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陈志强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30余载,专于泌尿男科疾病诊治研究。陈教授倡导构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现代中医辨证体系。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及难治病,在该理论体系指导下,运用“温、通、清、化”四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采用现代中医辨证体系论治慢性前列腺炎1.1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陈志强教授认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一般以“病”为切入点进行辨证论治。在具体辨治过程中,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程度进行辨证论治,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诊疗策略。因为建立于四诊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石与特色,而单纯的辨病论治,难以形成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难以发挥传统中医治法的优势。辨病论治是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方面,必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保持与发挥中医的优势与特色。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995年制定的分类方法。尽管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多少与症状的轻重不成正比,但作为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的基础,仍需行前列腺液相关检查,这是辨病的基础。按NIH分类方法确定前列腺炎的西医具体分型后,亦即“辨病”之后,再与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采用中医内外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病论治有利于认识前列腺炎的性质与预后,解决中医学对于“精浊病”的模糊认识,符合循证医学和临床科研的要求,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同时辨病论治应根据病情实行阶段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1.2整体辨证、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陈志强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思路应进一步拓展。慢性前列腺炎的腺体局部质地随着病情的变化有一个演变过程,除根据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进行整体辨证外,还应加强对前列腺指诊进行局部辨证,以及根据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进行微观辨证。例如,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指诊可触及腺体饱满,局部温度较高,按摩时大量粘稠前列腺液流出,按后腺体松弛,IIIa型前列腺炎前列腺液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IIIb型前列腺炎则极少白细胞;其B超可见前列腺体积增大,回声欠均匀。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瘀证可触及前列腺质地变硬或结节,有较明显压痛,前列腺液体较少,镜下可见红细胞;其B超提示前列腺体积正常或偏小,质地欠均匀,回声增强,可见钙化斑。慢性前列腺炎虚证可见卵磷脂小体减少或前列腺按摩后局部症状加重,例如会阴坠胀等;其B超可见残余尿增多。不同证型可有不同的指诊及物理检查征象。在整体辨证基础上灵活运用局部辨证,能抓住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静止表现,指导临床施治。临床上通过采集病灶局部信息以及理化检查来确定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型,无疑对本病辨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量化指标。2.“温、通、清、化”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陈志强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常见病机主要有湿、热、瘀、虚四端,然临床症候却常相互兼挟,复杂多变。论其发病,初期往往以湿热为主,日久缠绵不愈时多表现为瘀血阻滞之象,病久则损耗肾气,可致“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之虚实夹杂证型。盖因其位居下焦,与水湿运化关系密切,发病每与湿邪有关。湿性粘腻,易阻遏气机,郁而化热,故以湿热更为多见。