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曲折探索的韩国大德研发特区
编者按:
科技园区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载体。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活力。作为新经济智库,长城智库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的科技园区发展,而且与美国硅谷等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广泛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与规律。2018年起,我们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科技园区研究工作,梳理了全球530多个科技园区,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园区展开案例研究,于2019年10月正式发布了《“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发展报告》。本公众号陆续推出【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文为第九期:经历曲折探索的韩国大德研发特区。
图1:大德研发特区局部区域效果图
大德科技园是韩国首个研发特区,在当时也是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最早的一批科技园之一,非常具有代表性。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大德科技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已成为韩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科技园区。大德科技园用实践证明了纯科研型园区模式行不通、只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园才能取得成功,对韩国后续建设的各类科技园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区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作为政府主导建设运营的科技园区,大德也通过成功的探索证明了只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政府能够有效运用科技园区这一载体来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的整体高质量发展。
图2:大德研发特区区位及基本情况
一、 从“科学乌托邦”到“创新集群”
大德科技园区(研发特区)成立于1973年,位于韩国大田广域市儒城区,在首都首尔(原汉城)以南160公里,是韩国最大的科技园,被称为“韩国科技的摇篮”和“新技术的孵化器”。大德科技园是韩国政府在“技术立国”战略指导下,为振兴高科技事业、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等目的而倡导建立的,由当时的总统朴正熙主持筹划、在韩国科技部及大田市的支持下兴建。建立之初,园区管理单位为韩国科技部附属机构——大德科技园办公室。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园区规划、资源协调和居民管理,而城市基础设施由大田市负责建设。因此,大德科技园是韩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成果。2005年起,大德科技园升格为研发特区,其管理机构变为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行政办公室。
图3:大德研发特区功能分区图
成立至今,大德科技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73年至1993年,为“科学园区”阶段。一批高校院所及企业研发机构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从汉城等地区迁入大德科技园,使大德成为科研型园区,其功能定位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高等人才培养,其本质是一项国家战略而非区域发展工具。该阶段研究机构几乎全部通过承担政府科研项目获取运行经费,而几乎没有对技术成果进行系统化的商业运作。因此,早期的大德科技园更符合“科学乌托邦”的概念——只有科研活动而没有工业生产和商业行为,并且与周边地区的生产性活动也不发生任何关系,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较少。不仅如此,不同科研机构的研究活动之间也缺少协同性,体现为研究项目高度混杂、园区科学环境和创新生态发展缓慢。由于未能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园区成为了大田市地方政府的巨大负担。总体而言,对市场规律、技术创新与扩散规律的把握不足以及产学研的分离使大德科技园在最初2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缓慢。
图4:大德研发特区核心功能载体
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2004年,为“技术园区”阶段,大德科技园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地区产业集群。由于园区定位的限制,直到2000年之前,大德科技园内的高技术产业都没有形成规模,只有约60家创业企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带来的冲击促使韩国政府开始主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从而给科研机构和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因此大德科技园的发展重点转向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金融危机中下岗的大量科技人才成为了企业市场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新成立的技术创新中心(TIB)、科技企业孵化器(TBI)和研究生产集群等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组织,则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业活力、释放了科研机构的创新潜力。1999年的《大德科学城管理法》、2000年的《技术转移促进法》把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和参与技术转移转化的措施以法律形式予以确立,进一步密切了产业界与高校院所的互动和联系。2000年9月,大德技术谷(DTV)成立,作为培育和聚集科技企业的载体。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大德科技园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了从科研型园区向科技产业园区的转变。
图5:大德研发特区与大田市区位关系
