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烈堡宫游记

  行走丹麦,发现丹麦的城堡多得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值得去的当属菲德烈堡。菲德烈堡是丹麦国王及皇室的寝宫,它位于丹麦西兰岛北部,离哥本哈根约35公里处的小城海勒欧。菲德烈堡是北欧现存的最显赫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其建筑群坐落在湖水中的三个小岛上。每当天气晴朗,菲德烈堡倒映在湖水中,宛如一座水上宫殿,因此菲德烈堡被人们冠以“丹麦的凡尔赛宫”和“水晶宫”的美称。

  这座外表惊艳的城堡有着许多神奇的历史,菲德烈堡的名字来源于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菲德烈堡的前身是丹麦贵族的一座私人庄园,在中世纪时,当时的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为了讨好王后苏菲,他西兰岛南部的奈斯特维士的一座森林寺院,与贵族交换了这座私人庄园。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原来贵族庄园的基础上改建成皇室行宫,从此这座庄园被易名为菲德烈堡。

  当时的菲德烈堡只不过是一座建在湖中最南部小岛上的两层楼,建筑规模很小。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四世继位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此大兴土木,拆除了原有的部分建筑,在原地建造王宫、寝宫、教堂,最终将菲德烈堡建成为荷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群,之后的历代丹麦国王都把它作为寝宫。

  走过一条用石块彻成的宽阔石桥,就进入了菲德烈堡建筑群的第一座小岛,穿过一座石头雕彻的高大券门后,一条长长的甬道出现在面前,甬道两旁是用红砖建造的围墙和瓦房,从布局上看这里应该是当时保卫城堡的皇家御林军的军营。甬道的尽头又是一座券门,门后是一座石桥连接着一座高大的塔楼。

  穿过塔楼下的券门,就进入了菲德烈堡建筑群的第二座小岛,小岛中间是一块长方形的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建有两幢对称的红色建筑。当年,国王入住菲德烈堡时,这两座建筑是供王室成员、内阁大臣及侍从居住的。在广场正北方向有一座石桥连接着菲德烈堡建筑群的主要宫殿,国王有时在城堡内与大臣们商议国事、处理政务,为了联系方便,在三岛之间都建造了石桥。

  广场的正中央是一座以海神波赛冬为主题的雕像喷泉,喷泉中央是用白沙石砌成的四边形的多层塔柱,威武的海神站在塔柱上,左手执三股叉,右手高指天空,似乎在宣称他对海洋权力。塔柱四周分布着形态各异的铜铸神女和神童,喷泉的池沿上分布着六座海神武士雕像,每尊人物像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极富张力,这座造型别致的雕像喷泉衬托出身后威严的城堡。

  这座雕像喷泉是当时的德国皇帝送给丹麦国王的礼物,由雕刻家阿德林.戴弗里斯在布拉格浇铸而成,然后运抵丹麦的。1659年,丹麦在同瑞典的战争中战败,瑞典人一度占领了菲德烈堡,将菲德烈堡中的物品劫掠一空,雕像喷泉也被抢走。如今,抢走的那座雕像喷泉矗立在斯德哥尔摩杜罗特宁赫姆宫的庭院中,现在的这座雕像喷泉是1888年重新铸造的复制品。

  雕像喷泉中的每一尊神像和每一只海兽都喷涌着水柱,这些水柱在空中交汇成各种规则的图案。喷泉底座是用大理石和花岗石砌成,四周有细小的喷水孔围绕,喷水孔向上喷射出一条条水柱,一直喷向中央塔柱的女神周围,女神笼罩在千千万万的四散的水珠子中,露出了裸体的丰美姿影,像一个不朽的精灵,给喷泉平添了几分朦胧的美,几分神秘的色彩。在阳光下,从天而降的雨花将整座喷泉打扮的光耀夺目,斑谰晶莹,使人赏心悦目。

