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长先生谈高盛麟先生

盛麟师兄天资聪明,嗓子也好,老先生们早就断言他'是个角儿坯子'。入科后,他向王连平、丁俊等老师学了很多长靠、短打武生戏。本人练功刻苦,成绩非常显著,很快就成了盛字班的主力。

他身材虽然不高,但气宇不凡。跟盛戎师兄一样,能干方百计以自己优秀的演技弥补天赋条件的不足,使观众觉不出他矮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勤与汗水。我们这些学老生的最多不过穿二寸八厚的靴子,可他一个唱武生的,竟然穿三寸五厚的。我们穿厚底儿得穿尺寸正合适的,不然会崴了脚,可他却大点儿小点儿都不在乎,原因是他的厚底功太磁实了。

他在科时,是演出的主力之一,经常与盛戎师兄和我三哥盛章合演《盗御马·连环套》,饰演剧中的黄天霸一角,深受观众欢迎。个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挑滑车》、《铁笼山》、《艳阳楼》和《长坂坡》等长靠戏。他的靠功非同一般,别人扎靠都要求靠勒得很紧,而他总是勒得很松,但是无论有多么激烈的开打,他身后的四面靠旗和飘带却从来没有乱过,可见功夫之深。尤其他扎着靠跑圆场,那可真是一招绝活儿。无论跑得多快,靠旗都纹丝不动,真正做得到上身不摇下身不晃,只是两只脚在移动,那圆场跑得实在是太美了。

盛麟师兄出科后,随其父先后去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又经丁永利、杨小楼二位先生的亲授,艺事大进,很快就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大武生,特别是去上海,简直到了红得发紫的程度。我曾听赵桐珊(芙蓉草)和苗胜春师兄们说过,有一次李万春到上海演出,贴演了一出《两将军》(《夜战马超》),因为扮演张飞的蓝月春因故不能登台,临时请盛麟师兄代替他。上海观众很熟悉盛麟师兄,但却从来没有看过他的花脸戏。广告一登出去,戏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场戏演得精采极了,李万春身手矫捷,高盛麟动作勇猛,两个人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开打时严丝合缝,无懈可击。在一阵火炽的对打之后,张飞有个'垛泥儿'同时打'哇呀呀'的亮相,盛麟师兄纵身一跃单腿落地,身不动膀不摇,不亚如一个钉子楔在了台板上,动作极为边式好看,而打的那声'哇呀呀'更是不同凡响,原来他是把杨小楼先生在《霸王别姬》中用的那种三起三落的'哇呀呀'借鉴到这里来了,真是气势磅礴,震惊四座,一时观众席里像开了锅似的响起了热烈的喝彩。

我随三哥、四哥在上海演出时,也曾与盛麟师兄合作过,记得在天蟾舞台曾看过由他主演的一出阵容最强的《艳阳楼》,他演高登,盖叫天先生演花逢春,赵松樵演青面虎徐士英,三哥盛章演秦仁,高雪樵演呼延豹。这出《艳阳楼》真算演绝了。高登出场前闷帘儿一个'啊嘿',观众就鼓起掌来,接着盛麟师兄上场,打开扇子一个亮相,又一个碰头好儿。下面的几次上马、趟马,也都落了好儿。后面的开打,更把剧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几位配合得特别严实,各人都露了几手绝活儿,台底下真跟炸了窝一样。

就在这场演出当中出了点儿意外,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因为盛麟师兄过去没和盖先生同台配过戏,两个人的戏路子不尽相同,那时候又不讲究排戏,只是在演出前互相说说戏路子,然后就等着'台上见'了。那天名演员们同台演出,精神都比较紧张。盖先生在跟盛麟师兄开打时,不知是怎么一来竟失了手,把刀劈子甩到台下去了。台下的观众真好,没有一个喝倒彩的,这也是因为盖先生的威望太高了,观众们明白这是事出万一,所以很谅解他。可是,台上的'高登'怎好再和赤手空拳的'花逢春'打下去呢?盛麟师兄当时灵机一动,来了个转身儿、串腕儿接垛泥儿亮相,并冷笑了两声转身下了场。这个即兴动作既符合剧情和人物性格,又脆率漂亮,也得了个满堂彩。

其实,盛麟师兄的真正用意是把舞台腾出来,好让自己的老前辈施展一下自己的绝技,以挽回影响。盖先生果然是位了不起的大家,真可谓胜不骄败不馁,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只见老先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来了个鹞子翻身儿,伸手接住了从台下飞上来的那把单刀,接着又向站在上场门的检场人一招手,示意再扔过一把刀来,接着又来了个与第一次方向相反的鹞子翻身儿,用另一只手接过从上场门扔出来的一把刀。继之,走到台上亮相出刀、耍了《洗浮山》里贺天保练的那套刀技,其中还揉进了许多武术动作。这趟刀盖老舞得真叫漂亮,整个舞台都让他一个人占领了。台下的观众们简直都发狂了,一个个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又是鼓掌又是喝彩:'真好哇,太好啦!''看了这场戏,死了也值呀!'足见这场戏演得够多么好了,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盛麟师兄戏路很宽,除了武生戏以外,也兼演老生和红生戏,他主演的《大战宛城》、《古城会》等戏,也颇见功力。(陈绍武记录整理)

(0)

相关推荐

  • 浅谈大武生之王金璐

    五十年代中,被评为"高李厉王"四大武生之王金璐先生,还是有真玩艺的. 王先生生于1920年,少入中华戏校,排在"金"字科(本应排为和字科,因王和璐没王金璐响亮, ...

