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唐诗品汇》1-6

唐诗品汇 明.高棅 编

提要

【臣】等謹案唐詩品彚九十卷拾遺十卷明高棅編棅有嘯臺集已著録宋之末年江西一派與四靈一派併合而為江湖派猥雜細碎如出一轍詩以大弊元人欲以新艷奇麗矯之迨其末流飛卿長吉一派與盧仝馬異一派併合而為鐵體妖冶俶詭如出一轍詩又大弊百餘年中能自拔於風氣外者落落數十人耳明初閩人林鴻始以規仿盛唐立論而棅實左右之是集其職志也所録凡六百二十家得詩五千七百六十九首分體編次為五言古詩二十四卷七言古詩十三卷長短句附焉五言絶句八卷六言附焉七言絶句十卷五言律詩十五卷五言排律十一卷七言律詩九卷排律附焉始於洪武甲子成於癸酉至戊寅又捜補作者六十一人詩九百五十四首為拾遺十卷附於後考玉臺新詠有古絶句四首棅以絶句居律詩前蓋有所考至排律之名古所未有楊仲宏撰唐音始别為一目棅祖其說遂至今沿用二馮批點才調集以堆砌板滯雜亂無章之病歸咎於排之一字詆棅為作俑然詩家不善隸事即二韻四韻未嘗不堆砌板滯雜亂無章是亦不必盡以排字為誤矣諸體之中各分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變餘響旁流九格其凡例謂大畧以初唐為正始盛唐為正宗為大家為名家為羽翼中唐為接武晚唐為正變為餘響方外異人等詩為旁流間有一二成家特立與時異者則不以世拘之如陳子昂與李白列在正宗劉長卿錢起韋應物柳宗元與高適岑參同在名家是也其分初盛中晚蓋宋嚴羽已有是說二馮嘗以劉長卿亦盛亦中之類力攻其謬然限斷之例亦論大槩耳寒温相代必有半冬半春之一日遂可謂四時無别哉明史文苑傳謂終明之世館閣以此書為宗厥後李夢陽何景明等摹擬盛唐名為崛起其胚胎實兆於此平心而論唐音之流為膚廓者此書實唘其弊唐音之不絶於後世者亦此書實衍其傳功過並存不能互掩後來過毁過譽皆門戶之見非公論也至於章懷太子黄臺瓜詞沈佺期古意之類或點竄舊文康寶月劉令嫺之類或泛收六代杜常胡宿之類或誤採宋人小小瑕疵尤所未免卷帙既富核檢為難第觀其大體可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叙目
  五言古詩一
  正始【上】
  太宗皇帝  虞世南   魏徵
  王績    許敬宗   岑文本楊師道   劉孝孫   凌敬
  趙中虛   董思恭   王紹宗上官儀   張文琮   章懷太子
  王勃    楊烱    駱賓王盧照鄰   劉庭芝   盧崇道喬知之   蘇味道   李嶠
  崔融    杜審言
  五言之興源於漢注於魏汪洋乎兩晉混濁乎梁陳大雅之音幾於不振唐氏勃興文運丕溢太宗皇帝龍鳳之姿天文秀發延覽英賢首倡斯道其幸慶善宮等作時已被之管絃明良滿庭賡歌贊治若夫世南屬和匡君以正魏徵終篇約君以禮辭之忠厚豈曰文為及乎永徽以還四傑【唐初王勃楊烱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時號四傑】並秀於前四友【蘇味道李嶠崔融杜審言號為文章四友】齊名於後劉氏庭芝古調上官儀新體雖未遏其微波亦稍變乎流靡爰自貞觀至垂拱間通得二十六人擇其詩之頗精粹者共六十七首列為唐世五言古風之始
  五言古詩二
  正始【下】
  沈佺期   宋之問   李適
  薛稷    鄭愔    徐彦伯吳少微   邢象玉   李邕
  蘇頲    張說    趙冬曦韋嗣立   崔日知   韋元旦
  崔湜    韋述    張九齡洪子輿   豆盧囘   齊澣
  王丘    蘇晉    孫逖
  玄宗皇帝
  神龍以還品格漸高頗通遠調前論沈宋比肩【沈佺期宋之問始變江左詩律時人宗之為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後稱燕許手筆【開元初許公蘇頲以文章顯與燕公張說齊名故時號燕許大手筆】又如薛少保之郊陜篇張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沖澹體合風騷駸駸乎盛唐矣今自沈雲卿而下以盡乎開元初之諸賢通得二十五人共詩七十五首離為下卷亦曰正始使學者本始知來遡真源而遊汗漫矣
  五言古詩三
  正宗【一】
  陳子昂
  唐興文章承陳隋之弊子昂始變雅正夐然獨立超邁時髦初為感遇詩王適見之曰是必為海内文宗噫公之高才倜儻樂交好施學不為儒務求真適文不按古佇興而成觀其音響沖和詞旨幽邃渾渾然有正大之意若公輸氏當巧而不用者也故能掩王盧之靡韻抑沈宋之新聲繼往開來中流砥柱上遏貞觀之微波下决開元之正????嗚呼盛哉
  五言古詩四
  正宗【二】
  李白
  五言古詩五
  正宗【三】
  李白
  五言古詩六
  正宗【四】
  李白
  詩至開元天寶間神秀聲律粲然大備李翰林天才縱逸軼蕩人羣上薄曹劉下凌沈鮑其樂府古調若使儲光羲王昌齡失步高適岑參絶倒况其下乎朱子嘗謂太白詩如無法度乃從容於法度之中蓋聖於詩者其古風兩卷皆自陳子昂感遇中來且太白去子昂未遠其高懷慕尚也如此今掲二公為正宗共二百五十一首分為四卷使學者入門立志取正於斯庶無他岐之惑矣
  五言古詩七
  大家【一】
  杜甫
  五言古詩八
  大家【二】
  杜甫
  元微之曰予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總萃焉唐興學官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鍊精切穩順聲勢謂為律詩由是而後文變之體極焉然而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效齊梁則不逮於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閒暇則纎穠莫備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雅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顔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人之體勢而兼昔人之所獨專矣如使仲尼考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哉苟以為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矣嚴滄浪曰少陵詩憲章漢魏而取材於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則先輩所謂集大成者也世稱子美為大家故畧二賢之論以冠其端云
  五言古詩九
  名家【上之一】
  孟浩然   王維
  五言古詩十
  名家【上之一】
  王昌齡   儲光羲
  五言古詩十一
  名家【上之三】
  李頎    常建
  五言古詩十二
  名家【上之四】
  高適    岑參
  五言古詩十三
  名家【下之一】
  劉長卿   錢起
  五言古詩十四
  名家【下之二】
  韋應物
  五言古詩十五
  名家【下之三】
  韋應物   柳宗元
  夫詩莫盛於唐莫備於盛唐論者惟杜李二家為尤其間又可名家者十數公至如子美所贊咏者王維孟浩然所友善者高適岑參乾元以後劉錢接跡韋柳光前人各鳴其所長今觀襄陽之清雅右丞之精緻儲光羲之真率王江寧之聲俊高達夫之氣骨岑嘉州之奇逸李頎之沖秀常建之超凡劉隨州之閒曠錢考功之清贍韋之靜而深柳之温而密此皆宇宙山川英靈間氣萃于時以鍾乎人矣嗚呼盛哉今俱列之名家第為上下以儲孟二王高岑常李為上卷劉錢韋柳為下卷共十二人合詩四百七十五首離為七卷學者遡正宗而下觀此足矣
  五言古詩十六
  羽翼【上】
  崔顥    陶翰    劉眘虛
  薛據    崔曙    李嶷
  綦母濳   王灣    崔國輔
  張謂    盧象    祖咏
  王季友   賀蘭進明  閻防
  五言古詩十七
  羽翼【下】
  蕭華    崔宗之   魏萬
  張潮    裴迪    丘為
  張子容   萬楚    包融
  蔡希寂   沈頌    韋鎰
  賈至    蕭頴士   李華
  顔真卿   王縉    奚賈
  趙微明   沈徽    沈千運
  于逖    張彪    孟雲卿
  元結    獨孤及   丁仙芝沈如筠   吳象之   楊諫
  林琨    談戩    劉復
  楊俊    戴休珽   宋昱
  昔朱晦菴先生嘗取漢魏五言以盡乎郭景純陶淵明之作以為古詩之根本凖則又取自晉宋顔謝以下諸人擇其詩之近於古者以為羽翼輿衛余於是編正宗既定名家載列根本立矣奈何羽翼未成爰自採摭及觀諸家選本載盛唐詩者唯殷璠河嶽英靈集獨多古調璠嘗論曰夫文有神來氣來情來有雅體野體鄙體俗體編紀者能審鑒諸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優劣論其取舍又曰璠今所集頗異諸家既閑新聲復曉古體文質半取風騷兩挾斯言得之矣若夫太白浩然儲王常李高岑數公已掲於前他如崔顥薛據張謂王季友諸人皆李杜當時所稱許相與發明斯道賡歌鼓舞以鳴乎盛世之音者矣今以崔司勲等十五人共詩八十一首爲上卷又以殷氏所收之外若崔宗之魏萬之願交於翰林元結孟雲卿之見稱於工部張裵賈岑唱和聨翩【張子容與孟浩然有永嘉贈答裵廸與王維有輞州賦詠賈至與岑參諸人有早朝唱和】蕭李獨孤馳名先後【蕭穎士時號蕭夫子李華中宏詞獨孤及天寶末舉有道】又如篋中【元次山編沈千運趙微明諸人之詩爲篋中集】丹陽【殷璠編張潮包融等十八人詩爲丹陽集】採葺不少雖衆君子之全集罕得詳覽然其言皆足以沒世而不忘也爰自崔顥而下以盡乎天寶諸賢凡三十六人得詩七十四首爲下卷合而題曰羽翼竊效晦菴之意歟學者觀之能審諸體而辯所來庶乎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與夫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者又奚足以知此哉
  五言古詩十八
  接武【上】
  德宗皇帝  郎士元   皇甫冉
  李端    盧綸    司空曙令狐峘   朱長文   余延壽
  顧況    劉太真   朱倣
  竇參    姚係    劉灣
  李希仲   蘇渙    戎昱
  李益
  五言古詩十九
  接武【下】
  于鵠    戴叔倫   長孫佐輔
  楊凌    崔元翰   劉商
  楊衡    武元衡   羊士諤權德輿   劉禹錫   李觀
  楊巨源   孟簡
  嗚呼天寶喪亂光嶽氣分風槩不完文體始變其間劉長卿錢起韋應物柳宗元後先繼出各鳴一善比肩前人已列之於名家無復異議時若郎士元皇甫冉李端盧綸顧況戎昱竇參武元衡之屬以及乎權德輿劉禹錫諸人相與接跡而興起翺翔乎大歷貞元之間其篇什諷咏不減盛時然而近體頗繁古聲漸遠不過畧見一二與時唱和而已雖然繼述前列提挾風騷尚有望於斯人之徒歟今自郎士元而下以盡乎大歷諸賢得一十九人擇其聲之頗近者凡六十五首爲上卷又自于鵠以及元和之初得一十四人共詩五十八首爲下卷題曰接武以紹天寶諸賢之後俾學者知有源委矣
  五言古詩二十
  正變
  韓愈    孟郊
  唐詩之變漸矣隋氏以還一變而爲初唐貞觀垂拱之詩是也再變而爲盛唐開元天寶之詩是也三變而爲中唐大歷貞元之詩是也四變而爲晚唐元和以後之詩是也夫元和之際柳公尚矣若韓退之孟東野生平友善動輒唱酬然而二子殊途文體差别今觀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經捜羅百氏其詩騁駕氣勢嶄絶崛強若掀雷决電千夫萬騎横騖别驅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又秋懷數首及暮行河堤上等篇風骨頗逮建安但新聲不類此正中之變也東野之少懷耿介齷齪困窮晚擢巍科竟淪一尉其詩窮而有理苦調凄凉一發於胷中而無吝色如古樂府等篇諷咏久之足有餘悲此變中之正也余合二公之詩爲一卷所以幸其遺風之變猶有存者故曰正變
  五言古詩二十一
  餘響【上】
  王建    張籍    陳羽
  楊賁    陸長源   李涉
  白居易   歐陽詹   鮑溶
  呂温    李賀    賈島
  姚合    杜牧    許渾
  李商隱
  五言古詩二十二
  餘響【下】
  馬戴    陳陶    温庭筠
  劉駕    儲嗣宗   李羣玉
  司馬禮   于濆    邵謁
  陸龜蒙   朱景玄   張喬
  曹鄴    羅隱    韓偓
  王貞白   李建勲
  元和再盛之後體製始散正????不傳人趨下學古聲愈微韓愈孟郊已述於前他如張籍王建白居易歐陽詹李賀賈島諸人各鳴於時猶有貞元之遺韻開成後馬戴陳陶劉駕李羣玉輩黽勉氣格尚欲賈前人之餘勇又如司馬禮于濆邵謁之屬研精覃思不過歷郊島之藩翰耳雖然時有廢興道有隆替文章與時高下與代終始向之君子豈可泯然其不稱乎予於是編所以不辭採録爰自王仲初而下以盡乎元和諸賢通得一十六人擇其聲之頗純者凡五十八首為上卷人自馬與陳而下以盡乎唐末諸人通得一十七人共詩六十九首為下卷合而題曰餘響以見唐音之盛渢渢不絶雖非陽春白雪引商汎徵而屬和者不多殆與下里巴人淫哇之聲則有間矣
  五言古詩二十三
  旁流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可考者十四人詩十五首薛奇童   蔣奇童   唐堯客
  杜頠    王烈    孫昌胤
  陳存    楊齊哲   樓頴
  賈馳    李幼卿   袁瓘
  元季川   賈琮
  姓氏疑誤者六人詩十一首
  李頎    高適    李彦暉
  劉希戩   李益    李亦
  羽士二人詩十六首
  吳筠    司馬退之
  衲子五人詩十九首
  皎然    靈一    僧泚
  貫休    脩睦
  外夷一人詩一首
  新羅王
  閨秀五人詩七首
  劉令嫺   張琰    寇坦母妓常浩   鮑君徽
  女冠一人詩一首
  李冶
  唐世詩學之盛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山林韋布以及乎方外異人閭閻女子莫不願學焉其篇什之多不可勝紀若夫大方名家騷人墨客各以世次收品從彚他若諸集附載道人衲子宮閨仙怪及有姓氏無世次可考者往往有述多非全集所得故不收入類若棄而不録又何以見斯人之徒歟今畧其詩之精者通得三十四人共詩七十首為一卷以附餘響之後題曰旁流雖不足以品藻淵源庶乎㪺涓酌潦能成江河之沛矣
  五言古詩二十四
  長篇
  李白    杜甫    韓愈
  五言長篇自古樂府焦仲卿而下繼者絶少唐初亦不多見逮李杜二公始盛至其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辭意曲折隊仗森嚴人皆雕飭乎語言我則直露其肺腑人皆專犯乎諱忌我則囘護其褒貶此少陵所長也太白又次之韓愈晚出力追前人先輩嘗謂南山詩與少陵北征互有優劣斯言近之善乎嚴滄浪有云李杜韓三公之詩如金鴟擘海香象渡河龍吼虎哮鼉翻鯨躍大鎗大刃君王親征氣象各別予故合三家詩共五篇為一卷附於五言短調之後學者觀之亦足以廣其藻思耳
  七言古詩一
  正始
  王宏    王勃    盧照鄰駱賓王   劉庭芝   喬知之
  陳子昂   王適    李嶠
  沈佺期   徐玄之   宋之問
  王無競   郭振    盧僎
  張說    徐彦伯   吳少微劉廷琦   李如璧   李昂
  胡皓    賀朝清   萬齊融
  王翰    孫逖    玄宗皇帝賀知章   許景先
  七言雖云始自漢武栢梁然歌謠等作出自古也如甯戚之商歌七言畧備迨漢則純乎成篇下及魏晉相繼有述其間雜以樂府長短句詞吟曲引篇行咏調之屬皆名為詩唐初作者亦少獨宋之問數首為時所稱又如郭代公寶劍篇張燕公鄴都引調頗凌俗然而文體聲律抑揚頓挫猶未盡善今自王宏而下至開元初通得二十九人共詩四十六首為正始
  七言古詩二
  正宗【一】
  李白
  七言古詩三
  正宗【二】
  李白
  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辭咸善或謂其始以蜀道難一篇見賞於知音為明主所愛重此豈淺才者徼幸際其時而馳騁哉不然也白之所藴非止是今觀其遠别離長相思烏栖曲鳴臯歌梁園吟天姥吟廬山謠等作長篇短韻驅駕氣勢殆與南山秋色爭高可也雖少陵猶有讓焉餘子瑣瑣矣掲為正宗不亦宜乎
  七言古詩四
  大家
  杜甫
  王荆公嘗謂杜子美之悲歡窮泰發斂抑揚徐縱横無施不可故其所作有平淡閒易者有綺麗精確者有嚴重威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馳驟若汎駕之馬者有澹泊閒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醖籍若貴介公子者蓋其緒密而思深觀者苟不能臻其閫奥未易識其妙處夫豈淺近者所能窺哉此子美所以光掩前人後來無繼也余觀其集之所載哀江頭哀王孫古栢行劍器行渼陂行兵車行洗兵馬行短歌行同谷歌等篇益以斯言可徵故表而出之為大家
  七言古詩五
  名家【上】
  高適    岑參
  七言古詩六
  名家【下】
  李頎    王維    崔顥
  盛唐工七言古調者多李杜而下論者推高岑王李崔顥數家為勝竊嘗評之若夫張皇氣勢陟頓始終綜覈乎古今博大其文辭則李杜尚矣至於沈鬱頓挫抑揚悲壯法度森嚴神情俱詣一味妙悟而佳句輒來遠出常情之外之數子者誠與李杜並驅而爭先矣今俱列之於名家以高適岑參合詩五十首為上卷李頎王維崔顥合詩四十三首為下卷
  七言古詩七
  羽翼
  孟浩然   萬楚    丁仙芝
  劉復    儲光羲   張謂
  王昌齡   張南容   畢耀
  賀蘭進明  崔國輔   賈至
  孟雲卿   王季友   常建
  元結    薛業    張志和
  獨孤及   張潮    鮑防
  盛唐名家之外作者不多見若儲光羲張謂王季友諸人不過所録者是通得二十一人共詩四十七首為一卷
  七言古詩八
  接武【上】
  劉長卿   錢起    韓翃
  七言古詩九
  接武【下】
  李嘉祐   韋應物   皇甫冉
  郎士元   朱放    司空曙
  盧綸    李端    戎昱
  李益    朱灣    顧況
  馮著    劉商    楊衡
  朱長文   戴叔倫   長孫佐輔
  中唐來作者亦少可以繼述前諸家者獨劉長卿錢起較多聲調亦近似韓翃又次之他若李嘉祐韋應物皇甫冉盧綸戎昱李益之儔畧見一二雖體製參差而氣格猶有存者亦不可闕今皆取之分為二卷以劉錢韓三家合詩四十二首為上卷又自李嘉祐而下至貞元末共一十八人合詩四十九首為下卷
  七言古詩十
  正變【上】
  王建    張籍
  漢武帝立樂府官采詩以四方之音被之聲樂其來遠矣後世沿襲古意畧存或因意命題或學古叙事尚能原閨門袵席之遺而逹之於宗廟朝廷之上去古雖遠猶近唐世述作者多繁音日滋寓意古題刺美見事者有之即事名篇無復倚傍者有之大歷以還古聲愈下獨張籍王建二家體制相似稍復古意或舊曲新聲或新題古義詞旨通暢悲歡窮泰慨然有古歌謠之遺風皆名為樂府雖未必盡被於絃歌是亦詩人引古以諷之義歟抑亦唐世流風之變而得其正也歟今合二家詩五十七首為正變後之審音者倘采聲以造樂二子其庶乎
  七言古詩十一
  正變【下】
  韓愈    李賀
  元和歌詩之盛張王樂府尚矣韓愈李賀文體不同皆有氣骨退之之叙已備五言又如琴操等作前賢稱之詳矣此不容贅若長吉者天縱奇才驚邁時輩所得離絶凡近遠去筆墨畦逕時人亦頗道其詩如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風檣陣馬不足爲其勇也荒國陊殿梗莾丘隴不足爲其恨怨悲愁也鯨呿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虚荒誕幻也嗚呼使長吉假之以年少加於理其格律豈止是哉嚴滄浪云盧仝之怪長吉之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余故并韓公合為一卷共詩五十二首為正變
  七言古詩十二
  餘響
  武元衡   楊巨源   權德輿
  劉禹錫   李涉    柳宗元
  盧仝    孟郊    元稹
  白居易   施肩吾   温庭筠
  李商隱   杜牧    李羣玉
  裴說    張泌
  元和以後述貞元之餘韻者權德輿劉禹錫而已其次能者各開戶牖若盧之險怪孟之寒苦白之庸俗温之美麗雖卓然成家無得多矣故畧其精者自武元衡而下至唐末選得十七人共詩四十六首為餘響
  七言古詩十三
  旁流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可考九人詩九首
  杜頠    薛奇童   張若虛
  李章    張鼎    衛萬
  陳閏    李暇    莊南傑
  無姓氏詩一首
  姓氏疑誤者五人詩十一首
  韋元甫   李頎    韋應物
  戎昱    羅隱
  衲子四人詩九首
  皎然    隱巒    貫休
  寶月
  女冠一人詩一首
  李冶
  閨秀八人詩十一首
  張夫人   杜羔妻   郎大家鮑君徽   程長文   張英
  劉雲    劉珏
  右二十七人共詩四十二首皆諸集附載或姓氏世次疑誤弗可考者皆録之為旁流
  歌行長篇附
  駱賓王   元稹    白居易
  歌行長篇唐初稱駱賓王有帝京篇疇昔篇文極富麗至盛唐絶少李杜間有數首其詞亦不甚敷蔓大率與常製相類已混收從彚不復摘去迨元和後元稹白居易始相尚此製世號元白體其詞欲贍欲逹去離務近明露肝膽樂天每有所作令老嫗能解則録之故格調扁而不高然道情叙事悲歡窮泰如寫出人胸臆中語亦古歌謠之遺意也豈涉獵淺才者所能到耶姑畧駱賓王一首元白各一首附於此集之後以備一體為學者之助云
  五言絶句一
  正始
  玄宗皇帝  許敬宗   虞世南
  王績    李義府   楊師道
  王勃    楊烱    盧照鄰駱賓王   陳子昂   沈佺期宋之問   東方虬   王適
  韋承慶   李嶠    郭振
  薛稷    鄭愔    盧僎
  武平一   崔湜    蘇頲
  張說    張九齡   孫逖
  賀知章   楊重玄
  五言絶句作自古也漢魏樂府古辭則有白頭吟出塞曲桃葉歌歡問歌長干曲團扇歌等篇下及六代述作漸繁唐初工之者衆王楊盧駱尤多宋之問韋承慶之流相與繼出可謂盛矣通得二十九人共詩六十三首列為正始
  五言絶句二
  正宗
  李白    王維    崔國輔孟浩然
  開元後獨李白王維尤勝諸人次則崔國輔孟浩然可以並駕共詩六十八首為正宗
  五言絶句三
  羽翼
  儲光羲   王昌齡   裴廸
  杜甫    崔顥    高適
  岑參    王之渙   祖咏
  李適之   李頎    沈如筠
  崔曙    王縉    丘為
  沈千運   蕭穎士   元結
  右十八人皆盛唐作者若儲光羲王昌齡裴廸崔顥高適岑參等數篇詞簡而意味尤長與前數公實相羽翼故盡天寶諸賢共詩六十一首為一卷
  五言絶句四
  接武【上】
  劉長卿   錢起    韋應物皇甫冉
  五言絶句五
  接武【中】
  皇甫曾   劉方平   朱放
  李嘉祐   張起    郎士元
  韓翃    耿湋    盧綸
  李端    司空曙   張繼
  顧況    丘丹    戎昱
  暢當    李益    戴叔倫
  柳談    劉商    雍裕之
  楊衡    張仲素   令狐楚于鵠
  五言絶句六
  接武【下】
  韓愈    柳宗元   劉禹錫
  權德輿   張籍    王建
  武元衡   元稹    白居易
  王涯    李德裕   李賀
  呂温    盧仝    孟郊
  賈島    裴度    張碧
  張祐    施肩吾   文宗皇帝
  中唐雖聲律稍變而作者接跡之盛尤過於天寶諸賢今分為三卷以劉長卿錢起韋應物皇甫冉共詩七十一首為上卷又自皇甫曾以至大歷貞元諸賢得二十五人共詩七十四首為中卷又自韓愈以盡乎元和諸賢通得二十一人共詩八十一首為下卷
  五言絶句七
  餘響
  李商隱   杜牧    許渾
  温庭筠   馬戴    雍陶
  陳陶    項斯    于武陵
  李羣玉   劉駕    聶夷中
  儲嗣宗   于濆    陸龜蒙
  唐彦謙   羅鄴    崔魯
  司空圖   崔道融   韓偓
  武瓘    曹鄴    薛瑩
  元和以後不可多得故自李義山而下至唐末通得二十四人共詩五十首為餘響
  五言絶句八
  旁流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可考者五人
  荆叔    李牧    張元宗
  潘佐    張顛
  無姓氏三人
  樂府    西鄙人   太上隱者
  羽士一人
  吳筠
  衲子五人
  皎然    靈澈    貫休
  脩睦    子蘭
  宮閨八人
  韓氏    七歲女子  湘驛女子侯夫人   郎大家   劉采春崔氏女   薛濤
  右二十二人共詩三十四首為傍流
  六言附
  李景伯   張說    王維
  劉長卿   張繼    皇甫冉
  韓翃    盧綸    顧況
  王建    劉禹錫   周賀
  六言始自漢司農谷永魏晉間曹陸間出至唐初李景伯有囘波樂府亦效此體逮開元大歷間王維劉長卿諸人相與繼述而篇什稍屢見然亦不過詩人賦咏之餘矣今以唐世始終通得十二人共詩二十四首附於五言絶句之後以備一體
  七言絶句一
  正始
  許敬宗   盧照鄰   王勃
  喬知之   杜審言   劉庭琦沈佺期   宋之問   李嶠
  李乂    徐彦伯   岑羲
  劉憲    趙彦昭   李適
  徐堅    馬懷素   武平一
  蘇頲    張說    賀知章
  王翰    玄宗皇帝
  七言絶句始自古樂府挾瑟歌梁元帝烏栖曲江總怨詩行等作皆七言四句至唐初始穩順聲勢定為絶句然而作者亦不多見故自許敬宗而下至開元初得二十三人共詩四十二首為正始
  七言絶句二
  正宗
  李白    王昌齡
  盛唐絶句太白高於諸人王少伯次之二公篇什亦盛今列為正宗共詩八十一首
  七言絶句三
  羽翼
  王維    賈至    岑參
  儲光羲   杜甫    常建
  高適    孟浩然   李頎
  崔國輔   張謂    王之渙
  綦毋濳   薛據    蔡希寂
  沈頌    張偁    吳象之
  張潮    元結    嚴武
  李華    獨孤及
  正宗之外同鳴於時者王維賈至岑參亦盛又如儲光羲常建高適之流雖不多見其興象聲律一致也杜少陵所作雖多理趣甚異故畧其頗同調者數首以通天寶諸賢得二十三人共詩九十九首為羽翼
  七言絶句四
  接武【上之一】
  劉長卿   錢起    韋應物
  皇甫冉   韓翃    盧綸
  七言絶句五
  接武【上之二】
  劉方平   朱放    皇甫曾
  秦系    嚴維    李嘉祐郎士元   司空曙   李端
  耿湋    崔峒    包何
  張繼    顧況    戎昱
  長孫翺   衛象    柳談
  宋濟    楊憑    長孫佐輔
  劉商    于鵠    戴叔倫德宗皇帝
  七言絶句六
  接武【下之一】
  李益    劉禹錫   張籍
  王建    王涯
  七言絶句七
  接武【下之二】
  武元衡   楊巨源   張仲素
  權德輿   李涉    竇鞏
  竇牟    竇庠    雍裕之
  李約    陸暢    劉言史
  呂温    羊士諤   令狐楚
  陳羽    柳宗元   韓愈
  歐陽詹   元稹    白居易
  鮑溶    孟郊    李賀
  盧仝    李紳    顧非熊
  張祐    朱慶餘   徐凝
  賈島    姚合    王表
  裴夷直
  大歷以還作者之盛駢踵接跡而起或自名一家或與時唱和如樂府宮詞竹枝楊柳之類先後述作紛紜不絶逮至元和末而聲律不失足以繼開元天寶之盛今因時之先後篇什之多寡定立上下卷卷分為四以劉長卿錢起韋應物皇甫冉韓翃盧綸六人共詩六十九首為上卷之一又自劉方平而下以盡乎大歷諸賢凡二十五人共詩八十一首為上卷之二又自貞元以來若李益劉禹錫張籍王建王涯五人其格力各自成家篇什亦盛共詩九十八首為下卷之一又自武元衡而下以盡乎元和諸賢凡三十四人共詩一百一十三首為下卷之二合詩三百六十一首為接武
  七言絶句八
  正變
  李商隱   杜牧    許渾
  趙嘏    温庭筠
  開成以來作者互出而體製始分若李義山杜牧之許用晦趙承祐温飛卿五人雖興象不同而聲律之變一也共詩八十首為正變
  七言絶句九
  餘響
  雍陶    劉得仁   陳陶
  馬戴    薛逢    薛能
  孟遲    項斯    段成式
  李羣玉   韓琮    司馬禮
  杜荀鶴   李頻    劉駕
  儲嗣宗   陸龜蒙   張賁
  方干    唐彦謙   張喬
  司空圖   高駢    羅鄴
  李拯    崔魯    崔塗
  章碣    鄭谷    高蟾
  曹松    王駕    吳融
  李洞    韋莊    韓偓
  江為    李建勲   張泌
  孫光憲
  晚唐絶句之盛不下數千篇雖興象不同而聲律亦未遠如韋莊後出其贈别諸篇尚有盛時之餘韻則其他從可知矣今自會昌下及五季得四十人共詩八十五首為餘響
  七言絶句十
  旁流
  古樂府六曲詩十六首
  水調歌   涼州歌   大和
  伊州歌   蓋羅歌   水鼓子
  無姓氏七人詩九首
  景龍館學士 開元名公  才調詩惆悵詩   蘆中集   君山父老胡笳曲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者十一人詩二十首
  王烈    張敬忠   王喬
  李中    劉昭屬   楊達
  張諤    樓潁    王偃
  朱晦    宋邕    裴交泰
  吳商浩   盧弼    杜常
  方澤
  衲子八人詩十八首
  皎然    靈一    靈澈
  清江    法振    無本
  無悶    齊已
  羽士一人
  曹唐
  女冠一人
  魚玄機
  宮閨十三人詩十九首
  上官昭容  梅妃    關盼盼杜羔妻   張窈窕   劉瑗
  裴羽仙   亷氏    崔公達姚月華   花蕊夫人  薛濤
  故臺城妓
  右自唐初至唐末凡無姓氏有姓氏弗可考者併樂府水調涼州等歌聲律之可採者與乎方外閨秀通得五十二人共詩八十八首為旁流
  五言律詩一
  正始【上】
  太宗皇帝  虞世南   楊師道陳叔達   李義府   董思恭
  張文琮   王績    蕭翼
  楊烱    王勃    盧照鄰駱賓王   劉庭芝   蘇味道
  薛曜    魏元忠   喬知之韋安石   韋承慶   中宗皇帝
  五言律詩二
  正始【下之一】
  陳子昂   杜審言   沈佺期宋之問
  五言律詩三
  正始【下之二】
  李嶠    蘇頲    張說
  張九齡
  五言律詩四
  正始【下之三】
  薛稷    李適    趙彦昭
  李乂    劉憲    馬懷素
  李迴秀   樊忱    楊庶
  王景    宗楚客   崔湜
  鄭愔    魏知古   韋元旦
  王翰    崔翹    韋述
  姚崇    韋濟    李林甫
  賀知章   孫逖    玄宗皇帝
  律體之興雖自唐始蓋由梁陳以來儷句之漸也梁元帝五言八句已近律體庾肩吾除夕律體工密徐陵庾信對偶精切律調尤近唐初工之者衆王楊盧駱四君子以儷句相尚美麗相矜終未脱陳隋之氣習神龍以後陳杜沈宋蘇頲李嶠二張說九齡之流相與繼述而此體始盛亦時君之好尚矣凡四時遊幸諸文臣學士給翔麟馬以從或在禁掖或出離宮或幸戚里或遊蒲萄園登慈恩塔或渭水袚除驪山賜浴即有燕會天子倡之羣臣皆屬和由是海内詞場翕然相習故其聲調格律易於同似其得興象高遠者亦寡矣今分為四卷自貞觀至垂拱間得二十一人共詩六十五首為一卷乂以陳杜沈宋共詩六十首為一卷又以李蘇二張共詩五十三首為一卷又自薛稷而下至開元初通得二十六人共詩六十首為一卷合而為五言近體之始
  五言律詩五
  正宗【上】
  李白    孟浩然
  五言律詩六
  正宗【下】
  王維    岑參    高適
  盛唐律句之妙者李翰林氣象雄逸孟襄陽興致清遠王右丞詞意雅秀岑嘉州造語奇峻高常侍骨格渾厚皆開元天寶以來名家今俱列之正宗分為二卷以李孟合詩八十五首為上卷王維高岑合詩九十三首為下卷
  五言律詩七
  大家
  杜甫
  杜公律法變化尤高難以句摘如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等句世稱之舊矣余之所選者非舊選所常取余於欲離欲近而取之矣觀者詳焉
  五言律詩八
  羽翼
  王灣    盧象    崔顥
  祖詠    儲光羲   李頎
  綦毋濳   王昌齡   張謂
  賈至    崔曙    常建
  裴廸    張子容   寇坦
  鄭德玄   蔡希寂   薛據
  閻防    殷遥    丁仙芝
  張巡    張均    韋迢
  顔真卿   李澄    丘為
  張軫    徐皛    閭丘曉
  右三十人雖篇什不多見其神秀聲律與前數公實相羽翼皆善鳴者也通得詩八十六首為一卷
  五言律詩九
  接武【上】
  劉長卿   錢起    韋應物郎士元
  五言律詩十
  接武【中之一】
  皇甫冉   皇甫曾   司空曙
  盧綸    李端    耿湋
  五言律詩十一
  接武【中之二】
  李嘉祐   嚴維    秦系
  吳鞏    衛葉    崔子尚劉方平   竇叔向   韓翃
  蔣渙    奚賈    朱放
  崔峒    李泌    包何
  包佶    張繼    杜誦
  于良史   張南史   姚係
  顧况    章八元   鄭常
  五言律詩十二
  接武【下】
  戎昱    李益    張衆父冷朝陽   薛存誠   于鵠
  姚倫    朱灣    楊憑
  戴叔倫   楊巨源   令狐楚權德輿   羊士諤   韓愈
  柳宗元   陳羽    李約
  呂温    劉禹錫   張籍
  王建    李德裕   顧非熊
  白居易   張祐    鄭丹
  中唐作者尤多氣亦少下若劉錢韋郎數公頗紹前諸家次則皇甫司空盧李耿韓以盡乎大歷諸賢聲律猶近降及貞元以後戎昱李益戴叔倫張籍張祐之流無足多得其有合作者遺韻尚在猶可以繼述盛時今自乾元下至元和間諸賢之詩分為四卷以劉長卿錢起韋應物郎士元共詩八十二首為上卷又以皇甫伯仲司空曙盧綸李端耿湋共詩九十首為中卷之一又自李嘉祐以盡乎大歷諸賢凡二十四人共詩七十八首為中卷之二又自戎昱而下至元和末得二十七人共詩八十五首為下卷觀者以見乎近體之盛雖唐之文章屢變而未全衰也如此
  五言律詩十三
  正變
  賈島    姚合    許渾
  李商隱   李頻    馬戴
  元和以還律體多變賈島姚合思致清苦許渾李商隱對偶精密李頻馬戴後來興致超邁時人之數子者意義格律猶有取焉故合其詩共八十五首為正變
  五言律詩十四
  餘響
  朱慶餘   周賀    喻鳬
  劉得仁   杜牧    項斯
  薛能    趙嘏    姚鵠
  紀唐夫   温庭筠   于武陵
  雍陶    李羣玉   儲嗣宗
  李郢    劉滄    司馬札
  杜荀鶴   方干    周朴
  李昌符   周繇    許棠
  張喬    楊夔    唐彦
  司空圖   鄭谷    崔塗
  羅隱    曹松    韋莊
  王貞白   張蠙    翁承贊
  江為    任翻    薛瑩
  開成後作者愈多而聲律愈微故自朱慶餘而下以盡唐末通得三十九人擇其詩之純者共一百八十二首為餘響
  五言律詩十五
  旁流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可考者九人詩十一首
  薛奇童   張諤    郭良
  褚朝陽   石召    顧在鎔
  潘咸    楊達    孫欣
  羽士二人詩七首
  吳筠    韋渠牟
  衲子二十四人詩六十八首
  辯才    靈一    皎然
  法照    護國    僧泚
  清江    靈澈    法振
  無可    栖白    處默
  歸仁    滄浩    虚中
  齊已    貫休    脩睦
  尚志    懷楚    懷浦
  澹交    清尚    玄寶
  女冠二人詩四首
  李冶    元淳
  宮閨二人詩二首
  徐賢妃   上官昭儀
  右三十九人共詩九十二首為旁流
  五言排律一
  正始【上】
  太宗皇帝  韓王元嘉  薛元超
  王績    褚遂良   高宗皇帝王德貞   楊思玄   鄭羲真
  王勃    楊炯    盧照鄰駱賓王   劉庭芝   喬知之宗楚客   蘇味道   牛鳳及
  崔融    武三思   李嶠
  盧僎    韋嗣立   魏知古李行言
  五言排律二
  正始【中】
  陳子昂   杜審言   沈佺期
  宋之問   蘇頲    張說
  張九齡
  五言排律三
  正始【下】
  李義    鄭愔    崔湜
  韋元旦   徐彦伯   郭汭
  席豫    趙彦昭   崔沔
  胡皓    王翰    崔尚
  王丘    袁暉    崔翹
  王光庭   宋璟    張嘉貞盧從願   徐知仁   賀知章徐安貞   宇文融   韓休
  裴漼    韋述    陸堅
  韋抗    程行諶   武平一
  蕭嵩    褚琇    源乾曜
  苖晉卿   孫逖    玄宗皇帝
  排律之作其源自顔謝諸人古詩之變首尾排句聨對精密梁陳以還儷句尤切唐興始專此體與古詩差别貞觀初作者尤未備永徽以下王楊盧駱倡之於前陳杜沈宋極之於後蘇頲二張又從而申之其文辭之美篇什之盛蓋由四海晏安萬幾多暇君臣遊豫賡歌而得之者故其文體精麗風容色澤以詞氣相高而止矣今分為三卷自太宗而下以及乎垂拱諸賢通得二十四人共詩五十首為上卷又以陳杜沈宋蘇頲二張共詩七十三首為中卷又自景龍以至開元初君臣倡和等作凡三十六人共詩六十八首為下卷合為五言排律之始
  五言排律四
  正宗
  王維    李白    孟浩然高適
  開元後作者之盛聲律之備獨王右丞李翰林為多得非王李為獨得而孟襄陽高渤海輩實相與並鳴今合四家共詩四十三首為正宗
  五言排律五
  大家
  杜甫
  排律之盛至少陵極矣諸家皆不及諸家得其一槩少陵獨得其兼善者如上韋左相贈哥舒翰謁先主廟等篇其出入始終排比聲韻發歛抑揚疾徐縱横無所施而不可也今採其二十五首為大家
  五言排律六
  羽翼
  李頎    岑參    盧象
  崔顥    王昌齡   王縉
  儲光羲   崔國輔   祖咏
  陶翰    劉慎虛   鄭審
  王灣    宋昱    厙狄履温
  寇坦    張子容   沈東美
  楊浚    胡衡    張謂
  梁鍠    蕭穎士   嚴武
  張巡    王季友
  右二十六人皆盛唐名家之外者共得詩四十九首為羽翼
  五言排律七
  接武【上】
  錢起    劉長卿
  五言排律八
  接武【中】
  皇甫冉   皇甫曾   嚴維
  李嘉祐   韋應物   韓翃
  盧綸    常衮    司空曙
  耿湋    吉中孚   李益
  陳季    莊若訥   包佶
  劉方平   李端    崔同
  張繼    令狐峘   滕珦
  張濯
  五言排律九
  接武【下】
  德宗皇帝  顧況    暢當
  徐嶷    叔孫玄觀  戴叔倫
  冷朝陽   戎昱    李益
  羊士諤   楊巨源   張仲素
  陸贄    張濛    張季畧
  張昔    裴達    丁位
  周存    常沂    令狐楚
  盧景亮   鄭絪    呂牧
  竇常    王表    權德輿武元衡
  中唐來作者亦多而錢劉二子尤盛他若皇甫冉盧綸諸人不過所録者是貞元後楊巨源有聖壽詞等作聲律亦相紹今分為三卷以錢起劉長卿合詩四十六首為上卷又自皇甫冉而下以盡大歷諸賢凡二十二人共詩五十六首為中卷又自德宗而下以盡元和諸賢得二十八人共詩四十九首為下卷合而題曰接武
  五言排律十
  餘響
  柳宗元   韓愈    劉禹錫
  李吉甫   裴度    李觀
  馮宿    王良士   韋紓
  宋迪    呂温    鮑溶
  趙蕃    夏方慶   范傳正李君房   許堯佐   陳通方
  張籍    沈亞之   張嗣初
  滕邁    王涯    吳武陵
  李紳    白行簡   焦郁
  殷堯藩   朱餘慶   賈島
  李程    鄭蕡    喬弁
  姚合    厲玄    鍾輅
  許渾    李商隱   姚鵠
  馬戴    李頻    杜荀鶴
  張喬    公乘億   鄭谷
  陸扆
  元和以還柳宗元劉禹錫韓愈張籍與夫姚合李頻鄭谷諸人所作亦不少然格律無足多取者故自柳州而下至唐末通得四十六人共詩六十六首為餘響
  五言排律十一
  旁流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可考者三十二人詩三十三首
  朱延齡   張叔良   崔琮
  李踈    史延    王濯
  韓濬    成崿    張少博
  周澈    李子卿   徐元弼
  張良器   王綽    敬括
  紫宿    張隨    王質
  張公義   周弘亮   陳翥
  嚴巨川   莫宣卿   孫昌胤
  王若嵒   孫頠    徐敞
  顔粲    陳佑    湯洙
  童翰卿   熊孺登
  無姓氏詩九首
  衲子四人詩九首
  釋皎然   清江    廣宣
  理瑩
  宮閨四人詩四首
  上官昭容  宋若昭   宋若憲鮑文姬
  右四十人詩五十五首為旁流
  長篇
  杜審言   杜甫    高適
  張籍    楊巨源
  長篇排律唐初作者絶少開元後杜少陵獨步當世渾涵汪洋千彚萬狀至百韻千言氣不少衰及觀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之作乃知少陵出自其祖益以信詩是吾家事矣次則高達夫數首可法元和後張籍楊巨源各一首格律亦可取今俱收入凡五人共詩八首為一卷以為學者之助若韓柳輩雖肆才縱力工巧相矜往往不愜人意皆置而不録
  七言律詩一
  正始
  杜審言   沈佺期   宋之問
  蘇瓌    韋元旦   宗楚客
  盧藏用   李嶠    趙彦昭
  李適    劉憲    岑羲
  徐彦伯   馬懷素   鄭愔
  蘇頲    張說    賈曾
  武平一   李邕    蔡希周張九齡   孫逖
  七言律詩又五言八句之變也在唐以前沈君攸七言儷句己近律體唐初始專此體沈宋等精巧相尚開元初蘇張之流盛矣然而亦多君臣遊倖倡和之什通得二十三人共詩五十七首為七言近體之始
  七言律詩二
  正宗
  崔顥    李白    賈至
  王維    李憕    李頎
  祖咏    崔曙    孟浩然
  萬楚    張謂    高適
  岑參    王昌齡
  盛唐作者雖不多而聲調最遠品格最高若崔顥律體雅純太白首推其黄鶴之作後至鳳凰而彷彿焉又如賈至王維岑參早朝倡和之什當時各極其妙王之衆作尤勝諸人至於李頎高適當與並驅未論先後是皆足為萬世程法通得十四人共詩五十二首為正宗
  七言律詩三
  大家
  杜甫
  少陵七言律法獨異諸家而篇什亦盛如秋興等作前輩謂其大體渾雄富麗小家數不可髣髴耳今擇其三十七首為大家
  七言律詩四
  羽翼
  錢起    劉長卿
  天寶以還錢起劉長卿竝鳴于時與前諸家實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賦詠之多自得之妙或有過焉今合二家詩三十九首為羽翼
  七言律詩五
  接武【上】
  韋應物   皇甫冉   皇甫曾李嘉祐   劉方平   郎士元
  韓翃    盧綸    司空曙
  李端    秦系    竇叔向
  張志和   嚴維    崔峒
  耿湋    張繼    張南史于鵠
  七言律詩六
  接武【下】
  李益    朱灣    權德輿
  戴叔倫   張濯    楊巨源武元衡   劉禹錫   柳宗元
  韓愈    陳羽    張籍
  王建    白居易   元稹
  殷堯藩   賈島    姚合
  王初    李紳    周賀
  中唐來作者漸多如韋應物皇甫伯仲以及乎大歷才子諸人相與接跡而起者篇什雖盛而氣或不逮貞元後李益權德輿楊巨源戴叔倫劉禹錫之流憲章祖述再盛於元和間尚可以繼盛時諸家賈島姚合後出格力猶有一二可取今分為二卷以韋應物皇甫伯仲與乎大歷諸賢凡十九人共詩七十三首為上卷又自李益而下以盡乎元和諸人得二十一人共詩五十九首為下卷
  七言律詩七
  正變
  李商隱   許渾    劉滄
  元和後律體屢變其間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鳴所長若李商隱之長於詠史許渾劉滄之長於懷古此其著也今觀義山之隨宮馬嵬籌筆驛錦瑟等篇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者用晦之凌歊臺洛陽城驪山金陵諸篇與乎藴靈之長洲咸陽鄴都等作其今古廢興山河陳跡凄凉感慨之意讀之可為一唱而三歎矣三子者雖不足以鳴乎大雅之音亦變風之得其正者矣今合其詩凡四十九首為正變
  七言律詩八
  餘響【一】
  杜牧    薛逢    趙嘏
  李遠    劉得仁   姚鵠
  項斯    温庭筠   雍陶
  司馬禮   李頻    杜荀鶴
  李郢    李羣玉    陸龜蒙
  崔珏    李山甫   張喬
  唐彦謙   羅隱    羅鄴
  高駢    方干    來鵬
  七言律詩九
  餘響【二】
  崔魯    崔塗    鄭谷
  韓偓    胡曾    曹松
  吳融    韋莊    張泌
  廖匡圖
  旁流【附】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可考者七人
  盧宗囘   許玫    蘇廣文
  陳標    譚用之   胡宿
  韓喜
  姓氏疑誤者二人
  僧處一   郎士元
  羽士一人
  曹唐
  衲子七人
  皎然    靈一    靈澈
  清江    法振    廣宣
  曇域
  閨秀一人
  鮑君徽
  排律【附】
  崔融    僧清江   王建
  温庭筠
  唐末作者雖衆而格力無足取焉故自太和至于五代通得三十四人畧其詩之精者共八十八首為餘響並係旁流及排律等詩凡二十一人詩四十五首通前離為兩卷

