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油铺小学 油铺中学

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乡油铺小学、油铺中学位于黄梅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苦竹乡油铺街村观音庵,城挪公路西。

油铺中学大约成立于1958年。之后整个苦竹乡有三所初中:苦竹中学、油铺中学、大古中学。1996年油铺中学加挂“苦竹二中”牌子,统招苦竹乡北部小学毕业生。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出现了大量规模小、生源少、条件差、质量低的“麻雀”学校。这类学校的存在与教育领域倡导的均衡发展、提高效益等理念格格不入。1998年正值全国农村中小学调整布局,“撤点并校”的教育改革时期。当年秋季学期油铺中学停办,师生被并入苦竹中学,场所设施被划入油铺小学。

苦竹乡油铺中心小学位于黄梅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油铺街村观音庵,城挪公路西,交通方便。

学校创立于1951年,校名为观音庵小学, 1969年改名为红色大队小学,1998年布局调整,更名为油铺中心小学。

油铺街几百年前属一小集镇,是广济到安徽的必经之地,有很多商铺客栈供来往客人买卖歇息,著名古装黄梅戏《蔡鸣凤辞店》中,人物柳凤英卖饭店就出自油铺街。当时街上有两家大油坊,远近闻名,故此名曰油铺街。

油铺小学

油铺中学84届

图文\京典胡同

油铺中学位于黄梅县苦竹乡油铺街,旧时的繁华小集镇上。最初的校舍是属于名为“观音庵”的地盘。油铺,黄梅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承载。

1984届黄梅油铺中学毕业班,从初二年级开始,是由1982年油铺本地生源及大古中学撤销转移生源合并而成。那时候的油铺中学,条件简陋,两排房屋构成。教室和宿舍合用,清一色的灰瓦房,东西走向,面向广场的前排。后排房屋基础高约一米,也是东西走向,东边是食堂,西边是教职工宿舍。

当时吃饭用水,由全校学生轮流值班到油铺小溪河里抬回,无论寒暑。学生们洗衣服也是到那条清澈的河水里,在今日看来艰苦异常,却也磨砺了我们不怕苦的意志,苦中作乐,同学情深。那时的经济贫乏,几乎家家都是自带咸菜(腐乳,豆豉,辣酱,好一点的酸豆角,萝卜丝等)往往还没到周六放假,菜就全部吃完,记得有一次大家都没有菜,只好把饭端到校门前那个小吃店里买些酱油淘在米饭上才吃下。那种患难与共的同窗情谊,实在叫人难忘。

于今社会发展变化,人们物质生活不再如初,人口城镇化集约化,当年的油铺中学也早已不再。留给我们的,尽是温情的回忆。

油铺中学在全校师生的坚苦努力下,

在我们毕业后不久

校舍就翻建成如图中的格局。

感谢友青同学重回母校,

拍摄图像让同学们看到倍感亲切

依稀记得当年的模样吗?

体育课上瘦竹悬挂的爬杆,

曾是我们的最爱👄

对称的校园布局,

见证过多少美好时光

湖北省黄梅县油铺中学1984届首次同学聚会于25年后的2009年春节在当时黄梅县最好的中亚大酒店成功举行,在网络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通过电话联系到会的有21位,其中13名男生,8名女生。

2019年2月10日,由老班长刚强老同学能记和国兵盛情邀请,同学们愉快的来到黄梅县“辛湘味酒店”喜相逢🌷🌷🌷

  2019年春节期间黄梅县油铺中学1984届同学聚会,非常感谢老同学能记,文珍,以及老班长和国兵同学的提议并盛情邀请得以参加了这个令人愉快开心的,有的是阔别35年的同学再相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青涩的我们,于今或有些许华发。容颜易老,我们初心不改!生命中许多的风霜雨雪,在见面时汇成拥抱欢笑,深情如旧!往日时光犹在,他少年纯情,她倩影如花,一杯清茶,一肚思念的话!畅饮相聚时刻,放歌重逢的乐吧!🌷🌷🌷

曾经熟悉的唐诗,

许多的仿佛就是说现在的我们: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我们同学们的聚散离合,

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亲情在,友情在,同学情在,

人生才有完美的意义在!

同学同窗同床

真情岁月珍藏

驼铃声里泪目

军港之夜遥想

最是经典至爱

黄梅戏曲唱响

欲将陈年记取

欢喜来日方长

别客归来戏相迎,
   适逢古玩诗酒中。
   笔力十载墨如印,
   偶然一遇丹溪红。
   回首陈年除旧事,
   多拍自信黄梅风。
   春来重聚以为闲,
   岂料欢娱影西东。

2019年02月15日,班长的话:

各位同学,猪年春节刚过,大家又都回到了往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状态中了,在此祝大家工作愉快,事业兴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清早,群里发的又青和国兵同学的倡议,是综合了很多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本人表示很赞同,也希望大家理解和接受。同学之间逢年过节聚聚,既是同学情谊的欢快延续,更是彼此交流、相互畅享、展现才情的平台。自八十年代初,同学一别几十年,而今相聚人半百,实在感慨时光易逝人生不易。几十年来,大家走南闯北在各自的生活圈子里所认识的、结交的朋友一定不在少数,但回归原点,还是当年同学情最真最纯最难忘吧!

