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 临帖中的重中之重(四)
六、魏碑中的线条
魏碑是指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它包括墓志、墓碑、造像记、摩崖等等。流传至今的魏碑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书手、刻手水平的高低不一,有先书后刻,也有的是直接凿刻等等。没有高质量的线条也就让书法失去了生命,魏碑同样需要线条语言的表达。只有高质量的线条,才能写出鲜活的魏碑
魏碑的线条变化相当丰富,同行草书一样丰富,比如方笔、圆笔、长线、短线,结构的聚散、跌宕、屈伸、纵横,这些在魏碑中都有。学习了魏碑,对线条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这对我们学习其他书体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学魏碑一直有两大难题困扰着诸多书友们:一是描摹点画的外形,失去有书写意味的神采,线条缺乏弹性和节奏;二是侧锋或铺毫用笔造成笔画没有厚度,看起来线条呆板滞涩。
魏碑书法介于隶书和标准楷书之间,但它们都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对隶书有一定的基础,学习魏碑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魏碑在线条的处理上要特别注意防止走向隶书或楷书,通过对细节变化的观察、临摹,掌握其线条特点。
魏碑书法的本质是以汉字的石刻效果作为学习的主体,斧凿之迹相对墨迹要显的自由而多变,用毛笔表现其线条,少有固定的笔法,线形、线质和线律来随时调整,随形而生。
这对我们传统书写有拓展作用,线的铸造效果和堆积感要求我们对毛笔的书写技术有所调整,激发毛笔的各种表现方式。魏碑既可温婉流丽的线条,又可惊涛拍岸块面。每一个点画都可对应一种感情
书法上的碑它不是一个形态,它是一个审美元素。它质朴、雄强。阴柔和阳刚能互转、穿插。如曹全碑,就是用阳刚的线条表现了阴柔的体。中国的审美哲学都是二元哲学,相背相依的,黑白之间有大量的灰色地段。
魏碑线条的质量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线形,指在一个线条的方与圆,及方与方、圆与圆、方与圆的组合;二是线质:线条的质感,魏碑书法的线条质感的基本类型:温润线条、刻露线条。
有人说魏碑的棱角突出,都是刻碑之人信刀凿剔,背离原书笔意,有这种情况但并不完都是这样。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有书写后而未刻的墓志原石原砖出土,有墨书也有朱书,用笔斩钉截铁,折画爽利,平出方肩,状如刀笔,游刃有余。
魏碑有不规律的“发力点”,可在点画的任何部位。常规的”发力点“是在起笔处,极为少见将’发力点”下移到别处,而北碑撇的“发力点'可以设在这一笔的任何部位。这种”发力点“的变异会直接造成线形的变异和风格上的差异。故而形成了北碑的一石一格、一石一貌的现象。
魏碑用笔,重要的必须注意三点:第一 、笔力强劲,兼采中锋及侧锋。第二、走笔时用锋的腹部牵引,使笔尖跟随在后。第三、显笔处三顶点,这与圆笔正好相反
写碑一定要找出沉着痛快之境,然后才有苍涩带燥方润绞转用笔,使线条有含忍之力,尽而浑穆。散笔更见功夫,特别是虚处,更应涩行,不是一拖而过。用笔转折处无论是方圆,一定要有停顿,有清气之感,不可生拖硬扯用笔,当求精气内敛才能摄入魂魄,切不可泄,不可拖沓,不可扁,扁则无深意。
魏碑的临习方式重点是抓线质,不要刻意去描摹它的刀刻刻痕和它的石花
魏碑用笔注重中段,线条中段变化是区别碑学与帖学的主要依据,这里的线条中段不是一个方位概念,而是一个形质概念,它是指魏碑线条的内容含量。
在处理中段线条时,都切忌简单,墨量要足。有提按起伏,绞转运笔。运行的过程中根据走的路线不同自然地绞转起来。总之都要裹锋,加大摩擦力。两端则比较简单,适宜大字。
写横画竖下笔,写竖画横下笔。
方笔线条:侧锋切入,行进中逐次平推,在平推中以退为蓄势进为暴发,行笔干脆爽利,以达到方笔线条的方折、刻露和震荡效果;魏碑方笔是一种比较质朴的笔法,根据孙伯翔先生的研究和创作,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笔法与流行楷书笔法的最大区别是:起笔不藏锋,而侧锋切入;运笔过程中强调的是按笔铺毫,笔锋由侧锋向中锋的转换没有明显的提笔,因而线条中段厚实。
圆笔线条:中锋切入,行进中逐次平推,在逐次平推中可以根据线条的线律类型(匀速或变速)变换行进速度,主要表现圆笔线条的圆润、苍茫和开张的效果;
方圆相间线条:线形相互切换中用衅扭和廛束作转换过渡动作,这其中线条转势最为关键;
各种笔法,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