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之七:巴金
1.生平与创作
巴金(1904- ),中国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 是他1929年发表《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其它的笔名还有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等。1904年11月25日,巴金诞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李道河曾任清政府广元县知县,母亲陈淑芬具有人道主义思想,成为他的" 第一个先生"。"她教我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巴金对" 下人" 倾注了深厚的同情,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凡是涉及到仆人、轿夫或其他下层人民,巴金都只有同情、赞美,甚至怀有深深的怀念之情,表现出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1914年和1917年母亲和父亲的相继去世,巴金看到了大家庭在和平的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看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在大家庭里挣扎、灭亡。这些都使少年时期的巴金对大家庭的专制制度产生了憎恨,从而萌发了反封建思想。1919年爆发的" 五四" 运动使巴金激动不已,他接受了科学与民主思想,看清了封建大家庭的种种黑暗。这时期他阅读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廖抗夫的《夜未央》等书并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此时的巴金已有了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1年,成为《半月》社编辑并和友人一起组织了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青年团体" 均社"。1922年7 月至11月的《文学旬刊》和1923年10月的《妇女杂志》登载了巴金的新诗《被虐待者的哭声》和散文《可爱的人》,这是巴金最早的文学作品。1925年,巴金因病未能报考北京大学,返回上海,直到1927年赴法留学。在此期间,他翻译并发表了一系列宣扬无政府主义的文章。从这开始到20年代末,巴金翻译、编写了不少无政府主义的书籍,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思考与探索,通过观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巴金终于摒弃了无政府主义思想,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巴金正式的文学生涯开始于1927年旅法期间。" 为了安慰我这颗寂寞的年青的心,我便开始把我从生活里得到的一点东西写下来。" 国内" 四.一二" 反动政变以及被巴金奉为先生的无政府主义者樊塞蒂被美国政府处死等事件令巴金感到震惊,在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中,巴金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 《灭亡》以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抗争和失败。揭示了" 凡是曾经把自己底幸福建筑在别人底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 的主题。尽管这篇小说在思想上、艺术性上都存在着缺点,但它迎合了时代潮流,很快就成为1929年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后来,巴金又写了续篇《新生》(1933),叙述李冷兄妹走向革命的故事,具有鼓舞作用。自《灭亡》之后,巴金的" 文学生活就从此开始了。"
1928年12月,巴金从法国回到上海。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巴金翻译了俄国普鲁泡特金的《普鲁东底人生哲学》、《伦理学》(下卷)、《一个革命家的回忆录》;尼克的《地下的俄罗斯》,波兰廖抗夫的《前夜》等作品,这些翻译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9年,他写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从此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已经写下了60余篇,分别收入《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发的故事》、《神.鬼.人》、《沉落》等11个集子中。这些短篇除少数以有关历史文献、传记为素材改编外,大部分是通过作家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有了认识和思想感情交流之后写成的。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巴金常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便于抒发感情。他说:" 我写文章,尤其是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我只感到一种热情要发泄出来,一种悲哀要倾吐出来。我是为了申诉,为了纪念才拿笔写小说的。" 主观感情的抒发与新颖的题材,使他的短篇小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30年代中期,作家将视角转向了国内动荡的生活,显现了抗日的主题。40年代中期的短篇集《小人小事》,则将视线转向了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场景,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
从1929年到1937年间,巴金还创作了《死去的太阳》、《爱情三部曲》、《砂丁》、《萌芽》、《春天里的秋天》、《海的梦》、《利娜》等中篇小说。其中《爱情三部曲》是巴金最喜爱的早期作品。它包括《雾》(1931)、《雨》(1932)、《电》(1933),主要描写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思想以及所走的不同道路和不同归宿。作家题为《爱情三部曲》,但主题并非爱情,他只不过要通过这个最拨动人心弦的生活领域,去揭示这批年轻人的" 私隐" ,以便看清一个人真实的性格。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巴金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工作,写了一些表达热爱和平理想的文章。他在抗战初期和抗战中期的主要作品是小说《火》三部曲(又名《抗战三部曲》)。小说形象地写出了这一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生活的变迁和思想的历程,也反映了作家的思想与心境。小说充满了时代的压抑感,借助一个宗教者和一个非宗教者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鼓励人们相信真理,相信未来。
