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汤(自拟方)治心病虚证验案
患者:陈某平,男,67岁,本地人。2020年10月24日初诊。主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已多年,近五天来症状加重,伴夜间咳嗽,微喘。既往有支气管炎史。经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心率失常,心脏彩超显示:二、三尖瓣轻度返流。经查:舌质淡红,舌苔簿白,脉沉细涩。证属心气虚型心脏病。治宜补气养心。拟益心汤(自拟方),处方: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龙骨10克,牡蛎25克,茯苓10,白术10克,杏仁10克,瓜蒌10克,紫苏子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天。
2020年10月29日复诊,效果显著,患者很高兴地告诉我:服上方后咳嗽、气短、气急、胸闷、心悸症状基本缓解,整个人感觉很轻松,希望用上方继续治疗。经诊查见脉象沉软,病况确实好转,效不更方,拟上方继续服用5天。如有不适再来复诊。
讨论:心病虚证在临床十分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迈体衰、脏气渐弱;或因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或因误汗、过汗、汗出过多等因素,导致了心病虚证的发生。以上治验病例属于心病虚证,我给予自拟益心汤而收良效。该方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生脉饮、苓桂术甘汤等于一炉,共奏补气养心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组成。其中的桂枝汤是遵《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古训,通过调营卫以补心气。方中,桂枝辛温,色赤入心,心病虚证,则心阳不振,浊阴之邪弥漫胸膺清旷之区,投以桂枝,犹如离空当照,阴霾自散。芍药,清代医家张志聪在《本草崇源》中云其“花开三四月间,禀少阴火气而治心。”桂枝、白芍相合,温阳以益阴,敛阴以涵阳,可调和营卫,使阳固阴守;少佐生姜、大枣助桂枝,白芍调和营卫之力;甘草调药和中。如此配伍,和中有补,补中有温,使阴阳平衡协调。加龙骨、牡蛎,则具有潜镇固涩之力。阳能固涩,阴能内守。加入苓桂术甘汤,主要是针对患者短气症状,《金匮要略》云:“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中以茯苓淡渗利湿,除悸宁心,白术健脾补中,使运化功能旺盛。因汗为心液,补养心液,防止津液耗散是补养心气的重要一环,故此,方中加入了生脉饮。生脉饮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著名的传统药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组成。其中,人参能强心气、补肺气;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防止元气耗散。临床结合病人有咳嗽及微喘症状,故方中人参改用太子参,并加入杏仁,瓜蒌,紫苏子以治咳平喘。
附注:上方经临床多例验证,效果显著,只要具有“心悸、胸闷、短气、乏力”等属于心气虚证,均可加减应用。