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蔡进步||四十年前的那次偷草(外一篇)

四十年前的那次偷草(外一篇)
文/蔡进步
几场大雨过后,路边的的野草疯长起来,草密且茂盛,长势与田间葱郁的庄稼不相上下。每每看到那青青的野草,我眼前总会浮现出四十年前那次偷草的险情。
我小的时候,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春种秋收,全靠牛拉犁耕地,所以,割草喂牛成了有牛户的一件“大事”,大人割草,小孩子也割草。从草刚露头就开始割,一直割到“衰草连天”,天天都割。村头地边、河沿沟旁,无所不至。在我们村西南倒流河边,有一片芦苇地,属于我们村第三生产队管理,看管那片芦苇地的是我本家一个名叫圣泉的大爷,这人凶得很,可以说六亲不认。更让人生畏的是,圣泉大爷还养了一条大黑狗。平时割草,你只要一靠近那片芦苇地,圣泉大爷就会像个幽灵似的出现在不远处的芦苇丛中,两眼瞪得一般大。一旦你有进入芦苇地的举动,他便大喝一声,同时放出那条大黑狗。那片芦苇地的芦苇长得不太好,可野草长得却特别茂盛。一个曾经进入那片芦苇地掏苇喳(一种生活在芦苇丛里的小鸟)蛋的小伙伴说,那芦苇地中间有一片草长得深得很,如果要去那儿割草,不用十分钟,保准能割满一草箕。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天天想着能混进那片芦苇地去割好草。
那年夏季的一天,我们以洗澡为名,凫水到了河对岸,看是否能从河对岸别的路进入那片芦苇地。倒流河最宽处在二十米以上,最窄处也得有四五米,且水深过胸。让我们惊喜地是,那片芦苇地所在的河段,竟有一处堰埂清晰地横在河中,从这儿过河,仅仅没膝而已。一个小伙伴小心翼翼地从堰埂上走了过去,迅速钻进芦苇地。几分钟后,他原路返回。我们问芦苇地里面的草长得咋样,他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草,那片草离河边最多五十米。从那以后,我们几个人天天在那片芦苇地附近转悠,以便瞅个机会进入芦苇地割那片好草。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我们看见圣泉大爷不知为啥回家了。即便他到家就回来,也得半个小时。我们奔进芦苇地,找到那片好草,果然是一片好草。我们七八个人分散开来,旁若无人地割起了草。一开始,我们还相互提醒割快点,后来割得兴起,也没人吱声了。就在我们快要割满草箕的时候,突然从芦苇地外面传来一阵狗叫声,同时传来圣泉大爷那恶狠狠的怒骂声:“哪几个熊羔孩子在偷割我的草?”我们吓得魂飞魄散,挎起草箕就朝那条堰埂处逃去,圣泉大爷紧追不舍。我跑在最后,前面几个人已经开始趟水过河了。就在我快要上岸时,身后再次传来圣泉大爷的怒骂声:“我砍死你们几个熊羔孩子!”话音刚落,我就觉得身后一阵疾风刮来,同时听见“扑通”一声。我扭头一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圣泉大爷向我们扔出了一把抓钩,那抓钩就落在我身后半米处,如果他再用一点劲,那抓钩的三个铁齿就会准准地砍在我身上。
如今,人们过上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生活,家乡再也没有人割草喂牛了,那到处疯长的野草再也无人问津了。不知为啥,每次看到那青青的野草,我心中便有一种苦涩的感觉,我更想变成一头牛,好好享受一下这青青的野草......
人生四把扇
文/蔡进步
炎炎夏日,尽管我们不少人都可以享受电扇、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条件限制而无法享受这“人为之凉爽”。所以,有些时候,原始的驱热工具芭蕉扇和纸扇便派上了用场。
人的一生中,会有亲情扇、友情扇、爱情扇和温情扇这四把扇子陪你度夏,但没有一个人能全部遇到这四种扇子,我遇到了三种。
我的老家在皖北皇藏山区腹地。小时候,农村没有电,夏日的晚上酷热难耐,母亲便手拿一把芭蕉扇给我驱热,一扇就是大半夜,直至我安然入睡。多数时候,母亲扇着扇着就睡着了,而她的芭蕉扇只要一停下来,我便会被热醒,母亲就会在睡梦中惊醒,继续摇动着手中的芭蕉扇。这把亲情芭蕉扇一直陪伴我走过了童年,让我感受了浓浓的亲情。
三十年前,我迷上了新闻写作,经常给萧县广播电台和《拂晓报》《安徽日报》等媒体投新闻稿。那时,我结识了本乡的朱永杰、孙明华、张鹏等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如何写新闻。那年夏天,我喝醉酒摔了一下,导致左腿膝关节处疼痛不止,不能走路。好友张鹏骑着自行车,把我带到他们村,请号称庄里乡“神医一根针”老针灸医生给我针腿。针腿期间,张鹏见我头上有汗,便用一把芭蕉扇给我扇汗,还用毛巾给我擦脸。那温馨的一幕,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二十年前,我走进了淮北桃园煤矿。那时,我刚结婚,在矿工人村小区对面租房住。那年夏天,民房因整改线路而停电,而我正好上夜班。妻子为了让我休息好,便跑到十里外的桃园集买了一把芭蕉扇,不停地给我扇着,一扇就是几个小时,使我得以安然入睡。直到家里的电扇开始转了起来。那把芭蕉扇一直让我感动着。尽管我深知“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道理,但我可以断言:能用一把芭蕉扇为丈夫驱热将近一个月,我妻子肯定是第一人,这种至真至纯的爱情比那些山盟海誓的言语要重千倍万倍。
人生中,我唯一没有遇到的就是“温情扇”。记得前几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气温太高,公交司机开车时汗水不断。一名7旬老人乘坐公交362路线时,给驾驶员阴光增扇风,从连云港路车站一直扇到嘉定路站,这6站路把驾驶员阴光增感动得眼圈泛红。看到这条新闻时,我真替那位幸运的司机高兴。我相信,那位司机以后不管遇到啥不顺心的事,只要他想起他生命中的这把“温情扇”,他都会把所有的烦恼、怨恨抛到九霄云外,他会永远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回报社会。
人生四把扇,尽管我们不可能都遇上,但是,这四把扇子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只要遇到一把,就是我们的幸运。所以,青岛的那位公交车司机阴光增是幸运的。这把扇子将会永远铭记在他心里,并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指示灯,告诉他以后的路如何走。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遇到人生中的“温情扇”,因为这把扇子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温馨、更和谐。
作者简介:蔡进步,安徽萧县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北市烈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在《阳光》《天池》《小说月刊》《奔流》《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大世界》《华文小小说》《金山》美国《伊利华报》印尼《国际日报》加拿大《中华导报》泰国《中华日报》《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羊城晚报》《曲靖日报》《三江都市报》《拂晓报》《淮北矿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千余篇。

