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回顾2015年姜超文章
来自 微博 weibo.com
2015年5月,姜超在自己的公号上发了《改革牛还是大水牛?》,引言很有意思:在泡沫到来的时候,有一种人,天天提醒泡沫很快会破,到后来变得越来越聪明。还有一种人,欣然在泡沫中游泳,到后来变得越来越有钱。
言语间多少透露着对水牛行情持续性的看好,众所周知,一个月后股灾了,但这篇报告依然很值得看。
这文章里提到了那个著名的故事。“去年有一次和徐翔吃饭,去之前也很忐忑,徐翔是出了名的难搞,号称吃饭听路演时基本不说话的,我记得当时就讲了一个观点,我说我们认为中国的利率也会降到零,然后他就反问一句“那岂不是股市要涨到天上去”?”
关于徐翔可证实的八卦其实并不多,彼时姜超那个战战兢兢的心态其实挺有意思。
回头看,姜超在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个长逻辑当然都是对的,今天也依然有效。中国人均金融资产配置不足,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利率长期下行,全球QE时代。问题是在2015年5月的窗口提这些长逻辑,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的。这也提醒我们,投资永远不能用正确的长逻辑为自己赌博的心做借口。当然姜超也没明确说股市还要涨,问题不算大。
姜超在2016年的新财富获奖感言里,回忆了卖方生涯里的两次坐立不安,都是生涯早年言之凿凿的判断。后来姜超大佬尽管也传出卖房验证自己研究的极端消息,但报告里的措辞,却都是很讲究的,挑不出什么把柄。
姜超的这种“严谨”的背后,是卖方式微的关键。太多人搞模模糊糊的正确废话,把卖方的价值从研究变成了服务。更不用说,大面积让实习生写报告,首席忙着跑关系的荒唐行业 闹剧。
姜超如今亲自下场做资管了,倒也未尝不是好事,可以去验证他股债双牛的大逻辑了。但对大部分卖方来说,提供什么价值,其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