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大象”奇迹,科技巨头十年间较量之后
201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的资本市场,虽然没有十年前那样刻苦铭心,但也在21世纪留下浓重的一笔。
无论是美国资本市场,还是中国A股,基本都在2018年经历十年来最大的跌幅。
美国道指、纳指和中国A指的年K线走势
互联网科技、新经济,反而成为这个冬天难得的一抹春色。
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巨头,暗流涌动,蠢蠢欲动,争相布局下一个十年。
在美国,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失落的、逆袭的、困惑的、意外的……百种状况、冷暖自知。
这里,我们不妨先从一场逆袭说起。
一、微软的资本市场“逆袭”
2018年11月底,外界惊奇发现,被人“遗忘”很久的微软,突然上了头条,原因是:微软市值悄然超越谷歌、亚马逊、Facebook,甚至超过苹果公司,登顶全球资本市场。
微软的“登顶”尽管一度是乌龙,但紧追苹果公司,在过去一个月,微软反复在市值“第一”和“第二”中上下徘徊,“传统老兵”扬眉吐气。
2018年,微软股价最高一度达到115美元,如今股价在101美元(美国时间12月27日)。
微软上市以来的股价年度走势
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苹果市值7935亿美元,暂居第一;微软7806.48亿美元,紧盯苹果;谷歌A市值7315.37亿美元,亚马逊7043.24亿美元,Facebook只有3909亿美元。
截至12月27日全球市值居前的科技股
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头们,似乎进入重新“排资论辈”的新阶段。
微软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逆袭”。从被人看衰、遗忘,到争议中崛起,微软过去六年间的股价悄然翻了将近5倍,没人再敢忽视他了。
二、难以抗拒的诱惑
微软的成功逆袭,让人们才意识到,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巨头们版图快速扩张,但是最近几年,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在手机硬件收购失败、移动端布局落后、封闭开放固执的种种看衰中,微软凭什么崛起?
如果说萨提亚.纳德拉2014年新任CEO,开启“移动为先、云为先”的刷新之旅,是微软的一个分水岭,那对其他巨头而言 ,是什么让他们看起来没那么酷了?
以谷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一度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新星、市场的超级宠儿。但就是在各种光环中,外界甚至公司自己,往往会忽略了光环阴影中隐藏的东西。
一旦世界放慢,光环褪去,藏在阴影下的一切才显露出来。谷歌在过去十余年发展中,有美国主流网络媒体BI做过统计,至少放弃了18种产品。
比如,2012年,谷歌首次以戏剧性的方式展示了谷歌眼镜,但这款设备从未在大众面前规模亮相过。
比如,Google Buzz是个集成到Gmail中的社交网络服务,因隐私问题,也从未流行起来,在2011年10月被关闭。
比如,谷歌2014年春季推出的Google Play版Android手机,到2015年1月,就被列为“不再出售”的清单中。
还有谷歌的一款流媒体播放器硬件Nexus Q、谷歌X实验室宣布推出“热气球网络计划”,关闭的关闭、搁置的搁置……
2011年,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科技界。然而,此举本是为了进军消费者电子市场,结果一败涂地。三年之后,谷歌只能将摩托罗拉移动以29亿美元转卖给联想。
在风口上,以上种种,都被忽略了。但谷歌就像是一个机器,看上去一起风光,殊不知在机器内的系统已经各种“警报“,运转起来也常常卡壳。
对巨头而言,诱惑,甚至是更大的陷阱。专注、战略聚焦,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谷歌本想在2019年推出中国版搜索,但是据The Intercept最新消息,由于内部抗议,谷歌决定关闭该项目的整体数据来源,谷歌 CEO皮猜也在国会听证中明确:目前没有在中国推出搜索服务的计划。
不仅对谷歌,不少巨头的2018年都是水逆之年。
苹果陷入增长缓滞的困境,最近在中国市场和高通的专利纠纷,iPhone XR/XS在全球范围内变相降价,甚至被市场认为卖不动了,苹果是不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在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Facebook,遭遇“意外”,一度陷入用户隐私泄漏的泥潭中,甚至扎克伯格都面临史上最大的管理危机……
