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 江南轶事(散文)
江南轶事
作者:梁国政
主编:非 鱼
杭州的交通秩序良好,早已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一位网友发自内心感慨,在网上赞叹道:杭州交通秩序治理的成功经验,应归于市长的魄力。因此他建议,这位市长应调交通部任部长,也许更适合一些。虽然是建言,并且是一句茶余饭后的闲谈,或许也是网友发自肺腑的心声,同时也说明了社会进步,海纳百川,广集百家之言的表现。
故地重游,目睹城市的巨变固然感慨颇多。但还未去之前,一个问题始终在心里打着闷鼓,那就是想应证一下,早已风传天下的“车让人”是否戏言。
江南几日,感受最深刻之事,莫过于市民人柔情似水、文明谦恭的良好风范处处展现。无论住在美丽水乡乌镇也好,还是漫步于绿树成荫、烟波浩淼的西子湖畔也罢;亦或行走于繁华街头巷尾,步入人车川流不息的公路两旁,凡行人穿越路面行走在斑马线上时,不闻汽车喇叭鸣笛,不见车辆强穿急行,谦谦君子耐心静候,直至行人完全通行不见踪影时,驾车者方才缓锾而行。以人为本行人至上的良好驾驶美德,像无声命令在整个城市蔚然成风,也未耳闻有违规行为破例。温良恭俭让,已融入民风淳朴的民众之中。
敬重客人,表现出温文尔雅的场面随处可见。以购物、就餐为例,不见插队拥堵,没有吵闹打骂,更无街头巷尾出现的民事纠葛,处处彰显江南婉约谦恭的良好素质与精神文明风尚,尤如一坛醇香美酒,更具诱人的独特魅力。置身于平安静谧环境之中,便会敞开胸怀,放开手足观光游览尽情享受江南美景,有什么值得担忧牵挂的呢?
蒙蒙细雨中古镇风格独特。历经岁月苍桑的七里塘和乌镇,彰显出了江南特有而古老的文化底蕴与韵味。从斑驳陆离的古老城墙,小桥房舍,到潺潺流淌的运河溪流,去追寻江南古镇太多太多的动人故事。饮水思源,跨进文学巨匠茅盾先生故居,虔诚地站在他的身旁,毕恭毕敬,零距离聆听先生的教诲,遐想着先生从古镇小巷深处走出去,在破旧的乌蓬船里和昏暗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写出一篇篇声讨黑暗社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战斗檄文。一部部揭露黑统治的巨著,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事件,都是先生从社会底层挖掘后跃然于纸上。与鲁迅先生和革命的文艺家们一道,跟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步伐,一步一个足印,扛起左翼文学家大旗,用犀利的文字如投枪匕首般,刺向国民党反动政府。
从先生那里出来后,便陶醉于小巷中,陶醉于荡漾在穿越街巷溪流中的乌蓬船里,一枕黄粱,梦想向先生学习。但不知今生能否写出点人模狗样、可供人阅读的诗句与华章?
美梦在街边小巷转悠时嘎然停止,一个陌生小伙的呼叫打断了我的美梦,原来热情洋溢的小伙子,正邀我进店憩息。精疲力竭的我求之不得,此刻岂能不感动万分?但既不购物,又何可赐坐?半天也悟不出道理来。那小伙其实并非推销自家商品,却如此盛情如此豁达,静思琢磨之后,原来正是江南文化底蕴的厚重,文学巨匠作品的熏淘,铸就了古镇的文明。民族文化的精髓,使淳朴的民风传承不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减。
改革开放使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同时,也面临瞬间万变的形势和从未有过的现象,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处理。无论城市交通秩序,还是精神文明,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利用,都应该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对待。借鉴和学习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文学巨匠茅盾陈列馆里/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梁国政,宜宾市人,市作协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报刊及网络,收入《文华杯全国小说征文选》《相约北京征文精品选》《那一片云》《蜀南新闻选》《山南圣地》《从这里进西藏》《我们的保护野生动物故事》《宜宾百科全书》《宜宾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