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未来已到,却拯救不了电纸书的商业尴尬!

无纸化并不代表电子化,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应该认识到,用户需求的新商业时代,产品和技术是主要驱动力量,但找到用户需求和痛点才是破局之道。
荀玉||撰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阅读的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发展成便利的电子阅读。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显示:2020年中国成年国民纸质图书阅读率近60%,人均每天读书时间约20分钟,同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却高出19.9个百分点,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是纸质阅读的五倍。
618购物节大促期间,各种网购促销玩法都变着花样来,各类家电产品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作为数码产品中的冷门成员,电子纸产品却销售欠佳。一方面,相比其他家电类产品,电纸书设备使用功能单一,论生产力和娱乐程度都远不及一台入门版iPad,即使消费者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要面临和实体书的竞争。
另一方面,即使618期间电子纸的价格也并不低。商家不愿让利给折扣的原因,在于水墨屏行业已经呈现饱和、稳定的状态,亚马逊2009年宣布Kindle累计销量达到300万台后,此后几乎再没该类产品的有力数据。此外,新的产品带来的新卖点往往乏善可陈,充其量就是防水、阅读灯和重量轻。
众所周知,电子书产品最核心的卖点就是那块屏幕,“类似纸质书的观感”“特别省电”“充一次电用半个月”等评价,但也正是因为这块屏幕使电子水墨屏受到升级限制。电纸书的显示材料是呈胶囊结构的电子墨水,不同颜色的墨水胶囊由正负电荷通电吸附在屏幕上,通过改变电荷的排列,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出文字和图片,等完成页面刷新后,电子纸屏幕就不会继续刷新,也就没有持续的电量消耗。但也正因为如此造成了“刷新效果差”“系统功能有限”这些摆脱不了的槽点。
从竞争格局看,根据Qyresearch,全球能够量产电子纸的制造厂商市场高度集中,2019年仅前四大厂商就占据了全球电子纸显示器(EPD)营业额的94%。但随着智能手机、4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移动阅读APP开始发展起来(咪咕、书旗、QQ阅读等), 消费者阅读不再仅限于纸质书、电子阅读器,移动设备也都可以阅读书籍。
对于最初的竞争目标纸质书来说,在当当、京东等平台掀起的读书声浪下,各种促销手段使价格直线下降。尤其是2020年兴起的直播带货、短视频售书等新兴网店渠道中,低价促销被当作重点营销手段,部分网红带货的售书折扣甚至降至三五折,这已逼近正常图书产品的硬性成本。
因此,尽管无纸化是不可逆的信息化趋势,但目前电纸书的价格太高、价值不明显,电纸书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并非必需品。电纸书本不想与液晶屏为敌,却被迫影响;想取代纸质书,却无法撼动其主流地位。没搭上时代顺风车的电纸书就这样陷入两面夹击的尴尬境地,也难怪即使碰上全民狂欢的618也无法改变其“表现平平”的结局!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