发展的天平,一直在倾斜,只是敏锐的人仅占少数。
三、巨头的敌人是谁
十年较量,一朝分晓。这里,至少有两点启示:
首先,全球的移动互联网,进入中国人所说的“下半场”,错过了移动革命的微软等公司,终于迎来云革命、或者说产业互联网的春天。
微软悄然“逆袭”,一度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这是一件颇具影响力的时代性事件。
同样,最早布局云计算的亚马逊,成为过去十年最大的黑马。
某种意义上,我们似乎能看懂为什么中国的巨头们纷纷将云计算云服务提到战略位置,为什么百度强调ABC(AI+Big Data+ Cloud),为什么腾讯的马化腾说产业互联网是一波机会,以及为什么马云强调“新制造”……
2018年美国市值前五的科技巨头中,亚马逊的年度涨幅最高,超过20%,其次是微软,资本市场年度涨幅接近20%左右。而主要在C端布局的Facebook跌幅最大,超过20%;谷歌和苹果在2018年也都累积下跌。
第二个启示是:巨头竞争,关于个人用户的竞争,也许暂告一段落,它已无法再成为资本市场市值上升的引擎了。
实际上,过去几年,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处于一种“要么太自我,要么太在意别人”的纠结中,以及在交叉竞争的网络中不能自已。
比如,2018年1月在美国CES,沉寂了近十年的谷歌,高调出现在拉斯维加斯,从街头的广告牌到专设展台的巨大标志牌等,谷歌瞄准了亚马逊的Echo,并表现出对智能家居市场的野心,谷歌也要占据一席高地。
而亚马逊只是谷歌的敌人之一,谷歌跟苹果之间的战争,自智能手机时代,就从未停止过。两者之间的争夺,不仅仅是iOS和Android,还有AR/VR,消费应用领域、智能驾驶……明年,谷歌也将发布类似苹果AirPods的产品。不过对于在硬件上基本从没成功案例的谷歌,能把类AirPods的硬件做成吗?这里留一个问号。
还有Facebook、特斯拉……谷歌都要直面这些在广告、在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竞争。
在每一个赛道,谷歌都面临强大的敌人。
有时遇到敌人是种幸事,每个强者都应该感谢当年的敌人。但是,敌人一旦多了,“四方树敌”时,从侧面显示出战略不聚焦,甚至容易陷自己于绝境之中。
“巨头的敌人是谁”、“谁是最大的敌人”,这些问题,同样需要苹果、Facebook等巨头们“扪心自问”。
最大的敌人,最终还是自己。微软最近几年从“沉寂”到“一鸣惊人”,反而显得更有价值;亚马逊这匹黑马的冲出,也带有极大的启发性。
四、下一个十年的“刷新”
2018年,是全球经济危机过去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前,几乎是全球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起点。
苹果公司的iPhone,一步步成为全球的“爆款”,改写了手机发展的轨道和历史,百年积淀的诺基亚手机大厦瞬间崩塌。苹果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市值最高的公司,第一个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甚至乔布斯的墓地都是世人朝拜的地方。
而亚马逊自2008年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一路狂奔,加大电商领域的投资布局,当时物流仓储在四年时间扩大了三倍多,并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公司。亚马逊贝索斯的“善良比聪明更重要”,至今仍是经典,甚至最近也被“微信之父”张小龙感慨一番。
亚马逊上市以来的年K线股价走势
如今,当时代的车轮滚到智能时代、云时代时,巨头们的竞争思维和战略,都要进行改变,竞争格局也将翻到新的一页。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混合现实.....这是一个新的时代。
“大象”,悄然创造了一个奇迹,不过很少有人猜出,下一个倒下的是谁?下一个冒出来的又是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轮回在现在已显得太慢,三年甚至三十个月,也许就是一个新的轮回。
构建底层能力,快速自我刷新,是每个巨头都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过程。
互联网的下半场,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轮换中寻找突破的生机,又一场大戏已经拉开序幕……
乌镇互联网大会,就看“犀利财经”(xili-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