岭南诸地,气候潮湿,该病多以湿邪为患,易伤阳气且滋生他患,致病机虚实兼杂、复杂多变,病程缠绵反复,故辨证当“谨候气宜,无失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针对前列腺炎的证型特点,陈志强教授按照辨病、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治以“温、通、清、化”四法,即温阳以化气,通下以利水,清热以燥湿,化浊以分清。2.1温———温阳以化气温法的具体临床应用以温补肾阳,化气利水为主。肾主水,若肾的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关门不利,阖多开少,则可引起尿少、尿稠浊,甚至小便不利或癃闭;若开多阖少,又可见尿频、尿不尽、遗尿、小便不禁等症。故治疗当温阳化气利水,陈教授常用肾气丸、五苓散及苓桂术甘汤化裁。2.2通———通下以利水,通络以止痛通法的具体临床应用为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或活血散结、通利水道。在活血祛瘀的同时,亦往往兼用清热化湿之品。陈志强教授认为气滞血瘀贯穿慢性前列腺炎始终。湿热长期不得清利,相火久遏不泄,精道气血瘀滞;或情志不调,喜怒不时,肝失疏泄,气血流行不畅,脉经受阻,使气血凝滞;或感受寒湿之邪,厥阴之络受损,气滞血瘀,运行不畅。临床可表现为排尿欠畅,会阴、少腹、腹股沟、睾丸及腰骶等处胀痛不适,指诊可见前列腺质地较硬。本法对于以疼痛为主症的IIIb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尤为明显。常用金铃子散、失笑散、四妙汤及自拟“前列通瘀方”(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蒲黄、丝瓜络、地龙干、川牛膝、蒲公英、荔枝核、生地黄、淡竹叶、甘草)加减。2.3清———清热以燥湿清法的具体临床应用为清热燥湿为主,同时根据具体辨证可细分为清心火、清肝热、清下焦热、清胃湿等。本病初发时多见于青壮年,正当身体旺盛之际,一时过劳、邪毒外侵,或正气受损,以致邪结于里,总以实证居多。下焦为水道出口所在,又系肾与膀胱所主,水湿运化可从二便反映,临床常见小便黄浊,尿道灼热涩痛,或有滴白等,便是湿热留恋之症。若仅是白浊或尿黄,是湿重于热;若兼见尿道灼热涩痛,口干舌红苔薄或黄,则为热重于湿、心火移热小肠之征。故同样辨为湿热的慢性前列腺炎,却有不同的清湿热之法。上焦有热,心火下移小肠所致,用清心降火之导赤散加栀子、泽泻等;若见湿热并重,宜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若兼见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则为肝经湿热,宜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若见尿浊或时时尿道口溢液,痒涩不适,舌苔腻黄,为下焦湿热蕴结,可选四妙散或萆薢分清饮加减;若仅为小便滴白,并无其他所见,舌淡红,苔白薄或腻,此系胃湿下流,宜用燥湿化浊之二陈汤加萆薢、丹参等治疗。2.4化———化浊以分清化法的具体临床应用为清泄湿浊,泌清别浊。陈教授善于继承传统中医的理论,又结合岭南气候及用药习惯,创“肾虚膀胱热方”(益智仁、黄柏、蒲公英、乌药、丝瓜络、金樱子、王不留行、淮山、桑寄生、甘草、牡蛎、芡实)及“胃湿下流方”(陈皮、半夏、茯苓、丹参、白花蛇舌草、黄柏、川萆、菟丝子、甘草、怀牛膝、车前草、芦根)。以上处方用药的文献依据为《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膀胱,津液之府,热则津液内溢而流于睾,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积于胞,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以及《医学心悟》的“浊之因有二种,一由肾虚败精流注;一由湿热渗入膀胱。肾气虚,补肾之中必兼利水,盖肾经有二窍,溺窍开则精窍闭也。湿热者,导湿之中必兼理脾,盖土旺则能胜湿,且土坚凝则水自澄清也”。结合岭南的地域特点,陈教授的用药加减如下:小便涩痛明显者加入木香、沉香等既能行气止痛,又能助以湿化;尿痛久治不愈者,为有瘀,加入王不留行、泽兰等活血之品,常有去沉疴之奇效;小便不畅者,可酌加金钱草、滑石等,增强利水通淋之力;引经药方面,牛膝除活血益肾之效外,尚能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为精室常用引经用药。3.医案举例患者刘某,男,30岁,2012年6月6日来本院就诊。症见耻骨疼痛不适7年余,伴尿频,夜尿1~2次,阴囊冷,大便溏。有结肠炎病史。曾在吉林省抚松某医院诊疗,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微生物检查提示支原体感染,静滴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遂来就诊。查体:前列腺大小约4.0cm×3.5cm,质韧,表面欠光滑,边界清楚,中央沟存,未扪及结节,无压痛,指套无血迹。舌尖红,舌苔黄微腻,脉弦细。前列腺液常规检查,高倍镜下示:卵磷脂小体(+),白细胞(++++)。一般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及衣原体检查均阴性。B超提示前列腺稍大,回声欠均匀。西医诊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病(湿热瘀阻,脾肾不足)。治以清热化湿,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中药处方以陈氏前列通瘀方加减:蒲黄10g,五灵脂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0g,丝瓜络10g,荔枝核15g,淡竹叶5g,生地黄15g,地龙10g,蒲公英15g,川牛膝15g,甘草5g,乌药10g,吴茱萸5g,干姜5g。