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连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向东

2019-12-30 15:55:00 来源:《中国民航报》 T 大T 小

金羽渐满 大翼垂天

——专访大连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向东

大连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向东

在2019年与2020年之交,大连国际机场捷报频传,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位居东北机场之首。大连机场人的追梦之路绝非坦途,历经沧桑方显初心不变,风劲奋楫换来荣耀光芒。大连机场缘何实现“双突破”?在“四型机场”建设方面有何心得?大连新机场的建设有无最新进展?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与大连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向东面对面,倾听他的声音与思索。

记者:您来大连国际机场工作6年了,这段时间以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向东:回顾6年来走过的历程,心情格外复杂,既有与大家一道谋划新老机场改革发展建设的收获与喜悦,也有面对当前严峻发展形势的挑战与压力。老机场发展一刻也不能停,一直都是在爬坡过坎;同时,新机场建设速度必须快,始终都是在滚石上山。在全机场员工共同拼搏下,我们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努力实践“一个使命、三大理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可喜的、显著的成绩和进展。

记者:2019年,大连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创造了新纪录。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位居东北之首,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实现了这次新突破?

李向东:今年我们迎来了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的重要历史时刻,同时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座年国际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的机场,这些数据标志着大连机场在向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新的跨越。这一跨越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是大连机场发展历史上的飞跃,意味着大连机场的安全保障和运输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服务并发展大连民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100万人次增长到1000万人次用了近20年时间,而从1000万人次增长到2000万人次,仅用了9年。9年来,机场基地航空公司增至5家,在大连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增至48家。新增国际和地区通航点5个,国内通航点21个,航线总数达275条。增加了主要城市日均航班,提高了直航比例,与东北腹地、内蒙古东部等城市,山东半岛机场通航实现全覆盖。2017年以来,陆续建立丹东、盘锦城市候机楼和远程货站,成功吸引了周边旅客12.6万人次来大连乘机。货运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货包机和特种货物保障优势明显,积极协调航空公司把大连地区的樱桃、海鲜等农副产品及时运往全国各地。盘锦远程货站区域引领作用凸显,公共型保税仓库功能发挥了突出作用,东北首个跨境电商库业务发展迅猛。取得了植物种苗、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4类物品指定口岸资质,现正申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资质,是目前东北地区进境口岸资质证书最为齐全的机场。

大连机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2019年7月,大连市政府正式出台《大连市航空运输业发展专项补贴资金暂行管理办法》,每年拿出4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对航线航班的开发补贴。这对于我们引运力、加航班、增客源,提升航线网络通达性,以及加快打造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具有十分重大的助推作用。

围绕枢纽机场建设总体要求,由大连机场主导发起成立的“中国北方区域相关机场航空市场战略联盟”,不仅在民航业和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更大大推动了航线网络结构的完善和枢纽功能的提升。发展10年间,联盟内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由2009年的4331万人次、47.8万架次分别增长至2018年的1.9亿人次、180万架次,互飞航线达到400余条。大连机场通过城市候机楼、空地联运、定点班车、空中快线、腹地宣传、中转航班等多项措施,有效落实了市场开拓计划。

记者: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了大连国际机场的主线工作,成为近些年机场工作的核心关键词之一。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机场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举措和工作亮点?

李向东:2014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非常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这实际上反映出大连机场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从全面深化改革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企业改革,积极推动机场高质量发展。回顾近几年的改革历程,主要围绕两条改革主线展开。

一方面,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2017年成立了董事会,真正建立起了法人治理机制。我们通过薪酬改革,使薪酬整体向一线岗位倾斜,尤其是安检、客运等劳动强度大、人员流动频繁的单位;对新进员工实行年度预算式管理,并且参照公务员招录程序公开向社会招聘;通过“赛马式”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机关缺编岗位在全机场范围内高标准公开遴选制度,切实把优秀的人选出来,需要的人招进来,干事的人用起来。

