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金岭 | 蒋红平:金岭之约——大悟金岭“精准扶贫”文学采风专稿之五

金岭之约

□蒋红平

一直以来,心头总涌动着去大悟看看的愿望。一是诗歌好友燕七笔下的花山,把我打动,她笔下的花山,在春天里,遍地的小野花像放牧的羊群一样,荡漾在山岗上,宁静,娴雅,一幅甜美的画,思无邪!后来看到槐荫论坛上摄友们拍摄的大量乌桕树作品,秋天里热情似火,满树的叶子,似一树一树燃烧的繁花。

昨天接到市作协去大悟采风的通知,非常高兴,长久萦绕心中的渴望终于得以实现。一行人自孝感三汊上高速约1小时车程到达大悟高速出口下,向目的地金岭村出发。金岭村位于大悟县新城镇东北部,距镇区10公里、高铁孝感北站14公里、县城区25公里。因金岭村正在搞旅游开发,通往金岭村道路正拓宽施工中,汽车下高速后走了半小时到达目的地。

金岭村,作为湖北省委组织部精准扶贫项目,我们看到的是以现代旅游农业为主体的飞速发展变化中的金岭村。它的新居民区建在公路一侧,依山而建,统一采用徽派民居风格,规整有序。公路的另一侧是一条长长的小河,静静流淌,河中每隔一段用石头做的挡水小坝,把小河的水分为几级,不同层次,形成涓涓细流。与一座漂亮的小石板桥相连,小河的另一边穿过几块田垄,是金岭村的原居民区,都是这里村民的老房子。据说有上千年历史,因在这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村落原貌保留完好。

在这个季节,我们来晚了些,看到的是典型冬天的景象,纷艳的花和迷人眼的草看不到,火一样的红叶也不见,乌桕树光秃秃的,但别具造型的树上挂满白色的小果,远远望去仿佛一树树白色的小花,也是另有一番味道。身边不断有游人经过,车辆,拍照,欢笑声,小孩子嬉闹声,情侣,所以这里并没有小山村里冬天文人笔下萧瑟、颓败的景象。

老居民区村口有一方不太大的池塘,中间用石板做的小桥连接进去。池塘里养了一些红色的鲤鱼,因天气太冷偶尔冒一下头出来透气或觅食。靠近一老屋前一侧的池塘边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一只只皂角像小镰刀一样挂在树枝上。这镜头不禁让人回到物质生活匮乏、我的童年时代,祖母在池塘边用树上的皂角洗衣、在石头上用棒槌使劲捶打衣服的画面,心中不免一阵阵涟漪。

目前,村委会在省委组织部精准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已全部回购老居民区的房子、土地,作为为村集体财产,搞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他们将老房子按“以旧修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工作,材料基本是回收的旧材料,有清代大而薄、明代厚而窄的一块块烧制青砖,一片片明清时期的青瓦等等,目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鄂北民居常用红色的石条门,地面上铺的红石板,近代农村老屋子用谷壳和水田熟土做的土砖,以及直接用熟土加稻草用模板夯实而成的土墙,也有解放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字样雕刻在一户人家的石板门柱上。

进入村子里我们游览这古老的鄂北民居群,它的建筑学特点体现在“框结构、青砖体、土坯墙、石条门、实木顶、黑布瓦、飞龙檐”的风格上。据介绍建筑整体在旅游开发中分家庭式住宿区、合院式住宿区、文化体验区、艺术家工作区、河滩休闲区、河塘休闲区等,打造集住宿、休闲、工作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驿站。

由于村子周围目前是今年才按旅游规划设计开发的,周围的地块主要种花草,已看不到传统农业中的农作物。据介绍,河边将根据季节种植荷花、格桑花、鸢尾花、葵花、熏衣草等等,形成观花栈道。

出村子沿河边的小路前行,前面有一片山坡,长满星星般绿色的小油菜苗,据介绍是专为观光用的油菜园,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黄灿灿的一片片将是金岭村的另一种景象。小路边,远处的小河旁、山坡上,总能看到一棵棵风姿绰约的乌桕树立在那里,似相约、急切张望中的女子,神态美妙动人。我们临时的导游喻老师介绍说,因过去闭塞的小山村非常贫穿,每到冬天村民们就爬上树去采树枝上的乌桕籽(乌桕籽可以炼油,当时有政府部门收购)。他们连同细树枝一起折下,所以第二年乌桕树重新发芽生长,树枝就改变了生长方向,形成似园圃花匠修剪过的园艺效果。而乌桕树在这种折枝下生长不仅没影响,反而更旺盛。现在社会发展后物资丰富,没人收购乌桕籽,没人采它,便形成了“一树虬枝开白花”乌桕树冬天的景象。

后来我们还参观其他一些景点,有大悟非物质文化展览馆、汽车露营地。其中非遗展馆设置在老居民区旁边,它是以“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展厅分别展示了大悟高腔皮影、织绵一常、钢镰大鼓、北路子花鼓戏,以及应城膏雕、金漆木梅花、马口窑、云梦皮影、汉川善书等。

汽车露营地在新居民区的一侧,沿公路开车前行约十分钟,在一个大山凹里,有山有水,一幅祥福之态。它是以农耕乡愁文化为内涵,因地制宜开发打造的,集露营、房车、户外、度假、休闲于一体。主要有综合服务区、主题露营区、休闲娱乐区、生态保护区,有帐篷酒店、帐篷营位、房车营位等。

此次金岭之约,虽未见到过去情愫中的花山花海,火一样乌桕红叶,但此行更给我们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即“在最好的时刻,在最美的时候遇见”,再约金岭!

作者简介

蒋红平,曾用笔名“落花生木树”,湖北安陆人,医务工作者,湖北省作协会员。诗歌散见于《绿风》《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诗歌》《山东文学》《佛山文艺》《江门文艺》《人民代表报》《北方周末报》等诗刊及报刊,出版诗集《醉清风》《水的黑眼睛》。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

乡约金岭 | 刘碧峰:金鸡一唱满岭芳——大悟金岭“精准扶贫”文学采风专稿之一

乡约金岭 | 方东明:金鸡岭上暖风来——大悟金岭“精准扶贫”文学采风专稿之二

乡约金岭 | 朱道能:金岭人的“黄金梦”——大悟金岭“精准扶贫”文学采风专稿之三

乡约金岭 | 高剑:三上金岭——大悟金岭“精准扶贫”文学采风专稿之四

第 四十 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