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共7剂。二诊(2012年6月13日),诉服上药7剂后,耻骨疼痛不适消失,阴囊冷减轻,大便溏缓解。尿频仍有,夜尿1次。加益智仁10g及桑螵蛸10g,再进7剂。三诊(2012年6月20日),已无明显尿频,余症均明显改善。继续守方治疗,1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示正常。嘱其清淡饮食,禁烟、酒、辛辣之品和碳酸饮料、咖啡,禁熬夜及久坐。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按:患者病史较长,迁延反复,从临床决策而言,不急于用药治疗,而是根据辨病与辨证结合,整体、局部及微观辨证结合。通过必要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辨证为精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属湿热瘀阻、脾肾不足证。由于是无菌性前列腺炎,故治疗无需西药治疗,单纯使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前列通瘀方是失笑散、金铃子散、导赤散组合加减成方。有清热化湿,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功。精浊生于湿,常与热结,病势缠绵,久而化瘀。陈教授糅合三方,去木通之霸道,改予地龙干走水道,以其形能伸缩通络,专刮尿道海绵体之瘀。另加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丝瓜络活血通络,荔枝核行气止痛,蒲公英清热通淋。此外,地龙和丝瓜络尚有祛风之效。本方除了对湿热瘀阻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外,对于西医病原体(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感染后尿道综合征亦有独到功效。本例患者尚有阴囊冷,夜尿频,大便溏等脾肾阳虚症状,故用药时采用温通清化法,灵活合用缩泉丸加减,取得较好效果。陈志强教授治学严谨,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同时发展现代中医学,不断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慢性前列腺炎诊治采用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运用“温、通、清、化”四法灵活辨治,这对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I 本文摘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月第31卷第1期,第135页。I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简论岐黄民间传承 3天前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第 819 期
作者 / 1秦国政 1张富刚 2董保福1云南省中医医院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男科编辑 / 段瑞 ⊙ 校对 / 许奇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以会阴及/或小腹胀痛、排尿不适、尿道灼热。现代中医对该病的发病学认识,以湿热论、甀血论、甀浊阻滞论、肾虚论、肝郁论等为主要代表。但一般认为,肾虚(本)、湿热(标)、甀滞(变)是其3个基本病理环节,其特点是发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分为湿热证、气滞血甀证和肾虚证(含肾阴虚,肾阳虚)进行论治。笔者在20多年的男科临床实践中,以疮疡理论为基础指导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仅作简要介绍。理论基础用中医疮疡理论指导慢性前列腺炎论治,基于中医学和西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在中西医发病学、西医病理学和病症表现等方面的相似性。1. 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的中医病因病机相似 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包括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六淫侵袭人体,入里化热,灼伤脉络,可使前列腺经脉阻塞;外来伤害(如导尿术、尿道损伤、久骑单车等),特殊之毒(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通过血行播散和淋巴传播至前列腺部、性传播疾病的致病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等)均可致病。五志过极,气郁不疏,精室郁滞;房事失度,败精甀阻,精室不畅;过食肥甘炙煿、醇酒厚味,积湿生热,下注精室,均可诱发慢性前列腺炎。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热郁精室,败精甀阻,热胜肉腐,肉腐化脓。疮疡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邪毒、特殊之毒和外来伤害)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劳损伤)两大类,且更强调“热毒”、“火毒”的致病作用,其病机为湿热壅滞,血脉甀阻,气血不通,郁而化热,热胜肉腐,肉腐化脓。