为了传承一身的咏春绝技,可谓处心积虑算尽机关,凭功夫,凭胆识,更是凭周全的计划,将整个天津卫的武林界,都拖入了深陷的泥淖。
《师父》里有太多前所未闻的武林门派,有太多失传已久的武器,更是通过廖凡、宋洋、金士杰、蒋雯丽等等,将一个个鲜活的武林人物完整托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曾经逝去的江湖前辈,他们身上,有着尚武的精神,有着为了传承而不惜一切的决心,每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传承者,只是在这个背负着国仇家恨的时代下,武林已经加速衰败,江湖已然黯然落幕,唯有徐皓峰,身兼导演、编剧、武术指导三职于一身,为我们讲述着被遗忘的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