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后的“女中王”风范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女中王。或女中君王。

语义:原指曹丕皇后郭女王,年少聪慧,气质高雅,其父惊奇,以为“女中王”,并取字“女王”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天资聪敏,面容俏丽,举止高雅,气度不凡的超群脱俗女人,尤其指闺中少女,为女中王。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后妃传》,文德皇后生而有异常,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郭女王剧照)

二、郭女王以婢女逆袭皇后

郭女王,魏文帝曹丕文德皇后。

郭女王〔184—235年〕,名不详,字女王,安平郡广宗〔河北广宗县〕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次女。自小聪慧机敏,面容俏丽,气质高雅,超群脱俗,不是一般女子可以比拟的。她父亲感到很惊奇,向家人骄傲地宣称;“这孩子,我们家的女中王啊!”还给她取字“女王”。

郭女王,出身官吏世家,父爱母慈,兄仁妹悌,家教良好。她兄妹5人,其乐融融,在求学时互相切磋,在习礼中一道成长,无忧无虑地渡过了愉快的童年。

郭女王少年时,在黄巾大动乱中,父母兄弟相继丧命,幸福被毁,家道中落。她孤苦无依,沦落江湖,漂泊流离,最后寄身于铜鞮侯家,成为婢女。她心有不甘,可无可奈何。

(郭女王与曹丕剧照)

不久,天光重开,好运降临。魏王曹操的世子曹丕,在侯爷家作客时,面会郭女王,一见钟情,选入东宫。世子及位后,又立为夫人,位列王妃甄宓之次。

黄初元年〔220〕,曹丕受禅为帝,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郭女王立为贵嫔,位次皇后甄宓,十分荣宠。

黄初二年,文帝赐死甄后,不顾大臣谏阻,立郭女王为皇后。

郭女王,苦尽甘来,从婢女逆袭,荣获皇后桂冠,登上女人的荣誉顶峰。

三、才情卓异,养护曹睿

郭女王,比曹丕大三岁,她凭玉容与风采,更凭才华与真情,同曹丕同心同德,过小日子,奔大前程。在多次储君之争中,她敬献良策,智计过人,助曹丕发挥特长,凭持重稳健,而不靠小聪明,去抢占风头,与曹植争宠。结果,她筹谋有效,曹丕胜出,巩固了世子之位,从而深得曹丕宠爱。虽然甄宓是正室,但最受宠的却是郭女王。

曹丕登基时,皇后是王妃甄宓。她大曹丕四岁,原为袁绍次子袁熙老婆。袁绍败亡后,曹操父子三人,都觊觎她的美色,结果曹丕捷足先登,在袁府捞到她,封为世子妃,并生下长子曹睿,与东乡公主。

甄宓封为皇后之后,曹丕未带她去京都洛阳,而仍留在邺城。甄宓明白,曹丕最爱的是郭女王,又听说,如今新纳了汉献帝俩女儿,还有李、阴俩贵人,感到倍受冷落,便心生幽怨,还信笔写诗《圹上行》:“自你离开后,我出门是苦愁,入门是愁苦;边地多悲风,风中树哀鸣,似我诉说无限苦。”长歌当哭,声声愁苦,宣泄了旷妇之幽怨,吐露出思夫之深情。

可是,最无情者是帝王!结果,甄宓的失意之情,幽怨之恨,没能让夫君回心转意,反而适得其反,暴怒的曹丕,于黄初二年〔221〕,赏她一杯鸩酒!

可怜甄宓,一代艳后,香消玉殒,花谢人间。

(艳后甄宓剧照)

继后郭女王,未曾生育,没有子女,曹丕便把曹睿过继给她。其时,曹睿14岁,郭女王对他照顾有加,视为己出,而曹睿也恭奉养母甚谨,母慈子孝,母子情深。只因他是“罪人之子”,曹丕一直不肯立他为嗣,打算让幼子当太子。

然而,曹丕虽有不少儿子,却一个个都夭折,到40岁英年而逝时,除了曹蕤曹霖俩幼子外,只有曹睿成年,而在三国鼎立、虎啸龙吟之际,幼子即位,如同小儿持重金,嘻戏过闹市,再加上郭女王坚持为养子说情,曹丕才不得不立曹睿为继君。

(郭女王和曹睿剧照)

四、恭谨治宫,谋求安泰

郭女王,聪慧机敏,品行高尚。她主持后宫,母仪天下,懂得为人之妻、身为国母之理,以东汉明德马后为榜样,谨身自律,温穆礼让,宽厚容人,节俭戒奢,严谨治宫,谋求安泰。

首先,她恭奉卞太后,温顺孝敬,细心周到,婆慈媳顺,融洽和谐,孝闻天下。

郭女王懂得权衡,有礼有节,具“女中王”大家风范。她最受宠爱,却愈加恭谦,从不争宠,以维护诸妃利益为己任。当时,李、阴俩贵人同时受宠,她不嫉妒,还指导劝勉,友爱有加。后妃有了过失,她常常为其弥补掩过,悉心教导,若有追责,她也会解释,化解矛盾。如果曹丕发怒,她甚至下跪求情,引咎自责,请求宽宥,力求和谐。因此,她主持的后宫,基本上做到无怨无恨,而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没有血腥屠戳。

她勤俭朴素,不喜奢华,吃喝用度,都很节约,一生坚持以身作则,克守曹家节俭主张。

五、管教外戚,躬身自律

曹丕代汉自立后,过分地接受东汉衰微的历史教训,颁布法令,承认士族的做官权利,禁止宦官与外戚干政。

因此,郭皇后遵令,对自己的亲属多加劝勉,严加管束,不干朝政。

姨侄孟武要娶小妾,她下懿旨,劝戒阻止:“当今,由于战乱,女人不多,应尽可能地将她们嫁给前方将士,有权势的人家不得聘娶为妾。各位亲属都要谨慎,不要自取其咎。”