  唐詩品彚叙目
<集部,總集類,唐詩品彙>
  唐詩品彚總叙
  有唐三百年詩衆體備矣故有往體近體長短篇五七言律句絶句等製莫不興於始成於中流於變而陊之於終至於聲律興象文詞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畧而言之則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詳而分之貞觀永徽之時虞魏諸公稍離舊習王楊盧駱因加美麗劉希夷有閨帷之作上官儀有婉媚之體此初唐之始製也神龍以還洎開元初陳子昂古風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聲蘇張之大手筆此初唐之漸盛也開元天寶間則有李翰林之飄逸杜工部之沈鬱孟襄陽之清雅王右丞之精緻儲光羲之真率王昌齡之聲俊高適岑參之悲壯李頎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大歷貞元中則有韋蘇州之雅淡劉隨州之開曠錢郎之清贍皇甫之沖秀秦公緒之山林李從一之臺閣此中唐之再盛也下暨元和之際則有柳愚谿之超然復古韓昌黎之博大其詞張王樂府得其故實元白序事務在分明與夫李賀盧仝之鬼怪孟郊賈島之饑寒此晚唐之變也降而開成以後則有杜牧之之豪縱温飛卿之綺靡李義山之隐僻許用晦之偶對他若劉滄馬戴李頻李羣玉輩尚能黽勉氣格將邁時流此晚唐變態之極而遺風餘韻猶有存者焉是皆名家擅場馳騁當世或稱才子或推詩豪或謂五言長城或為律詩龜鑑或號詩人冠冕或尊海内文宗靡不有精麤邪正長短高下之不同觀者苟非窮精闡微超神入化玲壠透徹之悟則莫能得其門而臻其壼奥矣今試以數十百篇之詩隱其姓名以示學者須要識得何者為初唐何者為盛唐何者為中唐為晚唐又何者為王楊盧駱又何者為沈宋又何者為陳拾遺又何為李杜又何為孟為儲為二王為高岑為常劉韋柳為韓李張王元白郊島之製辯盡諸家剖析毫芒方是作者余夙躭於詩恒欲窺唐人之藩籬首踵其域如墮終南萬疊間茫然弗知其所往然後左攀右涉晨躋夕覽下上陟頓進退周旋歷十數年厥中僻蹊通莊高門邃室歷歷可指數故不自揆竊願偶心前哲採摭羣英芟夷繁蝟裒成一集以為學唐詩者之門徑載觀諸家選本詳畧不侔英華以類見拘樂府為題所界是皆畧于盛唐而詳于晚唐他如朝英國秀篋中丹陽英靈間氣極玄又玄詩府詩統三體衆妙等集立意造論各該一端唯近代襄城楊伯謙氏唐音集類能别體製之始終審音律之正變可謂得唐人之三尺矣然而李杜大家不録岑劉古調微存張籍王建許渾李商隐律詩載諸正音渤海高適江寧王昌齡五言稍見遺響每一披讀未嘗不歎息于斯由是遠覽窮搜審詳取捨以一二大家十數名家與夫善鳴者殆將數百校其體裁分體從類隨類定其品目因目别其上下始終正變各立序論以弁其端爰自貞觀至天祐通得六百二十人共詩五千七百六十九首分為九十卷總題曰唐詩品彚嗚呼唐詩之偈弗傳久矣唐詩之道或時以明誠使吟咏性情之士觀詩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時因時以辯其文章之高下詞氣之盛衰本乎始以逹其終審其變而歸於正則優游敦厚之教未必無小補云洪武癸酉春新寧高棅謹序

  唐詩品彚凡例
  先輩博陵林鴻嘗與余論詩上自蘇李下迄六代漢魏骨氣雖雄而菁華不足晉祖玄虛宋尚條暢齊梁以下但務春華殊欠秋實唯李唐作者可謂大成然貞觀尚習故陋神龍漸變常調開元天寶間神秀聲律粲然大備故學者當以是楷式予以為確論後又採集古今諸賢之說及觀滄浪嚴先生之辯益以林之言可徵故是集專以唐為編也其為凡例見諸左方云
  一是編不言選者以其唐風之盛採取之廣故不立格不分門但以五七言古今體分别類從各為卷卷内始立姓氏因時先後而次第之或多而百十篇或少而一二首凡不可闕者悉録之此品彚之本意也
  一諸體集内定立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變餘響傍流諸品目者不過因有唐世次文章高下而分别諸卷使學者知所趨向庶不惑亂也
  一大畧以初唐為正始盛唐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為接武晚唐為正變餘響方外異人等詩為傍流間有一二成家特立與時異者則不以世次拘之如陳子昂與太白列在正劉長卿錢起韋柳與高岑諸人同在名家者是也
  一樂府不另分為類者以唐人述作者多逹樂者少不過因古人題目而命意實不同亦有新立題目者雖皆名為樂府其聲律未必盡被於絃歌也今只隨五七言古今體分類於姓氏下先以樂府古題篇章長短次第之後以雜詩篇章長短次第之不復如郭茂倩專以古題為類也學者詳之
  一五言長篇七言長篇排律長篇六言絶句不分諸品目者以其詩人著述之少故附見於諸體卷末以備一製作
  一品目叙論備見於五言古詩類他類不過紀其姓名篇什之數耳
  一諸家評論繁甚其有評論本人詩者則附於姓氏之後有評論本詩者則附於本詩之前後有評論本句者則附於本句之下夫文章者公器也然而歷代辭人志趣不叶議論縱横使人惑於趨向今取其正論悟語悉録之其或文儒奇解過中之說一無取焉
  一諸體姓氏下畧具字里世次其於出處大節歷仕始終竝詳於前無考者闕
  一是編之選詳於盛唐次則初唐中唐其晚唐則畧矣