  站在广场上放眼望去,城堡的全貌尽现眼中。菲德烈堡的所有建筑一律采用红砖砌就,白沙石装饰,所有的建筑之都有山墙相连,使三座小岛上的建筑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屋顶及塔顶都包着青铜,配以精美浮雕的山墙和覆盖琉璃的建筑正面,极尽精巧奢华之能事,显得华丽气派,精美绝伦,宛如童话世界中仙女居住的宫殿。

  第三座小岛上的内城是菲德烈堡的精华部分,为三边式建筑,正面和右翼为宫殿,左翼为教堂。通往内城的桥头立有两根高大的石柱,柱顶立有两尊神像,在内城券门两侧的墙上共立有12尊人物雕像。内城是丹麦国王的主要活动场所,城堡内的建筑群中最醒目的是高92米的皇家教堂,它的尖形塔顶汇同其他建筑的尖形塔顶,构成了当时特有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

  走过通往内城的石桥,来到一个不太大的院落,院落正面是进入宫殿的主要出入口,它是由两层10座券门组成的建筑,券门上有许多的神话人物雕塑和精美的浮雕。

  进入宫殿内,迎面是菲德烈堡博物馆的接待室,右边是商店,出售有关菲德烈堡的旅游纪念品。向左便来到了玫瑰厅,玫瑰厅也被称为骑士厅。据说,这里是当年供皇室贵族使用的餐厅,现在的玫瑰厅是仿造克里斯蒂安四世时的餐厅重建的。

  玫瑰厅里的装饰非常的华丽,五根孔雀石的柱子顶端分出四条拱券支撑着天花板,天花板上雕刻有繁复的装饰,这使建筑的内部空间高旷、线条简洁、轻盈美观。四周墙壁上贴着缝合细致的小牛皮,其上用金丝编织出精美图案。玫瑰厅在克里斯蒂安四世时被称为骑士厅,因此大厅里陈列着古代骑士的盔甲。

  菲德烈堡中的皇家教堂虽然位于城堡的一层,但是参观还是要上到二楼才行。从玫瑰厅旁的盘旋楼梯拾级而上,顺着长廊就来到了皇家教堂的二层走廊,在这里可以看到教堂的全貌。这座美丽而独特的文艺复兴式教堂是菲德烈堡内最晶莹剔透,圣洁无暇之地。这座气势宏伟的教堂在17至19世纪中,一直是历代丹麦国王加冕的地方。

  从克里斯蒂安四世起这里就成为菲德烈堡的教区教堂,内部全部由华丽的大理石进行装潢,从教堂的顶层可以欣赏到教堂那美轮美奂的各类装饰。1859年,菲德烈堡的大部分建筑都被一场大火焚毁,只仅存了这座教堂。因为侥幸逃过了大火,教堂内部华丽的大理石装潢,才得以保留下来。

  这座气势宏伟的教堂自1693年作为丹尼布洛骑士团的骑士教堂使用,教堂的长廊挂满了象征荣誉使命的骑士盾牌便是见证。盾牌上绘着大象骑士团和丹尼布洛骑士团的纹章,它们与不时加入的全新纹章交相辉映。在古代的军队中盾牌是很普遍的防护装备,每个皇家骑士团和贵族的家族骑士团都有一套固定的纹章,其样式往往与家族的起源和特点有关,一般来说纹章会被涂在盾牌之上,有时贵族也会在领地内设置纹章,以表明土地的所有权。

  在教堂二层的南端装有一台有着400年历史的管风琴,这台乐器的建造时间可以追溯到1610年。由于教堂在1859年的大火中幸存,这台管风琴也侥幸逃过了大火的焚毁。据说,每周四下午1点半,菲德烈堡教堂的风琴手都会用这台风琴为游客演凑30分钟的乐曲。

  说起这座教堂,它还有着一段现代“灰姑娘”童话的故事。1995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二王子约瑟姆在香港工作期间,爱上了聪明而漂亮的平民女子文雅丽,女王钦定在菲德烈堡教堂为二人举办婚礼,文雅丽成为了欧洲王室历史上第一位亚裔王妃。婚后,文雅丽王妃积极参与慈善和外交事业,颇受国民爱戴,在世人心中有着和英国黛安娜王妃一样的美好形象。虽然他们的浪漫姻缘以离婚做为结局,但现在许多丹麦人对这段佳话还是一直津津乐道。如今,菲德烈堡内还保存着他们结婚的礼服。