第三阶段从2005年至今,为“创新集群”阶段,大德科技园的科研功能持续升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韩国政府将园区更名为大德研发特区 (Daedeok Innopolis),并进行了全面改革。首先,参照中关村经验对大德科技园进行立法,颁布了《大德研发特区建设特别法》,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其次在地理空间上,大德科技园扩区至现有规模,周边世宗市建立的“学术产业集群”、五松市与清州市建立的“生物谷”都成为了大德科技园的组成部分,大德技术谷(DTV)、大德产业综合体(DIC、以及大田市的老工业园等产业空间共同构成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区。第三,“国际科学商业带”项目落地,其中包括大科学装置稀有同位素加速器、基础科学研究院等基础科研机构和设施,为园区带来更高能级的创新资源,加快推动未来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诞生。此外,国际酒店、专利信息研究院、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等一批国际化设施也加快建设布局,反映了大德科技园国际化进程的提速。时至今日,大德科技园已成为韩国科技创新与新经济发展的核心,成为高技术商业化、推动科技能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枢纽,为全球市场提供着高水平的产品和服务。
二、 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业生态
截至2015年底,大德科技园共有7所高校与60家科研机构。其中,高校有KAIST大学(又称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科学与技术大学(UST)、忠南大学、韩南大学、大德大学等。科研机构中,政府研究机构有25家,包括原子力研究所、航空宇宙研究院、电子通信研究院、生命工程研究院、标准科学研究院、能源技术研究院、地质资源研究院等,这些研究机构重点承担国家课题研发,同时也接受企业委托研究;民间科研机构有35家,主要是由三星、LG、SK、现代、金星等大财团投资设立的企业研究所,主要从事企业自身发展所需技术开发,同时也通过投标方式承担国家课题研究。
截至2015年底,大德科技园拥有科研人员31344名,其中博士14675人、研究生10926人、本科5733人,另有36362名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韩国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中,在大德科技园工作的超过11.8%;区内企业及机构共获得注册专利授权98663件,其中国内专利77075件、国际专利21588件;历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7.5万亿美元;技术转移案例达2831件,累计金额达811.73亿美元。大德科技园已成为专业化、集约化的高科技园区,为韩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图6:大德研发特区创新资源分布
大德科技园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医疗、信息通信、精细化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主要关注基础科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及大型复合技术。各领域研究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其中具代表性的有:航空宇宙研究院成功研制液体火箭推进器KSR-3 和人造地球卫星“阿里朗”1号、2号;原子力研究所成功开发韩国原子炉;生命工学研究院等完成黑猩猩基因组图,查明了人类和黑猩猩Y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以电子通信研究院为主开发的CDMA技术及动态随机存储器;标准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超薄膜分析技术;以及韩国科学技术院开发的各类智能机器人,等等。
大德技术谷(DTV)是为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高技术创业而专门规划设立的成果转化区和创业园区,面积4.27平方公里,包含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类设施。在技术谷周边还规划建设了5个小规模的高技术产业综合体,每个面积约0.2到1平方公里,作为技术谷的空间延伸。此外,园区内还设立了茶山馆、创业孵化中心等创业企业培育服务机构,催生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如,韩国科学技术院设立的技术创新中心(TIC)和科技企业孵化器(TBI)为科技创业人员提供场地和设备,支持他们从事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技术转移和成立企业。截至2017年4月,从科研机构衍生出来的创业企业已达400余家。园区各类创业企业总数已超过3000家。
大德科技园最大的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企业数量占比超50%;其次是生物科技产业,约占16%;此外还有规模不等的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精密仪器、机械装备等产业。
三、 丰富创新合作,推动开放发展
国际化是大德科技园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园区吸引了国外高技术大公司、特别是其研发中心入驻,包括美国中介制药公司的ISIS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加拿大防卫产业体Norsat International、芬兰VTT的研发中心等。其次,区内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中心,聘用外国专家和在国外的韩国科技人才。第三,园区积极支持“科技外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包括与外国伙伴联合建立研究机构、开展联合科技研发项目、加强先进技术的转移引进、组织留学生与科技工作者国际交流学习等。第四,园区着力构建国际化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按照世界领先标准规划建设了国际酒店、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
此外,大德科技园还与数十个海外科技园、研发创新集群结为伙伴关系,签订了大量的人力及技术交流、投资协定。主要包括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集团,英国的曼彻斯特科学园区,土耳其的安卡拉数码城,迪拜科技产业区等。
推 荐 阅 读
【“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观察】综合性区域创新中心——立陶宛考纳斯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