  唐詩品彚歷代叙論
  丹陽殷璠云夫文有神來氣來情來有雅體野體鄙體俗體編記者能審鑒諸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優劣論其取捨至如曹劉詩多直語少切對或五字竝側或十字俱平而逸駕終存然挈瓶膚受之流責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詞句質素耻相師範於是攻異端妄穿鑿理則不足言常有餘都無興象但貴輕艷雖滿篋笥將何用之自蕭氏以還尤增矯飾武德初微波尚在貞觀末標格漸高景雲中頗通遠調開元十五年後聲律風骨始備矣
  京兆杜確云自古文體變易多矣梁簡文帝及庾肩吾之屬始為輕浮綺靡之辭名曰宮體厥後沿襲務於妖艷謂之摛錦布繡焉其有欲敦尚風格頗有規正者不復為當時所重諷諫比興由是廢缺物極則變理之常也聖唐受命斵彫為朴開元之際王綱復舉淺薄之風茲焉漸革其時作者凡十數輩頗能以雅參麗以古雜今彬彬焉粲粲焉近建安之遺範矣
  河南元稹云唐興學官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後文體之變極焉
  廬陵歐陽修云唐之晚年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
  河南宋祁云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
  蔡寛夫詩話云唐自景雲以前詩人猶習齊梁之氣不除故態率以纎巧為工開元後格律一變遂超然度越前古
  李希聲詩話云唐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疎皆為佳作後人有切近的當氣格凡下者終使人可憎
  雪浪齋日記云前輩云建安纔六七子開元數兩三人前輩所取其難如此余嘗與能詩者論書止於晉而詩止於唐蓋唐自大歷以來詩人無不可觀者特晚唐氣象衰薾耳
  洪邃云唐人以絶句名家者多矣其詞華而艷其氣深而長錦繡其言金石其聲讀之使人一唱而三歎
  滄浪嚴羽云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若小乘禪聲聞辟支果皆非正也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歷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歷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詩之宗旨且借禪以為喻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雖獲罪於世之君子不辭也
  又云夫詩有别材非關書也詩有别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又云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已上見詩辯】
  又云宋朝坡谷諸公之詩如米元章之字雖筆力勁健終有子路事夫子時氣象盛唐諸公之詩如顔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其不同如此【荅吳景僊書】
  又云詩有詞理意興南朝人尚詞而病於理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
  又云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
  又云唐人與本朝人詩未論工拙直是氣象不同又云唐人命題言語亦自不同雜古人之集而觀之不必見詩望其題引而知其為唐人今人矣
  又云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别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
  又云盛唐人有似麤而非麤處有似拙而非拙處又云盛唐人詩亦有一二濫觴晚唐者晚唐人詩亦有一二可入盛唐者要當論其大槩耳
  又云大歷之詩高者尚未失盛唐下者漸入晚唐矣又云五言絶句衆唐人是一様少陵是一様韓退之是一様【已上見詩評】
  又云律詩難於古詩絶句難於八句七言律詩難於五言律詩五言絶句難於七言絶句【見詩法】
  汶陽周伯弼云絶句之法以第三句為主首尾率直而無婉曲者此異時所以不及唐也
  廬陵劉辰翁云絶句難作要一句一絶短語長事愈讀愈有味為正
  浦城楊載云取材於選效法於唐
  浚儀馬伯庸云枕籍騷選死生李杜矣
  清江范梈云余嘗觀於風騷以降漢魏下至六朝弊矣唐初陳子昂輩乘一時元氣之會卓然起而振之開元大歷之音由是丕變至晚宋又極矣
  蜀郡虞集云詩之為學盛於漢魏者三曹七子至於諸謝備矣唐人諸體之作與代終始而李杜為正宗【見傅與礪詩序】
  又云詩者斯人情性之所發自擊壤來有是然體製隨世道升降音節因風土變遷以近代言唐詩不與宋詩同晚唐難與盛唐匹【見風雅集】
  豫章僧來復云詩自刪後至于兩漢正音猶完建安以來寖尚綺麗而詩道微矣魏晉作者雖優不能兼備諸體其鏗鍧軒昂上追風雅所謂集大成者惟唐有以振之降是無足采焉【見張蜕庵集序】
  詩法源流云詩者原於德性發於才情心聲不同有如其面故法度可學而神意不可學是以太白自有太白之詩子美自有子美之詩昌黎自有昌黎之詩其他如陳子昂王摩詰高岑賈許姚鄭張孟之徒亦皆各自為體不可強而同也
  又云唐人以詩為詩宋人以文為詩唐詩主於逹性情故於三百篇為近宋詩主議論故於三百篇為遠
  又云古詩徑叙情實去三百篇為近律詩牽於對偶去三百篇為遠此詩體之正變也自選體以上皆純乎正唐陳子昂李太白韋應物之詩猶正者多而變者少杜子美則正變相半變體雖不如正體之自然而音律乃人聲之所同對偶亦文勢之必有如子美近體佳處前無古人亦何惡於聲律哉
  唐詩品彚姓氏爵里詳節
  帝王八人
  太宗皇帝【諱世民姓李氏高祖之子年十八舉義兵啟唐封定隋亂英武仁恕納諫任賢身致太平
  功德兼著改元貞觀在位二十四年崩壽五十三有集四十卷】
  韓王元嘉【高祖之子少好學藏書至萬卷皆以古文參定同異與弟靈夔友愛燕見終日如布衣禮
  閨門修整當世稱之垂拱中糾合宗室同舉兵謀泄自殺】
  高宗皇帝【諱治太宗第九子貞觀十七年立為皇太子即位之初遵貞觀之治顯慶後多苦風眩政
  歸武氏在位三十四年而政在中宫者三十年矣壽五十六集八十六卷】
  章懷太子【高宗之子名賢字明允容止端重數歲讀書一覧輒不忘常招集詣儒註後漢書奏上帝優賜數萬少時讀論語至賢賢易色一再誦之帝問其故對曰性實愛此帝語李世勣稱其夙敏後明崇儼為盗所殺武后疑出賢謀遣人發太子隂事乃廢為庶人迫令自殺年三十四】
  中宗皇帝【諱哲高宗之子嗣聖元年即位隨廢為廬陵王在房陵十五年東宫八年及張柬之等舉
  兵討武氏之亂帝始復位而又惑於中宫不修刑政惜夫】
  玄宗皇帝【諱隆基由臨淄為平王再清内難樂善好賢開元之間海内富實幾致刑措不能保治以侈召亂天寶十四載安禄山陷京師七月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明年上皇還京居西内上元元年崩年七十八在位四十七年】
  德宗皇帝【諱适代宗子即位之初有撥亂之志猜忌刻薄信任非人卒致播遷唐政衰焉在位二十
  七年】
  文宗皇帝【諱昂憲宗子恭儉文雅有志治功然優游不斷受制家臣不能紹貞觀開元之美惜哉年
  二十三崩在位十五年】
  公卿名士四百四十六人
  虞世南 【字伯施越州人性沈静寡欲與兄世基同受學于吳顧野王為文章惋縟慕徐陵時方晉二陸隋煬帝愛其才然疾峭止為七品十年不徙太宗踐阼拜弘文館學士屢進讜言遷秘書監貞觀十二年以銀青光祿致仕封永典公卒年八十一謚文懿有集三十卷傳帝手詔魏王泰曰世南當代名臣人倫凖的今其云亡石渠東觀中無復人矣集三十卷】
  魏徵  【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狀貌不踰中人有志膽通貫書術初為隐太子洗馬太子敗事太宗即位拜諫議大夫每犯顔進諫或引至卧内訪天下事貞觀三年以秘書監參預朝政俄撿校侍中進爵郡公後封鄭國公多病辭職乃拜特進知門下省事詔朝章國典參議得失十七年薨帝臨哭為之慟罷朝五日贈司空諡曰文貞】
  陳叔逹 【字子聰陳宣帝子武德初判納言貞觀初遷禮部尚書位至宰相】
  許敬宗 【字延族杭州人幼善屬文隋大業中舉秀才後為李密記室太宗聞其名召署文學館貞觀中除著作郎掌詔令喜謂所親曰仕宦不為著作無以成門戶咸亨初以特進致仕卒年八十一諡曰恭】
  楊師道 【字景猷清警有才思客洛陽為王世充所拘貞觀十年拜侍中預朝政性周謹未嘗語禁省事遷中書令善草隸工詩每與名士燕集歌詠自適後賜燕帝曰聞公每酣賞捉筆賦詩如宿構試為朕賦之師道再拜少選輒成無所竄定一坐歎伏卒諡曰懿】
  王績  【字無功絳州人隋王通之弟舉孝亷授正字遊東臯著書號東臯子待詔門下省日給酒三升或問待詔何樂曰良醖可戀耳侍中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士著五斗先生傳貞觀以疾罷繢之仕以醉失職鄉人誚之託無心子以見趣其文不錄】
  李義府 【瀛州饒陽人與耒濟同時以文顯時稱未李劉洎馬周更薦之太宗召見轉監察御史貌柔恭心褊忌時號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號人猫官至右相永徽後以罪流嶲州卒集四十卷】
  岑文本 【字景仁鄧州人年十四為父詣司理寃衆命作蓮花賦文成合臺歎賞父寃得直性沈敏
  有姿儀善文辭貞觀元年除秘書郎擢中書舍人遷侍郎官至中書令】
  王宏  【柳子厚龍城録云濟南人與太宗幼日同學因間為八體書及帝即極因訪宏鄉人竟傳
  隐去是亦子陵之徒與】
  褚遂良 【字登善亮之子隋大業末為通事舍人貞觀中累遷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隸楷累官至中
  書令高宗立進封郡公後以諫立武氏流貶】
  劉孝孫 【許敬宗同時撰古今詩苑三十卷又與房德懋等同著事始三卷見唐藝文志又按張彦遠名畫記云秦府十八學士及薜收卒乃徵孝孫入館孝孫時為東虞州録事參軍徵入】
  凌敬  【初臣於竇建德建德救王世充敬獻策請悉兵踰太行狗汾晉則鄭圍自解竇不從而敗
  見容齋續筆】
  趙中虛
  蕭翼  【梁元帝之曾孫魏州華縣人負才藝多權謀太宗時為監察御史奉勑取僧辯才蘭亭稱
  旨授員外郎賞賚甚厚】
  薛元超 【收之子蒲州人九歲襲爵長好學善屬文高宗即位遷給事中轉中書舍人俄拜中書令帝東都留輔太子監國每有諫太子帝知之賞賜甚厚後政出武氏因佯喑乞骸骨卒】
  王德貞 【武后時為侍中後以罪流象州】
  楊思玄
  鄭羲貞
  董思恭 【官至右史與許敬宗等撰搖山玉五百卷見藝文志又按杜正倫傳思恭為中書舍人與
  正倫夜直論文思恭歸謂人曰與杜公論文覺吾文頓進】
  張文琮 【貝州武城人文瓘之兄好自寫書手不釋筆貞觀中為治書侍御史遷亳州刺史永徽初獻文皇帝頌優制褒美拜戶部侍郎坐房遺愛從母弟出為建州刺史卒于官見文瓘傳】
  上官儀 【字遊韶陜州人幼為沙門服工文詞貞觀初擢第授弘文館直學士太宗每屬文遣儀視藳尤工詩其辭綺錯婉媚及貴顯人多傚之謂上官體高宗立進西臺侍郎麟德初坐梁王忠事下獄死有集三十卷中宗立追贈中書令楚國公以其女孫為昭容故也】
  王勃  【字子安絳州人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顔師古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摘其失麟德初對策于朝授朝散郎年未及冠沛王召署府修撰作鬬雞檄文高宗怒斥出府客劍南父福畤坐勃故左遷交阯令勃往省度海溺水卒年二十九有集三十卷時與楊烱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號四傑烱嘗曰吾愧在盧前耻居王後】
  楊烱  【華隂人舉神童遷盈川令武后時與宋之問分直習藝館卒有盈川集三十卷】盧照鄰 【字昇之范陽人調鄧王府典籖王愛重之謂人曰此吾之相如也後居太白山得方士玄明膏餌之具茨山下預為墓偃其中武后時尚法照鄰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病久與親屬訣沈穎水死有集二十卷又幽憂子三卷】
  駱賓王 【義烏人七歲能賦詩武后時數上書言事下除臨海丞怏怏不樂棄官去徐敬業亂署為府屬傳檄天下斥后罪狀后讀至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乃矍然曰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及徐敗賓王亡命不知所之有集十卷】
  王紹宗 【字承烈嗜學工草隸寫書取傭自給時比之虞世南進秘書少監雅修飭當時公卿莫不慕悦其風按崔融傳武后時紹宗為靈臺少監與融及李嶠等皆附張易之又按名畫記作瑯琊人亦善畫】
  劉庭芝 【字希夷汝州人武后時苦于篇詠善為閨帷之作詞多古調與時不合好酒色落魄不拘
  常俗卒有詩十卷】
  蘇味道 【趙州欒城人九歲能屬辭與友人李嶠俱以文翰顯時號蘇李及冠舉進士累調咸陽尉延載中遷鳳閣舍人至證聖元年坐法繫獄降州刺史召為天官侍郎聖歷初復同三品坐張易之黨貶眉州刺史復還道卒年五十八贈冀州刺史有集十五卷傳】
  牛鳳及 【長壽中撰唐書斷自武德終于弘道為百有十卷】
  李嶠  【字巨山趙州人兒時夢人遺雙筆自是有文辭擢進士第神龍初為中書令玄宗立貶滁州改廬州别駕卒年七十嶠富于才思有所屬綴人多傳諷前與王楊接中與崔蘇齊名晚諸人没而為文章宿老學者法焉有集五十卷】
  薛曜  【薛稷之從兄也】
  韋承慶 【字延休鄭州陽武人思謙之子性謹畏事繼毋篤孝擢進士補雍王府參軍府中文翰悉委之王為太子遷司議郎太子廢出為烏程令累遷風閣舍人掌天官侍郎善文辭每有詔令未嘗著藳遷同二品坐張易之黨流嶺表歲餘拜刺史又拜秘書少監封扶陽縣子撰武后絶聖文中宗善之遷黄門侍郎未拜卒諡曰温集六十卷】
  宗楚客 【字叔敖蒲州人武后從姊子長六尺八寸明哲美鬚髯登進士累遷戶部侍郎兄弟坐姦流嶺外俄還為夏官侍郎同鳳閣平章事坐聘邵王妓貶原州都督神龍初為太僕卿郢國公與武韋氏為黨韋氏敗被誅】
  喬知之 【字里缺累官至右司郎中有集二十卷見唐藝文志】
  陳子昂 【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讀書于金華山尤善屬文文明初舉進士武后時擢靈臺正字遷右拾遺嘗上書勸武后興明堂大學后稱帝改周子昂上周受命頌雖數召問政論亦讜切故奏上輒罷聖歷初解官歸縣令段簡貪暴聞其富欲害之捕送獄中憂憤死子昂輕財好施篤朋友與陸餘慶盧藏用交最厚有集十卷行于代盧為之序】
  盧藏用 【字子濳承慶從孫也始隱終南少室二山有意用世人目為隨駕隱士司馬承楨嘗召至闕下藏用指終南曰此中有佳趣司馬曰仕宦之捷徑耳武后時授左拾遺中宗時中書舍人與子昂等為方外十友】
  王適  【字里闕幽州人初見陳子昂感遇詩乃請交于陳有集二十卷】
  杜審言 【字必簡襄陽人擢進士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見疾嘗語人曰吾文章必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武后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辭謝后令賦歡喜詩重歎其文神龍初坐交通張易之流峯州入為修文館直學士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學四友有集十卷】
  崔融  【字安成齊州全節人擢八科高第為崇文館學士中宗為太子時遷侍讀典東朝章疏武后美其文進鳳閣舍人附張易之張敗貶袁州刺史召為司業撰武后哀册文最高麗絶筆而死時謂思苦神竭年五十四諡曰文有集六十卷融少與審言等友善融死審言為服緦】
  韋安石 【京兆萬年人舉明經調乾封尉永昌元年遷雍州司兵參軍蘇良嗣薦于武后擢膳部員外郎遷并州司馬有善政陟拜德鄭二州久視中遷文昌丞以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尋知納言長安二年同鳳閣鸞臺三品神龍元年遷中書令封鄖國公睿宗立御史郭震劾奏安石相中宗無所建正貶沔州别駕發憤卒】
  沈佺期 【字雲卿相州内黄人上元二年登進士第嘗對武后曰身名已蒙齒録袍笏未賜牙緋后即賜之累遷給事中考功郎會張易之敗配流驩州中宗立復召入拜修文館學士既侍宴帝詔學士等舞回波佺期為之舞帝悦尋歷太子詹事開元初卒集十卷】
  宋之問 【字延清汾州人偉儀貌雄于辨甫冠武后召與楊烱分直習藝館睿宗立以獪險盈惡賜
  死有集十卷】
  蘇瓌  【頲之父字昌容雍州人擢進士武后時歷諸州刺史神龍初入為尚書右丞拜右僕射同
  中書門下二品封許國公進左僕射景雲元年卒】
  魏元忠 【宋州宋城人游大學跌蕩少檢久不調儀鳳中上封事高宗善之授秘書省正字遷監察
  御史中宗時累官至兵部尚書進侍中拜中書令封齊國公卒年七十餘】
  東方虬 【官至左史武后時人】
  王無競 【字仲烈世居東萊宋大尉弘之裔擢下筆成章科調欒城尉三遷監察御史改殿中徙太
  子舍人出為蘇州司馬】
  武三思 【武后之姪也后當朝每欲營求為太子賴狄仁傑從容言于后后稍悟而止中宗立復得幸出入禁闥與韋后淫亂嘗苛取民貲產築大庫百餘室聚所得財一夕火不遺一錢三思又與上官昭容亂忌節愍太子隂謀廢之太子懼發羽林兵圍三思第斬之】
  郭振  【字元振魏州人長七尺美鬚髯少有大志舉進士授通泉尉任俠使氣撥去小節嘗盗鑄及掠賣部中日以餉賓客百姓厭苦武后召欲詰既與語奇之遂得擢用後同中書門下封代公有集三十卷】
  盧崇道
  魏知古 【深州人方直有雅才擢進士拜黄門侍郎先天二年為侍中從獵渭川獻詩以諷封梁國公後與姚崇不協罷政事開元二年卒宋璟歎曰叔向古遺直子產古遺愛兼之者其魏公乎諡曰忠有集二十卷】
  李行言 【官至給事中中宗昵宴近臣行言歌駕車西河曲見祝欽明傳 又按唐史大中八年宣宗嘗獵于苑北遇樵夫問其縣令為誰曰李行言為政何如曰性執有強盜數人軍家索之竟不與盡殺之上歸帖其名于寢殿之柱及除海州刺史入謝上賜之金紫取帖示之未知孰是】
  李適  【字子至京兆人武后時修三教珠英適在選中遷工部侍郎嘗夢與人論大衍數寤而曰吾夀盡此乎未病時衣冠往寢石榻上置所撰九經要句及素琴于前時士貴其達有集十卷】
  李乂  【字尚真趙州房子人少孤年十二工屬文第進士累調萬年尉擢監察御史景龍初遷中書舍人修文館學士韋氏之敗詔令多乂草定仍知制誥與宋璟典選事請謁不行改黄門侍郎封中山郡公開元初姚崇薦為侍中未幾除刑部尚書卒年六十八贈黄門監諡曰貞有集五卷】
  薛稷  【字嗣通蒲州人道衡曾孫魏徵之甥與從兄曜俱以詞章名舉進士武后時為鳳閣舍人稷尤善書畫睿宗在蕃喜之及即位封晉國公後遷黄門侍郎加少保以翊贊功恩絶羣臣及竇懷貞誅稷預謀賜死萬年獄有集三十卷】
  鄭愔  【字里闕初為殿中侍御史諂事二張坐貶後又亡謁三思謀害五王三思引為中書舍人與崔湜皆為謀主景龍三年與韋温同三品後與崔湜掌銓衡贓賄狼籍選法大壞御史李尚隱對仗彈之下獄流貶吉州司馬】
  崔湜  【字澄源定州人仁師之子第進士附託武三思上官昭容景龍二年遷兵部侍郎後檢校吏部侍郎與鄭愔同典選納賂遺銓品無序為御史劾執政時年二十六嘗暮出端門緩轡賦詩張說歎曰文與位固可致年不可及後賜死】
  吳少微 【與富嘉謨魏谷倚並負文詞時稱北京三傑天下文章尚徐庾浮俚獨少微與嘉謨本經
  術雅厚時人争慕之號吳富體見伊元凱傳】
  盧僎  【中宗時人從愿之從父韓思復之故吏也自聞喜尉入為學士終吏部員外郎】趙彦昭 【字奐然甘州張掖人少豪邁風骨秀爽舉進士調南部尉與郭元振薛稷等善自新豐丞為左臺御史景龍中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睿宗立出為宋州刺史坐累貶歸州入為吏部侍郎改刑部尚書封耿國公實封百戶卒以權幸進會姚崇執政惡其為人貶江州别駕卒】
  李景伯 【邢州相仁人李懷遠之子景龍中為諫議大夫景雲中進太子庶子終右散騎常侍】劉憲  【字元度宋州人擢進士玄宗在東宫憲數進言太子順納之有集三十卷】
  徐彦伯 【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歲能文結廬太行山下薛元超表其能調永壽尉武后撰三教珠英取文士以彦伯為首中宗立歷官太子賓客以疾退開元二年卒有前後集二十卷】
  韋元旦 【京兆萬年人擢進士補東阿尉遷左臺御史與張易之有姻屬張敗貶感義尉俄召為主
  客員外郎遷中書舍人】
  劉廷琦
  余玄之
  邢象玉
  郭汭
  馬懷素 【字惟臣潤州人擢進士轉禮部員外開元初昭文館學士】
  岑羲  【字伯華文本之孫鄧州人第進士為金壇令武后拜天官員外郎中宗時同中書三品景
  雲初進侍中封南陽郡公後預太平公主謀籍其家】
  徐堅  【字元固湖州人齊子武后時舉秀才及第天授三年上書言事聖歷中楊再思引為判官與張說脩三教珠英卒諡曰文春明退朝録云明皇開元初堅為集賢院學士討集故事兼前世文詞撰初學記】
  李迥秀 【武后時同平章事迥秀母本微賤妻叱媵婢母不悦迥秀即時出之或問之何遽如是曰
  娶妻本以養親今乃違忤顔色安敢留也】
  樊忱
  楊庶
  王景
  李恒
  裴漼  【絳州著姓擢明經遷御史訊崔湜鄭愔之姦開元五年為吏部侍郎拜御史大夫與張說
  善薦之擢吏部尚書】
  趙冬曦 【字闕定州人擢進士第神龍初上言古律條目千餘當時稱是開元初遷監察御史坐事流岳州遷知史館遷考功員外郎踰年為直學士俄遷中書舍人内供養以國子祭酒卒有集今亡冬曦性放逹不屑世事兄弟皆顯官】
  蘇頲  【字廷碩雍州人幼敏悟一覽至千言第進士武后舉賢良方正馬載曰古稱一日千里蘇生是也遷監察御史中書舍人玄宗愛其文起為工部侍郎襲封許國公頲以文章顯與張說稱望畧等故時號燕許大手筆卒諡文憲有集三十卷】
  張說  【字道濟洛陽人垂拱中武后策賢良方正說所對第一遷左補闕中宗立遷工部侍郎睿宗立擢中書侍郎玄宗為太子說為侍讀尤見親禮踰年進同平章事玄宗即位以佩刀獻帝請先決策誅太平公主之亂召為中書令封燕國公後為林甫等巧文詆毁帝聞令說致仕遷左丞相卒謚文貞有集二十卷】
  源乾曜 【相州人第進士遷諫議大夫開元四年拜黄門侍郎同平章事留守京師八年後復黄門
  侍郎位侍中】
  陸堅  【開元初為中書舍人玄宗時置集賢院以張說為學士尊寵甚厚堅以學士或非其人而
  供擬太厚無益國家議白罷之見張說傳】
  程行諶 【開元初與李朝隱裴子餘同舍子餘以儒顯行諶與朝隱以文法稱或問優劣于長史陳崇業答曰蘭菊異芳胡有廢者行諶卒諡曰貞時子餘諡曰孝張說歎曰二諡可無愧矣見裴守真傳】
  褚琇
  韋嗣立 【字廷搆鄭州人承慶之異母弟少孝悌母遇承慶嚴每笞輒解衣求代母不聽即遣奴自捶母感悟為均愛世比晉王覽第進士武后時拜鳳閣舍人中宗拜黄門侍郎繼兄之任】
  崔日知 【字子駿日用從父兄也少貧孤力學以明經進為兵部員外郎與張說同為魏元忠朔方
  判官以健吏稱累官至銀青光禄大夫封中山郡公】
  李如璧 【官至御史嘗劾奏崔日知贓】
  姚崇  【字元之陜州人少倜儻尚氣節長乃好學舉下筆成章科五遷夏官郎中武后拜侍郎聖歷初進平章事睿宗立進中書令以言事貶揚州長史徙同州刺史玄宗講武新豐密召崇翌日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梁國公開元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諡文獻有集十卷】
  宋璟  【字廣平邢州人耿介有大節好學工文詞舉進士第遷鳳閣舍人居官鯁正武后高其才遷左臺中丞神龍初為吏部侍郎中宗嘉其直遷黄門侍郎歷杭相二州刺史為政清毅睿宗立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與姚宗白奏太平公主之姦帝不能用乃貶楚州刺史開元初徙廣州都督召拜刑部尚書兼侍中轉遷右丞相致仕卒諡曰文貞有集十卷】
  賀知章 【字季真武后時擢超拔羣類科遷太常博士開元初遷禮部侍郎晚節誕放號四明狂客
  乃請為道士以宅為蓋千秋觀勑賜鏡湖二頃】
  賈曾  【河南洛陽人賈至之父少有名景雲中為吏部員外郎玄宗為太子以曾為舍人數有諫疏擢中書舍人徙諫議大夫與蘇晉同掌制誥並以文稱時號蘇賈後坐事貶揚州刺史遷禮部侍郎卒】
  蘇晉  【珦之子也數歲知屬文作八卦論王紹宗歎曰後來之王粲也舉進士及大禮科皆上第景雲中居修文館玄宗監國制命多晉藁定先天中為中書舍人屢進讜言遷吏部與齊澣更典二都選後出為汝州刺史晉喜浮屠術精通奥義與知章等為飲中八仙】
  崔沔  【字善沖京兆人事親孝武后時擢進士舉賢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誦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試對益工遂為第一岑羲歎曰君今郄詵也薦為左補闕性舒遲進止雍如當官正言自持儉約嘗作陋室銘以見志開元初與王丘等出為山東刺史卒諡曰孝】
  宇文融 【京兆人明辨長于吏治由監察御史為覆田勸農使進黄門侍郎同平章事常曰使吾執政得數月天下定矣融乃薦宋璟為右相時長其知人性辨急少所推下常劾信安王禕帝怒罷為汝州刺史居宰相凡百日而去後為有司劾融受贓流嚴州卒】
  韓休  【京兆人工文辭舉賢艮玄宗在東宫令條封國政與趙冬曦並中進士出為虢州刺史入拜黄門侍郎同平章事休直方不務進趨既為相天下翕然宜之帝嘗獵苑中或大張樂過差必視左右曰韓休知否疏果輒至以工部尚書卒】
  席豫  【字建侯襄州人舉孝亷擢上第時年十六以父喪罷後舉手筆俊拔賢良方正超拔羣類科遷考功員外郎韓休舉代己拜吏部侍郎玄宗時典選知人號曰席公云】
  王翰  【字子羽晉陽人少豪邁恃才及進士第然喜蒱酒張嘉貞偉其人厚遇之張說益加禮之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說輔政召為正字擢事舍人開元中駕部員外郎家畜聲妓說罷相出為汝州長史坐貶道州司馬卒有集十卷】
  胡皓
  崔尚
  王光庭
  袁暉  【詩見皎然詩式】
  徐知仁
  張嘉貞 【蒲州人以五經舉張循憲薦之武后召見儀止秀偉奏對偘偘拜監察御史歷梁秦二州
  都督玄宗嘉其政召回後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卒諡曰成肅】
  盧從愿 【字子龔舉制科拜吏部侍郎稱職開元初下遷豫州刺史奏課第一詔書勞問召入為刑
  部尚書後因盛殖產占良田帝薄之目曰多田翁】
  崔翹  【齊州人崔融之子開元初為禮部尚書贈荆州大都督諡曰成】
  王丘  【字仲山十一歲擢童子科他童皆專經而丘獨屬文及冠舉制科中第氣象清古行止修潔於詞賦尤高魏元忠薦之擢監察御史開元初遷考功員外郎轉吏部侍郎出守懷州清嚴為下所畏復禮部尚書致仕天寶初卒諡曰文】
  武平一 【名甄以字行博學通春秋工文辭武后時畏禍不與事隱嵩山修浮屠法屢詔不應中宗立廹召起居舍人兼修文館學士雖豫宴嘗因詩頌規戒玄宗立貶蘇州參軍徙金壇令既謫名亦不衰開元末卒】
  蕭嵩  【蕭梁之後貌偉秀開元初擢中書舍人時王丘齊澣皆有名以嵩少學業不以輩行許也獨姚崇稱其遠到後以兵部尚書令朔方節度遷中書令乞骸骨乃授右丞相罷年踰八十天寶八載卒】
  徐安貞
  李邕  【字泰和揚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既冠李嶠薦邕文高氣力拜左拾遺玄宗即位為御史中丞後枉法下獄當死得減死出為北海太守以文名天下時稱李北海李林甫忌之傅以罪杖殺之集七十卷行世趙明誠金石録云唐六公詠李邕撰余初讀杜子美八哀詩云朗吟六公篇憂來發蒙蔽恨不見其詩晚得石本其文辭高古一代佳作也】
  張九齡 【字子壽韶州曲江人七歲知屬文擢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進中書舍人中書侍郎以毋哀奪喪拜同平章事及為相諤諤有臣節雖以直道黜不戚戚嬰望唯文史自娯久之病卒諡文獻有集二十卷】
  李昂
  齊澣  【字洗心定州人少開敏年十四見李嶠稱有王佐才聖歷初進士第調蒲州法曹參軍景雲初為監察御史開元初用為給事中書舍人後因言王毛仲寵貴帝怒貶高州天寶亂召為太子詹事出為平陽太守更以黄老清静為治卒年七十二肅宗立贈禮部尚書】
  孫逖  【博州人屬思警敏年十五見崔日用令賦土火爐援筆成篇理趣不凡崔駭歎遂與定交舉手筆俊拔哲人奇士隱淪屠釣及文藻宏麗科開元十年又舉賢良方正為集賢修撰改考功員外遷中書舍人典詔誥卒有集三十卷】
  韋濟  【鄭州人韋嗣立之子開元初調鄄城令有政聲擢醴泉令四遷戶部侍郎為太原尹著先
  德詩世服其典慤天寶中授尚書左丞】
  李林甫 【小字哥奴開元初韓休薦其有宰相才遂與牛仙客代張九齡為相善揣上意以便佞得大任俄進兼中書令封晉國公居相位十九年固寵市權欺蔽天子耳目諫官無敢言事後與楊國忠有隙及國忠貴盛之劍南鎮俄至自蜀林甫涕託後事因不食卒國忠諷安禄山暴其短悉奪官爵斫棺葬以庶人禮】
  韋述  【京兆萬年人弘機曾孫也家厨書二千卷述為兒時誦憶畧遍舉進士時方少儀質陋侻考功員外郎宋之問曰童子何業述曰性嗜書所撰唐春秋三十篇恨未畢他唯命之問曰本求茂才乃得遷固遂上第開元初與諸儒即秘書續七志又撰開元初譜二十篇張說薦為直學士典掌圖書四十年澹榮利為人純厚長者當世宗之禄山反述抱國史藏南山身陷賊汚偽官賊平流渝州】
  韋抗  【韋安石從兄子弱冠舉明經累官吏部郎中開元初自太子左庶子為益州都督府長史授黄門侍郎俄代王睃為御史大夫兼按察京畿改授蒲州刺史入為刑部尚書分掌史部選卒諡曰貞】
  洪子輿 【睿宗時為侍御史姜晦時為中丞諷子輿劾韋安石子輿不從】
  賀朝清 【按唐書于休烈傳有會稽賀朝開元初人恐是】
  許景先 【常州人舉手筆俊拔茂才異等連中授殿中侍御史齊澣等更知制誥張說云許舍人之文雖乏峻峯激流然詞旨豐美得中和之氣開元十三年由吏部侍郎出為刺史治虢州】
  萬齊融 【唐書作會稽人開元初與于休烈包融等齊名】
  楊重玄 【開元初人有上張燕公詩】
  徐皛  【開元初胡皓蔡孚同時人】
  苗晉卿 【字元輔潞州人世以儒素稱擢進士知吏部選事分甲乙丙三科私以張奭為第一玄宗知之御華萼樓覆實中裁十一二上怒貶安康太守後充河北林訪使肅宗立召拜左相代宗立詔攝冢宰固辭永泰初卒諡忠獻】
  右自武德至開元初得一百二十五人為初唐
  王灣  【洛陽人登先天進士第開元初為滎陽主簿馬懷素欲校正羣集灣在選中各部撰次後為洛陽尉】包融  【延陵人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劉眘虚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官至大理司直詩一卷】厙狄履温【開元時人官至尚書郎兼充節度判官開元九年御史宇文融奏置勸農判官以履温裴
  寛等二十九人並攝御史分往天下皆當時知名之士】
  寇坦
  孟浩然 【襄陽人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年四十乃遊京師失意于玄宗因放還開元末病疽卒王維愛其詩嘗過郢州畫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鄭誠謂賢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按王士源集序云孟浩然疑以字行詩二卷】
  張子容
  蔡希周 【曲阿人官至監察御史見殷璠丹陽集與包融同時人】
  蔡希寂 【曲阿人官至渭南尉見丹陽集】
  張南容
  李白  【字太白蜀人母夢長庚星而生白因名之十歲通詩書然喜縱横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天寶初至長安賀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見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羮有詔供奉翰林常侍帝因失意于貴妃帝每欲官白輒為貴妃所沮白益傲放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度東南白時卧廬山璘迫致之及璘敗白坐繫潯陽獄流夜郎遂汎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族人陽冰為當塗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四時寶應元年也有草堂集二十卷】
  魏萬  【號王屋山人嘗自嵩歷兖遊梁入吳計程數千里來訪李白不遇因下江東尋諸名山觀謝公石門後廣陵與李白相見白稱其美而愛文好古獨往物表述詩以贈之萬亦有答李篇見李詩集中并白詩自序】
  崔宗之 【名成輔以字行日用之子好學寛博有風檢韓朝宗薦之于朝開元中官至右司郎中侍
  御史後謫金陵與李白以詩酒倡和及賀知章等為飲中八仙】
  李適之 【常山王之後天寶元年代牛仙客為左相雅好賓客嘗飲酒一斗不亂後為李林甫所中
  罷貶死袁州】
  李頎  【東川人開元十三年賈季鄰榜進士調新鄉縣尉有集傳于世】
  萬楚  【字里闕有詩贈李白】
  崔顥  【汴州人開元十一年姚重晟下進士才俊無行好蒱飲娶妻擇美者不愜即去之者三四初李邕聞其名虚舍邀之顥至獻詩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兒無禮不與接而去終司勲員外郎】
  陶翰  【潤州人開元中為禮部員外郎有集卷亡】
  祖詠  【洛陽人開元十三年進士張說引為駕部員外郎集一卷】
  劉眘虛 【江東人為夏縣令】
  薛據  【荆南人官至太子司議郎】
  崔曙  【宋州人開元二十六年進士】
  崔國輔 【吳郡人初應縣令舉授許昌令累遷集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後坐王鉷近親貶竟陵郡
  司馬集卷亡】
  綦毋濳 【字季通荆南人開元十四年舉進士由宜壽縣尉入為集賢待制遷右拾遺終著作郎集
  一卷】
  盧象  【字緯卿汶水人初為左拾遺膳部員外郎受禄山偽官貶永州司戶參軍起為主客員外
  郎有集十二卷】
  李嶷  【名見殷璠河岳英靈集】
  閻防  【名見河岳英靈集】
  王維  【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開元九年擢進士第一遷尚書右丞工草隸善畫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待若師友有别墅在輞川嘗與裴廸遊其中賦詩為樂孤居三十年上元初卒代宗求其樂章其弟縉集數十百篇上之】
  楊浚  【官至校書郎開元中上聖典三卷】
  李憕  【并州人通左氏春秋舉明經高第天寶初除清河太守改東京留守禄山陷城被執詔贈
  司徒諡忠懿】
  儲光羲 【魯國人又云潤州人天寶末為監察御史坐禄山偽官貶死按唐書兖州人開元十四年
  進士又詔中書試文章歷御史禄山反陷賊自歸有集七十卷】
  王昌齡 【字少伯江寧人第開元十五年進士補秘書郎又中宏詞科遷汜水尉晚節不矜細行貶
  龍標尉以世亂還鄉為刺史閭丘曉所殺有集五卷】
  閭丘曉 【官至刺史】
  沈如筠 【句容人官至衡陽主簿有異物志三卷古異記一卷見唐藝文志】
  丁仙芝 【曲阿人官至餘杭尉】
  殷遥  【句容人天寶間終于忠王府倉曹參軍】
  談戭  【曲阿人官至長洲尉】
  王之渙 【并州人與高適同時或云王昌齡友】
  吳象之 【諸家選本俱作盛唐人】
  鄭審  【開元時人大歷初為秘書監杜甫有秋日夔府詠懷寄鄭監審一百韻者是也又解悶詩
  云何人為覔鄭瓜州自註云鄭秘監審也大歷三年出為江陵少尹】
  梁鍠
  韋元甫 【按唐史韋陟傳陟天寶間出為襄陽太守徙河南採訪使以判官員錫善訊覆支使韋元
  甫工書奏時號員推韋狀陟皆倚任之】
  蕭華  【嵩之子天寶間為工部侍郎後位至宰相華世本蕭梁之後自瑀仕唐至嵩及華華之從子復孫俛倣以及寘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沈東美 【天寶十三年除膳部員外郎杜少陵有寄沈八丈詩云詩律羣公問儒門舊史長者是也】宋昱  【天寶十二載以中書舍人知選事】
  裴廸  【關中人與王維同倡和】
  丘為  【嘉興人事繼母孝常有靈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時年八十餘而毋無恙給俸禄之半及居憂觀察使韓滉以致仕官給禄所以惠養老臣不可在喪為異唯罷春秋祭酒初還鄉縣令謁之為候門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經縣署降馬而趨卒年九十六有集六卷見唐志】
  賈至  【字幼鄰洛陽人父曾開元初掌制誥至擢明經策解褐單父尉玄宗拜起居舍人知制誥從幸蜀肅宗登極至撰策進藳帝曰先帝誥命乃父為之今茲命策又爾為之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謂盛矣歷中書舍人至德中坐小法貶岳州司馬寶應初召復故官大歷七年以右散騎常侍卒年五十五贈禮部尚書諡曰定有集二十卷】
  高適  【字逹夫一字仲武滄洲人舉有道科授封丘尉禄山反為哥舒翰西河從事由左拾遺遷待御史擢諫議大夫出為蜀彭二州刺史代崔光遠為西川節度使入為刑部侍郎廣德中左散騎常侍封渤海侯年五十始為詩即工每吟一篇好事者輒傳布永泰初卒諡曰忠有集十卷行于世】
  賀蘭進明【至德中遷嶺南經畧使終員外郎】
  畢耀  【乾元二年除監察御史能詩與杜甫有故杜有贈畢四耀詩云才大今詩伯家貧苦宦卑是也又存殁口號云畢耀仍傳舊小詩自註云耀善為小詩又按敬羽傳耀與毛若虚裴昇敬羽同時為御史皆暴忍時稱毛敬裴畢】
  岑參  【南陽人文本之後天寶中進士至德二載試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杜甫薦之轉左補闕起居郎累遷侍御史出為嘉州刺史退居杜陵山中屬中原多故卒死于蜀有集八卷行于世】
  杜甫  【字子美襄陽人舉進士不第因遊長安玄宗朝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數上賦頌高自稱道肅宗立拜右拾遺坐房琯事出為華州司功屬饑亂棄官客秦州負薪採橡栗自給流落劍南嚴武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往來夔梓間大歷中客耒陽遊嶽祠大水遽至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集今傳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數嘗遭寇亂挺節無所汚為歌詩傷時撓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有集六十卷】
  嚴武 【字季膺華州人挺之之子幼豪爽父奇之數禁敇武讀書長擢成都尹劍南節度使還拜
  京兆尹與元載厚相結求宰相不遂復節度使劍南最厚杜甫永泰初卒】
  張巡  【鄧州人博通羣書曉戰陳法氣志高邁畧細節所交必大人長者開元末擢進士第為清河令調真源令禄山反巡率吏士哭於玄元廟起兵討賊至睢陽與太守許遠合賊攻睢陽圍四十日城陷不屈遂遇害與南霽雲等死者三十六大中間圖像凌烟與許遠並祠號雙廟云巡長七尺鬚髯每怒盡張讀書不過三復終身不忘為文章不立藳】
  張謂  【字正言河南人登天寶二年進士第奉使長沙大歷間為禮部侍郎】
  王季友 【河南人按豫章圖經云酆城人家貧賣履博極羣書李勉引為賓客甚敬之善為詩杜甫
  詩云丈夫正色動引經酆城客子王季友是也】
  常建  【開元十五年進士大歷中為盱眙尉詩一卷】
  元結  【字次山瀼州人後魏常山王遵之後少不羈年十七乃折節向學天寶十二載舉進士蘇元明見肅宗薦之結上時議三篇帝悦代宗立授著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流亡歸者萬餘進容管經畧使民樂其教立石頌德結著書釋謂始著元子十篇故稱元子避亂入猗玕洞始稱猗玕子後徙家瀼稱浪士及有官人以為浪者亦漫為官乎呼為漫郎客樊上漁者相戲更為聱叟又曰公之漫猶聱乎公漫久矣故稱漫叟】
  張均  【洛陽人丞相燕公說之子自太子通事舍人累遷主爵郎中後襲燕國公禄山監國授偽
  官肅宗以說有舊勲詔免罪流合浦建中初贈太子少傅集二十卷】
  韋迢  【官為韶州牧杜甫有送韋員外牧韶州者是也】
  王縉  【字夏卿太原人少好學兄王維共名聞舉草澤文辭清麗科上第禄山亂以功遷兵部侍郎拜黄門侍郎同平章事與元載專朝性又喜奉佛晚節尤謹大歷以還刑政凌遲皆縉與載倡之及敗同載論死上憫其耄貶括州】
  蕭頴士 【字茂挺四歲能屬文十歲補大學觀書一覽即誦通各家譜系書籕學開元中舉進士補秘書正字名播天下時號蕭夫子後客死汝南逆旅門人諡文元先生有集十卷又遊梁新集三卷】
  李華  【字遐叔趙州人累中進士宏詞天寶中遷監察御史禄山反華母在鄴欲間行輦母以逃為盗所得偽署鳳閭舍人華自傷踐危亂不能完節又不能全親上元中以左補闕召不拜大歷初卒有前集十卷中集二十卷】
  沈千運 【其詩見元結所編篋中集】
  于逖  【沈千運同時人】
  趙微明 【其詩見篋中集】
  張潮  【潤州曲阿人不仕其詩見殷璠丹陽集】
  薛業  【天寶間與柳芳同時】
  張彪  【潁上人杜甫有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者是也】
  劉復
  沈徽
  沈頌
  戴休珽
  鄭德玄
  張偁
  張軫
  林琨
  楊諫
  韋鎰
  胡衡
  孟雲卿 【昌平人第進士校書郎杜甫詩云孟子論文更不疑自注云校書郎孟雲卿是也袁郊甘澤謡云陶峴彭城子孫也開元中宅昆山豐田疇遊江湖製三舟一自載二賓客三飲饌與布衣焦遂進士孟彥琛樊口進士孟雲卿人置僕妾女樂一部于舟中奏清商曲于江湖時號水仙云】
  顔真卿 【字清臣師古五世從孫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遷監察御史出為平原太守禄山反與從父兄杲卿討賊加河北招討採訪使代宗立改尚書右丞俄封魯郡公以正直立朝為楊炎盧杞所害詔遣諭李希烈不屈遇害公善正草書筆力邇婉世寶傳之】
  獨孤及 【字至之河南人為兒時嘗讀孝經父試之曰兒志何語對曰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父奇之天寶末以有道舉高第終司封郎中常州刺史甘露降其庭而卒有毘陵二十卷】
  鮑防  【字子慎襄州人天寶進士遷太原尹河東節度使德宗授工部尚書卒諡曰宣防尤工詩
  有所感發與謝良弼犮善時號鮑謝】
  張志和 【字子同金華人擢明經肅宗命待詔翰林後坐貶不復仕居江湖自稱烟波釣徒著玄真
  子亦以自號善圖畫山水時稱與嚴光比】
  奚賈  【常建同時人郎士元亦有送奚賈詩】
  右自開元至大歷初得八十六人為盛唐
  劉長卿 【字文房河間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至德中為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鄂岳觀察使吳仲儒誣奏貶潘州南巴尉會有為辨之者除睦州司馬終隨州刺史卒有集傳于世十卷】
  韋應物 【長安京兆人周逍遥公韋瓊之後李肇國史補云為性高潔鮮食寡欲所居焚香掃地而坐其為詩馳驟建安已還各得風韻王欽臣集序云天寶時扈從遊幸疑為三衛永泰中任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大歷十四年自鄠縣令除櫟陽令建中二年除比部員外出刺滁州改刺江州迫赴闕改左司郎中貞元初又歷蘇州詩十卷】
  馮著  【韋應物有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録事詩者是也】
  秦系  【字公緒會稽人有詩名于天寶間會亂避地剡川大歷五年薛兼訓奏為右衛率府倉曹參軍不就建中初隱于泉州南安有大松百餘章系結廬其上穴石為硯注老子彌年不出年八十餘不知所終集一卷】
  皇甫冉 【字茂政潤州人玄晏先生謐之後十歲能屬文張九齡歎異之天寶間與弟俱登第授無錫尉避難居陽羨大歷中為王縉掌書記後為左金吾衛兵曹参軍左補闕卒有集三卷傳于世】
  皇甫曾 【字孝常潤州人天寶中與兄冉登進士第歷侍御史坐貶舒州司馬陽翟令當時兄弟齊名人比之張景陽孟陽云集一卷 高仲武云昔孟陽之與景陽詩德遠慙厥弟協居上品載處下流今侍御之與補闕文辭亦爾體制清潔華不勝文然寒生五湖道春及萬年枝五言之選也其為士林所尚宜哉】
  蔣渙  【常州義興人高智周之外孫也與兄洌皆擢進士永泰初渙歷鴻臚卿日本使常遺金帛不納唯取牋一番為書以貽其副云父蔣挺卒渙與兄洌廬于墓側植松栢千餘終禮部尚書封汝南公見智周傳】
  錢起  【字仲文吳興人天寶十年及第授秘書郎終于考功郎中大歷中與郎士元俱以詩名倡士林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時公卿出牧奉使二人無詩祖行人以為耻有集十二卷】
  郎士元 【字君胄中山人天寶十五年進士寶應初年選京畿縣官詔試中書補渭南尉歷古拾遺
  出為昂州刺史時與錢起齊名卒有集一卷】
  陳季  【錢起有題陳季璧詩】
  莊若訥
  張起  【與劉長卿有倡和詩】
  韓翃  【字君平南陽人天寶十三年進士侯希逸表左幕府府罷十年不仕李勉任宣武復辟之
  建中初以駕部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集五卷】
  朱放  【字長通襄州人隱于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鎮江西辟為節度參謀貞元初召為拾遺不就
  詩一卷】
  劉方平 【河南人蓋邢襄公政會之後也元魯山與之善方平不仕蕭頴士云山東茂異有河南劉
  方平詩一卷】
  李泌  【字長源七歲知為文號為奇童及長博學治易常遊嵩華終南間天寶間詣闕獻復明堂議肅宗即位欲授以官固辭願以客從常議國事復請還山代宗立召至舍蓬萊殿書閣貞元初拜陜虢觀察使進禮部尚書三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俄加集賢院崇文館大學士修國史固辭有集二十卷】
  包何  【字幼嗣潤州延陵人與弟佶齊名皆融之子大歷間為起居舍人】
  包佶  【字幼正天寶六年進士遷諫議大夫與兄何齊名貞元中遷御史中丞終刑部侍郎秘書
  監封丹陽郡公】
  李嘉祐 【字從一趙州人天寶七年進士調江隂令肅宗上元中為台州刺史大歷中刺袁州又嘗
  為中臺郎故竇常贊之曰雅登郎位静鎮方州其詩一卷因號晏閣集】
  竇叔向 【字遺直扶風人代宗時人與常衮善衮為相用為左拾遺内供奉及貶秩為溧水令贈工
  部尚書諸子常牟羣庠鞏皆有詩名號五竇有集七卷今亡】
  盧綸  【字允言河中人天寶亂客番陽大歷初舉進士不第元載取其文以補閿鄉尉遷監察御史輒稱疾去累遷檢校戶部郎中嘗朝京師是時綸舅韋渠牟幸德宗表其才召見禁中帝有所作輒使賡和時與韓翃等十人皆有詩名號大歷十才子卒有集十卷行于世文宗尤愛其詩遣中人悉索其家笥得五百篇】
  李端  【趙州人李嘉祐之姪也大歷五年進士從郭曖遊曖嘗進官大集賓客賦詩端最工錢起曰此素為之請賦起姓端立獻一章又工於前客乃服曖賜帛百疋後移疾江南仕至杭州司馬有詩三卷】
  張濯  【盧綸有與張濯對酌詩】
  吉中孚 【楚州人始為道士後登宏詞官校書郎諫議大夫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判度支貞元初卒
  大歷十才子之一】
  司空曙 【字文明廣平人登進士第韋臯招致幕府授洛陽主簿貞元初為水部郎中終虞部郎中
  有集二卷】
  耿湋  【河束人代宗寶應二年進士為大理司法終于左拾遺有詩二卷傳】
  崔峒  【博陵人舉進士為拾遺集賢學士終于州刺史或云終于武元令唐文藝傳云終于右補
  闕大歷才子之一詩一卷】
  嚴維  【字文正越州人為武德二年進士校書郎諸暨及河南尉又充河南嚴中丞幕府終于校
  書郎詩一卷】
  令狐峘 【宜州人德棻五世孫天寶末進士博學有口辨楊綰薦為起居舍人撰玄宗實録】章八元 【睦州桐廬人大歷六年進士貞元中調句容主簿有詩集今傳于世一卷】
  常衮  【京兆人登進士第為中書舍人代宗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德宗建中初為福建觀察使
  始教閩人知學】
  張繼  【字懿孫兖州人登天寶十二年進士第大歷末授檢校戶部員外郎分掌財賦于洪州詩
  一卷】
  顧況  【字逋翁姑蘇人至德進士性恢諧與柳渾李泌為方外友德宗時渾輔政召為秘書郎及泌為相自謂得逹官久之遷著作郎坐詩語調謔貶饒州司戶居華山以老壽終有集二十卷】
  衛象  【字長林大歷間司空曙同時人官為侍御】
  蘇渙  【少喜剽盗善白弩巴蜀商人苦之稱白跖以比莊蹻後折節讀書登第湖南崔瓘辟從事
  繼走交廣與哥舒晃反伏誅】
  長孫翺 【肅代時人】
  叔孫玄觀【大歷間蕭晰同時人】
  冷朝陽 【大歷間錢起韓翃同時人有詩名憲宗嘗問朝臣曰比聞一士人能作詩姓字甚僻大臣
  以朝陽對】
  戎昱  【荆南人登進士第衛伯玉鎮荆南辟為從事德宗建中中為辰䖍二州刺史京兆尹李鑾
  欲以女妻之令改姓昱辭】
  丘丹  【蘇州臨平人官至員外郎】
  杜誦  【其詩見中興間氣集】
  劉灣  【西蜀人其詩見中興間氣集】
  劉太真 【宣州人與尹徽閻士和柳并同受業于蕭穎士常曰太真入吾室者也斯文不墜寄是子云舉高第遷刑部侍郎德宗詔羣臣曲江燕自為詩勑宰相擇文人賡和以太真等為第一有集三十卷】
  張南史 【字季真幽州人以試參軍避亂居揚州再召未赴而卒詩一卷中興間氣集云張君爽棊
  者中歲感激苦節學文數載問稍入詩境】
  張衆父 【其詩見中興間氣集】
  鄭常  【肅代宗時人其詩見中興間氣集】
  朱長文 【張南史詩有送朱文北遊者恐是】
  徐嶷
  衛葉
  吳鞏
  余延壽
  崔子尚 【大歷貞元間人嚴維僧皎然同倡和】
  李益  【字君虞隴西姑臧人始八歲燕戎亂華大歷四年登第出身二十三受末秩從事十八載多在兵間有心疾不見用後為幽州劉濟營田副使獻詩有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樓之句憲宗聞其名召為秘書少監負才凌下官幽州時有怨望語降秩尋復遷太子賓客轉散騎常侍後遷禮部尚書致仕卒有集二卷行于世】
  于鵠  【隱居于漢陽大歷間應薦起歷諸府從事有集一卷】
  暢當  【河東人擢進士貞元初為太常博士終杲州刺史卒有詩二卷】
  姚倫  【其詩見中興間氣集】
  姚係  【河中人韋蘇州集有送姚係還河中者是也】
  李希仲 【其詩見中興間氣集】
  于良史 【為張建封從事間氣集云官至侍御】
  崔元翰 【德宗時舉進士博學宏詞賢良方正皆異等知制誥其訓辭温厚性剛褊不能取容于時其好學老不倦用思精緻馳騁班固蔡邕間以自名家有集三十卷見藝文畧】
  劉商  【字子夏彭城人居長安工畫山水官至檢校禮部郎中唐書云貞元中為比部郎中詩十
  卷行于世張彦遠名畫記云為汴州觀察判官少年有篇詠高情後得道】
  宋濟  【國史補云德宗時不第後禮部上甲乙名】
  柳談  【字仲庸京兆人】
  滕珦  【東陽人大歷貞元間歷茂王傅太和初以右庶子致仕四品給劵還鄉自珦始見藝文志】呂牧  【永泰二年進士由尚書郎刺澤州卒見先友記東平人】
  竇參 【字時中岐州人誕四世孫學律令為人嚴直果于斷遷監察御史稍遷為中丞舉劾無所忌或决大議德宗器之俄而同中書平章事多立親黨四方畏之後因譖陸贄帝得其姦貶為柳州别駕賜死】
  朱灣  【字巨川西蜀人號滄州子貞元元和間為府從事高仲武間氣集云朱君率履貞素放情江湖郡國交徵潛耀不起有唐高人也詩體清逸興用宏深因詞寓意窮理盡性放咏尤工】
  長孫佐輔【朔方人德宗時弟公輔為吉州刺史佐輔往依焉】
  楊憑  【字盧受一字嗣仁虢州人登大歷進士由湖南江西觀察使入拜京兆尹後貶臨賀尉憑
  性重交遊尚節氣與弟凝凌皆有名柳子厚即憑之壻也】
  楊凌  【字恭履憑之弟大歷進士貞元中為協律郎韋蘇州有寄楊協律者是也子敬之亦有詩
  名先友記云楊氏兄弟者虢州洪農人凌以大理評事卒最善】
  戴叔倫 【字幼公潤州人師事蕭頴士為門人貞元中及第劉晏奏為主運湖南嗣曹王臯領湖南表在幕府德宗建中中李希烈反臯敗希烈留叔倫守撫州刺史後遷容管經畧德宗嘗賦中和節詩遣使寵餞代還卒于道年五十八】
  陸贄  【字敬輿蘇州人十八年登進士第德宗時入翰林數言事】
  周存  【貞元間陸贄同時人】
  常沂
  裴逹
  丁位
  張昔  【與季畧同倡和】
  張季畧 【貞元間楊凌同時人】
  張濛
  楊衡  【字仲師吳興人官至大理評事】
  權德輿 【字載之秦州洛陽人四歲能賦詩未冠以文章稱諸儒間德宗聞其材召為左補闕元和
  中同平章事卒諡曰文有集五十卷又童蒙集十卷】
  武元衡 【字伯蒼河南人建中四年進士元和二年以門下侍郎平章事秉政早朝遇盗從暗中射
  殺有臨淮集十卷】
  盧景亮 【字張晦幽州人德宗時為右補闕元和中遷中書舍人】
  鄭絪
  楊賁  【德宗時人集十五卷見藝文志】
  羊士諤 【泰山人貞元初進士累至宣歙巡官元和初拜監察御史性傾險坐誣論宰相出資州刺
  史有集行】
  張仲素 【字繪之元和中為翰林學士韋貫之謂學士所以備顧問不宜專取辭藝奏罷之】雍裕之 【貞元後人詩一卷】
  竇常  【字中行京兆人叔向長子大歷中王儲榜登第累官水部員外郎後遷國子祭酒卒父叔
  向有詩名五子皆工詞章為聨珠集五卷時取昆季若五星焉】
  竇牟  【字貽周扶風平陵人貞元二年進士累佐節度府穆宗長慶中為國子司業叔向次子】竇庠  【字胄卿叔向第四子舉進士韓臯出鎮武昌辟為幕府陟大理司直權岳州刺史】竇鞏  【字友封叔向第五子雅淡與人言若不出口世號囁嚅翁元稹為武昌軍節度辟為秘書
  少監兼御史中丞充節度副使卒】
  王表  【貞元元和間與竇常同倡和】
  令狐楚 【字殻士五歲能文逮冠舉進士後為太原書記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議能辨楚所為由是名重累遷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後拜山南節度使卒是夕有大星隕寢上其光燭廷坐與家人訣乃終有漆園等集一百三十卷傳】
  劉禹鍚 【字夢得中山人貞元元年進士登博學宏詞科為監察御史時王叔文得幸劉與之交叔文敗貶郎州司馬召還復出刺播州易連州又徙夔州後徙和州入為主客郎中裴度薦為翰林學士遷太子賓客會昌間檢校禮部尚書卒禹錫恃才而廢褊心不無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適晚節尤精樂天常推之為詩豪云集四十卷】
  李赤  【江湖浪人也善歌詩後為厠鬼所惑而死見柳文】
  柳宗元 【字子厚河東人貞元九年舉博學宏詞科進士授校書郎累遷監察御史擢禮部員外郎王叔文得政引入内禁與計事俄而叔文敗坐貶永州司戶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十四年卒于官有集行】
  韓愈  【字退之南陽人少孤隨兄官嶺表兄卒愈自知刻苦學儒比長通六經百家貞元八年擢進士累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上疏論宫闈貶陽山令元和初權知國子博士分司東都改都官員外郎尋復為博士既才高數黜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士喻執政奇其材改比部郎中進中書舍人為裴度行軍司馬伐蔡平遷刑部侍郎上疏論佛骨表上怒貶潮州刺史量移袁州召拜國子祭酒轉兵部侍郎穆宗時宣撫鎮州歸奏遷吏部侍郎轉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為李紳劾罷未幾復吏部待郎長慶四年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諡曰文有集行四十卷】
  李吉甫 【字弘憲趙人栖筠之子元和初知制誥後同平章事有集二十卷】
  李觀  【字元賓李華從子也貞元中舉進士宏詞連中授校書郎卒年二十九觀善屬文不旁沿
  前人時謂與韓愈相上下集三卷】
  李約  【字存博汧公李勉之子元和中為兵部員外郎】
  楊巨源 【字景山蒲州人貞元進士文宗太和中為河中少尹詩一卷】
  李涉  【字清溪洛陽人李渤之兄初隱廬山憲宗時為太子通事舍人太和中為太學博士自號
  目溪子詩一卷】
  薛存誠 【字資明河中人貞元中進士第元和拜御史中丞卒】
  孟簡  【字幾道德州人舉宏詞元和拜諫議大夫累官至節度使尤工詩按孟郊墓誌云少與郊
  俱學于世次為郊叔父由給事中觀察浙東】
  王良士 【元和初人】
  陸暢  【字逹夫江東人為盩厔尉遷侍御諸竇同時人韓愈有送陸暢序】
  宋迪  【貞元中陳詡同時人】
  韋紓  【字羣玉夏卿之從子貞元十八年韓愈薦紓等十人于陸傪】
  孟郊  【字束野湖州人少隱嵩山性耿介五十登進士第為溧陽尉日賦詩曹務多廢令白府以尉代之分其半俸鄭餘慶奏為參謀卒諡貞曜先生為詩有理韓愈甚稱之集十卷行】
  陸長源 【字泳吳人贍于學始辟昭義薛嵩幕府歷信建二州刺史入遷都官郎中出為汝州刺史徙宣武政出司馬性剛不變為亂軍殺食其肉死之日有詔拜節度遠近嗟恨贈尚書左僕射】
  呂温  【字和叔又字化光河中人從陸贊治春秋擢進士第藻翰精富流輩推尚性好利竇羣薦知雜事李吉甫持之温奏吉甫隂事憲宗怒貶均州刺史再貶道州刺史有集十卷】
  陳羽  【江東人貞元八年陸贄下第二人登科歷官樂宫尉佐】
  劉言史 【趙州人與孟郊友善詔授棗強令不就後為司功椽】
  張籍  【字文昌蘇州人貞元十五年及第歷官太祝秘書郎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卒
  有集七卷行于世】
  王建  【字仲初潁州人大歷十年進士太和中為陜州司馬與韓愈張籍同時而尤相友善工為
  樂府歌行思遠格幽詩十卷】
  歐陽詹 【字行周泉州人舉進士與韓愈李絳等聨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閩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魚其人雖能通文書史事不肯北官及常衮為觀察使始擇縣鄉秀民能文辭者與為賓主鈞禮觀遊饗集故其俗稍相勸仕閩人第進士自詹始詹事父母孝與朋友信義其文章深切復明辯終四門助教卒年四十餘韓愈為之哀辭有集十卷】
  白居易 【字樂天其先太原人後徙華州下邽居易生于大歷七年壬子七月展書九歲暗識聲律敏悟絶人貞元十四年擢進士第元和對策為翰林學士因事貶江州司馬遷左拾遺徙忠州刺史入為司門員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長慶中自中書舍人出為杭州刺史會昌初以刑部尚書致仕卒年七十五贈右僕射諡曰文與元稹友善相倡和世號元白體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
  元稹  【字微之河南人德宗建中元年生元和初對策太和問為尚書右丞卒有元氏長慶集百
  卷又小集十卷傳于世】
  李賀  【字長吉鄭王之後七歲能屬文為人纎痩通眉長指爪能疾書常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先立題然後為詩其辭尚奇絶所得皆絶去翰墨畦逕時無能效者樂府數十篇雲韶諸工皆合之菅絃賀為協律郎太和五年卒年二十七有詩集五卷傳于世杜牧李商隱為之序】
  盧仝  【號玉川子洛陽人累舉不第韓愈為河南尹愛其詩厚禮之後因宿王涯第中遂預甘露
  之禍仝老無髪奄人于腦後加釘焉以為漆丁之兆有詩一卷】
  王涯  【字廣津太原人博學屬文擢進士宏詞為翰林學士元和訓誥温麗多所藁定文宗朝同平章事年過七十貪權固位偷合李訓等不能潔去就以至覆宗云有集十卷傳于世】
  裴度  【字中立河東聞喜人貞元初擢進士元和末為宰相歷事四朝以全德始終與郭汾陽齊
  名年七十六薨謚文忠】
  馮宿  【字拱之婺州人貞元中陸贄科主司試明水賦宿入第一榜歷工部侍郎遷節度使卒年
  七十集四十卷】
  范傳正 【元和中崔立之同時人有西陲要畧三卷見藝文志】
  夏方慶 【元和中崔立之范傳正同時人】
  陳通方 【元和中崔立之同時人】
  許堯佐 【元和中李君房同時人】
  李君房 【元和時人】
  鮑溶  【字德源元和四年進士與孟郊韓愈友善】
  趙蕃  【鮑溶同時人會昌三年為安撫黠戛斯使】
  沈亞之 【字下賢吳興人學于退之之門與皇甫湜以文往來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李賀有詩送
  之集九卷】
  張嗣初 【沈亞之裴夷直同倡和】
  滕邁
  張碧  【貞元間人有歌行二卷】
  吳武陵 【信州人元和初進士太和為禮部侍郎終韶州刺史卒無嗣】
  李德裕 【文饒字趙州贊皇人䕃補校書郎拜監察御史擢翰林學士未幾授御史中丞武宗立為門下侍郎同中書平章事拜大尉後卒懿宗時詔封衛國公贈尚書左僕射有會昌一品集二十卷姑臧集五卷並傳】
  李紳  【字公垂亳州人為人短小精悍號短李精于詩元和初進士補國子助教累遷中書舍人武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平章事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三俊有追昔遊詩三卷傳于世】
  焦郁  【元和間李紳同時人】
  白行簡 【字知退樂天之弟擢進士辟劍東南川府罷入朝授左拾遺累遷主客員外郎進度支郎
  中行簡敏而有辭為後學所慕尚敬宗寶應二年卒有集二十卷傳】
  殷堯藩 【秀州人元和九年進士從李翺長沙幕府後為永樂令又以侍御官江南詩一卷】顧非熊 【元和時人況之子為盱眙尉棄官隱茅山詩一卷】
  張祐  【字承吉清河人陸龜蒙序畧云承吉元和中作宫體小詩辭曲絶發老大稍窺建安風格誦樂府録知作者本意短章大篇往往間出善題目佳境言不可刋置别處此為才子之最也由是賢俊之士及高位重名者多與之遊或薦于天子書奏不下受辟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輒自劾去以曲阿地古淡遂種樹築室而家焉性嗜水石常悉力致之後知南海間罷職載羅浮石筍還不蓄善田利產為身後計太和中卒于丹陽集一卷】
  鄭丹  【高仲武云丹詩剪刻婉密寶歷中獻二帝兩后挽歌三十首詞旨哀楚朝廷嘉之解褐任
  薊州録事參軍】
  朱慶餘 【按唐書作朱慶名可久以字行又字慶緒越州人登敬宗寶歷二年進士第而官不逹著
  録于藝文志詩一卷】
  施肩吾 【字希聖睦州人隱洪州西山元和進士第有西山集十卷】
  徐凝  【睦州人元和中官至金部侍郎與元白同時人】
  王初  【并州人王仲舒之長子元和末進士及第】
  賈島  【字浪仙范陽人連敗文場遂為浮屠名無本來東都韓愈教其為文遂去浮屠舉進士大中末為長江主簿有長江集十卷詩集詩格傳于世 劉公家話云島為僧居法乾寺宣宗嘗微行至寺聞鐘樓有吟聲遂登樓于島案取詩覽之島攘臂睨曰郎君何會此耶遂奪取詩卷帝慙下樓而去後遂除島為長江簿】
  姚合  【陜州人姚崇之曾孫元和十一年進士調武功尉終秘書少監杭州刺史有集十卷行世】周賀  【字南卿少年為僧號清塞姚合愛其詩加以冠巾】
  李程  【字表臣襄邑王五世孫時號八磚學士敬宗時同平章事武宗初卒】
  喬弁
  鄭蕡
  右自大歷至元和末得一百五十四人為中唐
  李商隱 【字義山懷州人李勣之後文宗開成二年登進士第調弘農尉王茂元表掌書記以子妻之除侍御史令狐楚愛其詩才奏為集賢校理後為檢校吏部員外郎歸滎陽卒有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並傳商隱為文章瑰邁奇古長于律詩詠史尤精與温庭筠等號三十六體自稱玉溪子云亦號曰西崑體】
  杜牧  【字牧之京兆人善屬文太和二年舉進士復舉賢良方正拜殿中侍御史遷中書舍人剛直有奇節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時無有援者卒年五十初牧夢人告曰爾應名畢復夢書皎皎白駒字俄而炊甑烈牧曰不祥乃自為墓誌悉取所為文章焚之有樊川集二十卷牧于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云】
  許渾  【字仲晦丹陽人太和六年進士為太平縣令後辟監察御史歷睦郢二州刺史有丁卯集
  二卷行于世】
  厲玄  【官至侍御周賀有贈厲玄侍御詩是也】
  鍾輅  【厲玄同時人藝文志作鍾簵有前定録一卷】
  裴夷直 【武宗初即位出為杭州刺史會昌元年再貶驩州司馬】
  喻鳬  【字坦之毘陵人開成進士為烏程令】
  李遠  【字承古蜀人太和五年進士累官歷忠建江三州刺史終御史中丞有集傳】雍陶  【字國鈞成都人太和八年進士大中間自國子毛詩博士出為蘭州刺史詩十卷】劉得仁 【貴王之子自開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顯得仁苦于詩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詩一卷】姚鵠  【字居雲武宗會昌進士詩一卷】
  馬戴  【字虞臣會昌中進大學博士宣宗大中初為李司空幕下書記以正言斥貶為龍陽尉詩
  一卷】
  薛逢  【字陶臣會昌初進士蒲州人調萬年尉崔鉉入相引直弘文館歷侍御史出為巴州刺史
  稍遷秘書監卒有集十卷又别紙十三卷並傳】
  趙嘏  【字承祐山陽人會昌二年進士大中間仕至渭南尉有渭南集三卷又編年詩二卷並傳】薛能  【字大拙汾州人會昌二年進士累官都官刑部員外郎後為京兆尹徙徐州節度使移鎮
  武昌為賦所殺集十卷】
  孟遲  【字升之平昌人會昌及第詩一卷】
  項斯  【字子遷江東人會昌二年及第授丹徒縣尉卒于任所斯于寶歷開成之際聲價特甚為
  張水部所知集一卷傳尚書楊敬之雅愛其詩所至稱之】
  陳陶  【字嵩伯番陽人武宣間自稱三敎布衣好遊學善天文長于雅頌有文録十卷傳麗情集云嚴宇牧豫章陳陶隱西山操行清潔宇欲撓之遣小妓蓮花往侍焉陶殊不采妓乃獻詩求去云蓮花為號玉為腮珍重尚書遣妾來處士不生巫峽夢虚勞神女下陽臺後人移其事為陳圖南非也】
  朱景玄 【按藝文畧作朱景云武宗會昌時人詩一卷】
  段成式 【字柯古文昌之子會昌時人博學強記多奇篇秘籍著酉陽雜俎書數十篇官終太常少
  卿】
  温庭筠 【本名岐字飛卿并州祈人彦博之後少敏悟工為辭章與李商隱皆有詩名時號温李然薄于行多作側詞艶曲數舉不第大中末上書千言執政鄙其人授方山尉徐商署為巡官徐敗遂廢一云開成中庭筠才名籍甚然不拘細行以丈為質識者鄙之執政有奏庭筠攪擾塲屋謫方城令有詩集五卷漢南真藁十卷握蘭金筌等集並傳】
  紀唐夫 【温庭筠同時人有贈温庭筠謫方城詩擅場當時】
  李頻  【字德新睦州人宣宗大中八年進士調秘書郎官員外郎除建州刺史頻治建以禮法化下更布教條建賴以安卒葬于永樂州為立祠黎山歲祀之至宋錫王封有集一卷】
  于武陵 【杜曲人大中間李郢李頻同時人有詩一卷或云即于鄴】
  韓琮  【字成封大中間為湖南觀察使詩一卷】
  李羣玉 【字文山灃州人大中間詣闕上表宰相崔鉉進其詩以處士除弘文館校書郎唐藝文志云裴休觀察湖南厚延致之及為相以詩論薦授校書郎有詩三卷後集五卷並傳】
  李郢  【字楚望大中進士為藩鎮從事終于侍御史又按九國志郢長安人唐末避亂嶺表集一
  卷】
  司馬禮 【大中時人工詩時稱為先輩】
  劉駕  【字司南江東人大中時官國子博士】
  杜荀鶴 【字彥之池州人早有詩名累舉不第大中間進士遷主客員外郎天祐初卒自號九華山
  人有唐風集三卷或云牧之妾有娠出嫁卿士杜筠生荀鶴】
  儲嗣宗 【大中十三年進士及第】
  曹鄴  【字鄴之桂州人常為四怨三愁五情詩為舍人韋慤所知力薦于主司大中時登進士第
  官洋州刺史集三卷】
  崔珏  【字夢之大中進士趙光遠同時工詩以賦鴛鴦得名時號崔鴛鴦有詩一卷】劉滄  【字温靈魯人大中八年進士調華原尉遷龍門令】
  武瓘  【杜荀鶴同時人為益陽令】
  陸龜蒙 【字魯望吳中人舉進士不第居松江甫里多所論撰有田數百畝屋三十楹性嗜茶置園顧渚山下歲取租茶自判品第又不喜與俗交雖造門不肯見不乘馬升舟設蓬席齎束書茶竈筆牀釣具往來時謂江湖散人或號天隨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漁父江上丈人後以高士召不至卒有笠澤叢書三卷并詩文十六卷行】
  張賁  【陸龜蒙同時人】
  聶夷中 【字坦之河東人懿宗咸通中為華隂尉詩二卷】
  于濆  【字子漪堯山人咸通進士】
  邵謁  【按本集序云謁韶州翁縣人少傳聞為縣吏客至令怒不搘牀遂截髻著縣門發憤讀書書堂隱起水心距縣十里謁平居如里中兒未冠者束髪苦吟尤能工古調尋抵京師隸國子時温庭筠主試乃榜三十餘篇以振公道已而釋揭後赴官不知所終】
  方干  【字雄飛新定人章八元即其外王父也一云歙人兔缺號缺唇先生有司以故不與科名咸通中隱鑑湖恣意山墅時號方處士嘗謁亷倅誤三拜人稱方三拜將薦而卒門人諡玄英先生集十卷】
  李山甫 【咸通中累舉不第後流落為河朔樂彦正從事卒有詩一卷】
  李昌符 【字巖夢咸通四年進士歷尚書郎】
  周繇  【字為憲池州人登咸通進士以明皇夢鍾馗賦詩得名調池之至德令李昭象以詩送之
  曰投文得任而今少佩印還家古所榮弟繁亦工詩】
  許棠  【字文化宣州人咸通十二年進士】
  來鵬  【豫章人大中咸通間舉進士不中客死于維揚有詩集傳于世】
  胡曾  【長沙人咸通中舉進士不第嘗為漢南節度從事有詠史詩一卷安定集十卷行】公乘億 【字壽山咸通宏詞進士第有珠林集一卷見藝文畧】
  楊夔  【咸通時人有金陵逢張喬詩】
  張喬  【池州人咸通中京兆府解試首薦唐書昭宗大順進士黄巢亂遂與伍喬之從隱九華有
  集二卷】
  周朴  【閩人隱居不仕黄巢乾符六年入閩求得朴謂曰能從我乎朴曰我尚不仕天子焉能從
  賊巢斬之】
  唐彦謙 【字茂業并州人咸通末進士僖宗乾符末避亂漢南王重榮辟為河中從事歷晉絳二州
  刺史後為閬壁二州刺史卒號鹿門先生有集三卷】
  高駢  【字千里幽州人崇文之孫折節為學好神仙惑妖怪初為府司馬遷侍御使咸通中拜為都護僖宗立從西川節度使仕至平章事討渤海王時黄巢亂駢擁兵以誤任呂用之等伏誅集一卷】
  司空圖 【字表聖河中人咸通末進士王凝辟置幕府召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昭宗景福中拜諫議大夫不赴圖本居中條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廬遂隱不仕作亭觀素室悉畫唐節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見志後聞哀帝被弑圖不食卒有一鳴集三十卷行于世】
  李拯  【字昌時咸通末進士累遷考功郎中黄巢亂避地平陽僖宗召為翰林學士】羅隱  【字昭諫餘杭人隱居池之梅根浦自號江東生工詩長于詠物咸通中累舉不第僖宗光啓中錢鏐辟為從事節度判官副使梁祖以諫議召不行開平中魏博羅紹威推為叔父表授給事中年八十餘卒餘杭有甲乙集十卷傳于世子曰塞翁】
  羅鄴 【餘杭人與兄隱虬齊名世稱三羅咸通中舉進士不第有集一卷或云父則為鹽鐵少吏
  有三子俱以文學顯鄴尤長七言詩】
  崔魯  【僖宗廣明進士有無機謀四卷】
  崔塗  【字禮仙僖宗光啓四年鄭貽同榜進士詩一卷】
  章碣  【錢塘人孝摽之子登僖宗乾符進士第後竟流落不知所終有集行】
  高蟾  【河朔人按唐登科記進士有兩高蟾則僖宗乾符二年登第者是也唐藝文志云昭宗乾
  寧間為御史中丞詩一卷】
  鄭谷  【字守愚袁州宜春人僖宗光啓二年進士授京兆鄠縣尉後為都官郎中退歸仰山書堂卒有宜陽集三卷號雲臺編谷幼有名譽司空圖見而奇之因拊其背曰當為一代風騷主】
  曹松  【字夢徵衡陽人學賈島為詩昭宗天復初及第王希羽劉象柯榮鄭希彦同榜皆年七十
  餘時號五老榜各授校書郎有集三卷】
  吳融  【字子華山隂人昭宗龍紀初進士累遷侍御史後為左補闕拜中書舍人昭宗反正進戶
  部侍郎終承旨有詩四卷】
  韓偓  【字致堯一字致光京兆萬年人龍紀進士後王溥薦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從幸鳳翔進兵部侍郎朱全忠惡之貶濮州司馬天祐中復召入偓挈家南依王審知卒號玉山樵人有詩集一卷又香奩集一卷】
  李洞  【字才江京兆人諸王之孫慕賈島為詩銅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多誚其僻澀不貴其奇
  峭惟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還蜀卒】
  崔道融 【荆州人官永嘉令有申唐詩三卷】
  王駕  【字大用河中人昭宗大順初進士及第仕至尚書禮部員外郎自稱守素先生與司空圖
  鄭谷為詩友詩六卷】
  陸扆  【昭宗時進士字祥文官至戶部侍郎同平章事】
  韋莊  【字端己京兆杜陵人見素之孫昭宗乾寧元年進士授校書郎王建開偽蜀莊時在華州駕前奉使入蜀李詢辟為判官掌書記遷起居舍人後為蜀相卒有浣花集弟謁為之序】
  張蠙  【字象文清河人乾寧進士為膳部員外郎詩三卷】
  王貞白 【字有道信州人五舉禮部登乾寧二年第後七年始授校書郎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
  卒有靈溪集一卷】
  裴說  【昭宗天祐中薛延珪侍郎下進士第一人終禮部員外】
  翁承贊 【字文堯建安人乾寧擢進士建安之登第者自咸通中蔡京為始次承贊官至諫議大夫
  詩一卷】
  任翻  【唐藝文志云唐末人詩一卷劉後村詩話作任蕃】
  薛瑩  【唐藝文志云唐末人有洞庭詩集一卷】
  江為  【其先宋人避亂建陽遂為建安人求舉屢黜仕南唐後以讒死焉】
  張泌  【江南人仕南唐為内史舍人】
  李建勳 【隴西人仕南唐為丞相集三卷按南唐近事元宗嗣位李建勳出師臨川及歸拜司空累表致仕自稱鐘山公詔授司徒不起學士湯悦致書賀之建勲答曰司空猶不作那敢作司徒幸有山翁號如何不見呼先是宋齊丘歸退號九華先生未幾而起時論薄之或以建勲北宋云】
  孫光憲 【五代人有鞏湖編玩三卷容齋續筆云荆南高從誨賓僚孫光憲】
  廖匡圖 【唐末五代人常集其家詩為廖氏家集一卷】
  右自開成至五季得八十一人為晚唐
  有姓氏無字里世次者六十八人
  蔣奇童
  薛奇童
  唐堯客
  張若虚 【開元初人與包融賀知章張旭號吳中四士續考】
  杜頠
  楊齊哲
  張諤
  樓頴
  袁瓘
  賈琮
  劉希戩
  張鼎
  張叔良
  崔琮
  李竦
  成崿
  史延
  王濯
  韓濬
  王烈  【大歷中崔琮同時人續考】
  孫昌胤
  王若嵒
  賈馳
  李幼卿
  李章
  郭良
  張隨
  王質
  張公義
  周弘亮
  陳翥
  嚴巨川
  莫宣卿
  孫頠
  徐敞
  顔粲
  陳祐
  湯洙
  盧宗回
  許玫
  李牧
  張元宗
  潘佐
  張顛
  李中
  劉昭屬
  王偃
  朱晦
  宋邕
  裴交泰 【文苑英華作文泰】
  陳潤
  顧在鎔
  潘咸
  楊逹
  孫欣
  李暇
  莊南傑
  衛萬
  童翰卿
  熊孺登 【續考貞元初劉禹錫同時人】
  譚用之 【續考唐藝文志有譚藏用詩一卷恐是】
  胡宿
  吳商浩
  盧弼
  陳摽
  韓喜
  杜常
  方澤
  無姓氏五人
  景龍文館學士
  開元名公
  西鄙人
  太上隐者
  君山父老
  道士四人
  吳筠  【字貞節華陰人通經藝美文辭舉進士不中居南陽倚帝山玄宗遣使召見與語大悦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筠知天下將亂求還嵩山詔為立道館大歷十三年卒弟子私諡為宗元先生集十卷】
  司馬退之
  韋渠牟 【京兆人少警悟工為詩李白異之授以古樂府去為道士不終更為浮屠已而復冠德宗
  召對靈德殿答問鋒生帝聽之意動是歲至諫議大夫卒諡曰忠詩十卷】
  曹唐  【字堯賓桂州人為道士太和中舉進士累為諸府從事因暴疾卒于家有集三卷】衲子三十三人
  辯才  【大宗時人智永之弟子也居越中與御史蕭翼唱和年八十餘卒】
  處一  【天寶時人】
  皎然  【姓謝字清晝湖州人靈運十世孫顔真卿為刺史集文士撰韻海皎然預其論著貞元中集賢御書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頓為序皎然居杼山有集十卷义有杼山詩式並傳】
  靈一  【越中雲門寺律師持律甚嚴以清高為世所推尤善聲詩與劉長卿皇甫冉嚴濰相倡和高仲武云自齊梁以來道人工文多矣罕有入其流者一公乃能刻意精妙與士大夫】
  【更唱迭和不其偉歟】
  清江  【大歷時人與章八元同倡和】
  法照  【大歷間錢定清江同時人】
  僧泚  【大歷時人】
  護國  【江南人大歷時人】
  靈澈  【姓湯氏字澄源會稽人貞元中遊京師名振輦下緇流疾之造飛語因得罪貶汀州赦後
  遊吳楚間諸侯多禮之詩十卷傳】
  法振  【一作法貞李益同時人】
  廣宣  【蜀僧有詩名元和中住安國寺詔許居紅樓院以詩洪奉有紅樓集行】
  無本  【即賈島也初為僧後舉進士】
  無可  【無本同時人】
  栖本  【開成間與劉得仁唱和】
  貫休  【字德隱婺之蘭溪和安寺賜紫禪月大師曹松方干同時人有禪月集三十卷一云俗姓
  姜氏字德遠鍾陵人初以詩謁錢鏐不偶復入蜀謁孟知祥禮待甚厚】
  脩睦  【貫休同時人詩一卷】
  處默  【越僧維隱同時人詩一卷】
  齊已  【潭之益陽人俗姓胡氏與仰山宗師為同門友後居西山與鄭谷同時有白蓮集十卷又
  外編十卷】
  曇域  【齊已同時人】
  理瑩
  無悶
  尚志
  歸仁
  寶月
  虚中  【居玉笥山有詩一卷】
  懷楚
  懷浦
  隱巒
  澹交
  清尚
  玄寶
  滄浩
  子蘭
  女冠三人
  李冶  【藝文畧作李裕字季蘭 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云季蘭嘗與諸賢會烏程縣開元寺知河間劉長卿有隂重疾季蘭乃笑之曰山氣日夕佳長卿對曰衆鳥欣有託舉坐大笑論者美之上倣班姬則不足下比韓英即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嫗】
  元淳  【詩府作女冠】
  魚玄機 【後村詩話云劉言史贈成鍊師云大羅過却三千歲更向人間魅阮郎此女道士也豈魚
  玄機之流歟】
  宫閨三十四人
  徐賢妃 【名惠生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曉屬文父孝德嘗試使擬離騷即為小山篇太宗聞之召為才人手未嘗廢卷而辭贍蔚文無淹思帝亦禮顧貞觀末數上疏極諫征伐土木之煩帝善其言優賜之帝崩哀慕成疾不肯進藥曰上遇我厚得先狗馬侍園寢吾志也復為詩連珠以見意永徽元年贈賢妃女弟為高宗偼伃亦有文藻世以擬漢班氏云】
  上官昭容【名婉兒上官儀之女孫也辨慧能文習吏事武后愛之中宗即位使掌制命由偼伃陞昭容景龍初置脩文館學士選公卿善為文者李嶠等二十人為之使上官昭容第其甲乙有集二十卷】
  梅妃  【玄宗有題梅妃畫真者是也】
  宋尚宫 【名若昭世以儒聞父廷棻能詞章五女皆慧善屬文若昭其次也文尤高潔不願歸人欲以學名家長若辛誨諸妹著女論語若昭申釋之貞元中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禁中試文章問經史帝每與侍臣賡和五人皆預備蒙賞賚乂高其風操不以妾侍命之呼為學士穆宗立以若昭尤通練拜尚宫歷憲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諸王主率以師禮見敬宗寶歷間卒】
  宋若憲 【若昭之妺若昭屬若憲代司秘書文宗尚學以若憲善卒辭粹論議尤禮之】鮑文姬 【鮑徵君之子與宋尚宫同時人】
  宣宗宫人【韓氏】
  侯夫人
  花蕊夫人【姓費氏青城人以才貌入蜀宫事孟昶後入宋事太祖作宫詞百首祖王建】劉令嫺 【徐悱妻隋末唐初人有集六卷】
  七歲女子【唐史遺事云如意中有七歲女子能詩武后令賦别兄詩應聲而成】
  寇坦母 【趙氏】
  張夫人 【戶部侍郎吉中孚妻】
  郎大家 【宋氏】
  杜羔妻 【趙氏貞元時人】
  關盼盼 【徐州人時張建封節制徐州納盼盼於燕子樓張死誓不他適作燕子樓詩集僅三百首】劉采春 【浙人元稹廉問浙東有因循歸未得不是戀鱸魚之句或曰為好鑑湖春色耳春色謂采
  春也】
  崔鶯鶯 【元和時人見麗情集】
  張窈窕 【成都人】
  程長文 【鄱陽人】
  裴羽仙 【其夫征匈奴不歸】
  鮑君徽
  崔公達
  姚月華
  廉氏
  劉瑗
  劉雲
  張英
  劉瑶  【一作珤】
  張琰
  湘驛女子
  故臺城妓
  妓常浩
  薛濤  【字洪度蜀妓蜀呼為女校書韋南康鎮成都寵之胡曾有贈濤云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濤有姿色工詩翰再為連帥所喜因事獲怒而遠之作五離詩以獻遂復喜焉】
  外夷一人
  新羅王 【名真德新羅王金真平女也王卒無子娣善德嗣王善德卒真德嗣立為王永徽元年大
  破百濟之衆乃織錦為文】