今年春节,部分就近的同学在能记同学的率先倡议下临时小聚,大家兴致极浓,张张笑脸、句句话语洋溢着久别相逢后的喜悦和幸福,同学间的那种真切和坦诚在浓郁的气氛中扑面而来,令人感触和感动!

为了更好的延续我们的同学情,又青同学起草了关于我们同学逢年过节聚会的一些约定倡议,国兵同学作为具体的负责人,二位确实辛苦了。这个倡议的目的旨在于不忘同窗情,相聚有平台,前提是自愿自觉。家有家法,群有群规,“三点”约定将更规范我们相聚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更促进所有人参与的积极性,更展现我们的素质风貌。只要是自愿参与进来,那么,在这里只有同学身份,大家都是平等的;只要是愿意参与,那么责任和义务就是均等的;只要是乐意参与,快乐分享才是主要的。

1984油铺中学同学群,是我们共同的家,相信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维护,热心创建一个和谐、阳光、坦诚、快乐的同学群,让我们的这个共同的家充满正能量,充满激情和活力,人人享受到快乐的情谊,为此,我们一起努力吧!

----油铺中学1984届毕业班班长柳刚强

作者简介:
京典胡同。一个热爱家乡的黄梅人,一个每天手写日记的文字爱好者。因为热爱,所以多写故乡的人和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忆当年读书时

文/空谷幽兰

远离家乡生活奔波,看到初中读书时住的宿舍,当年的艰苦岁月便涌上心头。

1996年下半年我们这届小学毕业生被划片招生到苦竹乡二中,校址是油铺街的一个落后的中学。教学楼是刚建好的三层楼房,一楼是老师办公室和活动室。二楼是初一(1)班初一(2)班。初二一个班,初三一个班。(那时还没有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这样的说法。)

当年我们那届划片招生还有红苏小学小学毕业的学生,组成了两个大班,一个班有60多位同学,老师也是从别的学校招的。

教室还算明亮,但60多位学生就有点挤了。还记得学校的窗户有的玻璃被风刮破了,就用透明尼龙纸给钉上。那时会经常停电,晚上上自习就得点上自带的蜡烛。那个时候也不觉得热,宿舍和教室是没有风扇的。最难熬的是冬天,早上上课基本是早读,偶尔做笔记,手都冻得不想拿出来,但那时候也不知道有手套,也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去买。只是有一两个同学会戴手套。我手上经常生冻疮,太阳出来就奇痒。下课时就都走出教室,站在走廊上晒太阳。

在校住的地方是当年苏维埃政府遗址观音庵。斑驳的外墙,依稀能看到当年的红色字体“苏维埃”等字样。观音庵依山而建,只有进去的大门,三面环山,挺幽静。本来庵是尼姑住的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学校拿来做宿舍了,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但没有人求证。

大门上有两个大铁环,但从没上锁过,学校好像从没被小人偷光顾过。穷乡僻壤又都是穷学生,所以没贼惦记,但是晚上里面不知道是谁会栓住。因为当年的我也算勤奋,偶尔也起早,会打开那个门栓去教室,从进大门就给人一种幽深和阴冷的感觉。左边是厅堂,右边有一高出3米的平台,有点像一楼主席台,不大,一边一个大圆柱,有些年份。直走有道圆门,地是黑黑的土,没有整修。往左拐,一楼就是一间小卖部。另外几间是各班男生宿舍,宿舍尽头有道楼梯。直向二楼就是宿舍,楼梯旁就是山。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杉树。

晚上九点半下自习。大晚上一个人出来会有点怕,都是结伴回宿舍。同学们都很自觉,回到宿舍就熄灯睡觉,很安静。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还有靠值日老师手动拉线敲响的预备铃,不像现在有手表和手机,但那时没人迟到、早退、旷课。那时候能坐在教室里就觉得已经很幸福了。

那时候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衣服也是一星期才换。在学校都是住校,菜也是自带一个星期,夏天会有小学生帮忙捎带。学校有老师的家属在校开个小卖部带卖菜,2毛钱一勺,读两年书我从来没有买过菜。大部分同学都跟我一样,父母都是贫农,靠天吃饭,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几个钱。那个年代还有好多和我同龄的同学小学毕业就去服装厂或工地上工作。

我在二中读了两年,就随打工潮南下福建,进服装厂打工。

者简介:

       空谷幽兰,女,黄梅县苦竹乡人。平时闲暇之余喜爱阅读与关注文学作品,从学校出来一直在福建从事服装行业。

声明:

(0)

相关推荐

  • 首届黄梅镇“最美身边人”初选人员事迹【十】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形成崇礼崇德.向善向上良好风尚,黄梅镇于2018年2月--8月开展首届"最美身边人"评选活动.经过半 ...