可见,二者的病机均有气血甀阻、壅滞不通、化热成脓的相似性。2. 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的西医病因病机相似 西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下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主要有充血(前列腺充血是主要原因)、尿液逆流(常与结石有关)、应激性反应(与久坐、长期骑车及前尿道炎症有关)、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直肠炎症等)等。其中,前三者又为感染创造了条件,当致病菌入侵腺体后,即可发生炎性反应。疮疡(体表的各种化脓性感染)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患。当致病菌入侵体表组织后,可引起血管反应、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白细胞游出积聚病原微生物周围,从而导致炎症反应。可见,不仅两者的发病因素相似,且炎症反应所致的引流不畅和局部微循环障碍等发病机制也相似。3. 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的局部病理改变相似 西医学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以前列腺实质感染、充血、肿胀、炎症细胞浸润、腺上皮坏死、甚至小脓肿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这与疮疡的病理表现极为相似。现代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初期,前列腺腺体充血、腺泡周围炎性反应,伴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腺泡及腺管的炎症反应可使腺管梗阻,分泌物郁积,引流不畅,直肠指检时前列腺肿胀、压痛,前列腺液黄稠、白细胞较多。这与疮疡壅肿期、成脓期邪毒炽盛,湿热蕴结,邪毒湿浊郁结不散,营卫不和,气血甀阻,壅滞不通,化热成脓,局部表现为热、肿、痛、流脓等症状相符合。慢性前列腺炎后期,病理表现为腺体大部分纤维化、腺泡皱缩,腺管狭窄,炎症细胞浸润。直肠指检时因腺泡皱缩、纤维化而易见前列腺腺体平陷缩小、质软,因腺体纤维化、分泌液体减少而见前列腺液质稀量少,不易取出,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这与疮疡后期余毒未尽、正气已伤导致的脓水稀少、肉芽灰白不实、疮口久不收敛等相似。4. 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的病症表现相似 中医的疮疡有外痈与内痈(如肠痈、肺痈等)之分,体表化脓性疾患属于疮疡中的外痈,慢性前列腺炎当属于疮疡中的内痈,二者均可归属于疮疡之范畴,在病的归属上相似。从病症的各阶段表现看,疮疡与慢性前列腺炎初期都以肿(胀)痛为主,表现为气不通则肿,血不行则痛的气血甀滞症状,疮疡表现为皮肤肿痛,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腺体肿胀疼痛、触痛;中期都以脓性分泌物增多、肿痛减轻为主,疮疡表现为脓肿自溃、脓毒外泄,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腺体胀痛不明显、小便滴白、前列腺按摩液中有较多白细胞和脓细胞;后期都以脓液稀少、正气虚损为主,疮疡表现为脓液稀少、久不收口,前列腺炎表现为腺体缩小、质软或平陷、无痛、前列腺液质稀量少且不易取出。辨治思路1. 立论疮疡,辨病治疗以疮疡理论指导慢性前列腺炎的论治,必须紧紧抓住慢性前列腺炎与疮疡在发病学上有相似的基本病理变化这一点不放,即从中医医理方面分析,二者的基本病理变化有气血甀阻、壅滞不通、化热成脓的相似性。因此,慢性前列腺炎从疮疡论治的辨病治疗原则应为清热通利、消痈托毒。2. 综合辨证,分期论治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变化发展到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且其症状繁杂而无特异性,因此需综合辨证、分期论治。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病程长短、症状轻重、体征、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等情况,可将慢性前列腺炎按疮疡初、中、后“三 期 ”辨 治,也可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发作期“两期”辨治。3. 整合“三法”,重在“消、托”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既要将论治疮疡的“消、托、补”内治三法有机结合应用于治疗的全过程,又要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证候有所侧重“三法”。在发病初期或慢性前列腺急性发作期时,多热毒炽盛,应以“消”法为主,兼用“托”法;在发病中期或慢性发作期甀浊互结时,应以“托”法为主,兼用“消”法;在发病后期或慢性发作期余邪未尽、正气已伤时,应以“ 补 ”法 为 主 ,兼用“托”法或“消”法,但应注意补不宜过,以免余邪难除,病久难愈。4. 重视局部,兼顾整体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既要强调整体,又要更加重视局部,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根据局部病症情况加减用药。