  菲德烈堡作为丹麦国王的寝宫,在丹麦众多的古堡中占有显赫的地位。每位国王均在这里举行登基加冕和进行重要的宗教仪式活动,丹麦历史上几次重大事件也都发生在堡内。1721年,丹麦和瑞典在此签署了《菲德烈堡和约》,从而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两国之间的敌对状态。北欧大战结束后,丹麦王室在距菲德烈堡几英里外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和平宫做为新的寝宫,而将菲德烈堡辟为皇家博物馆。

  菲德烈堡内收藏有丹麦16世纪以来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名人肖像。1812年,国王菲德烈六世从收藏家那里得到了一大批油画,并把它们存放在菲德烈堡内的艺术画廊内,以后油画逐年增加。1859年,一场大火几乎焚毁了城堡所有建筑,三分之二的油画被付之一炬。面对如此严重的损失,丹麦皇室拿不出资金重建菲德烈堡。1876年,嘉士伯啤酒创始人雅各布森为修复菲德烈堡宫捐赠了全部修缮费,并提出把菲德烈堡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

  在修复过程中,玫瑰厅等重要厅堂恢复了原貌,其它的房间则根据博物馆的需要进行修建。修复后的城堡改成了国家历史博物馆,馆内许多以丹麦历史为题材的油画,都是雅各布森聘请名画家重新绘制的。1878年根据国王的法令,菲德烈堡国家历史博物馆成了嘉士伯基金会下属的独立部门。目前,博物馆通过馆藏的历史场景的油画、君主的肖像画及古老的宫廷家具和器具等,向人们反映了丹麦从16世纪以来的丹麦历史。

  菲德烈堡最初作为皇家博物馆时,属于是皇家禁地,这里禁卫森严,任何参观者均须得到皇室许可方许入内。1878年,为了兑现雅各布森提出的要求,丹麦国王才正式发布命令,宣布将其改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882年,菲德烈堡开始向公众开放。大量珍贵的展品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丹麦王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每年都吸引大批慕名而至的观众和外国游客来参观游览。

  菲德烈堡中共有60个厅堂,把迷宫似的房间都穿梭一遍还真是不容易,每进入一个房间,都令人不由地在心底发出赞叹。菲德烈堡宫真是从外到内,无处不雕画,无处不细饰,每个房间的天花板、每一面墙壁和每一件家具要么被精雕细刻,要么就装裱着油画和挂毯,方寸之间体现着艺术的光辉和历史的久远,让人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古代匠人的巧夺天工。

  在菲德列堡华丽的房间中穿行,满眼尽是城堡内奢华,感觉整个菲德列堡都笼罩在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息里。在这不仅看到了当年丹麦国王和王妃的房间,还目睹了当时的装饰品和绘画,了解了丹麦王室悠闲的生活。并从记载着历史场景的大幅壁画、君主的肖像画及古老的宫廷家具里面,一睹了那个曾经强盛繁荣的丹麦王朝。

  虽然菲德列堡经过大火烧毁后修复,仍令人很容易想像昔日歌舞升平、衣香鬓影的景况。置身于这些奢华的厅堂中,也会瞬间有种想要翩翩起舞的感觉。刻画精细的油画作品,亮色调的墙体颜色,细密铺设的木质地板,让这个寒冷的北欧城堡拥有了温馨的氛围。众多的厅堂在雅各布森的修复后更显得富丽堂皇,如今菲德列堡中的多数房间都还保留当年用过的用品,再现了当年皇室的豪华之气。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一幅幅油画,浓墨重彩、层次鲜明,绘画的手法细致入微,画中的人物造型丰满传神,将神秘的北欧神话和久远的丹麦历史展现在我眼前。走过一间间厅堂,展品的年代也越来越新,从哈拉尔蓝牙王、瓦尔德马胜利王、海盗王朝、三十年战争到二次大战,引人入胜、丝丝入扣的展览,让置身其中的我一下子游历了丹麦的千年历史变迁。但菲德烈堡中的大多数陈设都是围绕克里斯蒂安四世的。

