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 北 印 象 记

暮春时节,陕西榆林又出新闻,继神木石岇之后,府谷田家寨又现大型龙文石城遗址。神木、府谷乃陕北之地,虽生于此,但未长于斯。印象中仅有黄土连天,沟壑遍地。遂与藏友相约,出卾穿豫达陕,访古探幽,一寻究竟。

不平凡的高家堡

出行首站为神木县高家堡镇。古镇在漫天黄土中渐行渐近,终于露出神秘身影。此镇乃榆林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神、榆、佳三县交接之秃尾河流域,地形图如一只飞翔的和平鸽。

走在古镇上,似在画中游。作为陕北四大名堡之一的高家堡,集军事、商贸、文化于一体。其山势民宅、风土人情,可谓首屈一指。牌坊建筑,星罗棋布;雕梁画甍,古朴典雅。该镇二水绕城,四山环护,景色如画。

行走在因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拍摄而走红的古镇上,不仅怀揣几分好奇,还有一种穿越之感。环顾街道两旁,寡见青壮年,老者悠然于房前晒太阳。该镇古老建筑保存完整,红色满目。既有原革委会、车站、国营食堂、东风照相馆等重要布景,也有毛主席巨幅画像及清晰可见的“毛主席语录”等宣传语。主席像下,拍照留影,颇觉历史乍现,滋味特别。

古镇长城及文化遗址众多,乃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南石峁遗址,镇北神树沟、桑树渠、仰韶和龙山文化带,均有大量陶窑址发现,实为不平凡的高家堡。

石卯之迷

卯之意,辞典解释颇多,而石卯之意,应是石头顶矣。字词晦涩,其身就已迷雾重重。而位于长城沿线、沟壑纵横的神木石卯古城,更是迷中迷了。

2012年9月,由中国考古学会、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等单位的考古专家组成的石峁遗址考察队,确定石峁古城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存。这座盘延在山梁之上的古老城池,正在一点点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它的发现被考古学家誉为“石破天惊”。经过系统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石峁遗址内,有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城址。

翻山越岭,踏寻石卯中,据当地人描述,以前有人在遗址挖出了20多件玉器。最初,村民们拆石墙只是就地取材,盖房子、修围墙,当老百姓发现石墙中埋藏着玉器后,遂大量挖城墙,拆石头。考古队进行发掘时,石头墙已被掏得千疮百孔,而城墙下的少女头颅,则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被誉为田野文物守护神的古稀老人乔世民、神木石岇文化收藏研究会会长胡文高,均是石峁文化的见证和收藏者。石峁遗址发掘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神木县出资百万拍摄的四集石峁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相继播出。

沙、柳及其它

陕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高东低。在我们的视野中,陕北的大地如满是皱褶的脸,写满了人生的沧桑。站在一个个山峁上,但见塬梁沟壑,黄沙连天。

无论走到哪里,看不见如茵的植被,只有接天连地的黄土和四处飘舞的黄沙。而原始且颇具野性的信天游,则让人想起了杭天琪、那英和阿宝。在乐坛的西北风里,他们诉说着男女柔美之情,抒发着黄土地上的豪迈气势。

一曲震撼心扉的信天游,飘荡在黄色的沟沟坎坎,萦绕在不屈不挠的毛头柳上。毛头柳顽强地扎根在河道、沙漠和沟洼,凭着不折不挠的胸怀,为自然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身躯。它与南方的垂柳是不同的,可谓泾渭分明,风格迥异。它耐得住严寒,总是伸出枝干,奋力抓向天际的模样。当冲天的枝条变成硕壮的椽子时,任凭毛驴蹭痒,羊儿磨角。而南方的垂柳则随风摇曳,显得枝叶婆娑,娇嫩柔媚。

植物如此,人也南北有别。迥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性格的人。在府谷县田家寨镇寨山村,对大型龙文石城遗址进行徒步踏看时,70多岁的老村长杨埃生,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个子虽不高,但性格豪爽,为人耿直,满是沟壑的脸膛上,充溢着善良和质朴。见我夜里没有栖息之所,急匆匆放下手里的农活,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蹒跚着找了好几户人家,终于帮着解决了夜宿问题。

探秘榆林时,石峁村村民自述世代围绕着“皇城台”种地生活。每到下雨或发洪水时,就会从地里冒出玉器和陶器来。有村民透露,他在20多年前捡到过一块玉,几毛钱就卖了。种地时,挖出过一个完整的器皿,卖掉后换回了一袋白面。而在府谷寨山村的龙文石城遗址中心带,农田里四处散落着陶片、鬶和独脚瓶残器。有村民说,以前犁地捡到过玉铲,还有人捡到过玉枕头。玉枕用来拴猫,后来却寻不见了。。。。。。

被评为“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的神木石岇与府谷田家寨,黄天厚土,谜团甚多。拨云见日时,还需后来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