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到底该怎么做?菜鸟爸妈已经一脸懵圈。别急,好妈今天就来说个明白。几乎所有新生宝宝出生后都会出现黄疸,足月的孩子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现黄;生后5~7天黄疸程度达峰值,但仍属于相应日龄的正常范围;之后黄疸值逐减,2周左右消退。在此期间,宝宝的精神、吃奶、睡眠良好,这样的黄疸称之为“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儿童,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可以接种疫苗。
不过,目前国际上已经建议不采用“生理性黄疸”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干预的标准,以及确定出院后随访监测的时间。但如果新生宝宝的黄疸出现的时间过早(<24小时),或黄疸期间胆红素值大于相应日龄正常值的高限,或黄疸消退延迟,或消而又再次出现。还伴嗜睡、吃奶减少、精神差等现象,这通常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的范畴,需要积极干预治疗。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不能接种疫苗。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宝宝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4.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周才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5.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新生儿黄疸主要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这种胆红素分子在血液中呈游离状态,可以穿透血脑屏障。新生儿因为血脑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一旦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就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可是对宝宝正处于发育状态的脑造成永久性的损害,遗留如脑性瘫痪、听力障碍、智力落后等后遗症。
但不要太过紧张了,胆红素浓度达到大于425~510μmol/L(25~30mg/dl)才会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做好预防是关键。O型血女性第一胎不容易发生溶血,但只要第一胎生出A型血或者B型血的孩子,母亲体内就会产生红细胞抗体。二胎生出A型血或者B型血孩子时,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循环后,引起红细胞破坏,就会产生大量胆红素,形成溶血性黄疸。
此外,还有少见的Rh母婴血型系统不合及其他母婴血型系统不合。换血疗法是治疗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了预防新生儿黄疸和胆红素脑病,要尽量避免早产,不给孕妇用维生素K3及磺胺、水杨酸类药物。对有母婴血型不合者,应做好出生治疗准备(包括换血)。积极预防感染,及时处理早产及其并发症。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生1周后黄疸仍然明显或继续加深,但是精神好、食欲好,大便黄色,体重增长良好,经过检查没有其他导致黄疸的原因,可以考虑为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有时会持续到生后2个月才消退,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频繁哺乳促进孩子排便、排尿帮助退黄。注意,有的宝宝在停母乳喂养3天后胆红素明显下降,但是恢复母乳喂养后胆红素值又会上升,这种情况通常也是正常的。反弹后的胆红素值往往会比停母乳之前要低一些,所以一般也不需要再次停母乳。如果胆红素水平接近治疗的阈值时,也可暂时中断母乳喂养一两天,期间用婴儿配方奶粉代替。
随着宝宝的肝脏功能逐渐发育成熟,黄疸最终还是会退掉的。胆红素值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波动,但总体来看是波动向下的趋势。但这个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定期到医生处随访,并且有些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也需要光疗,这些情况都交由医生来做判断。3年前,国家已经明确禁止注射茵栀黄。但很多妈妈不清楚,口服药同样有风险。口服茵栀黄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口服茵栀黄的退黄原理与泻药相似,就是让孩子多排便,将多余的胆红素排出体外黄疸自然就退了。其实生理性及母乳性黄疸不用茵栀黄也能退;病理性黄疸用茵栀黄也退不掉。而使用茵栀黄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便频繁得烂屁股或便血。新生儿肠道功能发育本来就不完善,频繁的腹泻,超出了其可以承受的范围。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就是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出,目前的治疗方法有三种:换血、光疗、药物。有人说,光疗就是多晒太阳。“晒太阳退黄”可能是黄疸治疗流传最广的误区了,甚至有不少基层医生也会这样建议。但是,晒太阳退黄效率十分低下。光疗的效果与接受照射的面积、光照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有关系。太阳光之所以有一定退黄作用是因为其中就含有蓝光成分,才能使胆红素降低。但太阳光中还含紫外线,它会对孩子眼睛和皮肤会造成伤害。眼睛还能遮挡,如果是酷暑脱光在太阳直射下,小婴儿本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长时间晒太阳容易体温过高。晒短了对于黄疸严重的宝宝,时间达不到,延误病情,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该如何治疗家长不要太任性哟,听专业医师的意见。蓝光治疗(光疗)在全球都广泛应用40多年了,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在给宝宝做光疗时,也会给它佩戴眼罩保护好眼睛并遮盖生殖器。好妈要提醒的是,头胎曾患病理性黄疸的话,二胎“中招”的机率也很高,务必提高警惕呀~
本文首发:好妈手册
原标题:宝宝黄疸要晒太阳、停母乳?整错了后果很严重!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