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生产民俗
农业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经验等方面的模式化行为。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农耕民俗”从具体民俗现象来看,它是包括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在内陆的农作民俗。如:耕作方式上的二牛抬杠二人抬杠,精神生活方面的祭祀土神、水神、龙王、求雨、驱虫灾等。
过去农村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铁犁牛耕或者人力牵引,因此农耕方式主要的有二牛抬杠和“二人抬杠”。
二牛抬杠,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这种民间传统耕作技术。即一犁杠置于牛肩,杠中间又系一竖杠与犁连接。耕地时一人牵牛,一人扶犁抄地,一人撒种,或不用人牵牛。地耕毕用木槌碎土。二人抬杠,后面的人手持犁柄,前面的耕畜或者牵引着铁犁往前拉,后面的人向前推,使插入土壤中的型头向前划动,起到松土的作用。二人抬杠主要是没有耕畜的人家采用的犁耕方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二牛抬杠和二人抬杠仍然是农村的主要犁耕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梯田地的发展,现代化机械被广泛应用到农业耕作之中,蓄力和人力牵引已经基本退出农业生产。
打场,指把收割下来带壳的粮食平摊在场院里,用畜力或者用小型拖拉机拉着“碌碡,碾压这些粮食,或者用人力使用连枷击打,使之脱去外壳,这一系列活动就叫打场。打场中用“碌碡”碾压的又可以称作碾场,就是特指把小麦和其他庄稼用石碾碾压取得籽粒的生产活动。碾场的时候把谷物放在一块平地上,用来碌碡碾压使谷物分离,其过程就叫碾场,一般是用石碾在平坦的空地即场上碾压。场即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一般多家或几家共用一块场。
碌碡又称碌轴”,中国农业生产用具,是一种用以碾压碾场的畜力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普通话读[liù zhou],方言读luchu
梿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梿枷由梿把和枷扇构成。梿枷把多用约6尺长的竹竿,将一端尺许处用火烤软后劈去一半,再将留下的一半折弯与手杆平即为柄。梿枷扇是将约3尺长、大拇指般粗细质地较硬的木条5至6根平列并排,用牛皮条或其他耐磨的牲畜皮条交叉编织在链枷拍轴套上。将梿枷扇套在枷把折弯处,即成完整的链枷。使用时,操作者将植枷把上下甩动,使桩枷拍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麦穗,使之脱粒。农村打场时,人们互相帮工,结伙打场,碾场时要“抖场”,就是畜力或者拖拉机碾压一阵后要把粮食作物从新翻搅抖落一遍,从新碾压,如果用梿枷打,就是七八人或十几人集结一起,各执梿枷自动分成两排,面对面地拍打,纵横移动。双方梿枷举落整齐一致,你上我下,彼起此落,错落有致,响声雷动,节奏分明。打场的时候,东家要请帮忙的人吃饭。
镰刀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重要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
石碾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材等制作的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由碾台(亦叫碾盘)、碾砣(亦叫碾磙子)、碾框、碾管前、碾棍(或碾棍孔)等组成。石碾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能以人力,畜力,水力使石质碾盘做圆周运动依靠碾盘的重力对收获的颗粒状粮食进行破碎去壳等初步加工,该生产工具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重要生产工具,至今在许多农村地区仍有使用。
锄,传统的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筑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属于万用农具,是农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使用时以两手握柄,做回转冲击运动。其构造、形状、重量等,依地方依土质而异。做动词的时候指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常后面带名词组成动名结构,例如锄草,延伸到其他领域的清除,如锄奸。
把式。传统农业是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农产品有限,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稳定。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传统农业的经验积累是以家庭成员和师徒形式传授,那些精于某种技艺的老手,行家。人们称之为把式。例如精于驾车的车把式,有些农活,也要请擅长这一种技艺的人做,例如撒种籽擅长撒籽的人撒的籽匀,出苗齐,浮籽少。若撒不匀,叫“跑校(jm)了”,“过校“或“歇校”。出土的麦苗一溶稠一增稀,农民比喻为“巨理猫(松鼠)脊背”,会影响产量。在播种小麦时有些农户要以丰盛饭菜款待“把式”。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的“把式”称呼仍然存在,在农业社社员中有较高的地位,生产队长也要敬三分。20世纪80年代初包产到户后,随着农业科学技木的不断提高,小麦播种机逐渐普及,各家均有会撒籽或操作小型播种机的“技术员”,改变过去请“把式”的风气。
帮工。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生产效率低,有些农活需要众多人力才能进行和完成,例如碾场,修房子等,都需要互相帮工。村里的帮工是互相之间的义务,不要报酬,但是管饭款待。
传统农耕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主要靠天吃饭,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农业对于水特别是雨水的过分依重,使得农民对雨水的崇拜之情相当浓烈,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对于雨水崇拜的文化现象,甚至不少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包含着许多光怪陆离、不可思议的成分,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深深地影响了农村习俗,直到今天,这种神秘文化中的某些因子还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特有的“集体无意识”,祈求丰收的愿望主要表现在向神灵祈雨。祈雨时所崇拜祭祀之神有天神、龙神、雨师、风神、云神、雷神、虹神、闪电神以及关公、麻姑等神灵。
攒神。祈雨“攒神”祭祀活动的根本目的。至于它的活动程序,各地的程序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很复杂,有的稍微简略一些,但都热闹而隆重。其中,有的攒神活动在每年每村约定俗成的庙会日期间举行,有的时候则是在天旱的时候举行,其中敬献牺牲,将老爷,打羊皮鼓这些最主要的事项,都是一样或必不可少的。攒神的时候最热闹的是“将老爷””请“龙君(或其他神仙)牌位”端坐在扎绑两根结实木杆的古色木椅上,由四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在肩上,由阴阳诵经、主持表明一方人们心愿后,轿子随轿夫在人群中转悠,由慢到快,神灵威势渐显,称耍轿子。当轿夫东倒西歪,围观者躲闪不及的刹那,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被轿杆击倒,香老即刻扶起,成为抱“湫瓶”(取天水的瓶子)者,随轿到“老龙潭”前;阴阳再诵经,香老再表心思后,将潭中清水舀在孩子紧抱的“湫瓶”中,原路返回,称取回了天水,意谓天要下雨。析雨者在炎阳下光头赤脚,观看者和行人也不准戴帽,各家门口都要摆香案,焚表纸。若遇久旱不雨,田禾枯萎,一些村庄又自发起来求神祈雨,但仪式从简。
秋台戏。农历七月中句左右,麦子归仓,给“土地爷”唱“秋台戏”。由山村能说会道、有威信者牵头,聚集数村焚香拜神的主持,搭台唱牛皮灯影戏或木偶戏数日,同时焚香烧纸,感谢“土地爷”保佑丰收。
烧倒处。甘谷有一种奇异的求雨风俗,叫“烧倒处”,是古代 “以性娱神”的遗留。遇到持续干旱时,村里的青年小伙集合起来,选出领头者,挨门逐户索要麦秸之类禾草,每户要得一小把,集中起来扎成一个男性草人。此草人名曰“倒处”。“倒处”本是西北地区百姓对于那些和儿媳妇有不清白关系的公公的戏称,祈雨时烧“倒处”,认为是有乱伦的行为惹恼了上苍,所以天降灾害以惩戒人类,故用焚烧的方式表惩戒,以求上天原谅。草人扎好后,孩子们扛着它到河滩里引火烧掉。“倒处”燃烧时,孩子们一边狂喊“烧倒处”!一边往火堆中投掷石块、土块以示惩戒。“倒处”即为不顺理之相处关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