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刊而谈:《槐荫文学》2018年第二期目录
卷 首 语
■ 刘 碧 峰
贾平凹在給女儿的信中说:“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了”。许多人看了,不免会想,连贾氏这样的名家都视文坛为畏途,我辈岂有继续坚持的必要?然而,在同一封信里,贾平凹又说:“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的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
我以为,这后一句才是贾平凹对初出文坛的女儿的肺腑之言,只有不在意他人的评说,勇往直前,才有取得成就的希望,纵观我市创作状况,也正应了贾氏此语,许多作者都曾有过“风刮风很累,花开花也疼”的经历,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梦,最终有所成就。正所谓勇往直前,定有回报也。
本期名家有约,首次推出评论家的作品,创作与评论,是文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文学才能进步,尤其是本土评论家的学术营养,更容易为我们的作者所吸收,鉴此,我们会在这个栏目中,更多地推出这方面的文章。
本期小说虽然以新作者居多,但作品的厚重之感却一如既往,尤其是曾晓吾的《1991年的欠条》,其语境、架构、意蕴等等,均有不俗的表现,生活承受之重或之轻,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期散文《故乡的夏》,其作者陈佳勇,是我市的一位盲人作家,但我们读他的文字,你会认为他是盲人吗?那清甜、疏朗、温润、明净的叙述与走笔,无不给人以生活之美的韵律,只有心里充满阳光的人才能看到这无限灵动的世界,才能写出这样甜津靓丽的文字!
本期诗歌推出了几个老诗骨的诗作,他们的写作风格各异,艺术追求不同,但都在诗情、诗境、诗趣、诗理上着力甚深,尤其是第一次在本刊发表诗作的杨芬,其作品清新自然,明丽素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期的几篇评论,千秋各具,有名家评名家的高端评论,有基层作者评基层作者的素心相倾,正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映衬,相得益彰,都是极有见地、值得细品的佳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文不同。春花谢了,夏花也谢了,但文学之花却不会凋谢,是的,文学之花永远也不会凋谢!
往 期 回 顾
第 30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