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打赢了二战,却输掉了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造成伤害最深的一次现代化战争,二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重新定格,而在战胜初中却有一个国家从当时最强帝国走向黄昏,几乎把所有殖民地丢失,堪称二战后损失最大的国家,那就是“英国”。
▲英国为二战战胜国,图为开罗会议的各位首脑:英首相邱吉尔(右起)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在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陆续在全球各大洲建立殖民地,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因此当时的英国也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代表只要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就有英国的土地,可见英国的殖民范围有多广。
▲英国在二战时遭到德国严重破坏,导致国力大不如前。(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二战结束之后,被殖民压迫的人民纷纷站起来对抗不公平统治,自主当家的意识逐渐觉醒,各国殖民地陆续展开独立运动,而英国却因为国内设施遭到德国的严重破坏,导致国力大不如前,根本无法应付这么多的独立战争,因此不断丢失海外领土;虽然英国赢了二战,但是代价太大,一场战争竟让自己输掉了大半身家,从此“日不落帝国”再也不属于英国。
战争只能带来灾难和痛苦,要想持续发展经济,只有各国友好经济往来,但往往发动战争的主要矛盾就是因为经济纠纷,如今的社会看起来和平,但是有些国家还是常年发生战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战争。
虽然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力下降和经济不景气,但是保守党领导人“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当选为首相后,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议“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成功削减部分福利开支和削弱工会的力量。
同时,压缩政府公共开支,降低税收,提倡自由经济,在经济上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政策,减少对经济活动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于是,英国经济最终走出了长期滞胀的局面。自1981年以后,其年经济成长率达3%以上,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
但是撒切尔夫人在帮助英国经济复苏和保持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同时,国内的贫富差距也逐步加大,导致部分英国人的反对。之后与玛格利特·撒切尔同党继任者约翰·梅杰首相之任内英国经济一直不振。
其后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于1997年当选为首相后,英国经济慢慢才得以恢复。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再次给英国经济造成打击。现在,英国虽然为大国之一,在政治、外交、军事及经济上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国际政治和外交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已大不如19世纪。
英国地处中纬,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气温甚少低于-11C°,高于35C°[53]。7月平均气温13-17℃。
风多从西北方吹来,带来大西洋的潮湿天气,东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地带,所以东部较西部干燥。夏季最温暖的是英格兰南部,因为它纬度较低且城市热岛效应较强,而较寒冷的是纬度较高的苏格兰北部。冬季和高地的早春多大雪。
参考资料:《二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