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讲堂|怎么利用阅读密码解决文献阅读障碍:分类与管理技巧
本文根据孙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
孙洪波,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剑桥大学现代及中世纪语言学院联合培养博士,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博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菏泽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南太平洋岛国语言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理事,欧洲汉语语言学会理事,英国汉语教学协会理事,中国跨境电商联盟副理事长。在 Journal of linguistics、上海翻译、南开语言学刊、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文、外文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六部,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一项、第十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研究项目一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两项,荣获菏泽市第3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我们谈一下为什么读不好文献。《会读才会写》这本书谈“怎么读好文献”,作者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筛选,第二个分类,第三个是管理。第一个就是筛选不出好的文献。我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的博士生在写论文的过程当中,找了一堆材料,根据自己的相关的主题到知网上去搜关键词,结果搜出来一堆关键词。于是他就下载下来开始一篇一篇读,读完了之后还是之前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读进去了,但是走不出来了”。这里边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只是把那些相关主题的文献筛选出来就开始读,这个量太大了。那么我们该怎么筛选呢?我建议我的学生是一定要筛选核心期刊,就是一定要读核心刊物。在这儿倒不是说非核心刊物的论文不好,但是我们也不能避讳这么一个现实,即核心期刊的文章可能比较好的会多一点,但这仅仅是个概率问题。所以文献筛选必须是核心论文。
第二个,文献分类。我们筛选到核心期刊文献之后,怎么分类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到《会读才会写》这本书里的阅读密码。那么阅读密码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介绍一下。首先,我们看作者给出的阅读密码表,先看最左边这一列,这是文章的各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再往下是文献综述,再往后是结果讨论,最后是结论。
我们看第一个,前言部分。怎么做前言呢?阅读密码给出了“WTD”,即What They Do,就是说作者要在文章中做什么。
大家接着看,第二行“SPL”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现有文献综述,即Summary of Previous Literature。它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现有文献综述的这个过程,要求大量的提炼,而不能是简单的堆砌,要把复杂的观点浓缩成几句话。再比如说我个人的博士论文,我的博士论文里面最核心的一句话“英语的if就是条件句意思,不等于汉语的如果”,这句话非常简单,大家这么看可能比较直白,但是中间的论证的过程,各种手段、各种技术、甚至理论思辨,是很复杂的。所以说现有文献综述需要把复杂的观点浓缩成几句话。我们说一本书用一句话能讲,用一段话也能讲,用半天的时间也能讲。所以对于文献的浓缩,浓缩的是什么呢?浓缩出来的是它的核心。
另外一个就是现有文献批评,即Critic of Previous Literature。对于现有文献批评(CPL),作者要做的是,首先评论前面那些学者著述的学术文献,评论他们的文章思路是什么?观点是什么?而且要指出他们的Gap——局限性。只有对已有研究的观点进行批评,找出已有研究的批评点(The Point of Critic),才会找到现有研究的空白。有了研究的空白,然后和我们之前的研究结合起来,就会发生这种概念性的联系。发生概念的联系,可以证明我们阅读了这么多文献,在理论、方法、工具、材料角度等各个方面发现存在空白,这才是我们做这篇论文研究的必要性,也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或者意义。
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通过综述前人的研究,发现了已有研究有哪些不足,然后打算在哪些方面继续做一点推进性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意义。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我们就形成了一个非常自洽的理论体系,就能证明我们写这篇文章是“师出有名”,对吧?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我现在“师出有名”了,后面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推导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