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透视|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规律——基于旧金山与洛杉矶的比较研究

GEI新经济瞭望

New Economy Outlook

关注

请输入正文

编者按: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创新型城市试点已达78个。创新型城市体现在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管理范式创新与思想观念创新等方面,是依靠科技、知识、人力、体制等创新要素发展的城市,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创新驱动发展上具有典型的示范性与引领性。

一、两类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比较:旧金山与洛杉矶

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都会区是美国创新型城市的两个典型代表,从成因来看二者各自走过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旧金山与洛杉矶的发展起点极为相似,都从西部“淘金热”兴起,吸引了大批移民,都从港口和资源起家,并承接了国家战略布局,但二者的经济发展却走上不同轨迹,究其原因,在于二者的经济基础与城市文化有所不同。

从经济发展历程看,旧金山湾区经历了“港口+资源”—“产业+交通”—“知识+科技”的发展历程,通过把握信息科技革命,基于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大批人才与技术,实现了“制造—服务—跨界”的迭代,也推动旧金山湾区占据了新兴业态的前沿,成为全球新经济发展高地,“迭代升级”的理念贯穿旧金山湾区经济发展的始终。

图:旧金山湾区产业升级历程示意图

洛杉矶都会区经历了要素驱动—资本/技术驱动—知识驱动的发展历程,产业转型更具递进性,是传统中心城市的“资源—制造—服务—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并存,新兴业态更多是围绕传统产业进行细分和升级,这其中,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再造与赋能”较为明显。

图:洛杉矶都会区产业升级历程示意图

从城市文化看,旧金山湾区的发展本身是分散的都市和城镇的开放合作,因此也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人、思想、资本、技术在企业间、学术界之间自由流动与角色互换,使得新思想广泛传播。随着新经济发展,企业、政府机构不遗余力的宣传湾区的“互联创新系统”,强调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的重要性,人才、资本、思想之间的关系网络与组织机制更强,同时也塑造出“高工资、高技能”的经济发展共生愿景。

洛杉矶的城市发展本身就是大都市蔓延的典型,城市文化延续了制造业大发展时期企业和政府盛行的“垂直性与封闭性文化”。洛杉矶对新经济的发展态度始终摇摆不定,当旧金山湾区更强调科技、创新和技能时,尽管洛杉矶城市领导者时常提及新经济,但其城市发展理念更关注如何重振传统产业,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改善物流系统,为低技能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这些理念均源自工业经济发展理念,期望于实现每个人的“共生”发展文化就与城市特性不相匹配。

因此,基于不同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城市文化特质,旧金山与洛杉矶形成了不同的创新生态:

旧金山是自生长的雨林式创新型城市。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是旧金山湾区新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其核心是思想、人才、技术、服务等实现自由流动、相互转换。旧金山湾区的创新是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湾区产业的起点在应用研究,形成了“世界发明—湾区开发—全球应用”的开放式创新模式。首先,完善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助推旧金山湾区占据全球产业制高点,湾区鼓励大学、企业和政府进行联合研发,通过立法来支持大学、企业和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并由政府出资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同时通过人员互派、交流任职等方式实现政府与大学的深度合作。其次,成熟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加速了发明到应用的转换,如斯坦福大学设立的技术许可办公室和集成系统中心,近80%的成果都用于应用,缩短了技术与市场的距离。最后,超级天使是旧金山湾区创业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湾区集聚大量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是全球投资者最为集中的地区,湾区天使投资者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还提供各方面的辅助服务,通过强大的投资实力、人脉网络、行业经验、商业理念和市场影响力,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

洛杉矶是高起点的裂变式创新型城市。洛杉矶拥有多元的城市创业基因,也充分发挥了大都市的虹吸效应推动了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一是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云集提升了创新创业的效率,创业服务、科技咨询、技术转化、投资、商务服务等机构为当地人才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洛杉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中坚力量,典型代表是享誉全球的科技智库兰德公司。二是高校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源头力量,洛杉矶拥有高等院校118所,每年可培养近2万名的毕业生,各高校利用强大的校友资源,帮助学生链接创业资源,同时通过政府与高校联合搭建的平台载体,衍生出大量创业公司。三是大企业的溢出效应推动创业多元化发展,强大的产业基础集聚了大量电子、娱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专业化人才与技术,创业企业呈现多样化发展,众多的城市创业社群、社交活动和专业研讨会,为科技创业人群提供交流与链接的平台,实现了创业者、投资者和各类创业主体共生共存,媒体帝国好莱坞与金融业联系紧密,其溢出效应也使得洛杉矶的众多创业者能很快搜寻到投资资源。

二、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三大机制

从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都会区的发展历程看,推动人才与资本为核心的创新要素流动,建立技术与创新成果的转化扩散渠道,以及创新创业文化对创新生态与创业活动的赋能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就创新型城市发展来看,重点需要把握三大机制:

创新要素的耦合-流动机制。从人才层面看,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流动体现在知识与生产效率的积累与扩散,一方面,人力资本积累较多的地区生产效率较高,生产者整体面临生产能力提升的压力,因而更愿意支付时间与投入来积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更强,旧金山与洛杉矶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外部性得以显现,推动区域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整体提高;另一方面,人力资本集聚的地区,在“优先链接机制”作用下,更易集聚专业化人才,产生规模效应,旧金山湾区作为全美高科技产业大本营,半导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在全美有绝对影响力,在这些高科技领域集聚了大批专业化人才,全球其他地区高科技人才在人脉链接驱动下也更易向旧金山湾区集聚。从资本层面看,创新创业活跃地区的生产效率更高,同周边地区能够产生明显的“收益极差”,资本在逐利作用的驱动下,也更易流向级差高的地区,进而为创新创业活跃地区积累更多资本,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都会区的高科技产业发达,创新创业活跃,生产效率与人均收入均高于全美乃至加州其他地区,高资本回报率使得金融机构、风投大量云集,资本积累程度较高。