另一方面,通过深化运营机制改革,提高机场管理水平。我们将原有的17个机关职能部门整合为11个,采用集团、股份“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解决了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的问题。围绕“三区一中心”架构,将货运、客运、现场货邮行保障业务,整建制划归站坪保障部,创新了“大地服”保障模式。整合商业资源,成立了专业化的商业管理公司,实现了商业统一归口管理;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收缩原票务公司业务,并与原贵宾公司组建成立商旅公司,形成了以机场贵宾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采用一站式商旅服务模式。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民航机场工作会议上,大连国际机场作了《关于“四型机场”的主题报告》,您能否分享一下大连机场在“四型机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

李向东:为贯彻落实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提出的建立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标杆体系,进一步推进机场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近年来,大连机场积极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并以此为抓手努力提高老机场过渡期内的保障能力,以实现大连机场的终端保障目标。

目前,大连机场已经进入新老机场融合过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运输生产量每年仍以较快速度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资源瓶颈、短板问题不断凸显,给航班运行、安全保障、旅客服务等各项工作带来了影响,形成了制约。为了确保过渡期安全持续平稳发展,我们直面短板,对标先进,大力推进“2060”工作方案实施,着力提升安全裕度、运行品质和服务质量。这既是大连机场过渡期发展的需要,又是民航局领导对我们提出的工作要求。

根据民航局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工作要求,通过积极努力,在平安机场方面,我们在对跑滑系统升级的同时,努力解决停机位不足这个瓶颈问题,机场先后在飞行区东区扩建了16个停机位,使机位数量由原来的49个增加至目前的65个。今年,我们又启动了西区停机坪扩建项目,建成后可增加12个停机位;明年,我们计划再向西侧扩建3个停机位,最终使机场停机位数量增加到80个,将大幅增加大型飞机的机位数量和过夜航班数量,这对机场的安全运行,以及今后运输生产量的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慧机场方面,我们通过机场运行控制中心(AOC)、机坪管控中心(ACC)、机场运行指挥系统(A-CDM)、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自动化系统(A-SMGCS)、多点定位系统及全景监控系统等民航行业专业手段和对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大连机场的高效、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在绿色机场方面,我们按照民航局的要求,积极落实好车辆的“油改电”工作,并已启动特种保障车辆的新能源更新换代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在人文机场方面,计划对整个航站区的服务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大程度扩大旅客候机区面积,力争将安检通道和值机柜台分别增至40条及70个,还要对行李、航显、广播、暖通、卫生间、照明等保障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对全流程自助服务功能的应用,努力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

记者:大连新机场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您能否简单透露一下进展情况?

李向东:大连新机场项目是大连市委、市政府落实东北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启动以来,机场集团和新机场指挥部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工作,在2018年获得民航局选址批复的基础上,2019年10月取得了行业审查意见,为项目后续推进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国家发改委、民航局规划,大连新机场“十三五”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十四五”初期进行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转场投入使用。

大连新机场是为满足大连地区航空业务量快速增长需要而建设的。该项目采用填海方式,规划建设2条远距离平行跑道,50万平方米航站楼。相比现有周水子机场,新机场航站楼面积扩大了2.7倍,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的需要。

在新机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以旅客为中心,秉持“以人为本”,将“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理念融入前期工作中,充分考虑机场“为谁用,给谁看”的问题,深入研究航站楼旅客步行距离、近机位数量、车道边数量等技术方案,为旅客打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当前,我们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建设前的各项审批工作。在后续工程建设中,我们将充分借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经验,更加注重品质、重视环保,力争将大连新机场打造成为北方继大兴机场之后的又一个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为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交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满载着辛勤与荣耀的2019年就要过去,我们即将站在2020年的起始点上,这也是大连国际机场工作的新起点、新征途,您对未来有何展望?

李向东: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和年国际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对大连机场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将始终坚持服务大局,致力于东北亚门户枢纽建设,肩负起大连“三个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命,争取早日实现“国际一流、中国领先和最具价值”的崇高理想。

站在新起点上,大连机场将按照民航高质量发展和大连市奋楫争先的要求,努力打造“四型机场”标杆,全力加快新机场建设速度,不断完善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网络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为加快东北振兴、大连“两先区”建设增添强大动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