如患者热毒症状明显时,加炒皂刺、败酱草、红藤、连翘、金钱草、石菖蒲、马鞭草等;会阴部、腰骶部、双侧腹股沟、睾丸部反复疼痛不适,加威灵仙、白芍、丹参等;阴囊潮湿症状较重时,加荷叶、佩兰等;腰痛明显,加杜仲、续断;大便稀溏,加炒麦芽、焦神曲等;精道不适,加石菖蒲、路路通等。5. 重视微观,兼顾宏观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还应重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既要强调宏观辨证,又要重视微观辨证。在宏观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微观辨证的情况加减用药。如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时,加炒皂刺、败酱草、红藤、连翘,前列腺液或尿中红细胞增多时,加小蓟、大蓟、生蒲黄等,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少时,加菟丝子、蛇床子等。6. 衷中参西,增强疗效慢性前列腺炎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不论单纯的中医或西医还是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治疗效果都不令人满意。临床上若取衷中参西之法,中西两法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可提高疗效。如对于炎症反应明显或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应用抗生素类药物,笔者常用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抗厌氧类药物。常用方药1. 常用古方临床常用古方有五味消毒饮、枸橘汤、柴胡胜湿汤。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功效清热、解毒、消肿,系治疔疮肿毒的有效名方。在慢性前列腺炎炎症明显期(前列腺液每视野白细胞≥30个)、热毒炽盛者,投以此方化裁,效果尤佳。枸橘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功效疏肝行气、化甀清热,系治子痈有效专方。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与子痈尤其是满性子痈表现相似,故借用此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柴胡胜湿汤出自《兰室秘藏》,功效清肝化湿,主治外肾冷凉、两髀阴冷、阴痿及阴囊湿痒燥气。慢性前列腺炎下焦湿热明显见阴囊潮湿者,合用此方化裁,往往收效明显。2. 常用验方临床常用验方有秦氏四妙散、前列腺消毒方、前列腺托毒方、前列腺扶正方、通精活血汤。秦氏四妙散由生黄芪30g,金银花和玄参各10g,生甘草6g组成,是根据《外科说约》四妙汤和《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化裁而来。四妙汤由黄芪、当归、金银花、甘草组成,具有消毒托里、益气和血之功,用于正虚而毒不透达的疮疡,无论老幼、阴阳、肿溃均可;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当归、玄参、甘草组成,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滋阴,主治脱疽,无论溃烂或红肿热痛均可,对热毒内蕴、血行不畅所致脱疽效果尤佳。慢性前列腺炎初期多为实证,虚证较少,因此重用《外科说约》四妙汤之黄芪托毒生肌为君,金银花清热解毒为臣,去补血化甀之当归易之以四妙勇安汤中玄参滋阴清热、泻火解毒为佐,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消毒托里之功,只要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超过正常的慢性前列腺炎均以此方为主治疗。前列腺消毒方以五味消毒饮为基础化裁,由生黄芪、玄参、连翘各30g,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炒皂角刺、红藤、败酱草、金钱草各10g组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初期热毒蕴结、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30个者。前列腺托毒方以《外科正宗》透脓散为基础化裁,由生黄芪30g,炙黄芪、连翘、白芷各20g,川芎、穿山甲粉、炒皂角刺、陈皮、当归、川楝子、枸橘各10g组成,功效理气活血、透脓托毒。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中期属虚实夹杂、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在10-30个者。前列腺扶正方以《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为基础化裁,由生黄芪、白芍各30g,党参、白芷、茯苓各20g,川芎、醋柴胡、当归、白术、炒皂角刺、麦冬、炙远志各10g组成,功效扶正安神,清托余毒。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后期属正虚邪恋、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10个者。通精活血汤系当代中医经验方,由当归、益母草、牛膝、鸡血藤、制首乌、狗脊组成,功效通精活血,借用该方化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后期属精室甀阻、肝肾亏损者。3. 