  唐詩品彚姓氏爵里詳節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一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一
  正始【上】
  太宗皇帝
  幸武功慶善宫賦【上所生之宫也貞觀六年幸之宴從臣賞賜閭里同漢沛宛帝歡甚賦詩起居郎呂才被之管絃為功成慶善樂名九功之舞】
  夀丘唯舊跡豐邑乃前基粤予承累聖縣弧亦在兹弱齡逢運改提劍鬱匡時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梯山盛入欵駕海亦來思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螭端扆朝四岳無為任百司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頴積京坻共樂還鄉宴歡此大風詩
  正日臨朝
  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百蠻奉遐賮萬國朝未央雖無舜禹跡幸欣天地康車軌同入表書文混四方赫奕儼冠蓋紛綸盛服章羽旄飛馳道鐘鼓振巖廊組練輝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懷至理終愧撫遐荒
  春日玄武門宴羣臣
  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駐輦華林側高宴栢梁前紫庭文樹滿丹墀衮紱連九夷簉瑤席五狄列瓊筵娯賓歌湛露廣樂奏鈞天清樽浮緑醑雅曲韵朱絃粤余君萬國還慚撫八埏庶幾保貞固虚已厲求賢
  經破薛舉戰地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營碎落星沉陣卷横雲裂一揮氛沴静再舉鯨鯢滅於兹撫舊原屬目駐華軒沉沙無故跡滅竈有殘痕浪霞穿水淨峯霧抱蓮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長想眺前蹤撫躬聊自適
  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氷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斾旌飲馬出長城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韵金鉦絶漠干戈戢車徒振遠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揚麾氛霧静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雲臺凱歌入
  虞世南
  【世南與兄世基學于顧野王文章婉縟太宗嘗作宫體詩使世南和世南曰聖作誠工然體非雅正臣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敢奉詔帝曰朕試卿耳後帝為詩述古興亡既而嘆曰鍾子既死伯牙不復鼓琴朕此詩將何所示耶勅褚遂良即其靈座焚之】
  從軍行
  塗山烽候驚弭節度龍城冀馬樓蘭將燕犀上谷兵劍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凛凛嚴霜節冰壯黄河絶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飛雪全兵值月滿精騎乘膠折結髪早驅馳辛勤事旌麾馬凍重關冷輪摧九折危獨有西山將年年屬數奇
  出塞
  上將三畧遠元戎九命尊緬懷古人節思酬明主恩山西多勇氣塞北有遊魂揚鞭上隴阪勒騎下平原誓將絶沙漠悠然去玉門輕齎不遑舍驚策騖戎軒凛凛邊風急蕭蕭征馬煩雪暗天山道冰塞玉河源霧鋒黯無色霜旗凍不翻耿介倚長劍日落風塵昏
  結客少年塲
  韓魏多奇節倜儻遺聲利共矜然諾心各負縱横志結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緑沈明月弦金絡浮雲轡吹簫入吳市擊筑遊燕肆尋源博望侯結客遠相求少年重一顧長驅背隴頭燄燄戈霜動耿耿劍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雲起龍沙暗木落鴈門秋輕生徇知已非是為身謀
  魏徵
  【太宗燕羣臣積翠池徵賦西漢卒云終籍叔孫禮方知皇帝尊帝曰徵言未嘗不約我以禮及卒帝賦詩痛悼哭為之慟罷朝五日】
  暮秋言懷
  首夏别京輔杪秋滯三河沈沈蓬萊閣日夕鄉思多霜剪涼地蕙風捎幽堵荷歲芳坐淪歇感此式微歌
<集部,總集類,唐詩品彙,卷一>
  述懷
  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横計不就慷慨志猶存策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繫南越憑軾下東藩鬱紆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王績
  古意
  桂樹何蒼蒼秋來花更芳自言歲寒性不知露與霜幽人重其德徙植臨前堂連拳八九樹偃蹇二三行枝枝自相糾葉葉還相當去來雙鴻鵠栖息兩鴛鴦榮陰誠不厚斤斧亦不傷赤心許君時此意那可忘
  田家
  家住箕山下門枕潁川濱不知今有漢唯言昔避秦琴伴前庭月酒勸後園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許敬宗
  奉和行經破薛舉戰地應制
  混元分大象長策挫脩鯨於斯建宸極由此創鴻名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垂衣凝庶績端拱鑄羣生復整瑤池駕還臨官渡營周遊尋曩迹曠望動天情帷宫面丹浦帳殿矚宛城虜場栖九穟前歌被六英戰地甘泉涌陣處景雲生普天沾凱澤相攜欣頌平
  岑文本
  奉和正日臨朝
  時雍表昌運日正叶靈符德兼三代禮功包四海圖踰沙紛在列執玉儼相趍清蹕喧輦道張樂駭天衢拂蜺九旗映儀鳳八音殊佳氣浮仙掌薰風繞帝梧天文光七政皇恩被九區方陪瘞玉禮珥筆岱山隅
  楊師道
  奉和聖製春日望海
  春山臨渤海征旅輟晨裝迴瞰盧龍塞斜瞻肅慎鄉洪波迴地軸孤嶼映雲光落日驚濤上浮天駭浪長仙臺隱螭駕水府汛黿梁碣石朝煙滅之罘歸鴈翔北廵非漢后東幸異秦皇搴旌羽林客跋距少年塲電擊驅遼水鵬飛出帶方將舉青丘繳安訪白霓裳
  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
  雲暗蒼龍闕沈沈殊未開牕臨鳳凰沼颯颯雨聲來電影入飛閣風威凌吹臺長簷響奔溜清簟肅浮埃早荷葉稍没新篁枝半摧兹晨悵多緒懷友自難裁况復重城内日暮獨徘徊玉階良史筆金馬掞天才高甍通散騎複道駕蓬萊思君贈桃李於此冀瓊瓌
  劉孝孫
  遊清都觀尋沈道士【得仙字】
  紛吾因暇豫行樂極留連尋真謁紫府披霧覿青天緬懷金闕外遐想玉京前飛軒俯松栢抗殿接雲煙滔滔清夏景嘒嘒早秋蟬横琴對危石酌醴臨寒泉聊祛塵俗累寧希龜鶴年無勞生羽翼自可狎神仙
  凌敬
  遊清都觀尋沈道士【得都字】
  聊排靈鎻闥徐步入清都青溪冥寂士思玄徇道樞十芒生藥笥七焰發丹爐縹衮桐君籙朱書王母符宫槐散緑穗日槿落青柎矯翰雷門鶴飛來葉縣鳬凌風自可御安事廹中區方追羽化侶從此得玄珠
  趙中虚
  遊清都觀尋沈道士【得芳字】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陽未若遊兹境探玄衆妙塲鶴來疑羽客雲汎似蜺裳寓目雖靈宇遊神乃帝鄉道存真理得心灰俗累忘烟霞凝抗殿松桂肅長廊早蟬清暮景崇蘭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董思恭
  三婦艷
  大婦裁紈素中婦弄明璫小婦多姿態登樓紅粉粧丈人且安坐初日漸流光
  王紹宗
  三婦艷
  大婦能調瑟中婦詠新詩小婦獨無事花庭曳履綦上客且安坐春日正遲遲
  上官儀
  早春桂林殿應詔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風色【一作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花蝶來未已山光曖將夕
  詶薛舍人萬年宫晚景寓直懷友
  奕奕九成臺窈窕絶塵埃蒼蒼萬年樹玲瓏下冥霧池色搖晚空巖花歛餘照清切丹禁靜浩蕩文河渺留連窮勝託夙期睽善謔東望安仁省西臨子雲閣長嘯披烟霞高步尋蘭若金狄掩通門雕鞍歸騎喧燕姝對明月荆艷促芳樽别有青山路策杖訪王孫
  張文琮
  同藩屯田冬日早朝
  假寐懷古人夙興瞻曉月通晨禁門啓冠蓋趍朝謁霜靄清九衢霞光照雙闕紛綸文物紀煥爛聲明發腰劒動陸離鳴玉和清越【未疑有闕】
  章懷太子
  黄臺瓜辭【武后殺太子弘而立賢為太子賢日懷憂惕知不能保全無由敢言乃作是辭命樂工歌之冀后聞而感悟後終為所逐死於黔中】
  種瓜黄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絶抱蔓歸
  王勃
  山亭夜宴
  桂宇幽襟積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竹晦南河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未歸【一作闌】林端照初景
  詠風
  肅肅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烟尋磵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為君起松聲
  懷山
  客有自幽山來者起予以林壑之事而煙霞在焉思解纓紱永詠山水神與道超跡為形滯故書其事焉【各本皆作懷仙今依原本】
  鶴岑有奇徑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巖列丹葩常希披塵網眇然登雲車鸞情極霄漢鳳想疲煙霞道存蓬瀛近意愜朝市賒無為坐惆悵虚此江上華
  忽夢遊仙
  僕本江上客牽迹在方内寐寤霄漢間居然有靈對翕爾登霞首依然躡雲背電策驅龍光煙途儼鸞態乘月披金帔連星解瓊珮浮世俄易歸真魂邈難再寥廓沈遐想周遑奉遺誨流俗非我鄉何當釋塵昧
  楊炯
  廣溪峽【三峡有序不録】
  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山路遶羊腸江城鎮魚腹喬林百丈偃飛水千尋瀑驚浪迴高天盤渦轉深谷漢氏昔云季中原爭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陽有龍伏常山集軍旅永安興板築池臺忽已傾邦家遽淪覆庸才若劉禪忠佐為心腹設險猶可存當無賈生哭
  巫峽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絶壁横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汎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西陵峽
  絶壁聳萬仞長波射千里盤薄荆之門滔滔南國紀楚都昔金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濳起四維不復設關塞良難恃洞庭且忽然孟門終已矣自古天地闢流為峽中水行旅相贈言風濤無極已及余踐斯地瓌奇信為美江山若有靈千載伸知己
  駱賓王
  夏日同夏少府遊山家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蘭徑薰幽佩槐庭落暗金谷静風聲徹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籠累唯餘松桂心
  晚憇田家
  轉蓬勞遠役披薜下田家山形類九折水勢急三巴懸梁接斷岸澀路擁崩查霧巖淪曉魄風溆漲寒沙心跡一朝舛關山萬里賒龍章徒表越閩族本殊【一作非】華旅行勞【一作悲】汎梗離贈折疎麻唯有寒潭菊猶似故園花
  盧照鄰
  關山月
  塞垣通碣石虜障抵祈連相思在萬里明月不長懸影移金岫北光斷玉門前寄言閨中婦愁看鴻鴈天
  上之回
  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候多五營屯右地萬乘出西河單于拜玉璽天子按琱戈振旅汾川曲秋風横大歌
  君馬黄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臯蘭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不辭横絶漠流血幾時乾
  劉生
  劉生氣不平抱劍欲專征報恩為豪俠死難在横行翠羽裝劍鞘黄金鏤馬纓但令一顧重下恡百身輕
  結客少年塲行
  長安重遊俠雒陽富才雄玉劍浮雲騎金鞭明月弓鬭雞過渭北走馬向關東孫賓遙見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誰論萬里功將軍上天上虜騎入雲中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横行徇知己負羽遠從戎龍旌昏朔霧鳥陣卷胡風追奔瀚海咽戰罷陰山空歸來謝天子何如馬上翁
  贈李榮道士【有序不録】
  錦節銜天使瓊仙駕羽君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濆圓洞開丹鼎方壇聚絳雲資貺幽難識空歌迥易分風搖十洲影日亂九江文敷誠歸上帝應詔在明君獨有南冠客耿耿泣離羣遙看八曾所真氣曉氛氲
  早度分水嶺
  丁年遊蜀道斑鬢向長安徒費周王粟空彈漢吏冠馬蹄穿欲盡貂裘故轉寒層冰横九折積石淩七盤重谿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隴頭聞戍鼔嶺外咽飛湍瑟瑟松風急蒼蒼山月團傳語後來者斯路誠獨難
  三月曲水宴
  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瑟樽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復存有美光時彦養德坐山樊門開芳杜逕室距桃花源公子黄金勒仙人紫氣軒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日影巖前落雲花江上翻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
  奉使益州至長安發鍾陽驛
  躋險方未夷乘春聊騁望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葳蕤曉樹滋滉瀁春江漲平川看釣侶狹徑聞樵唱蝶戲緑苔前鶯歌白雲上耳目多異賞風煙有奇狀峻阻將長城高標吞巨舫聨翩事羇靮辛苦勞疲恙夕濟幾潺湲晨登每惆悵誰念復芻狗山河獨偏喪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軒夜悠然懷所知長河落鴈苑明月下鯨池鳳臺有清曲此曲何人吹丹唇間玉齒妙響入雲涯窮巷秋風葉空庭寒露枝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
  詠史三首
  季生昔未達身辱功不成髠鉗為臺隸灌園變姓名幸逢滕將軍兼遇曹丘生漢祖廣招納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諾良匪輕廷議斬樊噲羣公寂無聲處身孤且直遭時坦而平丈夫當如此唯唯何足榮
  大漢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君斧鑕嬰縉紳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雍容謝朝廷談笑奬人倫在晦不絶俗處亂不為親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沖情甄負甑重價折角巾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橋津誰知仙舟上寂寂無四鄰
  公業負奇志交結盡才雄良田四百頃所食常不充一為侍御史慷慨說何公前公何不敗吾謀適不同仲頴恣殘忍廢興良在躬死人如亂麻天子如轉蓬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鄭生運其謀將以清國戎時來命不遂脱身歸山東凛凛千載下穆然懷清風
  劉庭芝
  將軍行
  將軍闢轅門耿介當風立諸將欲言事逡廵不敢入劍氣射雲天鼓聲振原隰黄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截圍一百重斬首五千級代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來養甲兵有事常討襲乘我廟堂運坐使干戈戢獻凱歸京師軍容何翕習
  從軍行
  秋天風颯颯羣胡馬行疾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天子廟堂拜將軍凶門出紛紛晉陽道戎馬幾萬疋軍門壓黄河兵氣衝白日平生懷仗劍慷慨即投筆南登漢月孤北走代雲密近取韓彭計早知孫吳術丈夫清萬國誰能掃一室
  嵩嶽聞笙
  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山人愛清景散髪卧秋風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絳脣吸靈氣玉指調真聲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昔去洛塵俗願言聞此曲今來卧嵩岑何幸承幽音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
  秋日題南陽潭壁
  獨坐秋陰生悲來從所適行見汝陽潭飛蘿蒙水石懸瓢木葉上風吹何歷歷幽人不耐煩振杖步閒寂迴流清見底金沙覆銀礫錯落非一文空朧幾千尺魚鱗可憐紫鴨毛自然碧呤詠秋水篇渺然亡損益秋水隨形影清濁混心迹歲暮歸去來東山余宿昔
  采桑
  楊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誰家采桑女樓上不勝春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緑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囬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攜籠長歎息逶迤戀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春女行
  春女顔如玉怨歌陽春曲巫山春樹紅沅湘春草緑自憐妖豔姿粧成獨見時愁心伴楊柳春盡亂如絲目極千餘里悠悠春江水頻想玉關人愁卧金閨裏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風起嬌愛猶未終悲涼從此始惜昔楚王宫玉樓粧粉紅纖腰弄明月長䄂舞春風容華委西山光陰不可還桑林没東海富貴今何在寄言桃李容胡為閨閣重但看楚王墓唯見數株松
  孤松篇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澹豔煙雨姿敷芳陽春陌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獨有南澗松不歎東流水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青青好顔色落落任孤直羣樹遙相望衆草不敢逼靈龜卜真隱仙鳥宜栖息耻受秦帝封願言唐侯食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淒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松子卧仙岑寂聽疑野心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緑苔吁嗟深澗底棄捐廣厦材
  謁漢世祖廟
  舂陵氣初發漸臺首未傳列營百萬衆持國十八年運開朱旗後道合赤符先宛城劍鳴匣昆陽鏑應弦獷獸血塗地巨人聲沸天長驅過北趙短兵出南燕太守迎門外王郎死道邊昇壇九成陌端拱千秋年朝廷方雀躍劍佩幾聨翩至德刑四海神儀翳九泉宗子行舊邑恭聞清廟篇君家穆而聖臣像儼猶賢攢木承危柱疎蘿挂朽椽祠庭巢鳥啄祭器網蟲緣懷古江山在惟新歷數遷空餘今夜月長似舊時懸
  盧崇道
  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
  竹徑女蘿蹊蓮洲文石隄静深人俗斷尋翫往還迷碧潭秀初月素林驚夕栖褰幌納鳥侣罷琴聽猿啼佳辰改宿昔勝寄在暌攜長懷賞心愛如月復如珪
  喬知之
  苦寒行
  胡天夜清迥孤雲獨飄揚搖曳出鴈關逶迤舍晶光陰陵久裵徊幽都無多陽初寒凍巨海殺氣流大荒朔馬飲寒冰行子履胡霜路有從役倦卧死黄沙塲羇旅因相依慟之淚沾裳由來從軍行賞存不賞亡亡者誠已矣徒令存者傷
  從軍行
  南庭結白露北風掃黄葉此時鴻鴈來驚鳴催思妾曲房理針線平砧搗文練鴛綺裁易成龍鄉信難見窈窕九重閨寂寞十年啼紗牕白雲宿羅幌月光栖雲月曉微微愁思流黄機玉霜凍珠履金吹薄羅衣漢家已得地君去將何事宛轉結蠶書寂寥無鴈使平生荷恩信本為容華進况復落紅顔蟬聲催緑鬢
  蘇味道
  單于川對雨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雲緣階起素沫竟水聚圓文河柳低未舉山桃落已芬清樽久不薦淹留遂待君
  李嶠
  【嶠兒時曾夢人遺之雙筆自是有文詞富才思云】
  秋山望月酬李騎曹
  愁客坐山隈懷抱自悠哉况復高秋夕明月正裵徊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層臺色帶銀河滿光含玉露開白雲籠影度虚暈抱輪迴谷邃涼陰静山空夜響哀寒催數鴈過風送一螢來獨軫離居恨遙憶故人杯
  早發苦竹館
  合沓巗嶂深朦朧煙霧燒荒阡下樵客野猿驚山鳥開門聽潺湲入徑尋窈窕栖鼯抱寒木流螢飛暗篠早霞稍霏霏殘月猶皎皎行看遠星稀漸覺遊氛少我行撫軺傳兼得旁林沼貪翫水石奇不知川路渺徒憐野心曠詎惻浮年小方解寵辱情永言出塵表
  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雲端想京縣帝鄉如可見天涯望越臺海路幾悠哉六月飛鵬去三年瑞雉來境遙銅柱出山險石門開自我違瀍洛瞻途屢揮霍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白簡承朝憲朱方撫夷落既弘天覆廣且諭皇恩博皇恩溢外區憬俗詠來蘇聲朔臣天子壇塲拜老夫絳官韜將畧黄石寢兵符返斾收龍虎空營集鳥烏日落澄氛靄憑高視衿帶東甌抗于越南斗臨吳會春色遶邊陲飛花出荒外卉服紛如積長川思遊客風生丹桂晚雲起蒼梧夕去軸艤清江歸軒趨紫陌衣裳會百蠻賝賮委重關不學金刀使空持寶劍還
  崔融
  關山月
  月生西海上氣逐邊風壯萬里照關山蒼茫非一狀漢兵開郡國胡馬窺亭障夜夜聞悲笳征人起南望
  擬古
  飲馬臨濁河濁河深不測河水日東注河源廼西極思君正如此誰為生羽翼日夕大川陰雲霞千里色所思在何處宛在機中織離夢當有魂愁容定無力夙齡負奇志中夜三歎息拔劍斬長榆彎弧射小棘班張固非擬衛霍行可即寄謝閨中人努力加餐食
  塞垣行
  疾風卷溟海萬里揚沙礫仰望不見天昏昏竟朝夕是時軍兩進東拒復西敵蔽山張旗鼓間道濳鋒鏑精騎突曉圍奇兵襲暗壁十月邊塞寒四山沍陰積雨雪鴈南飛風塵景西迫昔我事討論未嘗怠經籍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豈要黄河誓須勒燕山石可嗟牧羊臣海外久為客
  西征軍行遇風
  北風卷塵沙左右不相識颯颯吹萬里昏昏同一色馬煩不敢進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晝相匿夙齡慕忠勇雅尚存孤直覽史懷浸驕讀詩歎孔棘及兹戎旅地忝從書記職兵氣騰北荒軍聲振西極坐覺威靈遠行看祲氛息愚臣何以報倚馬申微力
  杜審言
  送和蕃使【原集蕃上有西字】
  使出鳳凰池京師陽春晚聖朝尚邊策詔諭兵戈偃拜手明光殿搖心上林苑種落踰青羌關山度赤坂疆塲及無事雅歌而餐飯寧獨息和戎更當封定遠

