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采桑子·重阳》,感受正向鼓舞和激励
一九二八年十月到一九二九年二月。蒋介石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大“围剿”。
当时,红军和地方党内有一部分人受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被形势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政治上产生了悲观情绪,在军事上发生了逃跑主义。他们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他们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
因此,他们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观念,只想“流动游击”。
伟大领袖毛主席根据当时帝国主义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和军阀之间频繁的混战,不仅在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给中央的信中明确指出:“国民党三次进剿井冈山,表示了反革命的最高潮。然至此为止,往后便是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革命潮流逐渐升涨……革命的发展将是很快的……应该釆取积极的态度”;并且亲自率领红四军开辟了贛南根据地。三月、五月、十月,三次进军闽西,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建立红色政权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和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这首《釆桑子・重阳》便是一九二九年十月第三次进军闽西,消灭了土著军阀卢兴邦旅,攻占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地后写下的。
下面对伟人这首词试着进行解读。
这首词虽然题名为《重阳》,但毛主席通过对战地重阳的种种情景描绘,着重表现的是对社会、对战争的看法。将许多光辉深邃的思想与当时的情景交融于一炉,使整首词显得无此深厚,而且充满战斗活力。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的错误路线和悲情绪。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一开始,毛主席即以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作比较,提出了问題:天,也即自然,是不容易“老”的,年年都有重阳节,每年重阳节的化都不大;而人生,即人事和社会的变化就快得很了。
接着,毛主席举重若轻地用“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两句补足了上面的意思。
你看:今天重阳了“天”依旧,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战场上的黄花也比往年更加芳香。
我们知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曾一度处于低潮。在毛主席的亲自发动与组织下,同年九月举行了湖南秋收起义,十月建立了井山根据地。
一九二九年,毛主席又亲自率领红军开辟了赣南革命根据地和闽西革命根据地,革命逐渐走向高涨。革命从低潮转入高涨,中间仅隔两年,这变化是迅速的。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在“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句中表达了满怀兴奋和无比喜悦的心情。
“战地黄花分外香”,是上阕的结尾句,含义是极其丰富与深刻的。它包含着对革命路线的肯定,对工农武装的赞美,对革命高潮的欢呼。同时,也是对革命战争的讴歌。
如诗句中揭示出来的,黄花之所以更加芬芳,是由于它开放在战场上,经受了战火的洗礼。
毛主席说:“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
“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句,充分表现了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待革命战的态度。
词的下阕,是上阕内容进一步的发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每年重阳前后,秋风劲吹,卷枯枝,扫落叶,鼓荡睛空,这和温暖明媚的春光不同。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滋生,一切是那么安定宁静,但在肃杀的秋风下面,坚强的越发坚强,衰朽的无以生存,这是明媚柔和的春光所无法比的。
和秋风一样,革命战争,是动的,有很大破坏力,但“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
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我们是革命战争万能论者……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
毛主席在这里对“胜似春光”的秋风的赞美,也正是对革命战争的歌颂。
“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肃杀秋风的荡涤下,一切陈枝败叶都被扫除干净,江水清彻碧绿,天空睛朗明洁,映着遍山秋枫红叶。这是何等爽朗宜人的景象!这是当时艰苦奋战,开辟了块块革命根据地,武装斗烽火燃遍全国的一片大好革命形势的生动写照。
《重阳》这首词,句句紧扣重阳,而又处处着眼于“人生”“社会”“革命战争”,以“寥廓江天万里霜”和“战地黄花分外香”前后呼应,洋溢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壮志豪情,充满着迎接考验、敢于斗争的精神,闪烁着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斗争哲学的光辉。
整首词对当时红军、地方党内某些入所存在的那种看不清前途的悲观情绪和逃跑主义以正面的批判。今天读起来更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