常用中药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中药,除上述方剂中使用药物外,常用加减药物还有疮疡用药炒皂刺、败酱草、红藤、连翘,缓急药物威灵仙、白芍、桂枝,健脾药物炒麦芽、神曲,活血养血药物丹参、鸡血藤,利尿药物石韦、金钱草,开利精窍药物石菖蒲、路路通,清利湿热药物荷叶、马鞭草,补肾缩尿药物续断、五加皮,宁心安神药物远志、酸枣仁等等。辨治方法1. “三期”辨治法临床中可相对分初、中、后3期辨治。若指检前列腺体肿大、饱满隆起、质硬、触痛明显,前列腺液黄稠、镜检每视野白细胞≥30个;症见小腹、睾丸、会阴部胀痛不舒和大便时尿道口滴白、尿频、尿急、尿痛或尿道灼热、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此系邪毒蕴结之证,按初期辨治。治以消散邪毒、疏通经络,方用前列腺消毒方加减。若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或有结节、触痛不明显,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10个或<30个;症见疲倦乏力、性欲减退、小腹及会阴时胀痛、大便时尿道口滴白、排尿不适或滴沥、偶有轻微尿频或尿急或尿痛、舌淡红、苔白或薄黄、脉沉缓者,此系虚实夹杂之证,按中期辨治。治以理气活血、透脓托毒,方用前列腺托毒方加减。若指检前列腺形态大小正常或平陷缩小、质软无压痛、前列腺液不易取出、镜前列腺液检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或消失及白细胞多接近正常;症见腰酸乏力、萎靡不振、阳事不兴、勃起不坚、尿余沥、排尿无力、尿线细、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或弱者,此系正虚邪恋之证,按后期辨治。治以扶正安神、清托余毒,方用前列腺扶正方加减。2.“两期”辨治法临床中还可相对分急性发作期、慢性发作期辨治。若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30个,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赤,排尿困难,会阴部、肛门坠胀疼痛,全身酸痛、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此系湿热甀毒壅阻腺窍精室,按急性发作期辨治。治以清热利湿、消痈排毒,方用秦氏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生黄芪30g,玄参20g,蒲公英15g,金银花、野菊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各10g)加皂角刺、连翘、蚤休、红藤、败酱草、石菖蒲、马鞭草等;阴囊潮热等下焦湿热明显者,再合柴胡胜湿汤化裁。若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正常或偏多、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正常,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或兼夹下焦湿热,或兼夹下焦寒湿,舌淡红,苔白或薄黄,脉细弱或细弦,多属虚实夹杂或虚证,以甀浊壅阻腺窍精室为主,按慢性发作期辨治。前列腺液镜检每视野白细胞>10个或<30个者,症状以会阴、生殖系疼痛为主,或尿频、尿急、尿不尽感,治以清热泄浊、消痈止痛,方用秦氏四妙散合枸橘汤(生黄芪30g,玄参、枸橘各20g,金银花、青皮、秦艽、防风、泽泻各10g,炒川楝子、赤芍各15g)加皂角刺、败酱草、连翘、郁金、穿山甲、威灵仙、白芍、石菖蒲等。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正常、卵磷脂小体减少,症状以会阴、生殖系疼痛为主,治以消痈止痛、通精活血,方用枸橘汤合通精活血汤(枸橘20g,炒川楝子、制何首乌、赤芍、川牛膝各15g,青皮、秦艽、防风、泽泻、当归、益母草、狗脊各10g,鸡血藤30g,血竭6g)加威灵仙、白芍、郁金、穿山甲、菟丝子等。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均正常,兼见阴囊潮热、尿道灼热等下焦湿热者,治以消痈散结、渗湿止痛,方用枸橘汤合柴胡胜湿汤(枸橘20g,炒川楝子、赤芍各15g,秦艽、青皮、防风、泽泻、醋柴胡、茯苓、防己、羌活、炒黄柏、荷叶顶、当归、炙升麻各10g)加穿山甲、石菖蒲、益母草、威灵仙、白芍、地龙等。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均正常,兼见阴囊湿冷、小腹冷痛等下焦寒湿者,治以消痈散寒、通脉止痛,方用枸橘汤合当归四逆汤(枸橘20g,炒川楝子、赤芍各15g,秦艽、青皮、防风、泽泻、当归、桂枝、通草、大枣各10g,白芍30g,细辛3g,甘草6g)加穿山甲、蜈蚣、威灵仙、独活等。注意事项1. 注意顾护患者脾胃由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要取得较好疗效一般均需要较长时间,且治疗该病的药物多有伤脾碍胃之虞,故应用时宜注意顾护脾胃,在用药时,宜加太子参、白术、山楂、麦芽、神曲等1-2味顾护脾胃的药物。2. 注意提高患者依从性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具有发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加之疗程较长,患者不易或不愿坚持治疗,或总是频频更换诊治医生,从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中应将本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和只有在一定时间内坚持连续不断地治疗才能收到明显效果等情况告诉患者,求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其依从性,便于达到治疗目的。