▼热文榜▼

(0)

相关推荐

  • 【灵璧记忆】割草

    割草 文/程大康 小时候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养牛猪等.割草喂牛是我常干的活.每天放学.周末或者是假期,我就会带着镰刀,挎着粪箕到路边.河滩.田间地头等地方去割草. 记得刚学割草的时候,我从家里一堆镰刀中随 ...

  • [夏日故事]儿时纳凉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7-08-21 10:27 梁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姐弟随父母下放在农村,那时乡村的老百姓生活艰苦,除了有线广播外,没有冰箱电视,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户外纳凉 ...

  • 就读这篇 | 恽晓霞:养野草

    养野草 作者:恽晓霞 阳台的花盆里养着一株滴水观音,旁边长出了一棵野草.我是个懒惰的人,不愿意拔草,于是乎它们便"和平"相处起来.开始是滴水观音占上风,小草只是寄人篱下,颤颤巍巍地 ...

  • 邓善云:割草和锄草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割草和锄草 邓善云 野草不种自生,草深影响庄稼收成,西园的张三见草生则割之,饲鸡多蛋,饲兔则多膘.一月 ...

  • 朱友宏:割青草

    逝去的乡村风景之 割青草 作者:朱友宏 五月初的一个周末,和妻一起回老家的河边采槐花和芦叶.印象里河边的刺槐树特别多,每到五月雪掩林冠,香润和风:河滩里的芦苇也极为茂盛,郁郁葱葱.绵延好几里,芦莺欢鸣 ...

  • 篮子

    小时候,篮子是我的伙伴,割草拾柴都是必备之物.我下田的时间很早,大概六.七岁的样子.手中提的篮子也显得极不配套,几乎都能够装进去自己了. (图片来自网络) 割草是我干得最多的活儿,也是驾轻就熟.通常我 ...

  • 【散文】蔡进步||四十年前喝羊汤

    四十年前喝羊汤   文/蔡进步   中午十二点半,当我和全矿众多的矿工一起在食堂里喝着味道鲜美的羊汤时,心里美滋滋地.这是矿工会请全矿职工喝的免费羊汤. 入夏以来,我所在的安徽淮北袁店一井煤矿工会开展 ...

  • 散文||四十年前上大学

    四十年前上大学     童金喜||湖北 40年前的1979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因为那一年我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说起当年考大学有多难,现在读书的莘莘学子也许还不知道,那会儿大学录取比例大概也就百分 ...

  • 【忆海翻波】难忘四十年前雨夜球场上的那盏马灯 | 散文 陈桂祥

    前不久受学生之邀,我回到了三十年前工作过的乡镇中学.昔日的学校已面目全非,旧貌变了新颜,现已更名为市高级中学了.刚竣工的篮球馆,高端大气,富丽堂皇.而那曾令我魂牵梦绕三十年的水泥球场,现已作为教职工的 ...

  • 鼻炎,源于肝郁!四十年前的一张方子,疏肝治鼻炎,建议收藏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杂病源流犀烛> 你好,我是中 ...

  • 四十年前的中华美食纪录片,竟长这样!?

    三联美食 天南海北,一起吃喝. 9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你最爱的美食纪录片是什么? 这是一条留言征集,精选留言将于稍后几天公布.如果你现在就想留言,可以滑到最下方,在文 ...

  • 四十年前的“礼单”

    入伍的前一天,过早白发萧萧的爸爸,要我和他睡一夜. 我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记忆.记得童年时,爸爸妈妈嬉谑地学二姐孩提时的话:"我和爸爸睡,宝宝和妈妈睡,姐姐和奶奶睡.& ...

  • 四十年前天津

    来源:时间背后,如侵权后台留言删除 天 津   70年代 1970年的海河与海河广场 ▼ 1972年的天津街景 ▼ 1972年,尖山住宅小区 ▼ 1972年,住宅内一景 ▼ 1972年,理发店 ▼ 1 ...

  • 四十年前老菜谱上的牛肉汤配方,加上9味香料,玩儿的漂亮!

    四十年前老菜谱上的牛肉汤配方,加上9味香料,玩儿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