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孝: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 “人过七十古来稀。”不言而喻, 我们的前辈把70岁看作是人生暮年。我们也常常习惯地称年过70岁的人是古稀老人。然而当我们扣响冯志孝先生的家门, 见到志孝先生的那一刻, 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便迎面扑来。我们已经熟悉了志孝先生舞台上的形象: 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巧言善辩的蒯彻、老谋深算的宋士杰、穷困潦倒的张元秀等等, 一个个都是长须飘胸的老头儿, 似乎和志孝先生71岁的年龄是接近的。但面前的志孝先生, 潇洒飘逸的神态、挺拔匀称的身材、思路清晰的谈吐, 很难让人相信他已是年过古稀了。
冯志孝先生1938年生人, 1951年人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院前身)学戏, 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京剧人;毕业后到中国京剧院工作, 1961年2月拜著名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为师,学习、演出了大量的马派优秀传统剧目, 是马派艺术的优秀继承人。他还演出过许多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是享誉全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一、学戏和演戏
提到学戏, 志孝先生非常幸福地唤起了少年的记忆: “我们当年学戏真是赶上了最好的时代。田汉、王瑶卿、萧长华先生先后担任校长, 程砚秋、尚和玉、谭小培、雷喜福、贯大元、鲍吉祥、宋继亭、邢威明等诸多的老先生来校任教, 还能够经常观看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等前辈艺术家的演出。尽管当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还不完善, 但学校有如此强大师资力量、我们能够如此近
距离地领略艺术大师的舞台风采, 这是我们这一代京剧人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13岁时, 冯志孝以贯大元先生亲授的一出《南阳关》崭露头角, 他在舞台上不凡的表现得到了观众的鼓励和赞许。
1959年他毕业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当时的中国京剧院共4个团:一团以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为主演, 二团是李和曾、江新蓉、景荣庆、张云溪、张春华、萧盛萱、高玉倩, 三团是李宗义、李慧芳, 四团是新生代的阵容: 风华正茂的冯志孝和孙岳、杨秋玲、吴钰璋、王品华、寇舂华、夏永泉、毕英琦、俞大陆等一大批青年演员组成的团队给当时的京剧舞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像这些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的剧目如《杨门女将》、《初出茅庐》、《龙女牧羊》、《满江红》、《强项令》等, 让观众在欣赏他们学演传统经典的同时, 感受到新编历史剧的魅力。
1960年底, 为加强一团的老生力量, 经袁世海先生向周扬部长请求, 冯志孝被调到一团, 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同前辈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等人同台演出, 经常演出《龙凤呈祥》、《群英会》、《借东风》、《苏武牧羊》、《青梅煮酒论英雄》、《淮河营》等剧目。在演出《淮河营》时, 由袁世海饰演刘长、孙盛武饰演栾布、苏维明饰演李左车, 这一组助演阵容似乎比马连良先生的助演阵容还要强。马先生曾对冯志孝讲: “《淮河营》有世海提携我就放心了, 栾布一角盛武是最佳人选。”
二、攀登和受益
说到冯志孝先生的演艺生涯, 自然要说到现代戏的演出。三四十岁的年纪对一个演员而言是绝对的黄金时段, 冯志孝在这个时期只演了两出戏: 《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这是很无奈的,但好在他在这两出戏中都是担当第一号人物: 李玉和与洪常青。当时演现代戏对演员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尤其主要演员在台上要有“突出”的表现: 高腔独白、翻打劲舞非常繁重, 每次排练、每场演出都是高难度的考验。冯志孝除了每天要调嗓外, 还坚持和武功演员一起练武功, 踢腿、拔飞脚、溜虎跳, 为的是加大力度, 以适应《红色娘子军》一剧的舞台需要。在《红色娘子军》的排演
过程中, 冯志孝可谓是受益颇丰。《红色娘子军》由阎肃编剧, 技导组有李少春、张春华、关肃霜, 唱腔设计李金泉, 乐队指挥郑小瑛, 都是当时的顶尖级人物。能够和这样一批高人合作, 至今还让冯志孝兴奋不已。数十人的大型乐队加上女兵、红军、群众、匪兵、团丁等数量惊人的庞大阵容, 使其他一些院团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谈到对洪常青的塑造, 志孝先生十分感慨: “洪常青这个角色难度是很大的, 唱、念、做、打、舞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几乎场场都有成段的唱腔,'常青指路’的身段、'里应外合’的念白、'山口阻击’的开打都很吃功夫。另外还要在剧中以农民、红军指挥员、海外华侨三种不同的身份出现, 服饰不同表演也不能雷同, 脚步、神态都不能一样。”说到此处, 他深情地回忆起李少春先生对自己的指导: “李少春先生看了我装扮华侨的表演后指出华侨阔商的身份没出来, 原因是脚步不对头。他让我穿上西装、皮鞋, 手持折扇找感觉。那时我就整天在屋里穿着西装、皮鞋, 手持折扇练脚步, 找感觉, 直到李先生满意地点了头。”李少春先生的点拨, 使志孝先生终生受益,后来每扮演一个新的角色, 他都是先从脚步上找准人物的定位。他对李少春先生的崇拜和景仰溢于言表: “李少春先生的艺术造诣和把握剧中人物的准确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他在舞台上就能满台生辉, 并感染着同台的其他人。他设计的唱腔新颖别致、明快流畅, 句句动听且有新意, 但仔细琢磨又是从传统唱腔化过来的, 这就是本事。什么是新腔? 和以前的不一样就是新腔吗? 新腔不仅要出奇制胜、在人意中, 更重要的是有最基本的京剧元素, 是姓'京’的腔。我们对李少春先生十分佩服, 都称他为李神仙。”提起设计新唱腔, 冯志孝讲李少春先生曾经为《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两剧创编了许多好听的唱腔。随即他饶有兴致地为我们哼唱了几个精彩的唱段: “临行喝妈一碗酒”、“风雨夜探敌情化装侦察”和洪常青就义前的大段[西皮]唱腔(公演时改为[二黄]), 确实旋律新颖, 但是很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 有的唱腔后来在公演时没有使用。