3. 详细介绍饮食起居事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否取得较好疗效,仅靠服用药物远远不够,还需要患者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加以调适,积极配合。因此,在初诊时即要告知患者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不能连续长时间久坐,不能连续长时间骑车,不能饮酒(包括白酒、红酒、啤酒),不能坐卧潮湿之处,少食煎炒炙煿和辛辣之品,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保持情绪稳定,适当排精,适量饮水等。临床疗效张富刚等根据导师秦国政从疮疡论治的思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较好疗效,选择患者180人,随机分为从疮疡论治组(治疗组)、从湿热论治组和从甀血论治组(后两组为对照组),治疗组以从疮疡论治为原则,采用初、中、后“三 期 ”辨 治 方 法 治 疗,分别以前列腺消毒方、前列腺托毒方、前列腺扶正方治之,对照组则分别以八正散加减、前列腺汤加减治疗。3组均同时配合抗生素口服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在总体疗效、症状疗效和实验室疗效方面,治疗组的痊愈率分别为37%、40%、38%,均高于两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95%、90%,除症状疗效外,与两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董保福在导师秦国政的指导下,采用急性发作、慢性发作“两期”辨治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8例。治疗30d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0、18.4%、80.6%、1%, 治疗60d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0.4%、75.5%、4.1%、0。患者治疗前、治疗30d后、治疗60d后,症状、体征、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生活质量评分和综合疗效评定均具有差异性。病例举例例1.患者某,23岁,云南大学学生,2002年7月15日就诊。尿频、余沥3个月。曾自服“氟哌酸”2周,症状稍轻。1个月前曾在昆明某医院泌尿男科就诊,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并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口服“前列康片”,效不彻底,欲求中医治疗。现症尿频、余沥、色黄,大便时滴白,夜尿2次左右,大便干。舌尖红、苔黄腻、脉弦稍数。前列腺指诊:前列腺偏大,压痛明显。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卵磷脂小体(+)。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为精浊,症属热毒蕴结。中医从疮疡初期(热毒蕴结)论治,方用前列腺消毒方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日3次;西药口服洛美沙星,0.3g/次,2次/d。二诊(7月22日):诉尿频减轻,但尿仍余沥,大便滴白,小便色变清,大便调。苔淡红,苔薄黄,脉弦。继用上方,西药同前。三诊(8月5日):用药2周,尿余沥、大便滴白消失,但尿仍稍频,腰骶部胀痛不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以前列腺托毒方加减,水煎服。西药改服复方磺胺甲恶唑(Co-SMZ)每次1.0g,2次/d。四诊(8月12日):诸症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3-5个、卵磷脂小体(+ +)。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压痛不明显。巩固治疗两周,病告痊愈。例2. 患者某,男,32岁,职员,昆明人,2008年7月21日初诊。主诉尿频、尿急半年余。发病期间曾自服“舒泌通胶囊”治疗,效不佳。刻下尿频明显,尿急、尿不尽较明显,小腹、双侧腹股沟酸痛,排尿疼痛明显,腰骶部隐痛,无尿滴白,小便黄,大便调,纳眠可,舌红苔黄腻,脉弦。上述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较明显。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前列腺指诊:压痛明显,质地软、均匀且未及结节,前列腺大小正常,可触及中央沟。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5个、卵磷脂小体(++)。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为精浊,证属余邪未尽,甀热互结,治以清热利湿、消痈排毒,方用秦氏四妙散合枸橘汤加炒皂刺15g,连翘30g,红藤15g,败酱草10g,白芍30g,威灵仙30g,炒麦芽30g。辅予西药“复方磺胺甲恶唑”、“奥硝唑”治疗,嘱病人“多饮水,戒酒、忌辛燥之品及羊肉、狗肉”,服药1周后复诊。二诊(7月28日):诉小腹、双侧腹股沟酸痛较前缓解,腰骶部隐痛减轻,仍感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疼痛,大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续前方药加石韦10g,金钱草20g。