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切磋(116)

丙申有寄


原 作

大道归来第几遭,天龙八部踏云霄。

金睛火眼春消息,一夜人间垄上飘。

改 作

大道归来第几遭,天龙八部踏云霄。

金睛火眼春消息,要剪人间一树高。

佛向诸菩萨与比丘说法时,八种神道怪物听法,天众、龙众为八部之首,故称天龙八部,这里借以喻猴。自然规律的本原是我们东方的“道”,得“道”之猴,从天而来,因有“大道归来第几遭,天龙八部踏云霄”。“踏云霄”虚提;“第几遭”实设,天道轮回,人道轮转,虚天道而实人道,参虚实以晓天人之理,题旨不言自见。

“金睛火眼”,猴之称谓,虽云具象,却不乏隐喻之功。四字“伏”笔,至关重要,且待结裹“飞”出,便可一目了然。“春消息”与“金睛火眼”比肩,明比正出,牵引提顿,直奔主题。

“一夜人间垄上飘”置“金睛火眼”于不顾,虽应“春消息”来,却乏主观动力,难胜兜裹之任。既设“伏”于前,又何弃而不用?今以“要剪人间一树高”替下“一夜人间垄上飘”,它不但紧贴题面,急跟“春消息”,更重要的,是使“金睛火眼”之“伏”,一跃而起,成为“飞”来之笔(“飞”如用,“伏”如体,飞伏之法如体用之道,易学思想运用于诗学创作,将更有意义),“剪”字飞来,应“春消息”,则有贺知章《咏柳》之根;应“金睛火眼”则有飞伏之法,可谓一字之功。“一树高”有两意:一、细叶;二、人间正道,这样,“金睛火眼”便真的反客为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