当我们问到已经去世的关肃霜老师时, 志孝先生也是非常敬佩。他告诉我们关老师不仅艺术魅力非凡, 人格魅力同样高大, 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一直阻止人们称她为“艺术家”。志孝先生对剧组的重要成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李金泉先生是唱腔的主要设计者, 他冥思苦想研磨更丰富的旋律, 创编优美的唱腔。例如'万紫千红分外娇’一段唱, 他的创作思想就是要求旋律流畅、异峰突起、脍炙人口、易于传唱。如今, 教育部已将此段唱腔列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实现了李金泉先生当年的夙愿。郑小瑛和交响乐队的加盟使京剧乐队大大加强了表现力和时代气息, 这种的演奏
方式提高了文武场伴奏人员的音乐素养, 也使演唱者对人物情感的深化与延伸有了根本变化。”志孝先生还告诉我们他在当年演唱时有意识的揉进了一些声乐的演唱方法, 这也是比较早引用其他艺术门类演唱京剧的尝试。《红色娘子军》的成功, 凝聚着冯志孝和他的同仁们的心血和汗水, 同时也使冯志孝声名鹊起, 成为家喻户晓的京剧明星。
三、练功和研磨
志孝先生说: “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京剧演员这个职业, 那就注定一生都不能松懈,必须活到老,
学到老, 练到老。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 得具备三条, 缺一不可: 条件、功夫、机会。”条件
是指本身的自然条件, 如嗓音、身材、五官等, 这是与生俱来的, 个人无法改变。机会虽然是留给
有准备的人, 但总体而言是不由个人意志来决定的。唯有功夫一条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京剧
艺术要求有扎实的基本功, 梨园界曾经流传一段话: 功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 两天不练同行知道,
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此话虽说有几分夸张, 但绝不可因为自己有一定的功底而忽视坚持练功, 那将
会前功尽弃。
前辈的艺术家心里总是想着戏里的事。当年冯志孝随老师马连良先生去逛东安市场, 偶然看到
一种新产品——五颜六色的各种塑料梳子, 马先生立即联想到: 用这样的颜色镶在玉带上做'品’
会更漂亮。老师时时想着戏的状态也深深影响着冯志孝, 他由于心里默戏, 坐车过了站是经常发生
的。现在志孝先生虽已年过70, 但仍坚持经常调嗓, 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不断充实自己。
他还非常重视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研究事物。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同业人员的考察, 他发现歌唱演员
在50岁左右会出现声带的老化, 加之气力不足了, 这时候会觉得嗓子不好控制了, 演唱效果也大不
如前。这个阶段有些像青少年时的“倒仓”, 有人明显, 也有人不明显。志孝先生说: “到了这个
阶段, 就需要深入持久地勤奋探索, 不要去找当年的'我’和当年的'法儿’。我以为'拼’和着
力于降调门都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否则有可能越拼越糟, 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应该改变一下
演唱方法, 慢慢地摸索体会, 寻找一种更适合晚年的演唱方法, 从练习中找出窍门, 增强自信, 定
会柳暗花明。”
四、传统和创新
在和志孝先生谈话的短短几个小时中, 他多次诚挚地提到, 要感谢这个时代, 感谢教导过自己
的前辈们, 没有这个优越的艺术环境, 自己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果。他说: “继承传统不仅仅是学
习优秀的传统剧目, 还要继承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的高风亮
节。一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需要京剧人代代传承。要把传统研究透, 把传统的精髓部分继承下
来。时代变革了, 继承也要推陈出新。”谈到传统和创新的问题时,志孝先生的态度既客观又宽容:
“21世纪了, 社会的变革太快了, 文艺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同时也要接受其
他各种文化, 要求今天的学生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单纯’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开放的、多元
化的社会中, 也没有必要让人人都成为京剧迷。这不是无可奈何, 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短短的采访, 让我们看懂了冯志孝先生对京剧艺术的无限深情和不懈追求,也看懂了红旗下成
长起来的一代京剧艺术家的坚忍不拔和博大胸怀。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京剧人,从老一辈艺术家
那里接受了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去粗取精又过滤给下一代。他们拥有丰富的舞
台经验, 大师级艺术家的亲传、与众多名家同台献艺的经历, 让他们自然有了“仙气”。以《龙凤
呈祥》、《群·借·华》两剧为例, 冯志孝就曾与袁世海、张君秋、李万春、李少春、孙盛武、梅
葆玖等著名艺术家合作过。这一代京剧人具有高水平的艺术修养, 他们为传承京剧艺术不求索取,
甘愿奉献。他们淡泊名利、敢于创新, 对社会的变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从他
们手里接过京剧艺术的接力棒, 薪火再传。
(作者吕盛春 原载《中国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