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耳不能自聪、民之“一见之独精”,可补“圣人之未至”。

·白居易在《白氏长庆集·策林》中有段著名的议论:

·“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合天下之耳听之而后聪也;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合天下之目视之而后明也;天子之心不能自圣,合天下之心思而后圣也。若天子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十步之内,不能闻也,百步之外,不能见也,殿庭之外,不能知也,而况四海之大,万枢之繁者乎?圣王知其然,故立谏诤讽议之官,开献替启沃之道,俾乎补察遗阕,辅助聪明。犹惧来未也,于是设敢谏之鼓,建进善之旌,立诽谤之木,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然后过日闻,而德日新矣。是以古之圣王,由此涂出焉。臣又闻不弃死马之骨,然后良骥可得也;不弃狂夫之言,然后佳谋可闻也。”

话说得很明白,聪明的领导者,从来都是重视天下百姓的意见,愿意接受天下百姓的谏劝的。广开言,接纳工商、士庶乃至狂夫之言。只有察纳群言,才能变得聪明一些。

·明代吕坤也有这样的见识:

“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其一方一智,未必皆出圣人下也。以圣人无所不能,岂无一毫之未至;以众人之无所能,岂无一见之独精。……愈上则愈聋瞽,其壅蔽者众也;愈下则愈聪明,其见闻者真也。故论见闻,则君之知不如相,相之知不如监司,监司之知不如守令,守令之知不如民。古之人,非曰位居贵要,分为尊长,而遂无可言之人,无可指之过也。非曰卑幼贫贱之人,一无所知识,即有知识,而亦不当言也。”

他认为愈上者愈多壅蔽,如脱离群众,其见闻才智必然比不上普通老百姓。“兆民之众” 各有其“一见之独精”,足可补所谓“圣人之未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