  • 【黄梅红色地名】商宏志:悲壮的太平洞斗争与北邙山血案

    投稿邮箱 一乘凤驾上高寒,百尺遗台缥缈间. 千古潭龙怀旧德,应时风雨护灵坛. 明代黄梅名士吴宗吉写的<凤台仙迹>这首诗,写的是黄梅县城北邙山古时的景象. 北邙山,地处黄梅县城区人民大道与五 ...

  • 【大美黄梅】中垸印象

    秋高气爽,当我看到打鼓岭深处这100多亩的生态稻米基地里一大片金灿灿的稻谷时,真没有想到高山上的中垸村会有这么一个天然的"聚宝盆". 如果到中垸村,须从县城出发,沿城挪公路一路向北 ...

  • 周火雄| 无声的绽放——关于黄梅挑花的闲笔碎语(下)

    周火雄|  无声的绽放--关于黄梅挑花的闲笔碎语(下) 四.秋香的故事在挑花女心间传唱 说到黄梅挑花的继承和发扬,有一个柔弱的女子不能不提到.这个人就是著名黄梅挑花艺人王秋香.据黄梅县志记载,王秋香生 ...

  • 聂援朝|八角亭与废名及黄梅文脉

        聂援朝|八角亭与废名及黄梅文脉    在黄梅县城西南约两华里的地方,曾经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八角古亭,亭高二丈余,八角翘檐上各雕琢有髯须鼓睛龙头,口衔响铃,有微风吹过,铃声叮咚,八面玲珑,生气盎然 ...

  • 【大美黄梅】航拍黄梅十六乡镇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从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对黄梅县各乡镇部分地方进行航拍,现将部分航拍图片与大家分享,视频编辑合成在五月份.后段,我们将有计划地对全县文化 ...

  • 龙静 柳景钢:广西人眼中的黄梅

    (一) 暑假期间,柳带着我和宝宝回老家黄梅小住数日. 车过苦竹街,柳说:"黄梅有句老话'走进苦竹口,姓柳的多之狗',我们苦竹乡柳姓居多." 一到家,婆婆就带着我们去摘瓜.走在田间小 ...

  • 黄梅某家长:还我孩子择校权!

    ▲李正阳题 ‍ 我儿子在苦竹中学苦读三年,今年中考分数501.1分,按照去年五中的录取分数线,我儿子洪屹填的第一志愿是黄梅五中. 7月中旬,苦竹中学接县教育局通知后,班主任在毕业班家长群转发通知.说五 ...

  • 来自实验小学的心之语

    投稿邮箱 那一刻,我长大了 黄梅县实验小学五(五)班  陈琪 成长,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 --题记 一个下午,我和妈妈去逛超市.走到饮品区,各种各样的饮料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选哪瓶才好. 这时,一瓶淡 ...

  • 计成群|重登红花寨

    计成群|重登红花寨 五年了,居然没有上去过,红花寨,我就在它的脚下工作,经常到位于它脚下的教学点,或朋友的红豆杉基地,时常看到它烟雾缭绕的面纱,或阳光闪耀的真容. 曹锦军围炉里,如风发出7年前登红花寨 ...

  • 游在湖北黄梅县 NO.1 (黄梅景点汇编)

    [三]游在黄梅 地处吴头楚尾的湖北黄梅县,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佛教禅宗发祥地 黄梅戏发源地 红十五军诞生地 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 ...

  • 黄梅县苦竹乡中学:情况说明

    ▲李正阳题 关于初三毕业生洪屹择校录取的情况说明 8月21日,我校初三毕业生洪屹家长在"黄梅伢"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洪屹因五中分数线不够,申报改填为黄梅县实验高中,阴差阳错却被华宁高 ...

  • 【影像黄梅】全国文明村——苦竹养马岭

    "岳家军较撼山难,忠骨浔江倏已去.孤家杨柳向月上,石麟遥对卧匡山" .清朝诗人梅雨田<竹枝词>里咏叹的就是这黄梅县苦竹乡养马岭村. 养马岭在古代又叫杨梅岭,因岳家军在这 ...

  • 徐亮||辛苦,心不苦

    徐亮||辛苦,心不苦 去年9月的一个下午,闺蜜玲领着十一岁的儿子,来到我店里看我.我给她倒茶让座,她拉住我,说:"亮,看在我们多年感情的份上,这件事你必须帮我."玲说得郑重其事,把 ...

  • 张鸿俊||寻找在故乡时的废名

    张鸿俊||寻找在故乡时的废名 废名,何许人也?中国文学史上的"京派文学"的鼻祖. 废名,何处人也?苦竹乡徐碾村冯洪墩人. 我虽然很小时就读了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

  • 柳景钢:张胜二,外婆家的原野

    (一) 外婆家在黄梅县苦竹乡张胜二.张胜二分为上张胜二和下张胜二,属于杨谷志村. 据张胜二<张氏宗谱>载:"张十三自江西德兴迁乐平,生四子.其长子张百七之孙张正六,仕于蕲,后落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