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有价值的内容? 2024-07-30 11:06:33 得到高研院校友读书会107期第1/2篇文章 编辑 上海7期 春流 各位读书会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以书为伴,宁静致远。我是王静静,杭州1期学员。我的三个标签:民航从业者、读书会组织者、写作爱好者。大家平时有写作习惯的同学请在留言区打一个1,我来认识下今天咱们有多少同学是同道中人!正如黄老师所言,我也梦想有一天能写一本自己的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从2019年1月17日开始,我每天都在简书上日更,期间几乎没有间断过,累计写了46万字。写作确实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在职场中,写作能力成了我一件特别称手的兵器,平时工作中需要动笔的地方,我明显感觉写作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通过不间断的写作,我能感觉到我的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当我把自己写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就会讲的特别流畅,这不就相当于咱们分享前写逐字稿嘛。因为每天都在记录生活,我感觉自己的记忆力也似乎变好了,一年前发生的事至今还能回忆起来。但是,我越写就越觉得距离我出版一本书的梦想越来越远了!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太散,我个人无比信奉黄遵宪老先生提倡的“我手写我口”,所以我的写作风格多是以“形散神也散”的随笔见长。另一个原因是太短,通常篇幅只有几百字,基本不会超过1000字,而且我目前的工作状态极其忙碌,我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只有上班前的半小时,根本做不到像牛人那样每天写2500字。就在我越写越迷茫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张凯老师的新书《写作训练课》。可以说,正是这本书为我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第一个心法叫“心里有底”,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有价值。我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总感觉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价值。以前,我很少主动去和别人分享我的文章,我用文字记录当下的所思所想以及我个人的成长历程,但我不认为这些东西对别人来说有什么价值。直到有一天,我一个小学同学给我发了一条信息,我这个同学是一个全职妈妈,一个人带着俩娃,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她告诉我,她在简书上看到我写的文章,一直看到凌晨4点钟,还舍不得睡去。听她这么一说,我特别惊讶。她说:“你写得真好,解开了我不少心结和困扰,心情豁然开朗平和起来。”我真没想到,我平常随手写的这些文字,还能帮别人解开心结。用张凯老师的话说,写出给别人带来启发带来改变的文字,这就是写作的价值。你懂得的知识不是每个人都懂,没有人完全复制你的经验和经历,和别人分享你的所思所想,一定是有价值的。明白这一点特别重要,它帮我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变:我开始相信写作不光是对自己有价值,对别人也是有价值的。从此,我开始主动去投稿,希望我的文字能被更多人看到。我学到的第二个心法叫“眼里有人”。这个心法是说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是谁。张凯老师把写作比作创业,他说创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是谁。写作也一样,在动笔之前,你要知道自己在跟谁说话,你的目标读者到底是谁。我以前写东西都是自顾自的来写,那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目标读者是谁,大部分时候是自己跟自己对话。为了打破这个魔咒,我曾经尝试用书信的方式来写作,写给我的家人,写给我的朋友,写给我的老师等等。但这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书信只能是针对一个人,而不是某一类人,这个受众群体就会比较狭隘。自从我那位小学同学告诉我,她读了我的文章之后给她带来的一些改变。从此,我就把我的这位同学作为我的目标读者中的其中一类,现实生活一地鸡毛,急需一些正能量的激励。在下笔之前,我会想象我的文字正是为她写的。我在写作的时候,我想象着她正在屏幕前方阅读我写的文字。在写作的时候,你想象着你写的东西有人看和没人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如果你觉得你写的东西没有人看,那你很可能就写成意识流风格的文章。如果是你写的东西,你有一类特定的读者,那么在文字遣词造句和表达观点方面也会更加的严谨,更有交付意识。这是我第二个认知上的转变,我现在几乎很少写意识流的文章,而是侧重于帮助特定的人群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现在心里也有底了,眼里也有人了,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我从这本书里还学到了第三个心法叫“过程有序”。写作也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流程。书中将写作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确定主题、收集素材、整理素材、深度思考、设置框架、开始落笔。我才发现,原来写作不是只要下笔写就行了,而是像做菜一样,先确定菜品,然后是准备食材,洗菜切菜,把菜配好,最后是按照工序把食材下锅。可以说,想做好一道菜品,中间的步骤一步都不能省。我过去写作都是想到哪写到哪,几乎很少有规划,也不去查资料。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意识地做出一些改变,通过大量主题式阅读,把一类问题吃透。