1945年,巴金发表了中篇小说《憩园》。作者以" 憩园" 为线索,写出了姚、杨两个富贵人家的悲欢离合,意在说明依靠遗产生活的封建家族必然败落。1946年,巴金根据自己在医院治病的亲身经历写成了《第四病室》,他把" 病室" 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写出了整个社会在反动统治下的呻吟、挣扎和灾难。1947年,巴金发表了长篇小说《寒夜》。这是一部描写小职员生活的作品。小说通过一个平凡的家庭悲剧,深刻地反映了在那个寒夜一般的年代里,人们经历的深重灾难,带有强烈的控诉意味。《寒夜》和巴金以前的作品有所不同的是,作家不再直接倾诉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客观描写来表现出喜怒哀乐。小说注重描写社会环境对家庭的影响,它是巴金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又一部代表作。
巴金堪称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出版的散文集有《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点滴》、《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等。他的散文题材广泛,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使人从朴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强烈的抒情,从而展现出内在的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写了大量的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来描绘" 新中国的新人——保卫和平的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的面貌。"。此外,他还写了许多诗情浓郁、意境深远的散文和记录真情实感的随笔、回忆录等。
巴金的一生共写了500 多万字的著作,鲁迅说他是"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巴金还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多次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1980年12月,他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捐赠巨款和许多珍贵文稿。由于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1982年,巴金获意大利" 但丁奖" ,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香港和美国也分别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和名誉外籍院士称号。巴金为民族的新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2.《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31年,巴金" 开始' 正式地' 写起小说来" ,《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就是这一年写成的。 《家》是巴金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它反映的是" 五四" 后期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中国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和分化的过程,预示着封建家长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高氏豪门表面是书香门第、仁义道德,内里却明争暗斗、凶残荒淫。高老太爷是一家之长,掌管家庭中的一切大权,他的话就是大家庭中的法律。这个大家庭的主宰者,极力想维持所谓的和睦家庭,做着四世同堂的好梦,但他和冯乐山之流一样,都是虚伪的封建卫道士。他的儿子克安、克定等,也是吃喝嫖赌、为所欲为。而以觉慧、觉民为代表的高家年轻的一代,由于受新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的家长制和封建礼教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特别是三弟觉慧在" 五四" 浪潮的激荡下,成为封建大家庭的叛逆。他对封建家庭制度和旧礼教所采取的彻底决绝的态度,体现了" 五四" 时代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表明了新生的进步思想和民主力量的成长。在觉慧的身上,寄托了巴金的理想与希望,唱出了" 青春是美丽的" 赞歌。 大哥觉新是《激流三部曲》中起纽带作用的人物,从艺术角度看,他比觉慧更深刻、更感人。他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他是" 长房长孙" ,逆来顺受,企图用" 作揖主义" 和" 无抵抗主义" 来调和封建大家庭的矛盾,愿意顺从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另一方面,但又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对觉民的逃婚表示理解,对觉慧的出走表示同情。作家怀着极大的同情揭示了觉新深刻的悲剧性,希望唤醒同类青年走上新路。觉新的形象非常丰满,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 《家》中还描写了三种不同性格的女性。善良顺从的梅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而接受了新思想的琴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为自己争取到了幸福,鸣凤是塑造得最出色的一个女性形象,她虽是个丫环,却有自己的尊严,刚烈的性格使她不肯屈从于冯乐山的淫威,只能用死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家》以鸣凤的死,揭露了封建卫道士们的丑恶嘴脸,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有力批判。 《家》写到1921年秋,高觉慧出走。《春》(1938)从1922年春开始,到次年春结束。高淑英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春》主要是通过淑英和蕙的不同遭遇的对照,既揭露和控诉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又显示出新生力量必然战胜腐朽力量的发展趋势。在探索年轻一代怎样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走上自立的人生道路方面,《春》是《家》的继续和补充。 《秋》(1940)是《春》的继续,也是整个三部曲的结尾。《春》写到1923年春结束,《秋》从1923年春开始,写到当年的秋天,高家的封建大家庭彻底解体。《尾声》是第二年秋天觉新给觉慧的两封信。 巴金创作《激流三部曲》是以他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作家用很多笔墨描写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突出地反映了年青一代的痛苦、挣扎和反抗。作者以" 激流" 为总题,表明" 五四" 运动所带来的反封建思想犹如奔涌的激流一样势不可挡。《激流三部曲》的思想意义就在于它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它歌颂了反抗、斗争,宣告忍受与妥协就是灭亡,暗示了一个比较光明的结局——春天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