  面前的这幅画作展现的是:1644年,丹麦与瑞典在荷尔斯泰因和费马恩岛之间进行大海战的场景。这是一场最著名、最残酷海战,当时年近七旬的克里斯蒂安四世也亲自参加了这场大海战。战斗中,一颗炮弹击中了王船,弹片在船上四处飞溅,国王和好几个人被击中倒下,顿时王船上出现极大的恐慌和悲痛,人们以为国王被打死了。可是过不多久,国王又站了起来,弹片将他的一只眼睛打瞎了。他不顾自己的伤痛,指挥丹麦军队血战到底,最终依靠强大的海军打败了瑞典。

  虽然这场海战取得了胜利,但这场战争也耗尽了丹麦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丹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克里斯蒂安四世已无力再将敌人赶出国门,只能于1645年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被迫接受法国与荷兰的斡旋,同瑞典签订了屈辱的和约,割让部分土地给瑞典。克里斯蒂安四世也从此一蹶不振,丹麦至此完全丧失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随之从强盛走向衰弱。

  在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古堡的爱情也只能是在童话里的才是幸福的。而现实中的克里斯蒂安四世不仅要面对战争失利的苦果,更让他痛心的是家人的背叛,比他年轻23岁的第二任皇后吉丝登.蒙克据传出了轨,最后两人分道扬镳。1648年,曾经身为波罗的海霸主的克里斯蒂安四世,在临死的时候,始终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个贴身女仆。一代雄主如此晚景,令人唏嘘不已。

  但是,克里斯蒂安四世是丹麦历史上最受人喜爱的君主,在他执政期间,丹麦的知识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而国势更臻于极盛。他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扩大哥本哈根的港口,建立新的城市,废除汉萨同盟的特权,从荷兰引进新技术。建立强大的航海舰队,指派茵斯·蒙克开辟绕道美洲北部到印度的航线,夺取印度的特兰克巴尔为其。又派遣三个探险队去格陵兰岛,建立殖民联系,成立格陵兰公司。

  克里斯蒂安四世在执政期间,先后经历了三次战争,这些战争使得国家濒临破产。但在丹麦,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丹麦人对这位君主的评价仍然很高。至今仍把这位国王当成英雄,这是因为克里斯蒂安四世曾经把国家带向繁荣,成为波罗的海霸主。他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刻,始终站在最前面。置身于这座带有回忆的古堡中,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静静地去感受,用心去了解克里斯蒂安四世那跌宕起伏的的故事。

  菲德烈堡中还有许多反映丹麦神话传说的油画和壁画,眼前这幅绘绘制在大厅天花板上的壁画,与我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看到的吉菲昂喷泉反映的是同一个神话故事。瑞典国王戈尔弗答应了女神吉菲昂的请求,同意吉菲昂在瑞典国土上挖走一块土地,但国王只给吉菲昂一天一夜的时间,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女神就将她的4个儿子化为4头神牛,用神犁在瑞典国土上挖出一块土地填进了波罗第海。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而填入海中的的土地形成了丹麦的西兰岛。

  这幅油画叙述了维京人接受基督教的故事。在八世纪后期,北欧的维京人从贸易活动逐渐变成了破坏性极强的海盗活动,维京海盗所到之处,或烧杀掳掠,或索取赎金,富庶的修道院是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维京人作战时勇敢与他们崇拜奥丁神密切相关,奥丁神是北欧传说中至高无上的神,传说凡在战争中英勇阵亡的战士,升天后就能和奥丁神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饱受维京人侵袭的西欧人认为,只有改变维京人的奥丁神信仰,才能使维京人收敛其海盗行为。于是西欧的教士就积极向丹麦传播基督教,但直到哈拉尔蓝牙王继位后,丹麦国内才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从此基督教取代了奥丁神信仰,维京人在欧洲各地的海盗扩张活动也逐渐停止了。