她常常引用前朝旧事,告戒他们:“汉朝皇后家族,很少能有保全的,都因骄横奢侈。你们要引以为戒,不能不谨慎。”因此,她的各个亲属,都能守法律己,不干朝政,基本上没有横行霸道,贪脏枉法的。

郭皇后躬身自律,谨遵圣意。黄初5年〔224〕,文帝曹丕御驾东征,郭后随行。半路上,遇雨受阻,楼房多有损坏。有关官员奏请移宫,她却说:“从前楚昭王出游,王妃贞姜留居渐台,江水汹涌而来时,使者请求移居,急切中忘带昭王信符,贞姜坚持不移,以至于丧命洪水。如今,我还没遇到贞姜的险情,何必移居呢?况且,皇帝亲征,战况不明,我就更不能擅自移居,扰乱军心了。”

黄初六年,曹丕再次东征,郭后仍然随行。大军开赴广陵,郭后留守谯宫,负责警卫的,是奉车都尉郭表。郭后的父母兄弟早死,堂兄郭表过继为嗣,任为奉车都尉。这时,他想堵水捉鱼,郭后及时制止,她说:“这河水是流向大军运粮河道的,你不能截流。同时,截流要用木材,你动用公物干私事,以公济私,与你皇亲国戚身份不符。如今,我的都尉哥哥呀,你所缺的,难道是鱼吗?”

(文德皇后郭女王剧照)

后来,郭后的姐姐病故,明帝准备厚葬,郭后进谏劝阻,她说:“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许多王侯公卿陵墓被盗掘,主要原因都是厚葬。如今安葬亡人,最好以文帝首阳陵的薄葬为法。”

郭女王,名为女王,身为皇后,风采过人,才华出众,鼎力助君,养护后嗣,躬身自律,安泰后宫,怀宠不妒,持敬不骄,尽显天生女王风范,展露一代贤后风华。

六、尊为“文德皇后”,陪葬文帝陵

黄初7年〔226〕,魏文帝驾崩,曹睿继位,是为明帝。

明帝尊嫡母郭女王为皇太后,称永安宫。

为报答养护之恩、立嗣之功,明帝大封皇太后亲戚,追封死去的父母兄弟,晋升继兄郭表为昭德将军,加金章紫绶,赐位特进。

青龙3年〔235〕春,郭女王驾崩,一代贤后,寿终正寝,享年52岁。

郭女王,生前尊贵,死后荣光。

明帝按皇太后丧葬规格营造陵墓,将她安葬在首阳陵西侧,为文帝陪葬。敬奉美谥“文德皇后”。封郭表为观津侯,增邑500户,计为1000户,又封表子详为驸马都尉。

青龙4年,明帝诏令,改封太后家人尊号,追封其父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兄弟三人皆为亭侯,并派使者,持追封文书,抵达封地,以三牲祭祀。继兄郭表死后,子详继爵,还分爵给另一子,家有俩人,俱为列侯。详死,子钊继爵。荣显数世。

郭女王皇太后,哀荣无限,世人景仰。

七、曹睿“逼死说”存疑

正史之外,有曹睿逼死郭女王一说,电视剧《虎啸龙吟》里,也有曹睿公然逼死郭女王情节。其实此事,在轶闻野史中,是有记载,不过,疑点重重。

上—节,不厌其繁,详细介绍明帝时代,郭女王的生前尊荣、死后哀荣,以及亲属的尊宠,能否让“逼死说”存疑?

再说,郭女王,死于曹睿登基后的第十年。

在此十年期间,曹睿以帝王之尊,对生母生前死后情况,尤其是父皇赐死原因,定然透彻了解。那时候,嫡母受宠,确是事实,但如果这就是主因,又怎会等到这时候,才突然发难呢?

(艳后花谢,洛神升天(古画))

曹睿小时候,同生母一起生活了14年,母子情深。他深深地怀念着生母,特别对她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仙姿神态,推崇备至,倩影永志。

生母死后,曹睿不会听不到蜚闻,所以,当看到其叔曹植,枕着生母的睡枕,浮想联翩,用那支生花的神笔,描绘出生母如花的仙姿时,他于心戚戚焉。他还情不自禁,提笔濡墨,改《甄妃辞》,为《洛神赋》,以寄托自己的永恒思念。“烟波渺渺,长夜漫漫,情意悠悠,思绪绵绵。”其叔如斯,身为其子,又何尝不“悠悠深情,绵绵长思”?

处于此情此境,明帝曹睿,不敢恨其父,不愿恨其叔,又怎会去恨:视他为亲生、护他当继君、养护他成长的嫡母——郭女王呢!

曹睿,深爱生母,生途漫漫,长思绵绵。

曹睿,深敬嫡母,亲制哀册,号啕仰诉:“昔二女妃虞,帝道得彰;三母嫔周,享国延长。哀哀慈妣,兴化闺房,龙飞紫殿,作合圣皇,不虞中年,暴罹灾殃。魂已永逝,定省曷望?呜呼哀哉!”

他怀着极度哀伤、虔诚敬意,用虞舜的娥皇女英二妃、周代的三位圣母,来比喻郭女王,从而认定:嫡母就是堪比古圣母的贤后。

如此圣明的贤后,又怎会是杀他生母的元凶?

明帝曹睿,用词明白,评论明确,郭女王明摆着如此,应是历史结论。其子如此定论,他人又何必置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