西药同前,嘱服药2周后复诊。三诊(8月11日):诉尿频、尿急、尿不尽明显减轻,偶有小腹、双侧腹股沟酸痛,排尿疼痛消失,无腰骶部疼痛,舌红苔黄,脉细弦。前列腺指诊:无压痛,质地软、均匀且未及结节,前列腺大小正常,可触及中央沟。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5-8个、卵磷脂小体(++++)。停西药,中药守前方化裁再服1周,巩固疗效。I 本文摘自《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9年12月第24 卷第12期,第1597页。I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信 清代名医黄元御桂枝苓泽汤加味治疗前列腺炎临床观察岐黄民间传承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第 820 期
作者 / 崔飚 李庆丰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编辑 / 段瑞 ⊙ 校对 / 许奇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引言桂枝苓泽汤,是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四圣心源淋沥根原》篇中用于治疗小便淋沥的一张方子。方药组成:桂枝、茯苓、白芍、甘草、泽泻。笔者经多年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前列腺炎数百余例观察,疗效卓著。黄元御在论述淋沥根源一篇中说道: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府,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于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隆而虚则遗溺。所以认为,尿液排泻失常是由于乙木下陷于膀胱导致,五运之气,环周不息,乙木随己土而左升,甲木随戊土而右降。三焦之相火,随戊土而下植根于癸水,而生乙木,于是癸水温暖而能藏。癸水蟄藏,癸水温则壬水寒,常也。故黄氏又说:肾与膀胱相表里,水内温而外清,内热外寒。内温能生发肝木,外清则收敛下潜。阳根在水,癸水非壬水也。脏腑之气如此之正常运行,权在于戊己二土之升降,土燥水暖,木气则畅达。升降正常,一经出现水寒土湿,升降反作,肝随脾陷,胆随胃逆,则乙木三焦之相火拔根,而移陷于膀胱,则生湿热,木为生火之母,内藏温气,手少阳以相火主令,在天为暑,在人为三焦。故三焦与乙木之火同陷于壬水,病也。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乙木疏泄瘀滞,经络盘结,尿路热郁肿胀,小便艰涩不利,若三焦之火衰,气不敛水,则小便遗溺。1.病案例举(1)张某,男,56 岁,郑州人。患小便淋沥不畅 5 年余,西医化验、彩超,诊断慢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曾去过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最后无效,于 2013 年 12 月5 日前来就诊于余。望舌质淡嫩舌体胖大有齿痕,脉象沉弱。自述有尿等待,尿不禁,伴有小腹酸胀,会阴及睾丸麻木感。诊断:小便淋沥(相火陷于膀胱)。处方:桂枝苓泽汤加丹皮、败酱、干姜、附子、三七。七剂水煎服。二诊自述,尿艰涩、淋沥不禁感觉明显好转,加减化裁 30余剂服完,症状悉除,彩超检验:提示前列腺大小正常范围,回声未见异常。(2)谢某某,男,48 岁,于 2011 年 9 月,以前列腺炎、前列腺肿大来诊,主诉:严重尿等待,尿余滴不禁,伴有早泄、阳痿,腰酸膝软 4 年余。面及眼睑略有浮肿。舌质淡嫩,舌苔白腻,根部黄腻,脉尺弦滑。诊断:小便淋沥(水寒土湿,壬水郁热)。治疗:暖水燥土,疏木达郁。方药:桂枝苓泽汤加附子、干姜、丹皮、王不留行、败酱草、海金沙。水煎服。二诊自述,病情明显好转,加减 30 余剂,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3)林氏,职业教师。一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近 3 天症状加重,尿色黄,小腹胀痛,于 2014 年 11 月 2 日来诊,舌质正常,舌苔薄而黄腻,自述 10 天前,市医院中医以淋证投八正散七剂服后大便泄泻,早泄阳痿严重,尿等待、涩痛症状明显增加。诊断:小便淋沥 ( 水寒土湿,膀胱湿热 )。方药:黄芽汤合桂枝苓泽汤加海金沙、王不留行、败酱草、肉桂、干姜。水煎服,七天服完。二诊自述,药后大便正常,小便排泻较比服药前顺畅很多,小腹酸痛感明显改善,阳痿早泄未有改善。守此方增损20 余剂,尿频、尿急、等待、小腹会阴胀痛症状消失,阳痿早泄均有改善,继续加减服用 20 余剂,诸症悉除。2.按语前列腺炎症、水肿引起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小便淋沥范畴。除具备泌尿系症状外,往往还伴有阳痿、早泄、遗精,不育等并发症。世医治疗此病,多认为是膀胱湿热,单纯投以寒凉之品,往往重伤中土之阳气,使中土陷败更加严重,乙木三焦之火,沉沦郁迫,腹胀、腹泻、便溏,膀胱湿热无有出期,可使病情缠绵不愈,甚至导致淋沥变成癃闭的严重后果。笔者认为本病之因,多是脾肾寒湿为本,膀胱湿热为标,故治疗上要培中土,暖肾水,使肝脾左升,胆胃右降,相火藏于癸水,乙木升达,疏泄不郁,切不宜一味苦寒泻热,根据情况,酌加清热利湿之品,方不误事。桂枝苓泽汤升达乙木之郁,燥土利湿,加减应用,使土燥水暖,肝木条达,壬水清凉,癸水温暖,恢复内温外清之职,水府清通,淋沥症状消除,病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