  • 之江:听高盛麟说杨小楼

    高盛麟喜欢同朋友们谈戏说艺,有一次他把整个儿下午的时间说了一代武生宗匠杨小楼,杨是他的老长辈和师傅,他自小景仰和学习的榜样. "说起杨先生我不知为他挨了多少次打哩!"他的话从他在富 ...

  • 建国后的京剧,为何只有“裘派”、“张派”?

    京剧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经过不断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京剧名家,但是大多数都是建国前就已经形成流派了,如旦角梅派.尚派.程派-,生角的谭派.余派.麒派.马派-,武生的楊派.尚派.盖派-,花脸的金派 ...

  • 浅谈高盛麟与盖叫天及上海武生大会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盖派武生创始人盖叫天就是京剧武生界泰斗级的人物,被称为武生界楊.尚.盖三大流派,与楊小楼.尚和玉.盖叫天並称三鼎甲,而盖叫天则在南方风糜一时,独领风骚. 此时的高盛麟,从北京富连成 ...

  • 声情并茂唱京剧

    关正明(1926-2009)      [京剧名宿关正明先生久居武汉,幼时学艺上海,风格遵循北京,唱腔不囿于旧的框篱,博采诸家之长,融会贯通,融南北艺韵于一身,根据自身特点加以发展创造,形成甜净委婉. ...

  • 浅议高盛麟与厉慧良   厉慧良生前,曾经...

    浅议高盛麟与厉慧良 厉慧良生前,曾经先后说过两个人不能学,不可学,一位是高盛麟,另一位就是他自己. 其一,他们在总体上都是宗杨派的.高盛麟不仅在科班就深受杨派熏陶,而且拜杨派武生名师丁永利为师,并有幸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谈高血压——论“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承气汤”的思路

    还有一天早晨,有个锻炼的60多岁老头从我门口路过,听别人说高血压中医能治好,就过来找我搭搭脉试试看. 我一眼看过去,老者体型肥胖,走路都走不动,还大口喘着气.我一搭脉说:你的病太多了,不是一个病的问题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谈太阳经找病(第五证)——论“强直性脊柱炎”

    两感骨空,太阳少阴两感常常携带,携带日久传里,引起风寒进入骨膜,所以腰肌发胀,脊柱常常疼痛,僵硬酸痛,日久不愈,引起骨膜增生.骨膜突出.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久治不愈引起体内寒热夹杂,引起腰肌变形弯曲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谈太阳经找病(第四证)——论“腰痛”

    腰痛腰酸腰胀,很多医生简单的理解为肾虚,一出手就是补肾,壮腰健肾.很多医生治疗腰椎病,就是围绕着腰椎整脊.牵引.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治疗过了临时是能缓解,可是时间一过又会犯病,反反复复.他们就是不知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谈养生保健——论(多穿衣服)

    女人想漂亮想健康,其实很简单,只要改变一下生活的小细节,自然就会格外美丽动人. 女人爱美是天生的本性,为了美她忘记了她是女人,她为了美一切都不顾了,把文明忘了,把身份也忘了,把命也忘了,美不是衣服穿少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谈养生保健——(常用姜葱蒜)

    生姜大葱大蒜是自然所造,自然所生,人民的生活中一定不能缺少它们.想要健康,不能离开葱姜蒜,这三样东西,脾胃非常的需要它,有了这三味,常吃常用,你的脾胃不会生病,也不会受凉,始终保住你的口味不败,保住你 ...

  • 叶盛长:媒体不要总捧我们,越捧越不知道我们是谁了

    叶盛长先生: 我希望咱们将来干专业的还要多请教爱好戏曲的专家们,对我们鼓励.鞭策也是批评.另外,每次在会上我都提倡,提倡我们新闻界的同志,您不要总捧我们,您越捧我们,我们越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就飘飘然了 ...

  • 朱长许 | 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谈太阳经找病(第十证)——论“鼻炎”【寒化性鼻炎与热化性鼻炎】

    寒化性鼻炎 按照六经辨证太阳病表证来说,寒化性鼻炎有两种,一个中风,一个伤寒: (一)桂枝汤加葛根证 中风鼻炎,这种小孩容易出汗,动一下就出汗.玩一下背心都湿了,不容易发烧,见风就打喷嚏,遇冷就淌鼻涕 ...

  • 蔡长友谈——六经辨证与HPV病毒

    蔡长友谈--六经辨证与HPV病毒 六经辨证--是中医经典中,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种应用规律与思维方法.东汉时期的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把世间百病概括为三阴三阳的六大系统,并根据这六大系统所出现的病理表现,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