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前退休」的思路聊起
这些年,网上关于财富自由的人生故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比如前几天很火的腾讯 35 岁员工准备退休的帖子,就挺能说明问题。
要勤奋工作,踏实攒钱,没错。但很多人为了「财富自由」的奋斗,不过是另一种自我感动,不少人倒是因此而浮躁。
前几年有句毒鸡汤,话糙理不糙:论勤奋,车间里的工人比你还勤奋。
人生境遇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时机,错过了正确的时间点,再努力都白搭。
不加思考的勤奋,是最低品质的努力。
看看之前 70 后的一代,最大的时代红利是买房早,一套海淀学区房,资产就多了不少。
更年轻的一代,80 后,也算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红利。好像创业公司的老员工,股权套现个个都能拿了上千万。
一波又一波的创富浪潮,不在乎你多努力,关键是时机对,加上合适的选择。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了,有人说,对于个人而言,财富获取有四个方式:
劳动收入,指人力资源,工资;
资产收入,指财产升值,包括房产;
负债收入,指金融,负责加杠杆;
权力收入,指行政垄断和暴力抢夺。
第四种与普通人无关,个人只能通过前三个方式获得财富。
残酷在于,货币持续超发是大势所趋。换言之,你是无法选对一次资产就能躺平一辈子。
每一次转型,就是一次社会财富大洗牌。
现在就是一个抢钱的时代。追求财务自由,不如说拥抱强势资产。再过 10 年 20 年,也许我们会像美国、欧洲那样,富的更富,穷的永远穷。
当创业机会消失、普通人恐怕真的就很难白手起家创业了。
全球「印钱时代」,国内这种富人通胀穷人通缩已经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反过来说,你如果把自己定位成想实现资产自由,就必须拥抱泡沫。
普通人如何面对「大水漫灌」时代选择对的资产?
一句话:不要用赚小钱的思维来赚大钱,不要用赚快钱的思维来赚慢钱。
投资资产存在一个原则:不可能三角,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只能三者取其二。
你能想到的所有正规资产,不可能安全性、收益性、灵活性上都全优。
比如余额宝,安全性,随时支取,流动性好,但收益就低;
比如牛股和基金,流动性好,收益高,明天可能就黑天鹅熔断,本金无法保证;
比如终身寿险,绝对安全,单利 9% 的收益,必须二三十年时间复利滚存,流动性就被牺牲了。
只懂得单一资产且动不动就 All in 的人,就是在赌啊,这些年应该已经有了不少教训了。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 100 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
口袋里的钱,脑袋里的认知,都要同步涨才好。
你必须意识到,单项资产不能安全、收益、灵活上都全优。但多项资产配置组合,就能实现三者平衡。
至于普通人,最起码得配置两类资产:一类是不确定性的,一类是确定性高的。
两类资产的弱相关性越大,长期组合收益越高。
① 不确定性的:
股票和房产,是货币宽松下的主要蓄水池。
总的大方向上,股市和楼市每隔几年都有一次脉冲式上涨,抓住一两次熊转牛能赚不少。
② 确定性高的:
确定性高的,可以买债券、打新、债基、货币基金、保险等。
利率走低是必然的事。像有个朋友因为在香港待过几年,会配置一些固收比如终身寿锁定利率,美国成熟投资者也有这个习惯。
你需要搞清楚的,远远不是「我该选择哪个理财产品」,而是需要对每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了如指掌。
但是呢,很多人明明没有老手选资产的眼光,还不把资产配置当回事,看了简直痛心疾首。
有个公式:
资产性收入=资产*信息*判断
如果,你和大家一样享受同样的信息,做着同样平庸的判断,大概率你不会比别人赚得多。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竞争,是信息输入量的竞争。
认知贫困,导致财富贫困。只有提高财富认知,等机会来临时,才能一击即中。
之前给大家推荐过很多次水星团队。
他们家免费送限量价值 1299 元的资产规划服务,几乎每次都 24 小时内一抢而空,超乎想象的好评。
这家是 1 对 1 规划平台,方案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
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搭配;股票、基金、固收资产再平衡;海内外资产配置。以及建立家庭资产的四个账户:现金账户、杠杆账户、风险账户和安全账户。
好多人留言问:什么时候还有活动?
这一次又争取到了 200 个免费名额。
他们团队会为你制定一份 20 多页的综合方案,给家庭资产做一个风险收益比最大的组合,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真的受益匪浅。
另外,这次还有水星团队精心准备的特别礼物——《家庭资产配置地图》电子版一份。
只送不卖,包含 8 大模块、32 张图表和 300 个知识点。
他们家持有全国保险牌照和基金销售牌照,股东是大型央企、国际知名风投,在业界口碑很好。
报名体验过同学都反馈很好,不然也不会再次推荐。
1 对 1 线上服务或者线下咨询,专家覆盖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