创新成果的转化-扩散机制。创新成果一方面通过提高运行效率创造更高价值,一方面能节约资源和成本,使得创新源头与周围主体/区域产生“势差”而加速创新资源流动,创新成果扩散与转化过程就是消除“势差”的过程。通常看,创新成果能够得以扩散与转化,一方面需要源头与周围主体/区域存在势差,转化扩散后能够保证效益最大或成本最低,另一方面,接受扩散的主体/区域应当具备接受能力与成果再造能力,“势差”不能过大。在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过程中,专业化服务机构从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使得创新活动从传统企业研发活动相分离,使得服务更加集成化与专业化,另一方面,专业化服务机构覆盖技术创新全链条,能够提高创新主体的转化效率、增加创新主体的收益与提高服务的精准度。从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都会区的发展历程看,其整体的经济与创新发展水平较高,不同主体、区域之间存在“势差”但又不过大,为创新成果转化、扩散与再造提供先决条件,同时,旧金山湾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技术成果转化体系中云集大量中介服务机构,洛杉矶覆盖创新创业各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在两地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扩散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文化的酝酿-成熟机制。创新文化形成于每个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既不同于根植于城市历史背景的“城市文化”,也不是由外来创新资源导入的舶来品。创新型城市的形成必然伴随和导致自身独特“创新文化”的形成,创新文化也逐步成为专属于该城市的创新生态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创新文化作为一种共识诞生于聚焦在该城市的创新群体的思想中,其内涵与特征均带有该城市创新群体的烙印,同时,“创新文化”又带有“城市文化”的烙印,基于城市历史、地理、人文等要素产生裂变,并与创新创业群体特性与基因相融合。从旧金山湾区与洛杉矶都会区的发展路径看,旧金山受历史地理的影响,其城市文化特性为开放合作与自由包容,而湾区创新创业活动主体在创新过程中普遍达成了“改变世界”、“质疑权威”、“拒绝平庸”的思想共识,这也产生了旧金山湾区“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洛杉矶作为大都市转型发展的典型,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文化相对垂直与封闭,而社会各经济主体与政府间共生共荣的意识更强,也使得洛杉矶的创新文化倾向于“连结裂变”。

三、新时期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成熟的创新生态成为聚合各类创新资源的关键。全球化进程已进入到创新全球化阶段,全球创新资源的流动主要围绕创新创业的活动展开。企业、高校院所和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的关键:企业集群构成区域研发创新所需的产业基础,通过企业间人员流动与衍生培养出大量人才与创业者;高校院所从事知识生产、传播与文化营造,为区域培育人力资本和创新企业家;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框架设计来优化城市运行效率并提供服务。以上三个主体通过各自内部与彼此间人员、技术和信息的循环流动来支撑城市创新生态运行,三个主体之间交融区是各类专业性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服务来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培育发展成熟的创新生态日益成为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颠覆式创新引领产业迭代升级。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科技创新多领域协同化发展,前沿科技的跨界、跨领域应用加快裂变产生新业态,成为区域产业加速迭代升级的关键。如今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开始颠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组织形态,催生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也引领着创新型城市的主导产业迭代升级方向。未来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纳米新材料等颠覆性前沿科技的创新方式由研发驱动向应用驱动升级,更多的传统产业将被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所替代。因此,具有颠覆式创新作用的新兴产业成为创新型城市产业选择的新一轮争夺焦点。

创新空间载体多极化促进“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创新空间载体是以人为核心,推动科技、产业、城市三者有机融合、互促发展,核心是实现创新、功能、空间和人文环境的耦合。众创空间、创业社区、创客中心、创新型孵化器、垂直类技术创新加速器等创新空间载体的出现,使得创新活动与传统的链式企业研发活动相分离,形成更为开源、高效的开放式创新,也使创新服务更加精准化、集成化。因此,实现“科产城人融合”是新一轮创新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模式。

四、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建议

发展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路径是聚焦“创新创业-创新服务-创新环境”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

一是以创新创业活动来促进创新要素的耦合与流动。就推进人才和资金两大要素耦合流动而言,一方面是实现两大要素之间的循环流动,同时,需要建立起高校院所、政府与企业三大创新创业主体之间的“旋转门”,实现三主体之间两大要素的循环流动,从而产生持续的创新流。在要素循环流动过程中极易产生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成为创新型城市抓颠覆式创新的重要机会。

二是以创新服务来催化创新价值的转化与扩散。服务作为创新生态的黏合剂,连结研发与创业,一方面通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机构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能够最大限度优化技术创新生态、提升转化效率并增加创新收益,同时,各类型的研发与创新载体能够形成更加开源高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推动创新的自由探索,推动创业与产业交互,加快形成创新生态。这其中,以创客中心、垂直类技术创新加速器等为代表的多极化新创新空间载体更有利于形成优质、精准与集成的创新服务生态。

三是以创新环境来孕育创新文化的酝酿与成熟。创新创业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人的价值,创新城市不仅需要实现功能、空间的耦合,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与社交需求,同时,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历程的“城市文化”与创新活动主体普遍共识的“创新文化”能够同人的自我实现与精神需求产生共鸣,通过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能够集聚大量创新创业人才。这其中,创新型城市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城市特质,同时还能实现人的价值实现与精神追求,“科产城人”融合发展就成为新一轮创新城市发展的核心。

END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GEI新经济瞭望

New Economy Outlook

关注

请输入正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