  唐詩品彚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二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二
  正始【下】
  沈佺期
  有所思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歲期美人曠延佇萬里浮雲思園槿綻紅豔郊桑柔緑滋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帷
  臨高臺
  高臺臨廣陌車馬紛相續迴首思舊鄉雲山亂心曲遠望河流緩周看原野緑向夕林鳥還憂來飛景促
  黄鶴
  黄鶴佐丹鳳不能羣白鷴拂雲遊四海弄影到三山遙憶君軒上來下天池間明珠世不重知有報恩環
  鳳笙曲
  憶昔王子晉鳳笙遊雲空揮手弄白日安能戀青宫豈無嬋娟子結念羅帷中憐夀不貴色身世兩無窮
  古别離
  白水東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櫂水去無還流奈何生别者戚戚懷遠遊遠遊誰當惜所悲會難收自君閴芳躧青陽四五遒皓月掩蘭室光風虚蕙樓相思無明晦長歎累春秋離居久遲莫高駕何淹留
  宋之問
  【江左詩至沈約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與佺期又加靡麗囬忌聲病約句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
  初到陸渾山莊
  授衣感窮節策馬凌伊關歸齊逸人趣日覺秋琴閒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浩歌步岑樾栖鳥隨我還
  夜飲東亭
  春水鳴大壑皓月吐層岑岑壑景色佳慰我遠遊心暗芳足幽氣驚栖多衆音高興南山曲長謠横素琴
  送趙六貞固
  目斷南浦雲心醉東郊柳怨别此何時青芳來已久與君共時物盡此盈樽酒始願今不從春風戀攜手
  題老松樹
  歲晚東巖下周顧何悽惻日落西山陰衆草起寒色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
  夜渡吳松江懷古
  宿帆震澤口曉度松江濆櫂發魚龍氣舟衝鴻鴈羣寒潮頓覺滿暗浦稍將分氣赤海生日光清湖起雲水鄉盡天衛歎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
  别之望後獨宿藍田山莊
  脊令有舊曲調苦不成歌自嘆兄弟少常嗟離别多爾尋北京路予卧南山阿泉晚更幽咽雲秋尚嵳峩藥闌聽蟬噪書幌見禽過愁至願甘寢其如鄉夢何
  浣紗篇贈陸上人
  越女顔如花越王聞浣紗國微不自寵獻作吳王娃女藪半濳匿苧蘿更蒙遮一行霸勾踐再顧傾夫差豔色奪常人斆嚬亦相誇一朝還舊都覩粧尋若耶鳥驚入松網魚畏沈荷花始覺冶容妄方悟羣心邪欽子秉幽意世人共稱嗟願言托君懷倘類蓬生麻家住雷門曲高閣淩飛霞淋漓翠羽帳旖旎采雲車春風豔楚舞秋月綿【一作纏】胡笳自昔專嬌愛襲玩唯矜奢達本知空寂棄波猶泥沙永割偏執性自長薰脩牙攜妾不障道來止妾西家
  桂州黄潭舜祠
  虞世廵百越相傳葬九疑精靈遊此地祠樹日光輝禋祭忽羣望丹青圖二妃神來獸率舞仙去鳳還飛日暝山氣落江空潭靄微帝鄉三萬里乘彼白雲歸
  雨從箕山來
  雨從箕山來倏與飄風度晴明西峰日緑縟雨溪樹此時客精廬幸蒙真僧顧深入清浄理妙斷往來趣意得兩契如言盡共忘諭觀花寂不動聞鳥懸可悟向夕聞天香淹留不能去
  初至崖口
  崖口衆山斷嶔崟聳天壁氣衝落日紅影入春潭碧錦繢織苔蘚丹青畫松石水禽汎容與巖花飛的皪微路從此深我來限于役悵惆情未已羣峰黯將夕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縣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遠盼漸見江勢濶行嗟水流漫赤岸雜雲霞緑竹緣溪澗向背羣山轉應接良景晏沓障連夜猿平沙覆陽鴈紛吾望闕客歸橈速已慣中道方泝洄遲念自兹撰賴欣衡陽美持以蠲憂患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抱琴登絶壑伐木泝清川路極意謂盡勢迴趣轉綿人遠草木秀山深雲影鮮余負海嶠情自昔微尚然彌曠十餘載今來宛仍前未窺仙源極獨進野人船時攀乳竇憇屢薄天牕眠夜絃響松月朝楫弄苔泉【僧皎然云静也】因冥象外理永謝區中緣碧潭可遺老丹砂堪學仙莫使馳光暮空令歸鶴憐
  李適
  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
  聞君訪遠山躋險造幽絶眇然青雲境觀奇彌年月登嶺亦泝溪孤舟事沿越萼嶂傅彩翠崖磴互欹缺石林上攢樷金澗下明滅捫壁窺丹井梯苔瞰乳穴忽枉巖中贈對翫未嘗輟殷勤獨往事委曲煉藥說邀余名山期從爾汎海渤歲晏秉宿心斯言匪張設
  汾陰后土祠作
  昔余讀舊史徧觀漢世君武皇實稽古建兹百代勳號令垂懋典舊經備闕文南廵歷九疑舳艫被江濆耀兵十八萬旌旗何紛紛朅來茂陵下英威不復聞我行歲方晏望極山河分神光終冥漠鼎氣獨氛氲攬涕步脽上登高見河汾雄圖今安在飛飛有白雲
  薛稷
  早春魚亭山
  春色動百草紛榮時斷續白雲自高妙裴徊空山曲陽林花已紅寒澗苔未緑伊余息人事蕭寂無營欲客行須云遠翫之聊自足
  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杜甫詩云少保有古風得之郊陜篇】
  驅車越陜郊北顧臨大河隔河望鄉邑秋風水增波西登咸陽塗日暮憂思多傅巖既紆鬱首山亦嵳峩操築無昔老採薇有遺歌客遊既迴換人生知幾何
  鄭愔
  胡笳曲
  漢將留邊朔遙遙歲序深誰堪牧馬思正是胡笳吟曲斷關山月聲悲雨雪陰傳書問蘇武陵也獨何心
  徐彦伯
  擬古三首
  遙裔煙嶼鴻雙影旦夕同交翰倚沙月和鳴弄江風若茂芳序君子從遠戎雲生陰海没花落春潭空紅淚掩促柱錦衾羅薰籠自傷瓊草緑詎惜鉛粉紅裂帛附雙燕為余向遼東
  讀書三十載馳騖周六經儒衣干時主忠策獻闕庭一朝奉休眄從容厠羣英束身趍建禮秉筆坐承明廨署相填咽寮吏紛縱横五日休澣時屠蘇繞玉屏橘花覆北沼桂樹交西榮樹棲兩鴛鴦含春向我鳴皎潔綺羅豔便娟絲管清擾擾天地間出處各有情何必巖石下枯槁閒此生
  頹光無淹晷逝水有迅流緑苔紛易歇紅顔不再求歌笑當及春無令壯志秋弱年仕關輔簃門豁御溝敷愉東城際婉孌南陌頭荷花嬌緑水楊葉暖青樓中有綺羅人可憐名莫愁畫屛繞金膝珠簾縣玉鈎纎指調寶琴泠泠哀且柔贈君鴛鴦帶因以鷫鸘裘牕曉吟日坐閨夕秉燭遊無作北門客咄咄懷百憂
  題東山子李適碑隂【井序】
  噫嘻李公生自號東山子死葬東山豈其䜟哉神交者歌薤露以送子歸東山為詩鐫于碑陰云
  隴嶂縈紫氣金光赤氛氲美人含遙靄桃李方自薰圖高黄鶴羽寶奪驪龍羣忽驚薤露曲掩噎東山雲
  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
  聞有獨往客拂衣捐世心結忻薄枉渚撰念縈舊林經亘去崖合冥綿歸壑深琪樹環碧彩金潭生翠陰沿泂弄沙榜詭仄眺明岑夕聞桂裏猿曉玩松上禽雜佩藴孤袖瓊敷綴雙襟我懷滄洲想懿爾白雲吟秉願理方叶存期跡易尋兹言庶不負為報巖中琴
  吳少微
  和崔侍御日用遊開化寺閣
  左憲多才雄故人尤鷙鶚獲贈單于使休軺太原郭館次厭煩歊清懷尋寂寞西緣十里餘比上開化閣初入雲樹間冥蒙未昭廓漸出欄榥外萬里秋景焯歲晏風落山天寒水歸壑覽物頌幽景三乘動玄鑰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邢象玉
  古意
  家中新酒熟園裏木初榮佇杯欲取醉悒然思友生忽聞有奇客何姓復何名嗜酒陶彭澤能琴阮步兵何須問寒暑徑共坐山亭舉袂袪啼鳥揚巾掃落英心神無俗累歌詠有新聲新聲是何曲滄浪之水清
  李邕
  銅雀妓
  西陵望何及絃管徒在兹誰言死者苦但令生者悲丈夫有餘志兒女焉足私擾擾多俗情投迹互相師直節豈感激荒淫乃淒其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君舉良未易永為後代嗤
  蘇頲
  昆明池晏坐王兵部珣見示以三韻因而有答
  畫舸疾如飛遙遙汎夕暉石鯨吹浪隱玉女步塵歸獨有銜恩處明珠在釣磯
  小園納涼即事
  煩暑避蒸鬱居閒習高明長風自遠來層閣有餘清散灑納涼氣蕭條遺世情奈何誇大隱終日繫塵纓
  奉和聖製登蒲州逍遙樓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聖皇東廵狩况乃經此都樓觀紛迤邐山河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知汾水上簫鼓事遊娯
  張說
  【本傳云時天子尊尚經術修太宗之政皆說倡之說為文精壯既謫岳州而詩益悽惋人謂得江山助云】
  雜詩
  抱薰心常焦舉斾心常搖天長地自久懽樂能幾朝君看西陵樹歌舞為誰嬌
  奉陪登南樓
  君子每念春江山共流眄遠水林外明近巖霧中見終日西北望何處是京縣屢登高春臺徒使淚如霰
  古泉驛【於陵仲子宅也】
  昔聞陳仲子守義辭三公身賃妻織屨樂亦在其中豈無窮賤苦羞與傾巧同長白臨江上於陵入濟東我行弔遺跡感歎古泉空
  入海二首
  乘桴入南海海曠不可臨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陰雲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沈萬里無涯際云何測廣深潮波自盈縮安得會虚心
  海上三神山逍遙集衆仙靈心豈不同變化無常全龍伯殊人類一釣兩鰲連金臺此淪没玉真時播遷問子勞何事江山泣經年隰中生紅草所美非美然
  相州山池作
  嘗懷謝公詠山水陶嘉月及此年事衰徒看衆花發觀魚樂何在聽鳥情欲歇星漢流不停蓬萊去難越鄴中秋麥秀淇上春雲没日見塵物空如何静心闕
  雜興
  問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軒自言心遠俗未始跡辭喧遇蒙良時幸側息吏途煩簪纓非宿好文史棄前言夕卧北牕下夢歸南山園白雲慚幽谷清風愧泉源十年兹賞廢佳期今復存挂冠謝朝侣星駕别君門
  送郭大夫再使吐蕃
  犬戎廢東獻漢使馳西極長策問酋渠猜狙自夷殛容髪徂邊歲旌裘蔽海色五年一見家妻子不相識武庫兵猶動金方事未息遠圖待才智苦節輸筋力脱刀贈分手書帶加餐食知君萬里侯立功在異域
  早霽南樓
  山水佳新霽南樓翫初旭夜來枝半紅雨後洲全緑四運相終始萬形紛代續適臨青草湖再鼓黄鶯曲地宂穿東武江流下巴蜀歌聞枉渚邅舞見長沙促心遠居無陋神和生自足白髪悲上春知當謝先欲
  趙冬曦
  春和早霽南樓
  方曙躋南樓憑軒四遐矚物華蕩暄氣春景媚晴旭川霽湘山孤林芳楚郊縟列巖重疊翠遠岸逶迤緑風帆摩天垠漁艇散灣曲鴻歸鶴舞送猿叫鶯聲續羣動皆熙熙噫予獨羈束常欽才子義忌鵩傷踡跼雅尚騷人文懷沙何廹促未知二賢意去矣從所欲
  韋嗣立
  奉和張岳州王潭州别詩【幷序】
  余昔忝省閣與岳州張使君說潭州王都督熊同官聨事後承朝譴各自東西張公與王都督别詩情頗殷切余覽以歎因遙申和云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登樓正欲賦復遇仲宣來黄鵠飛將遠雕龍文為開寧知昔聨事聽曲有餘哀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贈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禄【并序】
  僕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莊宿張左丞崔禮部崔光禄並枉垂光顧數公宿敦道義雅尚林壑謂急於幽尋故此命駕遂不知别有勝賞偶然相過寒暄未周神意已往雲霞之致蔑而不存逸轡放驅清塵徒企耿歎不已而贈是詩
  栖閒有愚谷好事枉朝軒樹接前驅擁巖傳後騎喧褰簾出野院植杖候柴門既拂林下席仍攜池上樽深期契幽賞實謂展歡言末眷誠未易佳遊時更敦俄看嘯儔侶各已共飛騫延睇盡朝日長懷通夜魂空聞岸竹動徒見浦花繁多愧春鶯曲相求意獨存
  崔日知
  奉酬韋祭酒偶遊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别業因以言志示弟叔并呈諸大僚之作
  夙齡秉微尚中年忽有鄰以兹出山癖遂得狎通人迨我咸【集作南】京道聞君别【一作比】業新巖前窺石鏡河畔踏芳茵既憐伊浦緑復憶霸池春連詞謝家子同歡冀野賓趣閒魚共樂情洽鳥來馴詎念昔遊者祗命獨留秦蕭條潁陽戀冲漠漢陰真無由陪勝躅空此翫書筠
  韋元旦
  九日侍燕應制【得月字】
  雲物開千里天行乘九月絲言丹鳳池斾轉蒼龍闕灞水歡娯地秦京遊俠窟忻承解愠詞聖酒黄花發
  崔湜
  冀北春望
  迴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曠然萬里餘際海不見山雨歇青林潤煙空緑野閒問鄉何處所目送白雲還
  韋述
  晚渡伊水
  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見石是時春向深兩岸草如積迢逓望洲嶼逶迤亘津陌新樹落疎紅遙源上深碧囬瞻洛陽苑遽有長山隔煙霧猶辨家風塵已為客登涉多異趣往來見行役雲氣早已昏鳥飛日將夕光陰逝不惜超然慕疇昔遠遊亦何為歸來存竹帛
  張九齡
  【明皇雜録云九齡為相李林甫忌之張作歸燕詩云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林甫知其必退恚怒稍解 本集序云曲江公詩其言造道雅正冲澹體合風騷 司空圖云張曲江五言沈鬱】巫山高
  巫山與天近煙景常青熒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神女去已久雲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
  登荆州城望江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閲幾世人復歎誰家子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晨出郡舍林下
  晨興步北林蕭散一開襟復見林上月娟娟猶未沈片雲自孤遠樷篠亦清深無事由來貴方知物外心
  感遇九首
  蘭蘂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以為佳節誰知林栖者聞風坐見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幽人歸獨卧滯慮洗孤清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達情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飛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誠吳越數千里夢寐今夕見形骸非我親衾枕即鄉縣化蝶猶不識川魚安可羨海上有仙山歸期覺神變抱影吟中夜誰聞此歎息美人適異方庭樹含幽色白雲愁不見滄海飛無翼鳳凰一朝來竹花斯可食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緑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魚遊樂深池鳥栖欲高枝嗟爾蜉蝣羽薨薨亦何為有生豈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滅吾心安得知浩歎楊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鴻海上來池滿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劉須溪云能言】今我遊冥冥弋者何所慕
  西日下山隱北風乘夕流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儔鴻鵠雖自遠哀音非所求貴人棄疵賤下士常殷憂衆情累外物恕已忘内修感歎長如此使我心悠悠
  漢上有遊女求思安可得袖中一札書欲寄雙飛翼冥冥愁不見耿耿徒緘憶紫蘭秀空蹊皓齒奪幽色馨香歲欲晚感歎情何極白雲在南山日暮長太息
  在郡秋懷
  庭蕪生白露歲候感遐心策蹇慙遠途巢枝思故林小人恐致寇終日如臨深魚鳥好自逸池籠安所欽挂冠東都門採蕨南山岑議道誠愧昔覽分還愜今憮然憂成老空爾白頭吟
  入廬山望瀑布泉
  絶頂有縣泉喧喧出煙杪不知幾時歲但見無昏曉閃閃青崖落鮮鮮白日皎灑流濕行雲濺沫驚飛鳥雷吼何噴薄箭馳入窈窕昔聞山下蒙今乃林巒表物情有詭激坤元曷紛矯默然置此去變化誰能了
  西山祈雨是日輒應賦詩言志
  兹山藴靈異走望良有歸丘禱亦已久甿心難重違遲明申藻薦先夕旅巖扉獨宿雲峯下蕭條人吏稀我來不外適幽抱自中微静入風泉奏涼生松栝圍窮年滯遠想寸晷閲清暉虚美悵無屬素情緘所依詭隨嫌弱操羈束謝貞肥義濟亦吾道誠存為物祈靈心歘以應甘液幸而飛閉閤且無責隨軒安敢希多慙德不感知復是耶非
  廵按自灕水南行
  理棹雖云遠飲水寧有惜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奇峯岌前轉茂樹隈中積猿鳥聲自呼風泉氣相激目因詭容逆心與清暉滌紛吾謬執簡行郡將移檄即事聊獨歡素懷豈兼適悠悠詠靡盬庶以窮日夕
  洪子輿
  嚴陵祠
  漢主召子陵歸宿洛陽殿客星今安在隱迹猶可見水石空潺湲松篁尚葱蒨岸深翠陰合川迥白雲徧幽徑滋蕪没荒祠羃霜霰垂釣想遺芳掇蘋羞野薦高風激終古晤理忘榮賤方驗道可尊山林情不變
  豆盧囬
  登樂遊廟懷古
  緬維漢宣帝初謂皇曾孫雖在襁褓中亦遭巫蠱寃至哉丙廷尉感激義彌敦馳逐蓮勺道出入諸陵門一朝風雲會竟登天位尊握符昇寶歷負扆御華軒赫奕文物備葳蕤休瑞繁卒為中興主垂名於後昆雄圖奄已謝餘址空復存昔為樂遊苑今成狐兎園朝見牧竪集夕聞栖鳥喧蕭條灞亭岸寂寞杜陵原羃歷野煙起蒼茫嵐氣昏二曜屢迴薄四時更涼温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論
  齊澣
  長門怨
  煢煢孤思逼寂寂長門夜妾妬亦知非君恩那不借攜琴就玉階調悲心未諧將心託明月流影入君懷
  王丘
  詠史
  高潔非養正盛名亦險艱偉哉謝安石攜妓入東山雲巖響金奏空水灩朱顔蘭露滋香澤松風鳴佩環歌聲入空盡舞影到池閒杳眇同天上繁華非代間卷舒混名跡縱誕無憂患何必蘇門子冥然閉清關
  蘇晉
  過賈六
  主人病且閒客來情彌適一酌復一笑不知日將夕昨來屬歡遊於今盡成昔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
  遜逖
  葛山潭
  圓潭寫流月晴明涵萬象仙翁何時還緑水空蕩漾涼哉草木腓白露沾人衣猶醉空山裏時聞笙鶴飛
  玄宗皇帝
  送李邕之任滑臺
  漢家重東郡宛彼白馬津黎庶既蕃殖臨之勞近臣遠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課成應第一良牧爾當仁
  經河上公廟
  昔聞有耆叟河上獨遺榮跡與塵囂隔心將道德并詎以天地累寧為寵辱驚矯然遡寥廓如何屈堅貞玄玄妙門啓肅肅祠宇清冥漠無先後那能紀姓名
  行次成臯途經先聖擒建德之所緬思功業感而賦詩
  有隋政昏虐羣雄已交争先聖按劍起叱咤風雲生飲馬河洛竭作氣嵩華驚克敵睿圖就擒俘帝道亨顧慙嗣寶歷恭承天下平幸過剪鯨地感幕神且英
  校獵義成喜逢大雲率題九韻以示羣官
  弧矢威天下旌旗遊近縣一面施鳥羅三驅敎人戰暮雲積成雪曉色開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覺林野變北風勇士馬東日華組練觸地銀麞出連山縞鹿見月兎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復憶盤溪便歲豐將遇賢俱荷皇天眷

