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大家——林佩琴
法正林佩琴(1771~1839),字云和,号羲桐,清代丹阳后松卜村人。清代医学家。林佩琴幼年随父读书,勤奋好学,其墨艺脍炙人口,蜚声干林。无论八股、古文、胼体、诗词,莫不娴熟精纯,为人所服膺。清嘉庆十三年(1808)应恩科乡试中经魁(五名内举人)。1809年,进京(北京)应试进士,未取,一气之下回乡开馆教书,学生越来越多。他教课之余,还精心钻研岐黄之学。己巳(1809)后弃儒学医,潜心研读《灵枢》《素问》《难经》《伤寒》等诸家医书著作,无所不通,而不泥古。白天教授生徒,灯下披阅方书,历数十年。他以擅长治疗温病闻名,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症状分析细致深入,对每一病例都认真诊断,根据病情遣方用药,善于化裁。经他治疗的病人,往往都收到奇效,当时人们称他为“良医”。林佩琴济世之余,致力著作,总结数十年学医心得和临床经验。他看到当时的一些医生学业疏荒、心思肤浅、不求进取,加之各门派之间争名夺利,致使百姓遭难,心情十分沉痛。为纠正这些弊端,林佩琴勤奋钻研,持正诊断,以济世救人,他请病家送还本人处方,选择其中重要的写成医案,并加论证,将多年的心得体会编成《类证治裁》一书,初刊于咸丰元年(1851)。该书分为8卷,共34万字,分门别类论述各种症候。卷首为“内景综要”,简要介绍脏腑生理等内容;卷1~8论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列述中风、伤风、暑、湿、燥、疫、虚损、痨瘵、三消、泄泻等多种病证,兼有鼻口、齿舌、咽喉及肠痈、痔漏、白癜风等。妇科病证有经、带、胎、产、热入血室等病证。外科病证有诸疮、瘰疬、梅疮、结毒、疗毒、发背等。每类中,先是“论治”,其次是“脉候”,再次是“附方”,最后是附列自己临床验案。此书持论公正,古为今用,言简法备,一目了然,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医著。该书于清咸丰元年(1851),由其次子林芝本刻版印行500部问世,流传广远。光绪十年(1884)重刻,新中国成立后再版,很受中医学者欢迎。林佩琴于道光十九年(1839)去世,享年67岁。林佩琴除著有《类证治裁》外,还著有《米燕草堂四书文》五百余篇、《来燕草堂古文》2卷、《骈体文》2卷、《高卧楼古今体诗》2卷、《百鸟诗》1卷、《诗余》1卷。他的儿子林芝本,字筠石,也按医传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