  在参观菲德烈堡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位于教堂上方的宴会大厅,这座大厅也称作“骑士大厅”,它是克里斯蒂安四世时的舞厅,也是菲德烈堡中装饰最为奢华的厅堂。宴会大厅将近有800平方米,金碧辉煌的吊灯、栩栩如生的雕塑、镂空雕刻的铜镶天花板、华丽典雅的壁炉,使它比其他殿堂更显富丽堂皇,大厅内的陈设无一不在说明它在菲德烈堡中的特殊地位。这间大厅也是以前丹麦的国宴大厅,现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曾在这里举行过生日宴会。

  在大厅四壁装饰的26幅巨大的织毯画,描绘的是丹麦的多场重大历史见证的场景。如:丹麦与瑞典之间的卡尔马战争,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加冕礼。除此之外,还有陈列着丹麦历代国王和众多的皇室成员的肖像画。这些反映丹麦各时期的精美画作,为游客全方位了解丹麦历史提供了画面感。

  这是现任丹麦女皇玛格丽特二世的肖像画,旁边是她的长子弗雷德里克王储,以及长孙小王子克里斯钦。按照丹麦的历史,1513年以后,所有的丹麦国王的名字都叫克里斯蒂安或者是弗雷德里克。玛格丽特二世是在1972年登基成为丹麦历史上第二位女君主的,并且也是一位亲民的女皇。

  我从丹麦千年的历史长卷中走出来,沿着护城河来到城堡的后面。在这里隔湖远望有着丹麦的凡尔赛宫之称的菲德列堡,美轮美奂的宫殿在湖水的衬托下展现眼前,恰似一座刚从水中升起的古堡。碧绿的植被和宽阔的水域,让菲德列堡具有了一份独天独厚的魅力,城堡的美丽足矣震撼一切。清澈的湖水之上,红色的城砖和青色的尖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莫奈画笔下的仙境。

  湖面上有天鹅在慢慢游戈,路边草地上的水鸭在向游人讨食。有着强烈拍摄欲望的我,真是太喜欢这座城堡了,每变换一个角度城堡就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于是不管角度好坏,只要停下脚步就按一下快门。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被城堡华美端庄、威严壮观的皇家气质所折服,还是被这静谧安详、柔和清丽的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所吸引了。

  湖畔是菲德列堡的后花园,这是一座有着巴洛克风格的皇家花园。在克里斯蒂安四世时代,这里曾经是一间小型的意大利别墅,1720年别墅被拆除后才有了这座皇家御花园。这座皇家花园是由菲德烈四世邀请园林建筑大师规划修建的,花园的设计是基于城堡的中轴线完全对称的,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对称均衡之美,整个花园的远景延伸至周边的景色中,如同一幅绘就的风景画展现在我眼前。

  皇家花园建在小山丘的斜坡上,整座花园由上花园、中花园、下花园、喷泉、雕像、林带组成。在下花园里是修剪整齐的低矮灌木,这些整齐的灌木组成了四个美丽的方形图案,图案外围种植有三角椎形的针叶植物,在花园旁是一片片的绿色草坪。一片片翠绿的草地,一条条细沙铺设的小道,编成花边似的饰带。一条由喷泉、水池组成的水渠将花园一分为二,泉水汇入碧绿的湖中,整个花园给人一种中规中矩的感觉。

  在花园附近还有许多的河流、湖泊、绿地、丛林,这里生长着不加任何修饰、顺地势而生的榉木和橡树林,恣意生长的各色小花却是纯粹的浑然天成,湖泊中成群的水禽在欢快的打闹嬉戏。看惯了中国小巧玲珑、典雅秀气的园林,突然间置身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极目所见的一切大出我的想象,所有的人文景观都足以刺激我的眼球。眼望色调丰富、层次分明的美景,久久都不舍得离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