  唐詩品彚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三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三
  正宗【一】
  陳子昂
  【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子昂始變雅正初為感遇詩王適見之曰是必為海内文宗盧黄門云陳拾遺横制頹波天下質文翕然一變 杜子美過公故宅詩云位下曷足傷所貴在聖賢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楊馬後名與日月懸韓退之亦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蓋公之詩為韓杜所推重揭為正宗不亦宜乎】
  感遇詩三十六首【僧皎然云子昂感遇三十首出自阮公詠懷詠懷之作難以為儔 朱晦菴曰予讀陳子昂感遇詩愛其詞旨幽邃音節豪宕非當世詞人所及如丹砂空青金膏水碧雖近乏世用而實物外難得自然之奇寶然亦恨其不精於理而自託於仙佛之間以為高也 劉後村曰唐初王楊沈宋擅名然不脱齊梁之體獨陳拾遺首倡高雅冲澹之音一掃六代之纎弱起於黄初建安矣太白韋柳繼出皆自子昂發之及觀感遇詩數篇皆蟬蜕翰墨畦逕讀之使人有眼空四海神遊八極之興也 劉須溪云古詩惟參同契似先秦文他如道家生神章度人歌類欲少冀世人者此詩於音節猶不甚近獨刋落凡語存之隱約在建安後自為一家雖未極暢達如金如玉槩有其質矣】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化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徵【劉云其詩於内外或自有見月本陰也而謂之幽陽三五陽也而平明已缺極似契語 三五出史記至道不遠三五必返】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云又以芳草為不足也】
  樂羊為魏將食子殉軍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麑翁【屬麑於秦西巴者孟孫也非中山相也】孤獸猶不忍况以奉君終【一則忍於其子一則不忍於麑劉云此首用事造語皆有味又勝建安古詩如此實少事雖誤用語自可傳】
  市人矜巧智於道若童蒙傾奪相誇侈不知身所終曷見玄冥【一作玄真】子觀世玉壺中杳然遺天地乘化入無窮【劉云觀世玉壺是其創語有見乘化入無窮又别】
  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觀無始衆芳委時晦鶗鴂鳴悲耳鴻荒古已頹誰識巢居子【劉云起語如此安得不矍然林卧觀無始定非俗物】
  林居病時久水木澹孤清閒卧觀物化悠然念無生青春始萌達朱火已滿盈徂落方自此感歎何時平【劉云是古詩得意者】
  臨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昔日殷王子玉馬遂朝周寶鼎淪伊穀瑤臺成古丘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逶迤世已久骨鯁道斯窮豈無感激者時俗頹此風灌園何其鄙皎皎於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張長公玄天幽且默羣議曷嗤嗤聖人敎猶在世運久陵夷一䋲將何繫憂醉不能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微霜知歲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皓露沾羣英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雲海方蕩潏孤鱗安得寧挈瓶者誰子姣服當青春三五明月滿盈盈不自珍高堂委金玉微縷懸千鈞如何負公鼎被奪笑時人玄蟬號白露兹歲已蹉跎羣物從大化孤英將奈何瑤臺有青鳥遠食玉山禾崑侖見玄鳳豈復虞雲羅仲尼探元化幽鴻順陽和大運自盈縮春秋逓來過肓飈忽號怒萬物相紛劘溟海皆震蕩孤鳳其如何昔日章華宴荆王樂荒淫霓旌翠羽蓋射兕雲夢林朅來高唐觀悵望雲陽岑雄圖今何在黄雀空哀吟荒哉穆天子好與白雲期宫人多怨曠層城閉蛾眉日耽瑤池樂豈傷桃李時青苔空委絶白髪生羅帷【劉云極似風意】
  可憐瑤臺樹灼灼佳人姿碧華暎朱實攀折青春時豈不盛光寵榮君白玉墀但恨紅芳歇凋傷感所思【劉云古意】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黄沙漠南起白日隱天隅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但見沙塲死誰憐塞下孤
  朝入雲中郡北望單于臺胡秦何密邇沙朔氣雄哉藉藉天驕子猖狂已復來塞垣無名將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歎邊人塗草萊
  金鼎合神丹世人將見欺飛飛騎羊子胡乃在蛾眉變化固非類芳菲寧幾時疲痾苦淪世憂痗日侵淄眷然顧幽褐白雲空涕洟
  深居觀元化悱然争朶頤羣動相啖食利害紛㘈㘈便便夸毗子榮耀更相持務光讓天下商賈競刀錐已矣行採芝萬世同一時
  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劉云與王粲意同】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西馳丁零塞北上單于臺登山見千里懷古心悠哉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
  貴人難得意賞愛在須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昔稱夭桃子今為舂市徒鴟鴞悲東國麋鹿泣姑蘇誰見鴟夷子扁舟去五湖【劉云莫以心如玉不變為之入海求珠語自佳矣此如玉字與前桃李花語同參差不盡類故是一病結得好】
  蜻蛉遊天地與世本無患飛飛未能止黄雀來相干穰侯富秦寵金石比交歡出入咸陽裏諸侯莫敢言寧知山東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卿相千載為辛酸
  浩然坐何暮吾蜀有蛾眉念與楚狂子悠悠白雲期時哉悲不會涕泣久漣洏夢登綏山宂南采巫江芝探元觀奇化遺世從雲螭婉孌將永矣感悟不見之
  索居獨幾日炎夏忽然衰陽彩皆陰翳親友盡暌違登山望不見涕泣久漣洏宿夢感顔色若與白雲期世中驕豪子驅逐正嗤嗤蜀山與楚水攜手在何時
  聖人去已久公道緬良難蚩蚩夸毗子堯禹以為謾驕榮貴工巧勢利逓相干昭王尊樂毅分國願同歡魯連讓齊爵遺組去邯鄲伊人信往矣感激為誰歎
  吾觀龍變化乃是至陽精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并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世人拘目見酣酒笑丹經崑侖有瑤樹安得采其英【謝云龍亦陰類而謂之陽精則道家語也玄感非象識五字見畧同】
  吾愛鬼谷子青溪無垢氛囊括經世道遺身在白雲七雄方龍鬭天下亂無君浮榮不足貴遵養晦時文舒之彌宇宙卷之不盈分豈徒山木夀空與麋鹿羣【劉云其詩多言世外此又以鬼谷自負非無能者】
  南山鹿䍦罟以媒和招搖青桂樹幽蠧亦成科世情甘近習榮耀紛如何怨憎未相復親愛生禍羅瑤臺傾巧笑玉杯殞雙蛾誰見孤城樹青青成斧柯【劉云玉杯殞雙蛾謂婦人亦坐此比之親愛如復仇内妬如桂樹】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何知美人意驕愛比黄金殺身炎洲裏委羽玉堂陰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豈不在遐遠虞羅忽見尋多材信為累歎息此珍禽【劉云多是歎世而卒不免於禍子昂其子雲乎】
  朝發宜都渚浩然思故鄉故鄉不可見路隔巫山陽巫山綵雲没高丘正微茫佇立望已久涕淚沾衣裳豈兹越鄉感憶昔楚襄王朝雲無處所荆國亦淪亡【劉云此首起結轉換皆暢竭可誦】
  聖人祕元命懼世亂其真如何嵩公輩談譎誤時人先天誠為美階亂禍誰因長城備胡寇嬴禍發其親赤精既迷漢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年死如麻【劉云先天元命皆非人所常道嵩公雖不知何如以胡寇喻内外可見第桃李花無喻或是不言者得之】
  朅來豪遊子勢利禍之門如何蘭膏歎感激自生寃衆趍明所避時棄道猶存雲泉既已失羅網與誰論【劉云後世誦其言而悲之】箕山有高節湘水有清源唯應白鷗鳥可與洗心言
  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黄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吾聞西方化清浄道彌敦奈何窮金玉彫刻以為尊雲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
  朔風吹海樹蕭條邊已秋亭上誰家子哀哀明月樓自言幽燕客結髪事遠遊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讐避仇至海上被役此邊州故鄉三千里遼水復悠悠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何如七十戰白首未封侯【劉云忽復造意至此避仇常事被役復苦比古愈奇】
  幽居觀大運悠悠念羣生終古代興没豪聖莫能争三季淪周赧七雄滅秦嬴復聞赤精子提劍入咸京炎光既無象晉虜復縱横堯禹道已昧昏虐勢方行豈無當世雄天道與胡兵咄咄安可言時醉而未醒【劉云沈着脱灑】仲尼溺東夏伯陽遁西溟大運自古來旅人胡歎哉【劉云晉虜並說已警至天道與胡原醉無醒謂周旋諸夏為溺遁胡為高使人反覆屢嘆能言能言】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六首【并序】
  丁酉歲吾北征出自薊門歷觀燕之舊都其城池覇迹已蕪没矣乃慨然仰歎憶樂生鄒子羣賢之遊盛矣因登薊樓作六詩以志之寄終南盧居士亦有軒轅遺跡也
  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應龍已不見牧馬生黄埃尚想廣成子遺跡白雲隈 【右軒轅臺】
  南登碣石館遙望黄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悵已矣驅馬復歸來 【右燕昭王】
  王道已淪昧戰國競貪兵樂生何感激仗義下齊城雄圖竟中天遺歎寄阿衡 【右樂生】
  秦王日無道太子怨亦深一聞田光義匕首贈千金其事雖不立千載為傷心 【右燕太子】
  自古皆有死殉義良獨希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劍誠已矣感我涕沾衣 【右田光先生】
  大運淪三代天人罕有窺鄒子何遼廓謾說九瀛垂興亡已千載今也則無推 【右鄒子】
  東至淇門答宋參軍之問
  南星中大火將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斾空自持碧潭去已遠瑤花折遺誰若問遼陽戍悠悠天際期
  酬暉上人夏日林泉
  聞道白雲居窈窕青蓮宇巖泉萬丈流樹石千年古林卧對軒牕山陰滿庭戶方釋塵事勞從君襲蘭杜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禪居感時變獨坐開軒屛風泉夜聲雜月露宵光冷多謝忘機人塵憂未能整
  送客
  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生相送河洲晚蒼茫别思盈白蘋已堪把緑芷復含榮江南多桂樹歸客贈生平
  登澤州城北樓宴
  平生倦遊者觀化久無窮復來登此國臨望與君同坐見秦兵壘遙聞趙將雄武安君何在長平事已空且歌玄雲曲御酒舞薰風勿使青衿子嗟爾白頭翁
  題居延古城贈喬十二知之
  聞君東山意宿昔紫芝榮滄洲今何在華髪旅邊城還漢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對黄雲生桂枝芳欲晚薏苡謗誰明無為空自老含歎負平生
  答洛陽主人
  平生白雲志早愛赤松遊事親恨未立從宦此中州主人亦何問旅客非悠悠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籌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寧隨當代子傾仄且沈浮
  西還至散關答喬補闕知之
  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羽翰本非匹結交何獨全昔君事胡馬予得奉戎旃攜手同沙塞關河緬幽燕芳歲幾陽止白日屢徂遷功業雲臺薄平生玉佩捐歎此南歸日猶聞北戍邊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攬衣度函谷衘涕望秦川蜀門自兹始雲山方浩然
  秋園卧病呈暉上人
  幽寂曠日遙林園轉清密疲痾澹無豫獨坐汎瑤瑟懷挾萬古情憂虞百年疾綿綿多滯思忽忽每如失緬想赤松遊高尋白雲逸榮吝始都喪幽人遂貞吉圖書紛滿牀山水藹盈室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畢願言誰見知梵筵有同術八月高秋晚涼風正蕭飋
  鴛鴦篇
  飛飛鴛鴦鳥舉翼相蔽虧俱來緑潭裏共向白雲涯音容相眷戀羽翮兩逶迤蘋萍戲春渚霜霰繞寒池浦沙連岸淨汀樹拂潭垂年年此遊玩歲歲來追隨鳳凰起丹宂獨向梧桐枝鴻鴈來紫塞空憶稻粱肥鳥啼倦永夕鶴鳴傷别離豈若此雙禽飛翻不異林刷毛清江浦交頸紫山岑文章負奇色和鳴皆好音聞有鴛鴦綺復有鴛鴦衾持為美人贈朂此故交心
  修竹篇與東方左史虬【并書】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綵麗競繁而寄興都絶每以永歎思古人常恐邐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於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鬱不圖正始之音復覩於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僕亦以為知言也故感歎雅製作修竹詩一篇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龍種生南嶺孤翠鬱亭亭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溟夜聞鼯鼠叫晝聒泉壑聲春風正澹蕩白露已清泠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歲寒霜雪苦含篠獨青青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春木有盈歇此節無凋零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遂偶雲龢師張樂奏天庭妙曲方千變簫韶已九成信蒙雕斵美常願事仙靈驅馳翠虬駕伊鬱紫鸞笙結交嬴臺女吟弄昇天行攜手登白日遠遊戲赤城低昂玄鶴舞斷續彩雲生永願隨衆仙三山遊玉京
  遇崔司議泰之冀侍御珪二使
  謝病南山下幽卧不知春使星入東京云是古交親惠風吹寶瑟微月憶清真憑軒一留醉江海寄情人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東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負平生願感涕下沾襟暮登薊樓上永望燕山岑遼海方漫漫胡沙飛且深峨眉杳如夢仙子曷由尋擊劍起歎息白日忽西沈聞君洛陽使因子寄南音

