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
是刚中风,就在百会穴放血。
三、火罐的使用
1.火罐可以吸脓,淤血。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在痛点放血,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
2.不能拔火罐地方:乳中、多汗处。头部也不用火罐。
3.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受伤的时候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
4.痔疮,用放血针,刺完后,用火罐吸。
第二篇
四、穴位丈量方法
1.一般用同身寸,把中指头弯起来,有两个横纹头,上面两个点之间定义为一寸,即同身寸。
2.三个指头(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在一起为两寸。
3.四个指头(除了大拇指)并在一起为三寸。
4.每个人的寸都是不同的。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经络之间。而腹部跟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式,以后再讲。
五、针刺的深浅探讨
1.下针有深浅,一般受季节影响,春夏浅,秋冬深。
2.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脾主肉,心主血,肾主骨。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下在肌肉;如果病在血脉,就扎在脉的旁边;病在肾脏,下针在骨头旁边。
3.过去有一句话,叫“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还有胖瘦下针深浅不一样。
六、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1.穴位在肌肉之间,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筋和筋之间,筋和骨之间。
倪海厦人纪-针灸04课笔记
七、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与幼儿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14岁以下)不留针(叫单刺)。
2.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中风的病人,留一、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3.起针的时候,中指按住,食指和拇指捏住针,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四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
4.小孩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用单刺。单刺就是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不留针。
5.下针时,正确姿势采用卧姿,躺着,最好不要站着或坐着,容易晕针。
6.因病人姿势不良产生的晕针,采用上面的急救方式,躺平,将扣子打开,空气流通,晕针不会死人。中医认为“药不瞑眩疾弗缪”,晕针产生瞑眩的话,实际上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