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第一枪谁打的 武昌起义简介事件经过及意义和影响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以士兵为主体的武汉新军在武昌举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为“九省通衢”,交通便利,系当时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近代新式教育都比较发达。它既是列强侵华的重要据点和清朝反动统治的重心之一,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迅速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清政府派驻此地的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是南方各省新军中最精锐的一支。新军采用西法操练, “招募新军士兵标准,要以能识字为原则,文理精通者更好”。科举停后,“一般知识分子不能不另谋出路。家庭环境好的出国留学(日本最多),其次就地投考学校,没有钱的就投人新军当兵。新军招收读书识字的人已经成为一种风气”①。曾在二十一混成协当兵的同盟会员陈孝芬回忆说:“我是一九○五年在黄破应募入伍的。那次募兵结果,九十六人中就有十二个廪生、二十四个秀才。马队第十一标是这样,陆军第八镇和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步、马、炮、工、辎五种部队,都有不少的读书分子入伍。”②这些新军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家庭比较贫穷,军营生活又很艰难,容易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首义前夕,由于长江中游连年水灾和铁路收归国有的刺激,湖北社会已处在极度的动荡之中。此外,革命党人多年来一直在新军中活动,1904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创建了科学补习所,尔后又陆续成立了日知会、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等二十多个革命组织。至武昌起义之前,逐渐会合成文学社和共进会两大革命团体。他们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据统计,1911年时,湖北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武昌起义第一枪谁打的 武昌起义简介事件经过及意义和影响

  文学社与共进会的革命目标一致,但彼此间也有一些区别。文学社是承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而来,其领导成员绝大多数为下层知识分子出身的新军士兵。他们长时期埋头在新军士兵中活动,最初以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的第四十一标为基地,逐步扩展到湖北新军各部。骨干分子主要有蒋翊武、刘复基、詹大悲、王宪章、张廷辅、胡玉珍、宋裕昆、彭楚潘等。共进会本部成立于日本东京,其在湖北的领导成员大多是归国的留日学生。初时,在学堂、会党和新军中都发展力量,重点是想依靠会党发动起义,受挫后才把重点转向新军,尤以在工程第八营和炮队第八标中实力最强。骨干分子主要有孙武、刘公、邓玉麟、张振武、杨玉如、杨时杰、熊秉坤、蔡汉卿等。

  广州“三二九”起义给湖北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随着同盟会工作重心向长江流域的转移,革命党人加紧了行动的步伐。谭人凤说过:“是役也,死者七十二人,无一怯懦士。事虽未成,而其激扬慷慨之义声,惊天动地之壮举,固已碎裂官僚之胆,震醒国民之魂。武汉闻风兴起,督抚纷纷逃遁,非即因此振其气,而夺其魄耶?”③随即爆发的大规模的保路运动,湖北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三镇一夕数惊。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景,预示着革命暴风雨的即将来临。

  为了加强对武汉地区革命力量的领导,共进会、文学社的合作成为迫切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和酝酿,两社实行统一行动。在两个团体商议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已于7月31日在上海成立,推谭人凤、陈其美、宋教仁等为负责人,确定了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的策略。无疑,这对革命党人在长江流域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