  唐詩品彚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四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四
  正宗【二】
  李白【上】
  【唐丹陽進士殷璠云白性嗜酒志不拘檢常林棲十數載故其為文章率皆縱逸然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也 李陽氷序畧云太白不讀非聖之書耻為鄭衛之作故其多仙天之詞凡言多諷興自風騷之後馳騁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步唯公一人 劉全白墓記畧云性倜儻好縱横術善賦詩才調逸出往往興會屬詞恐古人之善詩者亦不逮 宋南豐曾鞏後序畧云白之詩連類引象義雖中於法度者寡然其辭閎麗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予以為實録 黄山谷云太白歌詩度越六代與漢魏樂府爭衡樂城遺言云太白詩過人其平生所得如浮花浪蘂如羅幃舒卷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不可及也 雪浪齋日記云太白詩源流出於鮑明遠如樂府多用白紵等語故曰俊逸鮑參軍也 詩眼云建安詩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風調高雅格力遒壯得風雅騷人氣骨最為近古唯李杜得之太白罕有全篇多雅似鮑明遠體 歸來子云太白天才俊麗不可矩矱然要長於詩而文非其所能也 朱子語録云太白詩如無法度乃從容於法度之中蓋聖於詩者 嚴滄浪云觀太白詩要識真太白處太白天才豪逸語多率然而成者學者於每篇中要識其安身立命處可也 又曰太白發語謂之開門見山 又曰李杜二公不當優劣子美沈鬱太白飄逸太白夢遊天姥吟蜀道難等篇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别等作太白不能作後之論詩以李杜為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 又曰少陵詩法如程不識太白詩如李廣】
  古風三十二首【朱子云太白古風兩卷皆自陳子昂感遇中來亦有全用其句處太白去子昂不遠其尊慕如此劉後村云太白古風與陳子昂感遇之作筆力相上下唐之詩人皆在下風】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荆榛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羣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衆星羅秋旻我志在刪述垂暉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絶筆於獲麟【朱晦菴云李白詩不專是豪放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緩 劉後村云此古今詩人之斷按也舂陽楊齊賢云唐興文變極矣掃魏晉之陋起騷人之廢太白蓋以自任矣覧其著述筆力翩翩如行雲流水出乎自然非思索而得豈欺我哉 章貢蕭士贇云按本事詩話曰李白才逸氣高與陳子昂齊名先後合德其論詩云齊梁以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觀此詩則太白之志可見斯其所以為有唐詩人之稱首者歟】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臺月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没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浮雲隔兩曜萬象昏隂霏蕭蕭長門宫昔是今已非桂蠧花不實【蕭云是采廢王后制中語】天霜下嚴威沈歎終永夕感我涕沾衣【楊云按唐書王皇后久無子而武妃有寵后不平顯詆子遂廢欲立武妃為后太白詩意似屬乎此蕭云白意若曰夫婦君臣俱人之大倫也至密近者莫如夫婦而且不能保其終况臣子之疎遠乎此所以感歎而涕零也】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啓大畧駕羣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岳揚波噴雲雷鬐鬛蔽青天何由覩蓬萊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迴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蕭云白意若曰仙者自然無為而化秦皇之所為宜其卒為方士所欺而不免於死也後之為人君而好神仙者亦可以鑒矣】
  鳳飛九千仞五章備彩珍銜書且虚歸空入周與秦横絶歷四海所居未得鄰吾營紫河車千載落風塵藥物秘海岳采鉛清谿濱時登大樓山舉首望仙真羽駕滅去影飈車絶迴輪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伸徒霜鏡中髪羞彼鶴上人桃李何處開此花非我春唯應清都境長與韓衆親【蕭云此篇遊仙詩太白自言其志云】
  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絶中有緑髪翁披雲卧松雪不笑亦不語冥棲在巖穴我來逢真人長跪問寶訣粲然啓玉齒授以鍊藥說銘骨傳其語竦身已電滅仰望不可及蒼然五情熱吾將營丹砂永與世人别【蕭云白少遇司馬承禎謂其有仙風道骨可與學仙此詩與前篇非汎然之作】客有鶴上仙飛飛淩太清揚言碧雲裏自道安期名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囬風送天聲舉首遠望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夀與天齊傾【蕭云此篇亦遊仙詩恐是贈答之詞】
  莊周夢蝴蝶蝴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富貴固如此營營何所求【劉須溪云語意音節適可如此而止 蕭云此篇達生者之辭也謂忽然為人化為異物忽為異物化而為人一體變易尚未能知悠悠萬事豈能盡知乎况又乃能知桑滄之變乎故侯種瓜富貴者固如是也既燭破此理尚何所求而營營苟苟以勞生哉】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却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盡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蕭云白平生豪邁藐視權臣浮雲富貴此詩蓋有慕乎魯仲連之為人也】黄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春容捨我去秋髪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吾當乘雲螭吸景駐光彩【蕭云此篇欲學仙以離世其見趣又出乎流俗矣】
  松栢本孤直難為桃李顔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身將客星隱心與白雲閒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長嘆息冥棲巖石間【蕭云太白亦有高尚其事之意此詩有所慕而作也】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窮大易探元化羣生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騶虞不虚來鸑鷟有時鳴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沈冥【蕭云此篇雖詠史詩其自負之意亦深矣與詠子陵意同】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虜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赫怒我聖皇勞師事鼙鼓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蕭云此篇當為哥舒翰敗石堡而作其旨微而顯歟】
  燕昭延郭隗遂築黄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方知黄鶴舉千里獨裴徊【蕭云此篇豈白不為時貴所禮而作歟不然何其有黄鶴千里之句吁讀其詩者百世之下猶有感慨】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衝一去别金匣飛沈失相從風胡滅已久所以潜其鋒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里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劉云此篇似學鮑照而作】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前水復後水古今相續流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遊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月落西上陽餘輝半城樓衣冠照雲日朝下散皇州鞍馬如飛龍黄金絡馬頭行人皆辟易志氣横嵩丘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歎息緑珠成釁讐何如鴟夷子散髪棹扁舟【蕭云此篇嘆時貴寵昔不知退安得無李斯石崇之禍乎】
  郢客吟白雪遺響飛青天徒勞歌此曲舉世誰為傳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千吞聲何足道歎息空淒然【蕭云士負才而不遇能不讀其詩而為之吞聲歎息也歟】
  秋露白如玉團團下庭緑我行忽見之寒早悲歲促人生鳥過目胡乃自結束景公一何愚牛山淚相續物苦不知足得隴又望蜀人生若波瀾世路有屈曲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蕭云此篇言人功成當去奈何懸世不足而謬用心幾百年之内唯及時行樂耳識者觀之豈不可笑歟蓋白之言不盡意意在其中非聖於詩者孰能與於此乎】
  世道日交喪澆風散淳源不採芳桂枝反棲惡木根所以桃李樹吐花竟不言【劉云十字不知何從出不辨其說謂出於成蹊又淺淺知言者也】大運有興没羣動爭飛奔歸來廣成子去入無窮門【劉云結得更超 蕭云此篇見世道如此決意為有道者之歸】
  三季分戰國七雄成亂麻王風何怨怒世道終紛拏至人洞玄象高舉淩紫霞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聖賢共淪没臨岐胡咄嗟【蕭云此篇其作於安史亂離之後遭難被黜之時乎不然何有羨乎古人之高飛遠舉者邪其志亦可哀矣】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蕭云此白深有羨乎避秦之人卒欲全身遠害者乎】
  蓐收肅金氣西陸弦海月秋蟬號階軒感物憂不歇良辰竟何許大運有淪忽天寒悲風生夜久衆星没惻惻不忍言哀歌逮明發【蕭云此悲秋之詩也嗟夫士有志而不遇於時者千載讀之同一興懷也】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喧呼救邊急羣鳥皆夜鳴【劉云非蹊涉是境不知其妙處模寫及此則入神矣】白日耀紫微三公運權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徵兵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别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千去不一囬投軀豈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苖平【蕭云此篇為討雲南而敗歎大臣不能如益禹之佐舜敷文德以來遠人致有覆軍殺將之耻其愛君憂國之意深矣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悲夫】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直木忌先伐芳蘭哀自焚盈滿天所損沈冥道為羣東海沈碧水西關乘紫雲魯連及柱史可以躡清芬【蕭云此篇歎士之不遇知己者曷若效魯連柱史之高舉遠蹈與道為羣以保其身也哉】
  燕臣昔慟哭五月飛秋霜庶女號蒼天震風擊齊堂精誠有所感造化為悲傷而我竟何辜遠身金殿傍浮雲蔽紫闥白日難囬光羣沙穢明珠衆草淩孤芳古來共歎息流淚空沾裳【蕭云此白被讒遭放黜而作哀而不傷怨而不誹】
  孤蘭生幽園衆草共蕪没雖照陽春輝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浙瀝緑豔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蕭云此亦太白自傷而托興也】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羣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蕭云此篇蓋謂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識時之士唯有歸去來而已】
  鳳饑不啄粟所食惟琅玕焉能與羣雞刺蹙爭一餐朝鳴崐丘樹夕飲砥柱湍歸飛海路遠獨宿天霜寒幸遇王子晉結交青雲端懷恩未得報感别空長歎【蕭云此篇白自比之辭蓋謂帝裔疎遠賀知章薦之方蒙知遇懷恩未報而歎息也】
  周穆八荒意漢皇萬乘尊淫樂心不極雄豪安足論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瑤水聞遺歌玉杯竟空言靈跡成蔓草徒悲千載魂【蕭云此篇蓋有諷乎明皇好神仙之事耳】
  八荒馳驚飈萬物盡凋落浮雲蔽頹陽洪波振大壑龍鳳脱網罟飄颻將安託去去乘白駒空山詠塲藿【蕭云此篇謂遭世亂而得脱身羈囚無所依託唯有詠白駒以自遣耳】
  桃花開東園含笑誇白日偶蒙東風榮生此豔陽質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詎知南山松獨立自蕭瑟【蕭云此篇謂士無實行偶然榮遇其寵衰則易於棄捐孰若君子有持操而不改節哉】
  越客採明珠提攜出南隅清輝照海月美價傾皇都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魚目復相哂寸心增煩紆【蕭云此篇謂賢者不遇於世小人衣冠反得位而哂笑焉】
  我到巫山渚尋古登陽臺天空彩雲滅地遠清風來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淪替樵牧徒悲哀【蕭云此太白南遷過巫山懷古而作】
  擬古八首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劉云自然好】黄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劉云不如行子夜中飯】瓶氷知冬寒霜露欺遠客客似落葉飛飄颻不言歸别後羅帶長愁寛去時衣乘月託宵夢因之寄金徽【蕭云此篇傷時行役無期男女不得遂其家室感時而悲者焉】
  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墮當牕懸清光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彈作陌上桑絃聲何激烈風卷遶飛梁行人皆躑躅棲鳥去迴翔但寫妾意若莫辭此曲傷願逢同心者飛作紫鴛鴦【蕭云此篇喻賢懷才抱藝不肯輕許諸人思得同心同德而附之】
  今日風日好明日恐不如春風笑於人何乃愁自居吹簫舞彩鳳酌醴鱠神魚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達士遺天地東門有二疏愚夫同瓦石有才能卷舒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鮒【蕭云此篇謂達士而能與時卷舒者其太白之素忘歟】
  運速天地閉胡風結飛霜百草死冬月六龍頹西荒太白出東方彗星揚精光鴛鴦非越鳥何為眷南翔惟昔鷹將犬今為侯與王得水成蛟龍爭池奪鳳凰北斗不酌酒南箕空揚【蕭云此篇似是諷永王璘不從知王不足與有為而作】
  月色不可掃客愁不可道玉露生秋衣流螢飛百草日月終銷毁天地同枯槁蟪蛄啼青松安見此樹老金丹寧誤俗昩者難精討爾非千歲翁多恨去世早飲酒入玉壺藏身以為寶【劉云其初未有此意肆言及此達之又達 蕭云此篇是反古詩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蓋白之素志欲學神仙猶反騷云】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前後更歎息浮榮何足珍
  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期彩雲重欲贈隔遠天相思無由見悵望涼風前【蕭云此篇喻賢者慕君纔得位而害之者至已欲有所獻而為讒所間也辭微意顯可謂怨而不誹】
  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漢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人生難稱意豈得長為羣越燕喜海日燕鴻思朔雲别久容華晚琅玕不能飯日落知天昏夢長覺道遠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劉云極其愁思語意終健古詩唐詩之異以此而觀人亦以此他人不如太白者情事淺爾謂其詩十九婦人非知白者亦非知詩者 蕭云此篇其太白去國之時所作乎身在江海心居魏闕懷君憂國之意藹然見於言辭之表末四句意是嗟嘆之曰雖遭時昏亂隔絶遠方然愛君之心猶石之堅也辭嚴意婉悲夫】
  沐浴子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處世忌太潔至人貴藏輝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蕭云此篇全括漁父詞意其太白涉難後之辭乎】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大堤曲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煖佳期大堤下淚向南雲滿春風復無情吹我夢魂散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塞下曲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鼔聲隴底聞横行負勇起一戰淨妖氛
  寄遠曲二首
  青樓何所在乃在碧雲中寶鏡挂秋水羅衣輕春風新粧坐落日悵望金屛空念此送短書願因雙飛鴻妾在春陵東君居漢江島一日望花光往來成白道【一作日日采蘼蕪上山成白道】一為雲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飛相思愁落暉何時一相見滅燭解羅衣
  秋浦歌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渡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秦女卷衣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顧無紫宫寵敢拂黄金牀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願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邯鄲才人嫁為厮養卒婦
  妾本崇臺女揚蛾入丹闕自倚顔如花寧知有彫歇一辭玉階下去若朝雲没每憶邯鄲城深宫夢秋月君王不可見惆悵至明發【蕭云此詩太白既黜時借此發興其辭意睠戀宗國繋心於君亦得離騷之遺意歟】
  塞上曲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五原秋草緑胡馬一何驕命將征西極横行陰山側燕支落漢家婦女無顔色轉戰渡黄河休兵樂事多蕭條清萬里瀚海寂無波【蕭云此詩為李靖伐突厥擒頡利斥地北至大漠故太白美頌一時勲德借漢以為喻】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劉云偶然玉門關一語以白登清海跋涉甚長】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顔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閒【呂氏云氣雄一世學者熟味之自然不淺矣】
  獨不見
  白馬誰家子黄龍邊塞兒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風摧寒椶響月入霜閨悲憶與君别年種桃齊蛾眉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枮枝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刼太極長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天公見玉女大笑憶千塲吾欲攬六龍迴車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願與人駐顔光【蕭云此辭雖擬古樂府然其辭意則出於騷肆為怪誕以寄興矣】
  妾薄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妬深情却疎長門一步地不肯暫迴車【劉云似婦人語】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劉云興盡語盡 蕭云此篇亦謂武惠妃奪寵而作辭意淒斷令人感歎】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擣藥成問言誰與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蕭云此篇為貴妃淫亂而作也忠憤之意益於詞外】
  上之囬
  三十六離宫樓臺與天通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恩疎寵不及桃李傷春風淫樂意何極金輿向囬中萬乘出黄道千旗揚彩虹前軍細柳北後騎甘泉東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但慕瑤池宴歸來樂未窮【蕭云此篇言秦皇漢武之幸囬中者不過惑志於神仙而已其諷諫明皇之意歟】
  怨歌行
  十五入漢宫花顔笑春紅君王選玉色侍寢金屏中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寧知趙飛燕奪寵恨無窮沈憂能傷人緑鬢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為空鷫鸘換美酒舞衣罷彫龍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膓斷絃亦絶悲心夜忡忡【蕭云此篇雖宫怨之辭然寄興深遠怨而不誹】
  陌上桑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妾本秦羅敷玉顔豔名都緑條映素手採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顧况復論秋胡寒螿愛碧草鳴鳳棲青梧託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蹰【蕭云此篇言用世之士各有所從】
  白馬篇
  龍馬花雪白金鞍五陵毫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鬭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咤萬戰塲匈奴盡奔逃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蕭云寓貶於褒寄揚於抑深得國風之旨】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鈎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脱劍膝前横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使俠骨香不慙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長干行
  妾髪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牀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顔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囬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送行跡一一生緑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顔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東武吟
  好古笑流俗素聞賢達風方希佐明主長揖辭成功白日在高天迴光燭微躬恭承鳳凰詔歘起雲蘿中清切紫霄迥優游丹禁通君王賜顔色聲價淩煙虹乘輿擁翠蓋扈從金城東寶馬麗絶景錦衣入新豐依巖望松雪對酒鳴絲桐因學揚子雲獻賦甘泉宫天書美片善清芬播無窮一朝去金馬飄落成飛蓬賓客日疎散玉樽亦已空才力猶可倚不慙世上雄閒作東武吟曲盡情未終書此謝知已吾尋黄綺翁【蕭云此篇太白放黜之後自述其志以别知已】

