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三大帝比较 土耳其还在欺负人 苏丹却很低调

提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这段历史。人们会提到三大君主,那就是康熙,彼得大帝,太阳王路易十四。

而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大帝国并不只这三个。此时的世界,哈布斯堡王朝还没有解体。太阳王直到晚年才从小舅子那里抢走西哈的地盘。而康熙初期,奥斯曼帝国还是欺负人的。至于彼得大帝,他在中国的受落。完全是晚清低级进化论的宣传实在太过厉害。人们急于寻找变法的地方标杆,于是彼得变政与明治维新的神话被炮制出来。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治维新表面上让日本一代富强。然而日本对外一直未断绝兰学,对内尊王倒幕的势力也有几代。幕府自身也有其开放性的一面。如此种种因素结合。这才到明治一朝总爆发。而彼得大帝变政,也没有一代就让俄罗斯变强。彼得变政之后,依然是列国卑俄,不与会盟。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交锋也并未得胜。俄罗斯真正的变强是在乾隆年间,叶卡捷琳娜女皇开明专政之后。而列国正视俄国,则是在嘉庆年间,其击败拿皇之后。列国旧有王室,赖强俄以复辟。如此这才纷纷与这个昔日的东夷之国交好。东俄方才成为欧洲一霸。

总体而言,俄罗斯实在算不得欧洲一霸的。但是中国人喜欢提彼得大帝。实在是受其勇于变法的人格魅力感染。当时世界上三大君主,康熙纯粹是专制君主,即使其自己私人喜欢学习西方科学。终将其视为奇技淫巧。玩物而已。而太阳王亦不过是专制君主。然而其开创法兰西科学院,当时的世界普遍不欢迎德先生,甚至不知道德先生为何物。而太阳王先将赛先生请进家。虽然太阳王这样的极端专制君主是不喜欢德先生的。然而赛先生与德先生本是卵生兄弟。赛先生来了,德先生的到来是迟早的事。法兰西科学院与启蒙思想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路易十四与康熙都是享乐型的君主。

而彼得大帝则是位苦哈哈的变法者。这一点和清世宗倒是有点像。有人说中国人不喜欢变法,但是雍正的几大变法措施,摊丁入亩,废除贱民,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哪一项都是废除中国实行千年的陋习。可见中国不善变法不存在的。只是学习别人,比较放不开面子而已。而清世宗变法只维持了十年,而且都是闭门造车的内部改良。而彼得大帝则完全抛弃了第三罗马的虚假面子。全面向俄人眼中的北戎西夷学习。而且其在位时长长达四十余年,亲政也有三十多年。长期的执政也让新政彻底融入俄国的骨髓。最终俄罗斯数代变法,最终真正建立了远迈罗马的大帝国。

而与三大帝同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默罕穆德四世也在位长达四十年。这一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还是欺负人的。让欧洲胆寒的存在。那么为何这位苏丹的存在感如此之低呢。这是因为小子的文章介绍了。这一时期,这位苏丹六岁登基。登基之时主少国疑。国家实权掌控在科普鲁律宰相世家手中。所以这位苏丹前期的战功全是宰相打下来的。

当然实权暂归权相,这不新鲜。三大帝全是娃娃皇帝登基。路易十四早期,实权全归权相马扎然。康熙早期,更不用说实权全归鳌拜。而这两位权相都是专权不篡权的股肱之臣。太阳王做的还可以,面子上一直以师生之礼,甚至是父子之礼服侍马扎然寿忠。而康麻子将鳌拜这样一位尽心顾命的忠臣生擒。面子上都过不去,吃相实在太难看。真搞不懂后人为何要歌颂这种无师无义的禽兽之行。

而俄索菲亚公主属于宗亲干政,历史上宗亲干政,是最有篡权的危险的。所以宗亲内斗只能你死我活。而彼得能在宗亲内斗中夺得实权,这一手就比康熙和太阳王漂亮的多。而奥斯曼科普鲁律家族也是专权不篡权的宰相世家。这其中老相穆罕默德主政六年,新相艾哈迈德主政十五年。这二十年的统治,让奥斯曼帝国得以复兴。而二十多年后,苏丹穆罕穆德四世已经成长为年近三十的青壮君主。完全有亲政的实力。

而这位君主为何存在感如此之低,是因为人们对土耳其的偏见导致其的善政为人所不识,还是因为其本身资质平庸。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下一回揭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