从目前来看,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点,一是让我带着问题去阅读,二是让我带着目的去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太散,逻辑也会更加严谨。总结一下,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了三点:1. 心里有底。要相信自己的写作是价值的。2. 眼里有人。写作要有明确的对象感,知道自己是为谁而写。3. 过程有序。写作要遵循正确的流程,要像做菜一样去写作。 赞 (0) 相关推荐 报了那么多写作班,为什么还是不能上稿 冬日随笔 写作感悟 作者:张小桃 前天,收到朋友S的留言. 她说最近半年报了两个写作班,听了无数堂写作课,可上稿的篇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S很困惑: 自己是不是根本没有写作天赋,到底有没有必要坚持 ... 孙承安 | 只为记录真实的自己 图一 图二 ■只为记录真实的自己 孙承安 1985年12月,富阳县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我作为文学工作者代表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上和与会领导留影(图一后排左四).35年后的2020年9 ... 把写作当作修行 记得以前会在笔记本上写日记,写日记的时候,心里的秘密还不好意思透出来,就喜欢简单记录生活里发生什么,自我反省的部分比较多.看看自己上一年的写作,基本上还是日记的写法.原来的笔记本换成了电脑笔记本,原来 ... 带着我的中学生读读写写 带着我的中学生 读读写写 [文:苏明丽] 读读写写 Reading 亚哈与白鲸 我带着一本绘本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同学们见了激动地欢呼起来,这时上一节课的数学老师还没有来得及离开教室,她万分惊讶:同学们 ... 碎片炼金师 如果在碎片的时间,随手记录一些所思所想,片羽的灵感.长久的记录,会收获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这就是碎片炼金师.我觉得是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一 文字记录 ◆文字是可以触发思考的.要比大脑想象更能落 ... 写作的浅与深 当妇女节变成女神节,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而是认知上的飞跃. 单位很多年前就开始给女员工送花了,后来领导想着,妇女能顶半边天,还有一半男员工也在顶在天,于是,从某年开始,男员工也可以得到一束鲜 ... 【悦读空间】刘翠玲:一盏指明灯——读杨志勇《江湖边上》有感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一盏指明灯 --读杨志勇<江湖边上>有感 文/刘翠玲 杨志勇老师的散文集<江湖边上>,朴实又不失幽默,喻江湖道出世 ... 我与随笔 我从小都不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从小学到高中,除了考场作文和朋友圈文案,几乎没有任何写作了.人呢,似乎是个"想"写东西,但又特别懒的人.外出旅游,游记写了两天就懒得再点开" ... 圣诞颂歌 圣诞节,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彩灯,门前栽了圣诞树,或者是摆上了圣诞老人的巨型玩偶.而我家门前--啥也没有,不过,我却并不在意,只要心里快乐,怎样都行. 高中时期的好朋友早早就和我说过圣诞节那天来渥太华玩一 ... 菜鸟营销人如何写出有价值的卖点文案 这是周恩勇第46篇原创,持续更文 做一个能"洞察商业本质"的品牌顾问 品牌营销领域笔记达人/品牌策划人 ------ 看了很多文案的书,学了很多文案的课,你还是写不出好文案,你一定 ... 五个步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信息化社会,信息海量,不过文章仍然是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 一篇文章,如何打动读者,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五个步骤,能让你写出结构清晰的文章. 第一,确定主题 写文章,要有主题.主题就是文章中心思想,是文章 ... 如何用“闭月羞花”写出格式和内容都有一点点档次的格律藏头诗? 有学员相邀作藏头诗:以"闭月羞花"四字写藏头诗,怎么写才更有意境? 这个问题还挺不好回答的,若是只有前半句,那是难不倒人的,就算要写合格律的近体诗,也没有很大的难度.难在哪里呢?难 ... 掌握写作能力的3个核心要素,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写作因为低成本.低投入成为很多人的创业选择. 写作的"半衰期"很长,但若真的坚持持续高质量的输出 ... 【干货】自媒体平台,如何写出高质量高传播的内容 【干货】自媒体平台,如何写出高质量高传播的内容 生信编程直播第11题:把文件内容按照染色体分开写出 问题描述这个需求很常见,因为一般生物信息学数据比较大,比如sam,vcf,或者gtf,bed都是把所有染色体综合在一起的文件.如果想根据染色体把大文件拆分成小的文件呢?比如:ftp://ftp.ncb ... 生信编程18.把文件内容按照染色体分开写出 有一些五六年前的学生们都成长为了各个生物信息学相关公司的小领导,而且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公众号,知乎号,也算是一番人物.最近他们跟我反馈面试找不到或者说很难直接考核筛选到认真干活的生信工程师,挺有意思的. ... 怎么写出有流量的自媒体内容?流量从何而来? "流量"这个词和互联网息息相关,在SEO里流量就是搜索引擎.外部链接,在电商里流量就是直通车还有产品关键词搜索,那么自媒体的流量从哪里来呢?怎么样才能合理的获得流量?这是大家都比较 ... 北大博士干了半年外卖骑手,写出AI伦理论文登上顶刊,“系统知道一切” 这一次是发表在顶刊<社会学研究>上的一篇博士论文. 北大博士后陈龙为做研究,加入了在中关村的一个外卖骑手团队,体验了5个半月的配送工作,写成了这样一篇长达23页的论文. 对此,网友纷纷为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