  唐詩品彚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五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五
  正宗【三】
  李白【中】
  贈廬司戶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白雲遙相識待我蒼梧間借問盧躭鶴西飛幾歲還【劉須溪云起意極苦然不復為慘塞者】
  贈秋浦柳少府
  秋浦舊蕭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搖筆望白雲開簾當翠微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贈閭丘處士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竹影掃秋月荷花落古池閒讀山海經散帙卧遙帷且躭田家樂遂曠林中期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贈瑕丘王少府
  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清風佐鳴琴寂寞道為貴一見過所聞操持難與羣毫揮魯邑訟目送瀛洲雲我隱屠釣下爾當玉石分無由接高論空此仰清芬
  嘲魯儒
  魯叟談五經白髪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秦家丞相府不重褎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贈常侍御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復瀟灑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雅匡復屬何人君為知音者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蕭云意謂常若登朝有言不妨及之或者如賈生之召】
  贈丹陽横山周處士惟長
  周子横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淩方壺時枉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閒雲隨舒卷安識身有無抱石耻獻玉沈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何處口銜雲錦書與我忽飛去鳥去淩紫煙書留綺牕前開緘方一笑乃是古人傳故人深相朂憶我勞心曲離居在咸陽三見秦草緑置書雙袂間引領不暫閒長望杳難見浮雲横遠山
  贈何七判官昌浩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劉云起意正同】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雲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劉云自謂素志如此】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勲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羣
  贈武十七諤【并序】
  門人武諤深於義者也質本沈悍慕要離之風濳釣川海不數數於世事聞中原作難西來訪余余愛子伯禽在魯許將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筆而贈
  馬如一疋練明日過吳門乃是要離客西來欲報恩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愛子隔東魯空悲斷腸猿林囬棄白璧千里阻同奔君為我致之輕齎涉淮源精誠合天道不愧遠遊魂【蕭云輕齎涉淮囑之辭也雖未保其必達亦盡吾父子之情而已萬一不幸魂其有知亦可無愧矣】
  贈裴司馬
  翡翠黄金縷繡成歌舞衣若無雲閒月誰可比光輝秀色一如此多為衆女譏君恩移昔愛失寵秋風歸愁苦不窺鄰泣上流黄機天寒素手冷夜長燭復微十日不滿匹鬢蓬亂如絲猶是可憐人容華世中稀向君發皓齒顧我莫相違
  贈新平少年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淩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一遭龍顔君嘯咤從此興千金答漂母萬古共嗟稱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長風入短袂兩手如懷氷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摧殘檻中虎羈紲鞲上鷹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五月梅始黄蠶凋桑柘空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舉鞭放前途獲笑汶上翁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此去爾勿言甘心如轉蓬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結髪未識事所交盡豪雄却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一本此下有脱身白刃裏殺人紅塵中非也】小節豈足言退歸舂陵東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一朝烏裘敝百鎰黄金空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吾兄青雲士然諾聞諸公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棣華倘不接甘與秋草同
  贈范金卿
  君子枉青盼不知東走迷離家未幾月絡緯鳴中閨桃李君不言攀花願成蹊那能吐芳信惠好相招攜我有結緑珍久藏濁水泥時人棄此物乃與燕石齊摭拭欲贈之申眉路無梯遼東慙白豕楚客羞山雞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祇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讀諸葛武侯傳懷贈崔少府叔封昆季
  漢道昔云季羣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赤伏起頹運卧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晚途值子玉華髪同衰榮託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母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贈别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牀覺罷攬明鏡鬢毛颯已霜良圖萎蔓草古貌成枯桑欲道心下事時人疑夜光因為洞庭葉飄落之瀟湘令弟經濟士謫居我何傷濳虬隱尺水著論談興亡客遇王子喬口傳不死方入洞過天地登真朝玉皇吾將撫爾背揮手遂翺翔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遠海動風色吹愁落天涯南星變大火熱氣餘丹霞光景不可迴六龍轉天車荆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功業若夢裏撫琴發長嗟裴生信英邁崛起多才華歷抵海岱豪結交魯朱家復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花雙歌入青雲但惜白日斜窮溟出寶貝大澤饒龍蛇明主倘見收煙霄路非賒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
  贈崔司戶文昆季
  雙珠出海底俱是連城珍明月兩特達餘輝傍照人英聲振名都高價動殊鄰豈伊箕山故特以風期親惟昔不自媒擔簦西入秦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才微惠渥重讒巧生緇磷一去已十年今來復盈旬清霜入曉鬢白露生衣巾側見緑水亭開門列華茵千金散義士四坐無凡賓欲折月中桂持為寒者薪路傍已竊笑天路將何因垂恩儻丘山報德有微身
  酬崔五郎中
  朔雲横高天萬里起秋色壯士心飛揚落日空歎息長嘯出原野凛然寒風生幸遭聖明時功業猶未成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杖策尋英豪立談乃知我崔公生民秀緬邈青雲姿制作參造化託諷含神祗海嶽尚可傾吐諾終不移是時霜飈寒逸興臨華池起舞拂長劍四坐皆揚眉因得窮懽情贈我以新詩又結汗漫期九垓遠相待舉身憇蓬壺濯足弄滄海從此淩倒景一去無時還朝遊明光宫暮入閶闔關但得長把袂何必嵩丘山
  贈清漳明府姪聿
  我李百萬葉柯條布中州天開青雲器日為蒼生憂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雷聲動四境惠與清漳流絃歌詠唐堯脱落隱簪組心和得天真風俗猶太古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戶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舉邑樹桃李垂陰亦流芬河堤繞緑水桑柘連青雲趙女不冶容提籠晝成羣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訟息鳥下階高卧披道帙蒲鞭掛簷枝示耻無撲抶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長嘯無一言陶然上皇逸白玉壺氷水壺中見底清清光同毫髪皎潔照羣情趙北美嘉政燕南播高名過客覽行謡因之頌德聲
  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雙鵝飛洛陽五馬渡江徼何意上東門胡雛更長嘯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廟太白晝經天頹陽掩餘照王城皆蕩覆世路成奔峭四海望長安顰眉寡西笑蒼生疑落葉白骨空相弔連兵似雪山破敵誰能料我垂北溟翼且學南山豹崔子賢主人歡娯每相召胡牀紫玉笛却坐青雲叫楊花滿州城置酒同臨眺忽思剡溪去水石遠清妙雪盡天地明風開湖山貌悶為洛生詠醉發吳越調赤霞動金光日足森海嶠獨散萬古意閒垂一溪釣猿近天上啼人移月邊棹無以墨綬苦來求丹砂要華髪長折腰將貽陶公誚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寄當途趙少府炎
  晚登高樓望木落雙江清寒山饒積翠秀色連州城目送楚雲盡心悲胡鴈聲相思不可見迴首古人情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卷心中與之然託興每不淺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絶巘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
  我攜一尊酒獨上江阻石自從天地開更長幾千尺舉杯向天笑天迴日西照永賴坐此石長垂嚴陵釣寄謝山中人可與爾同調
  下潯陽城汎彭蠡寄黄判官
  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開帆入天鏡直向彭湖東落景轉疎雨晴雲散遠空名山發佳興清賞亦何窮石鏡掛遙月香爐滅彩虹相思俱對此舉目與君同
  宿白鷺洲寄楊江寧
  朝别朱雀門暮棲白鷺洲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緑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因聲玉琴裏蕩漾寄君愁
  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浮雲滅霽景萬物生秋容登樓送遠目伏檻觀羣峰原野曠超緬關河紛雜重清輝映竹日翠色明雲松蹈海寄遐想還山迷舊蹤徒然廹晚暮未果諧心胷結桂空佇立折麻恨莫從思君達永夜長樂聞疎鐘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飄飄江風起蕭颯海樹秋登艫美清夜挂席移輕舟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沓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歸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徒悲蕙草歇復聽菱歌愁岸曲迷後浦沙明瞰前洲懷君不可見望遠增離憂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營上人從弟幼成令問
  朝發汝海東暮棲龍門中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極九霄迥賞幽萬壑通目浩沙上月心清松下風玉斗横網戶銀河耿花宫興在趣方逸歡餘情未終鳳駕憶王子虎溪懷遠公桂枝坐消歇棣華不復同流恨寄伊水盈盈焉可窮
  北山獨酌寄韋六
  巢父將許由未聞買山隱道存跡自高何憚去人近紛吾下兹嶺地閒喧亦泯門横羣岫開水鑿衆泉引屏高而在雲竇深莫能凖川光晝昏凝林氣夕淒緊於焉摘朱果兼得養玄牝坐月觀寶書拂霜弄瑤軫傾壺事幽酌顧影還獨盡念君風塵遊傲爾令自哂
  江上寄元六林宗
  霜落江始寒楓葉緑未脱客路悲清秋永路苦不達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夜分河漢轉起視溟漲濶涼風何蕭蕭流水鳴活活浦沙淨如洗海月明可掇蘭交空懷思瓊樹詎解渇朂哉滄洲心歲晚庶不奪幽賞頗自得興遠與誰豁
  遊敬亭寄崔侍御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視鴛鷺羣飲啄自鳴躍夫子雖蹭蹬瑤臺雪中鶴獨立窺浮雲其心在寥廓時來顧我笑一飯葵與藿世路如秋風相逢盡蕭索腰間玉貝劍意許無遺諾壯士不可輕相期在雲閣
  安陸白兆山桃花喦寄劉侍御綰
  雲卧三十年好閒復愛仙蓬壺雖冥絶鸞鶴心悠然歸來桃花嵒得憇雲牕眠對嶺人共語飲潭猿相連時昇翠微上邈若羅浮巔兩岑抱東壑一嶂横西天樹雜日易隱崖傾月難圓芳草換野色飛蘿搖春煙入遠搆石室選幽開山田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永辭霜臺客千載方來旋
  淮陰書懷寄王宗城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長亭大舶夾雙艣中流鵞鸛鳴雲天掃空碧川嶽涵餘清飛鳬從西來適與佳興并眷言王喬舄婉孌故人情復此親懿會而增交道榮沿洄且不定飄忽悵徂征暝投淮陰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雞一餐感素誠予為楚壯士不是魯諸生有德必報之千金耻為輕緬書羇孤意遠寄棹歌聲
  寄東魯二子【在金陵作】
  吳地桑葉緑吳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别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膓日憂煎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范德機云天下喪亂骨肉離散此北征入門號唾以下意也然彼合此離彼有哭其死此則憐其生彼兼時事此乃单詠要其憂思之正者也】
  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僕離羣遠懷亦有棲遁之志因叙舊以寄之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雲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疇昔在嵩陽同衾卧羲皇緑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僕在鴈門關君為蛾眉客心懸萬里外影滯兩鄉隔長劍復歸來相逢洛陽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迷津覺路失託勢隨風翻以兹謝朝列長嘯歸故園故園恣閒逸求古散縹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人生信多故世事豈唯一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聞君卧石門宿昔契彌敦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高風起遐曠幽人跡復存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
  送張舍人之江東
  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天清一鴈遠海濶孤帆遲白日行欲暮滄波杳難期吳洲如見月千里幸相思
  魯郡東石門送杜甫
  醉别復幾日登臨徧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
  君思潁水緑忽復歸嵩岑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江夏送友人
  雪點翠雲裘送君黄鶴樓黄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鳳無琅玕實何以贈遠遊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送郄昂謫巴中
  瑤草寒不死移植滄江濱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思歸未可得書此謝情人
  送楊山人歸嵩山
  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峯長留一片月挂在東溪松【劉云超然天地間可以不死豈獨不經人道哉】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余鄉送韋八之西京
  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狂風吹我心西挂咸陽樹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時遇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劉云同是瞻望不及之意能者自然】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
  秦地見碧草楚謠對清樽把酒爾何思鷓鴣啼南園余欲羅浮隱猶懷明主恩躊躇紫宫戀孤負滄洲言終然無心雲海上同飛翻相期乃不淺幽桂有芳根【蕭云此詩非一飯不忘君者乎】
  五松山送殷淑
  秀色發江左風流奈若何仲文了不還獨立揚清波載酒五松山頹然白雲歌中天度落月萬里遙相過撫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明日别離去連峯鬱嵯峨【劉云此其淺易者意亦灑然】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秋風度江來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水客弄歸棹雲帆卷輕霜扁舟敬亭下五兩先飄揚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思君無歲月西眺阻河梁
  送韓凖裴政孔巢父還山
  獵客張兔罝不能挂龍虎所以青雲人高歌在巖戶韓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復秀出俱與雲霞親峻節淩遠松同衾卧磐石斧氷寒泉三子同二屐時時或乘興往往雲無心出山揖牧伯長嘯輕衣簪昨霄夢裏還云弄竹溪月今晨魯東門悵飲與君别雪崖滑去馬蘿逕迷歸人相思若煙草歷亂無冬春
  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龍虎謝鞭策鵷鸞不司晨君看海上鶴何似籠中鶉獨用天地心浮雲乃吾身雖將簪組狎若與煙霞親季父有英風白眉超常倫一官即夢寐脱屣歸西秦竇公敞華筵墨客盡來臻燕歌落湖鴈郢曲囬陽春征馬百度嘶遊車動行塵躊躇未忍去戀此四座人餞離駐高駕惜别空慇懃何時竹林下更與步兵鄰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廓落青雲心結交黄金盡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哂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巨源咄石生何事馬啼間緑蘿長不厭却欲還東山君為魯曾子拜揖高堂裏叔繼趙平原偏承明主恩風霜推獨坐旌節鎮雄藩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才高幕下去義重林中言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峽猿東風春草緑江上候歸軒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
  魯國一杯水難容横海鱗仲尼且不敬况乃尋常人白玉換斗粟黄金買尺薪閉門木葉下始覺秋非春聞君向西遷地即鼎湖鄰寶鏡匣蒼蘚丹經埋素塵軒后上天時攀龍遺小臣及此留惠愛庶幾風化淳魯縞如白煙五縑不成束臨行贈貧交一尺重山岳相國齊晏子贈行不及言託陰當樹李忘憂當樹萱他日見張禄綈袍懷舊恩
  送楊少府赴選
  大國置衡鏡凖平天地心羣賢無邪人朗鑑窮情深吾君詠南風衮冕彈鳴琴時泰多美士京國會纓簪山苖落磵底幽松出高岑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流水非鄭曲前行遇知音衣工剪綺繡一悞傷千金何惜刀尺餘不裁寒女衾我非彈冠者感别但開襟空谷無白駒賢人豈悲吟大道安棄物時來或招尋爾見山吏部當應無陸沈
  送薛九被讒去魯
  宋人不辨玉魯賤東家丘我笑薛夫子胡為兩地遊黄金銷衆口白璧竟難投梧桐生蒺藜緑竹乏佳實鳳凰宿誰家送與羣雞匹田家養老馬窮士歸其門蛾眉笑躄者賓客去平原却斬美人首三千還駿奔毛公一挺劍趙楚兩相存孟嘗悦狡兔三窟賴馮諼信陵奪兵符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為李園賢哉四公子撫掌黄泉裏借問笑何人笑人不好士爾去且勿諠桃李竟何言沙丘無漂母誰肯飯王孫
  别魯頌
  誰道泰山高下却魯連節誰云秦軍衆摧却魯連舌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劉云收得意象高迥自切事情】夫子還倜儻攻文繼前烈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劉云古意選語】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别杜補闕范侍御
  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歇鞍憇古木解帶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飈吹雲歸碧海夕鴈没青天時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贈别王山人歸布山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還歸布山隱興入雲天高爾去安可遲瑤草恐衰歇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一作衣】傲然遂獨往長嘯開巖扉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願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
  留别賈舍人至二首
  秋風吹胡霜凋此簷下芳折芳怨歲晚離别悽以傷謬攀青瑣賢延我於此堂君為長沙客我獨之夜郎勸此一杯酒豈惟道路長割珠兩分贈寸心久不忘何必兒女仁相看淚成行
  大梁白雲起飄颻來南洲裴徊蒼梧野十見羅浮秋鰲挾山海傾四溟揚洪流意欲托孤鳳從之摩天遊鳳苦道路難翺翔還昆丘不肯銜我去哀鳴慙不留遠客謝主人明珠難暗投拂拭倚天劍西登岳陽樓長嘯萬里風掃清胷中憂誰念劉越石化為繞指柔
  留别金陵諸公
  海水昔飛動三龍分戰爭鍾山危波瀾傾側駭奔鯨黄旗一掃蕩割壤開吳京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羣英地扇鄒魯學詩騰顔謝名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尋廬峰頂先遶漢水行香爐紫煙滅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揮手緬含情
  將遊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談皓
  秦欺趙氏璧却入邯鄲宫本是楚家玉還來荆山中丹彩瀉滄溟清暉淩白虹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卓絶道門秀談玄乃支公延蘿結幽居剪竹繞芳叢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虚空憶我初來時蒲桃開景風今兹大火落秋葉黄梧桐水色夢沅湘長沙去何窮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留别廣陵諸公【一作留别邯鄲故人】
  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金羈絡駿馬錦帶横流泉寸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晚節覺此疎獵精草太玄空名束壯士薄俗棄高賢中迴聖明顧揮翰凌雲煙騎虎不敢下攀龍忽墮天還家守清真孤潔勵秋蟬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卧海不關人租税遼東田乘興忽復起棹歌溪中船臨醉謝葛強山公欲倒鞭狂歌自此别垂釣滄浪前

  唐詩品彚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六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六
  正宗【四】
  李白【下】
  㝷山僧不遇作【金陵】
  石徑入丹壑松門閉青苔閒堦有鳥跡禪室無人開窺牕見白拂挂壁生塵埃使我空歎息欲去仍裴徊香雲徧山起花雨從天來已有空樂好况聞清猿哀了然絶世事此地方悠哉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却顧所來徑蒼蒼横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荆扉緑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過汪氏别業
  遊山誰可棲子明與浮丘疊嶺礙河漢連峰横斗牛汪生面北阜池館清且幽我來感意氣搥炰列珍羞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晉志宣城郡隆陽縣乃仙人陵陽竇子明所居也】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凉喜遇薛員外
  翛然金園賞遠近合晴光樓臺成海氣草木皆天香忽逢青雲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熱風生松下凉呑討破萬象褰窺臨衆芳而我遺有漏與君用無方心垢都已滅永言題禪房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蒼厓渺難涉白日忽欲晚未窮三四山巳歷千萬轉寂寂聞猿愁行行見雲收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谿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丹丘遥相呼顧我忽而哂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閒留歡達永夜清曉方言還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心愛名山遊身隨名山遠羅浮麻姑臺此去或未返遇君逢池隱就我石上飯空言不成歡強笑惜日晚緑水向鴈門黄雲蔽龍山歎息兩客鳥裴徊吳越間共語一執手留連夜將久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酒來笑復歌興酣樂事多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明晨掛帆席離恨滿滄波
  㝷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鴈度秋色遠日靜無雲時客心不自得浩漫將何之忽憶范野人閒園養幽姿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城壕失往路馬首迷荒陂不惜翠雲裘遂為蒼耳欺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為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他筵不下筯此席忘朝饑酸棗垂北郭寒瓜蔓東籬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風流自蕩謔浪偏相宜酣來上馬去却笑高陽池
  遊南陽清泠泉
  惜彼落日暮愛比寒泉清西輝逐流水蕩漾遊子情空歌望雲月曲盡長松聲
  遊秋浦白笴陂
  白笴夜長嘯爽然谿谷寒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天借一明月飛來碧雲端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登新平樓
  去國登兹樓懷歸傷暮秋天長落日遠水浄寒波流秦雲起嶺樹胡鴈飛沙洲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挂席江上待月有懷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鈎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同遊耿耿金波裏空瞻鳷鵲樓【漢書注鳷鵲觀在雲陽甘泉宫也】
  大庭庫
  朝登大庭庫雲物何蒼然莫辨陳鄭火空霾鄒魯煙我來㝷梓慎觀化入寥天古木朔氣多松風如五絃帝圖終冥沒歎息滿山川【杜預左傳注大庭氏古國名在魯城内魯於其庭作庫登高以望氣昭公十八年五月宋衛陳鄭火梓慎登大庭庫望之曰宋衛陳鄭也數日皆來告火】
  與從姪杭州刺史良遊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疊嶂隔遥海當軒寫歸流轉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衡嶽有闡士五峰秀真骨見君萬里心海水照秋月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洒以甘露言清凉潤肌髪明湖落天鏡香閣凌銀闕登眺餐惠風新花期啓發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築臺像半月迴向高城隅置酒望白雲商飈起寒梧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鏡湖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蹰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門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别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同友人舟行遊台越作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挂席汎溟渤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髪古人不可攀去若浮雲沒願言弄倒景從此鍊真骨華頂窺絶溟蓬壺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緑芳歇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遊謝氏山亭
  淪老臥江海再歡天地清病閒久寂寞歲物徒芬榮借君西池遊聊以散我情掃雪松下去捫蘿石道行謝公池塘上春草颯已生花枝拂人來山鳥向我鳴田家有美酒落日與之傾醉罷弄歸月遥欣稚子迎
  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
  昔為大堤客曾上山公樓開牕碧嶂滿拂鏡滄江流高冠佩雄劒長揖韓荆州此地别夫子今來思舊遊朱顔君未老白髪我先秋壯志恐蹉跎功名若雲浮歸心結遠夢落日懸春愁空思羊叔子墮淚峴山頭
  金陵鳳凰臺置酒
  置酒延落景金陵鳳凰臺長波謝萬古心與雲俱開借問往昔時鳳凰為誰來鳳凰去巳久正當今日囬明君越羲軒天老坐三台豪士無所用彈絃醉金罍東風吹山花安可不盡杯六帝沒幽草深宫冥緑苔置酒勿復道歌鐘但相催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時賊逼華容縣】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雲造化闢川岳了然楚漢分長風鼔横波合沓蹙龍文憶昔傳遊預樓船壯横汾今兹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尊洞庭羅三軍黄花不掇手戰皷遥相聞劒舞轉頹陽當時日停曛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齷齪東籬下淵明不足羣
  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覽無不極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秋色何蒼然際海俱澄鮮山青滅遠樹水緑無寒煙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風清長沙浦霜空雲夢田曕光惜頹髪閲水悲徂年北渚既蕩漾東流自潺湲郢人唱白雪越女歌採蓮聽此更斷腸憑厓淚如泉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樹陂下余新名此潭】
  康樂上官去永嘉遊石門江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我來想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積雪萬壑盡啼猿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掃厓去落葉席月開清尊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迴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此中得佳境可以絶囂喧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别後經此地為余謝蘭蓀
  望廬山瀑布水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裏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劉云奇俊不復可道】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顔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遊太山五首
  四月上太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馬跡遶碧峰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絶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顔捫蘿欲就語却掩青雲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歎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黄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閒偶然值青童緑髪雙雲鬟咲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顔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衆神衛我形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两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揺空碧千峰爭攅聚萬壑絶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於此鍊玉液
  陪族叔當塗宰遊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開疑是海上雲飛空結樓臺升公湖山秀粲然有辨才濟人不利已立俗無嫌猜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閒居清風亭左右清風來當暑䕃廣殿太陽為裴徊茗酌待幽客珍盤薦彫梅飛文何洒落萬象為之摧季父擁鳴琴德聲布雲雷雖遊道林室亦舉陶潛杯清樂動諸天長松自吟哀留歡若可盡刼石乃成灰
  春陪商州裴使君遊石娥溪【時欲東遊遂有此贈】
  裴公有仙標拔俗數千丈澹蕩滄洲雲飄颻紫霞想剖竹商洛間政成心巳閒蕭條出世表冥寂閉玄關我來屬芳節解榻時相悦褰帷對雲峰揚袂指松雪蹔出東城邊遂遊西巖前横天聳翠壁噴壑鳴紅泉尋幽殊未歇愛此春光發溪傍饒名花石上有好月命駕歸去來露華生翠苔淹留惜將晚復聽清猿哀清猿斷人腸遊子思故鄉明發首東路此歡焉可忘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姪高座寺僧中孚
  鍾山抱金陵霸氣昔騰發天開帝王居海色照宫闕羣峰如逐鹿奔走相馳突江水九道來雲端遥明沒時遷大運去龍虎勢休歇我來屬天清登覽窮楚越吾宗挺禪伯特秀鸞鳳骨衆星羅青天明者獨有月冥居順生理草木不剪伐煙牕引薔薇石壁老野蕨吳風謝安屐白足傲履襪幾宿一下山蕭然忘干謁談經演金偈降鶴舞海雪時聞天香來了與世事絶佳遊不可得春風惜遠别賦詩留巗屏千載庶不滅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此墩即晋太傅謝安與右軍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士之志余將營園其上故作是詩也】
  晉室昔横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虎闘朝昏胡馬風漢草天驕戲中原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衆戈甲如雲屯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談笑遏横流蒼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憑覽周地險高標絶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地古雲物在臺傾禾黍繁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彫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慙漂母三謝不能餐
  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裏長桃花飛緑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懷宋玉訪古一霑裳
  上三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盡青山無到時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江行寄遠
  刳木出吳楚危槎百餘尺疾風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别時酒猶在己為異鄉客思君不可親愁見江水碧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緑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暝色湖上來微雨飛南軒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還惜詩酒别深為江海言明朝廣陵道獨憶此傾樽
  郢門秋懷
  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朔風正揺落行子愁歸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鴈度瀟湘煙清曠諧宿好緇磷及此年百齡何蕩漾萬化相推遷空謁蒼梧帝徒尋溟海仙已聞蓬海淺豈見三桃圓倚劍增浩歎捫襟還自憐終當遊五湖濯足滄浪泉
  自巴東舟行經瞿塘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還題壁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始經瞿塘峽遂步巫山巔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飛步淩絕頂極目無纎煙却顧失丹壑仰觀臨青天青天若可捫銀漢去安在望雲知蒼梧記水辨瀛海周遊孤光晚歷覽幽意多積雪照空谷悲風鳴森柯歸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巳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響啾啾辭山不忍聽揮策還孤舟
  蘇武
  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白鴈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絶渇飲月窟水飢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濳匿遊下邳豈曰非智勇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唯見碧流水曾無黄石公歎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望鸚鵡洲懷禰衡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黄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羣英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商山四晧
  白髪四老人昂藏南山側偃蹇松雪間冥翳不可識雲牕拂青靄石壁横翠色龍虎方戰争於焉自休息秦人失金鏡漢祖昇紫極隂虹濁太陽前星遂淪匿一行佐明聖倏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胷臆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難測飛聲塞天衢萬古仰遺跡【劉云首尾無俗意一似古題】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緑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劉云平易近情自有天趣蕭云燕草如絲興征夫懷歸秦桑低枝興思婦斷腸未意貞潔非外物所能動此詩可謂得詩人不淫不誹之體矣】
  寓言
  長安春色歸先入青門道緑楊不自持從風欲傾倒海燕還秦宫雙飛入簾櫳相思不相見托夢遼城東
  待酒不至
  玉壺繫青絲沽酒來何遲山花向我笑正好銜杯時晚酌東山下流鶯復在兹春風與醉客今日乃相宜
  望月有感
  清泉映踈松不知幾千古寒月揺清波流光入牕戶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落日憶山中
  雨後煙景緑晴天散餘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願遊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對酒憶賀監
  狂客歸四明山隂道士迎勑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感興四首
  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宛轉入宵夢無心向楚君錦衾抱秋月綺席空蘭芬茫昧竟誰測虚傳宋玉文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吹笙吟松風汎席窺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煉金骨欲逐黄鶴飛相呼向蓬闕【蕭云此篇喻賢者相招以求禄仕者】
  西國有美女結樓青雲端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高節不可奪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為人所觀安得配君子共乘雙飛鸞【蕭云此篇喻賢者不輕去就復恐老之將至於時無聞思見君子事之以共禄位也】
  洛浦有宓妃飄颻雪爭飛輕雲拂素月了可見清輝解珮欲西去含情詎相違香塵動羅襪緑水不沾衣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好色傷大雅多為世所譏
  廬山東林寺夜懷
  我尋青蓮宇獨往謝城闕霜清東林鐘水白虎谿月天香生虚空天樂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髪湛然冥真心曠刧斷出沒
  春日獨酌二首
  東風扇淑氣水木榮春暉白日照緑草落花散且飛孤雲還空山衆鳥各已歸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對此石上月長醉歌芳菲
  我有紫霞想緬懷滄洲間思對一壺酒澹然萬事閒横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長空去鳥沒落日孤雲還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顔
  獨酌
  春草如有意羅生玉堂隂東風吹愁來白髪坐相侵獨酌歡孤影閒歌面芳林長松爾何知蕭瑟為誰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間琴過此一壺外悠悠非我心
  春日醉起言志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欲歎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劉云流麗酣暢欲勝淵明者以其尤易也詩皆如此何以沉著為哉 范云諸五言皆有晉宋間風而此更超然】
  月下獨酌四首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劉云古無此奇】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裴徊我舞影淩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劉云凡情俗態終以此安得不為改觀】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巳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聖賢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劉云纒綿散朗漸入真趣言語之悟入如此】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窮通與脩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辭粟臥首陽屢空飢顔囘當代不樂飲虚名安用哉蠏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久臥青山雲遂為青山客山深雲更好賞弄終日夕月銜樓間峰泉漱階下石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鼯啼桂方秋風滅籟歸寂緬思洪厓術欲往滄海隔雲車來何遲撫巳空歎息
  尋陽紫極宫感秋作
  何處聞秋聲翛翛北牕竹迴薄萬古心攬之不盈掬靜坐觀衆妙浩然媚幽獨白雲南山來就我簷下宿嬾從唐生決羞訪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野情轉蕭散世道有飜覆陶令歸去來田家酒應熟【劉云其自然不可及矣束坡和此有餘終涉擬議】
  秋夕書懷【一作秋日南遊書懷】
  北風吹海鴈南渡落寒聲感此瀟湘客凄其流浪情海懷結滄洲霞想遊赤城始探蓬壺事旋覺天地輕澹然吟高秋閉臥瞻太清蘿月掩空幕松霜結前楹滅見息羣動獵微窮至精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蕭云此詩太白謫逐之詩作月能以仙游自解可謂素患難而善處者矣】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茫茫大夢中惟我獨先覺騰轉風火來假合作容貌滅除昬疑盡領畧入精要澄慮觀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後際始知金仙妙幸逢禪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喪雲山豈殊調清風入虚空明月見談笑怡然青蓮宫永願恣遊眺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醉來脱寶劍旅憩高堂眠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開軒聊直望曉雪河氷壯哀哀歌苦寒鬱鬱獨惆悵傅說版築臣李斯鷹犬人歘起匡社稷寧復長艱辛而我胡為者歎息龍門下富貴未可期殷憂向誰寫去去淚滿襟舉聲梁甫吟青雲當自致何必求知音
  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緑綺西下蛾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金陵聽韓侍御吹笛
  韓公吹玉笛倜儻流英音風吹繞鍾山萬壑皆龍吟王子停鳳管師襄掩瑶琴餘韵波江去天涯安可㝷
  詠鄰女東牕海石榴
  魯女東牕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緑水未足比光輝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
  贈黄山胡公求白鷴
  聞黄山胡公有雙白鷴蓋是家雞所伏自小馴狎子無驚猜以其名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鳥耿介尤難畜之余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輟贈於我唯求一詩聞之欣然適會宿意因援筆三叫文不加點以贈之
  請以雙白壁買君雙白鷴白鷴白如錦白雪耻容顔照影玉潭裏刷毛琪樹間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閒我願得此鳥翫之坐碧山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西清詩話云李太白詩逸態凌雲映照千載然時作齊梁間人體段畧不近渾厚】

  唐詩品彚卷六

(0)

相关推荐

  • 在園雜志卷二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遼海劉廷璣 華光殿宴聯句餘韻 題屈原祠 徐州使院 內宴應制 題齊山翠微亭 湳牙山 普安道中 入緬取賊早發金沙江 軍回 寄涇州守李宏 蠅 梅子 塔頂 題壁 登石門驛 ...

  • 在園雜志卷三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遼海劉廷璣撰 詞曲莫溯剏始近則考之嘯旨唐孫廣謂某君授王母母授南極真人遞至廣成子風后嘯父務光堯舜禹其說甚誕後晉孫登蘇門一嘯猶襲其傳登仙去此道湮沒不復聞矣雖有權輿正畢 ...

  • 東北輿地釋略卷四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興義景方昶撰 完水 布特哈土城 闊濼海子 雙泉海 和林城 起輦谷 ○完水 北史烏洛侯國在地豆干北去代都四千五百餘里其國西北有完水合於難水其小水皆注於難東入海又西北 ...

  • 高棅《唐诗品汇》62-79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六十二 明 高棅 編 五言律詩七 大家 杜甫 登兖州城樓[開元二十四年後作]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劉須溪云俯仰感慨語何地無之]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從來多古 ...

  • 高棅《唐诗品汇》7-21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七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七 大家[一] 杜甫[上] [唐史本傳云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沈宋等研揣律詩競相沿襲逮開元間稍裁雅正然而人得一皆自名所長甫乃渾涵汪洋千彚萬狀兼古 ...

  • 高棅《唐诗品汇》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六十二 明 高棅 編 五言律詩七 大家 杜甫 登兖州城樓[開元二十四年後作]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劉須溪云俯仰感慨語何地無之]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從來多古 ...

  • 高棅《唐诗品汇》(1)

    欽定四庫全書 唐詩品彚卷七 明 高棅 編 五言古詩七 大家[一] 杜甫[上] [唐史本傳云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沈宋等研揣律詩競相沿襲逮開元間稍裁雅正然而人得一皆自名所長甫乃渾涵汪洋千彚萬狀兼古 ...

  • 甲寅:硕果品汇之木

    甲寅 硕果品汇之木也,果当禄食,先要有人看守,方免埤倪标窃,再无刑害冲破,得保累实珠玑,加以根叶苞茂,财官并着,则享专禄果报,若无看守,名利虚花,或有刑冲.福禄自耗,看守维何,庚辛是也,但辛不如庚耳. ...

  • 嘉品汇丨三伏天的扇子,背后竟有这么多雅趣

    作为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国嘉德每年经手的艺术品数以万计,堪比顶级艺术博物馆.这其中有很多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俱佳的珍品力作,往往在拍卖会上惊鸿一现,就被买家购藏,再见无期.为此,我们特地开辟&l ...

  • 嘉品汇丨石渠漫谈二:书画著录的扛鼎巨帙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古来的宫廷收藏,或称内府收藏,或称秘阁收藏.<石渠宝笈>典出班固<西都赋>:"天禄.石渠,典籍之府."自汉 ...

  • 嘉品汇丨宋元明清翰墨留韵(上)

    书法,以毛笔为工具书写汉字,以灵动.丰富.抽象的线条记录书家的身体动作,传递书家的思想情感,一笔一画即能触动观者的心灵深处.在近三十年的拍卖历程中,中国嘉德有幸与历代先贤名家法书墨迹相遇,在此特甄选往 ...

  • 悦读丨茹喜斌:暮读唐诗品夕阳

    唐代诗人每写夕阳,必发乎于人物.动态.心理.情绪,甚至故事和情节, 故多成传世之作. 李商隐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含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亦有生命黄昏的忧伤.诗中夕阳,喻合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