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原生家庭的教养策略,塑造了孩子的“胆怯”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田中茂树所写。作者选取29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场景,覆盖育儿过程中的辛苦时刻,贯穿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的难管时期,帮助父母解决亲子沟通难题。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战胜胆怯?”
恐怖的白大褂』 
对小孩子来说,除了爸爸的袜子,没有什么比白大褂更恐怖的了。
一个叫小丽的年轻妈妈,她有一个4岁的儿子,患有慢性鼻炎。
没办法,小丽只能经常带他去医院看耳鼻喉科。
可是,由于去的次数太多,儿子知道医院是做什么的了。
尤其当他看到“白大褂”的时候,立刻能吓得哭出声来。
小丽其实非常理解儿子。因为鼻子和喉咙的检查项目,做起来还是比较难受。
虽然小丽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他拿好吃的,带上玩具,看手机里的动画片,但都没什么用。
儿子可能上一秒还在专心看动画,下一秒听到医生叫他名字后,立刻就开始抽泣起来。直到进了医生的诊室,孩子的情绪一下就崩了。
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条件反射。
小孩子看到白大褂,联想到过去难受的检查经历,就会产生畏惧情绪。
这跟大人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个意思,没什么区别。
只是,大人多少能够用点理性思维,小孩子却无法控制情绪。
但是,有一天,小丽突然发现,儿子居然不再怕白大褂和医院了。
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成长的阶段
原来有一次是小丽的丈夫带儿子去的医院。
儿童医院每天看病的家庭很多,即便挂了号,也要等好久才能轮到自己。
在等待的过程中,爸爸没有给他吃东西,没有给他玩玩具,也没有给他看动画片,只带他做了一件事:扫楼。
啥意思呢?
他拉着孩子的手从医院的第一层一直巡视到了最高层。
他们每到一层,爸爸会提前在那些门全开的,或者门半开的病房门口,看医生给其它小孩子看病。
他会选择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给儿子讲解这个孩子在治疗什么,以及让儿子观察那个孩子的表情和状态。
爸爸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他建立一两个意识:“看病的孩子很多,你并不特殊”;“看病的孩子,大多不哭不闹”。
经过这样一次“开阔视野”的经历后,儿子对“白大褂”的认知上了一个台阶。
这次,听到护士叫他的名字时,还没等小丽和他说,他自己就走去诊查室了。诊查的时候,孩子也主动张大嘴巴让医生检查。医生和护士都夸奖说:“今天好棒啊!”

 
『沟通的门道』
当然了,在复盘孩子变化的过程中,小丽发现,孩子爸爸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之前,在孩子哭闹时,小丽总是说:“不要哭,不要闹,再闹我打你啦!”或者“没事,忍一下就好了,哭什么?!”
但孩子爸爸不是这么说的。
他跟孩子沟通的话术是:“有点疼哈?其他小朋友在检查时也都是这么疼哦。”“马上就好了,你做得真棒啊!”“谢谢医生,阿姨说你的身体棒棒的,跟阿姨再见。”
对比这两种话术,小丽用的是说教型话术,而爸爸用的则是鼓励型话术。
这两种话术有什么不同呢?
前者其实会更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后者则可以让孩子有被理解的感觉;前者在制造孩子和医生之间的对立,后者在融洽孩子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前者在批评孩子的行为,后者在鼓励孩子往正确的方向上做。
所以,简单一个话术,就让家长、医生和孩子站在了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孩子也在这样的帮助下,完成了智识的升级。
总结一下,家长在抱怨孩子胆怯的时候,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也有胆怯的时候?如果有,你就不要责怪孩子,年龄不一样,你们胆怯的东西不一样。想让孩子勇敢,你得先勇敢起来。这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
(0)

相关推荐

  • 2021.6.21日原创微头条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中说道一个故事. 一个4岁的孩子,患有慢性鼻炎.他的妈妈小丽只能经常带他去医院看耳鼻喉科. 由于去的次数多了,孩子便知道医院是做什么的,每当他看到"白大褂&q ...

  • 体检——罢了

    事若如此.罢了.罢了. 默梅不挣扎了,也不想痛苦了.她安静了,静静的. 如果一定要走.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默梅很欣慰,她一直活着自己的样子,与已而言没有太多遗憾.她不完美,不出色,但很自己.她很自私, ...

  • 我认识的那些护士

    5月12日是第110个国际护士节,我又想起了那些我认识的护士. 小时候,我看到穿白大褂的都认为是医生,后来我才慢慢明白,穿白大褂的也可能是护士.特别是在10余年前,可恶的病毒像令人讨厌的牛皮糖,粘住我 ...

  • 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你到底会有多大影响?

    今日运势/缘分合盘/专业星盘/骰子塔罗/专属报告 都在我这里 本文作者 | 高培君 在谈对你的影响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 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 ...

  • 【万福心理】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原生家庭的力量, 神奇到你难以想象. ▼ 虽然这是前段时间的事情,但是其影响力还是波及到了四海八荒. 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先是主动给带宝宝的阿姨让座,之后妈妈说好困,靠着挡板休息,小男孩就过 ...

  • 每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 当很多人急于通过名包.名表.跑车来炫耀自己的富足时,却不知教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才是最高级的炫富. -0 ...

  • 都挺好,撕开了中国式原生家庭的伪善面具

    正午阳光,又出新剧啦! 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的<欢乐颂><大江大河>,都成为了叫好叫座的爆款神剧.同样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的<都挺好>刚开始播不久,豆瓣评分已经稳定在8 ...

  • 咸菜.家暴.忠诚:原生家庭那些事儿

    李克富教授在文章<咸菜.家暴.忠诚>说明了环境对个体影响,比如家庭影响了孩子喜欢吃咸菜,这有点类似代际遗传,上行下效,体现了个体对于上辈的忠诚度. 概括说,可以认为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发展 ...

  • 你缺乏的安全感,其实大部分来源于原生家庭

    安全感是一种渴望稳定和安宁的心理需求,属于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 "安全感"这个词,大家经常挂在嘴边 ...

  • 三十岁以后,再也不拿原生家庭说事了!

    男人的本质,是赚钱,为了父母,挣个名利,赚个功德. 男人的心态,情绪,处理人情世故,是为了解释,接受,打开格局,帮助更多人. 男人的存活,经商,还是辅助,选择,还是被动,都是需要别人管理,自己经营. ...

  • 摆脱原生家庭的轮回,你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成长,始于与父母的和解. 我们无法改变父母,与其责备父母.埋怨过去,不如把握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主动权,积极主动地去修复自身的问题,你会发现,成长其实就是一条与父母和解的路. 正如德芬老师所说:原生家 ...

  • 这部冷门TVB纪录片,看哭多少年轻人:有情感支撑的原生家庭,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原创 鲸鱼队长 壹心理 今天 我们的教育,底要把人逼成什么样子? 前段时间有个视频上热门. 10岁女孩正在发高烧,爸爸举着她的吊针瓶,带她去衡水中学参观. 采访时,他捏着女儿脖子,问她:"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